北大碩士淪為「低保戶」,曾是全村的驕傲,女友說:他眼高手低

2020-12-23 文史掠影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王安石《傷仲永》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聰明,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的學習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

王安石在這裡說了先天的稟賦和後天的學習的關係,說明二者對於一個人的影響作用。今天講的故事,就是說的一個北大碩士畢業生,叫張進生。他老家在農村,曾是全村人的驕傲。張進生能考上北大博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很多人對其給予了厚望。

張進生1966年出生,從小天資不錯,剛恢復高考不久時,很多人因為基礎課程沒有學,根本是考不上大學的。然而張進生在1984年,考上了他們省的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也就是現在的湘雅醫學院的前身。

也許造化在捉弄他,選擇了醫學,卻見不得血,見到血就頭暈。因此張進生在學習裡雖然學習很強,理論知識紮實,但是一到自己動手的時候,就一塌糊塗。儘管如此,他還是大家眼裡的學霸,因為把理論知識搞得透徹也是不容易的事。

因為張進生學習好,1989年畢業後順利被分配了天津一家醫院參加工作。在學校裡還能勉強依靠自己比較強的學習能力優秀畢業,但是到了醫院裡,是要拿手術刀的,張進生膽小怕血的特點,讓他在醫院裡無法立足。

但是張進生知道揚長避短,自己的藥理知識如此豐富,理論如此紮實,何不考研呢?將來做了研究人員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張進生經過一番準備,順利考進了北大。

北大的師資力量,讓張進生再次獲得了知識的升華,但是他覺得如果搞研究,起碼也得讀個博士。

在80年代,能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非常少,張進生雖然工作不順利,但能考上研究生,可以說他是全村的驕傲。很多人開始以為他學歷提高後,工作起來一定會大有改觀。

他本來就是學霸,因此考上了北大博士。如果繼續在北大讀博士,可能張進生會有不錯的結果。然而就在這時,一件誘惑,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因為他成績好,所以被選派去英國留學讀博。

不過那費用需要他承擔一部分,所以張進生因為家裡窮,交不起費用,放棄了出國讀博。也許這件事讓他刺激很大,雖然沒有出國,但他的想法改變了,他放棄了本可以讀的北大博士,直接回了農村老家。

也許他適合在學校裡讀書,所以當他在農村老家時,連個女朋友也談不好,女友對其評價:眼高手低。他最後孤獨地自己生活,靠親朋友好接濟生活。

在家的張進生因為工作婚戀原因,又受到了不小打擊,所以他決定再次重返校園讀博,不過一直沒有考上。

張進生54歲了,生活清貧,怎麼也跟曾經的北大畢業生聯繫不上。相關部門知道他的事情後給他辦了低保救助,才讓他的生活好了一點。也許學醫根本是張進生不該選擇的,以他的天賦,如果考個理論物理,理論數學,一定會大有前途。

相關焦點

  • 北大醫學博士啃老18年淪為低保戶,自卑,讓我痛失精彩的人生!
    最近,北大博士淪為低保戶事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畢業於995年的北大醫學博士張進生,曾經是天之驕子、萬人矚目,如今卻失業18年,靠著國家低保生活。18歲時,張進生考入湖南醫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一家醫院。但因其天生具有敗血症,這對於臨床醫生來說是一種致命打擊。
  • 北大博士生:淪落為低保戶,不免令人唏噓
    從湖南農村出來的北大醫學博士(碩士畢業後考取北大博士屬於中途退學未獲博士畢業證書)張進生,與他們有著類似的遭遇,有「暈血症」和無法面對死亡的精神障礙,不敢開刀做手術,實在適應不了醫院的工作,不得不離開了醫院。張進生的遭遇,不免令人唏噓,真的是人才的極大浪費,家庭、學校和國家培育培養一個對社會有用之才,真的非常不容易。
  • 從北大醫學博士淪為低保戶,張進生54歲了,如今過得怎麼樣?
    然而,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卻有一位北大醫學博士,足足失業了18年,至今仍靠低保過活。  他就是畢業於1995年的北大醫學博士,張進生。  一、大學畢業,他卻難成醫生  1966年,張進生出生於湖南常德的一個農村。家中尚有兩個姐姐,家裡的日子過得十分清貧。
  • 北大醫學博士:失業18年淪為低保戶,農家子弟僅靠努力人生難逆襲....
    今天,我想講述的是一個北大肄業醫學博士,求職受挫後一蹶不振,宅家18年淪為低保戶的人生故事,其悲劇有個人原因,更有社會環境因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不想作過多的評價,希望大家能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悟出些什麼?
  • 這些學生淪為無業游民:清北復交人浙等
    後來博士沒畢業,不顧有北大碩士畢業證,然後就回家失業了,現在還在家吃低保。北大另一個名人,範跑跑,以為你地震跑得快而成名,1992年,範美忠參加高考,他是村子裡面第一個考上北大的學生。畢業後,範美忠進入四川自貢蜀光中學當起了語文老師,但此人思想天馬行空,在教學課堂沒有收斂自己的言辭,最終也因為課堂言論被迫辭職。
  • 北醫大博士生淪落成低保戶,讀書要「學以致用」,否則一事無成!
    父母和老師也都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湖南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天津的一家醫院上班。但因為暈血症,以及「不願面對生死」的「理由」使他的事業屢屢受挫,於是,他決定開始讀研。1992年,張進生順利考上了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前身)的碩士研究生,碩士讀完之後,他又繼續攻讀內科博士學位。
  • 他曾是村子裡的驕傲,17歲考上清華大學,29年後卻回村當保安
    ——雪萊 導語:清華北大是中國的頂尖學府,清華北大不僅僅在中國有名,在世界上也很有名,許多的學子都以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為驕傲。我們讀書這麼多年,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考上理想的大學,如果能考得上清華北大,那就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今天我們來講的故事的主人公,他曾經是村裡的驕傲,17歲就考上了清華大學,29年後卻回到村裡當了保安。
  • 新疆「微博村支書」登北大講臺 全村免費wifi覆蓋
    新疆50後「微博村支書」登上北大講臺   全村免費wifi覆蓋,村民幾乎人人開通微博微信;共有約5萬微博粉絲,幫助村民在微博上賣羊羔  走進新疆塔翁哈木爾村(簡稱塔村)的黨支部,最先看到的是一個一人高的二維碼,上面寫著:小營盤鎮塔翁哈木爾村微信。
  • 49歲TVB男星北大碩士畢業:只要你不放棄,一切皆有可能
    最近,TVB男星馬浚偉因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答辯通過上了熱搜,據了解,他的碩士論文查重率僅為0.77%,是學霸無疑了。入學北大後,馬浚偉對自己要求很苛刻,經常早上七點就出現在學院門前。讀北大的兩年,他一邊拍戲,一邊堅持每個月飛一趟北京,順利完成了16個模塊的全部課程。有人曾問過他:「為何要做那麼多事,是不是發神經?」馬浚偉回答說:「只是想彌補和追回小時候因家庭、生計而被迫擱淺的夢想。」
  • 北大碩士張魯一:別人拼命想火,他卻拼命想當作品外的低調人士
    北大碩士張魯一:別人拼命想火,他卻拼命想當作品外的低調人士談起張魯一,很多能只了解他的臉,沒法叫出他的名字。實際上張魯一早已演了十五年的戲。有一說一,當到了北大碩士的他,並不是重頭再來。1998年,張魯一考上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又變成當之無愧的擼片,意思是他人拍幾集才能過,他就能拍一集就能過了。
  • 清華北大大學碩士不如普通985大學本科,網友:扎心了!
    各地方高中出臺很多獎勵政策來獎勵考入清華北大的優秀學生,今年河南周口項城市就出臺政策,凡是考上清華北大的,統一獎勵現金人民幣40萬。其中有一所民辦高中的女生在2020年高考中,以692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然後學校又單獨的獎勵了10萬,等於說一共獎勵了50萬人民幣。這件事情曾在網上引起熱議。關於高考中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獎勵的事情,這個其實每年都有。
  • 吳磊透露今年春晚他不唱歌,調侃自己是「全村的驕傲」
    被記者問起「春晚首秀」,吳磊稱家人看到都很激動,並開玩笑稱「我是全村的驕傲」、「特有面兒」。畢竟是春晚的舞臺,吳磊又這麼年輕,登上春晚這樣的大舞臺,那必須是家裡的驕傲。記者問及2020年的春晚節目情況,吳磊表示今年比去年適應了一些,沒有那麼激動,但還是很緊張。春節聯歡晚會畢竟是全國人民都關注的節目,每一個參加表演的演員都應該緊張。
  • 他是"康熙"馬浚偉,49歲攻讀北大碩士學位,勵志背後儘是心酸過往
    就在近日馬浚偉在網絡上分享心情,他剛剛拿下北大EMBA碩士一時之間,關於馬浚偉北大碩士研究生畢業的相關話題,達到了千萬以上的閱讀量(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的學費並不低,馬浚偉早在報名時就耗費74萬多,更何況他還要一邊工作一邊讀書。
  • 北大碩士賣米粉,董明珠: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如今市值15億
    而這些選擇了另一條路的「異類」不免遭到了人們的不解與批判,這位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張天一就曾被格力老總董明珠痛斥浪費教育資源,而今五年過去了,這位「一意孤行」的賣米粉碩士過得如何了?而張天一如高考那年一般,做出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選擇,這位北大碩士畢業後選擇了賣米粉。
  •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7個字,讓家人很傷心
    然而近來,一名滿腹經綸的北大博士後,卻因此引起了網友們的大量關注和討論。因為他不僅完全拋棄了中華民族恪守五千年的孝道,還跟家人玩了二十年的失聯,在被找到後更是說出了最令家人傷心的7個字。老人彌留,想見小兒子郭巧娣,是常州一名花甲老人。因為她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見過自己的小兒子了,所以在她彌留之際,她非常想見一見自己的小兒子王永強。
  • 不幸遇害的範軼然是北京人,曾打算今年博士畢業選擇回北大母校當老師
    他1991年出生北京,今年剛滿30歲。高中時就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是通過當年自主招生進入北大的。國內名校設立的自主招生都是學科成績優秀之人。從他們中挑選出來參加重點大學單獨的數理化命題,成績達標後再參加高考,並享受加分的尖子生。是真正的過五關斬六將。範軼然通過自主招生方式進入北京大學考分最高之一的光華管理學院。他在北大本科期間曾獲金融和哲學雙學位。
  • 49歲TVB演員馬浚偉北大碩士畢業,寒門逆襲一把爛牌打成王炸
    論文查重只有0.77的49歲TVB學霸男神馬浚偉,才是真正的管理大師在娛樂圈消失匿跡很久的TVB男神馬浚偉因論文查重率只有0.77,於北大EMBA碩士畢業迅速登上熱搜,娛樂圈立學霸人設後翻車的明星不在少數,比如前段時間被曝出的翟天臨不知知網事件還有範瑋琪學歷涉嫌造假被證實,馬浚偉此事被官方媒體稱讚是&39;
  • 48歲TVB演員北大碩士畢業:寒門出身,他憑什麼將一把爛牌打出了王炸?
    這句話總結的相當到位,雖然馬浚偉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在他眼裡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他要擁有的是「永不止步的人生」。這是一個人人渴望成功,但卻人心浮躁的時代,如果稍微對自己放鬆一點,都很難有所建樹,而馬浚偉能夠拿到北大碩士學位,靠的就是高於他人的「自律」。入學北大後,馬浚偉對自己要求很苛刻,經常早上七點就出現在學院門前。
  • 雙語碩士,棄30萬年薪應聘保姆遭質疑:憑本事賺錢,有什麼錯?
    01、學歷不代表能力,真正的強者並不會因出身而受限制前不久,大家熱議的北大畢業生當房產中介,有人認為這是對北大人才的浪費,難道房產中介就不配獲高學歷人才的青睞嗎!還記得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中,擊敗北大碩士逆襲奪冠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嗎?作為外賣員,他和大多數從業者一樣,勤懇工作,雖然工作繁忙,但他還是會抓住等餐或休息的間隙讀詩,一天花在吃飯上的時間,三餐加起來不超過半小時。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雷海為堅持學習了這麼多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