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彤最近出了一本書《好好過》,講述過往多年的經歷和感悟。
在書中,她談到自己和富商郭應泉的十年虐戀,讓人倍感心疼。
遇見郭應泉的1998年,李若彤已憑藉《神鵰俠侶》和《天龍八部》大火,正值事業如日中天之時。
而郭應泉大她十幾歲,且離異帶孩子,雖然一直被傳是富豪,但其實在兩人相愛前,他的經濟狀況就已經很不好。
雖然被調侃「父母戀」,但李若彤還是義無反顧地撲進了這場愛情裡。
提到男友,她都是一臉崇拜:「其實我很怕我男友的,因為他知識、學歷各方面都比我高,大部分我都聽他的。」
在男友最落魄的時候,李若彤公開表示:「無論他是貧是富,我都不離不棄。」
為了這段感情,李若彤幾乎傾盡所有,把姿態放到了最低。
當時的她,有多卑微呢?李若彤在書裡回憶了幾件事。
戀愛後,她一直都保持一個習慣:不管多晚,都要等他回家,著手為他準備一切,兩人一起休息時才會覺得安心。
「在等他的時候,我睡倒在沙發過,在臥室裡等睡過......」
每個周末,李若彤都要和男友家人一起聚會,逢年過節更是全在陪男友家人。
李若彤的付出,男友看不到,因為對方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拒絕見李若彤父母。
被愛衝昏頭腦的李若彤沒有醒悟,反而幫他想各種理由。
直到多年後,她才發現原來「我只有妻子的責任,卻沒有妻子的權利」。
後來,男友事業好轉後,就開始對李若彤提要求,而她全盤接受。
男友不希望她拍戲,她就停掉全部工作,退出娛樂圈;
男友不喜歡她塗顏色鮮豔的指甲油,她乾脆再也不塗指甲油;
男友希望她能穿得成熟一點,李若彤就果斷放棄自己原本喜歡的打扮;
......
可這樣對男友予取予求,失去自我的李若彤,換來了什麼呢?
每年,對方幾乎都要提一次分手,然後李若彤拼命挽留。
最終,他們在交往十年後,還是以分手收場。
很多人感嘆男方的冷漠,為李若彤鳴不平,但仔細想想,李若彤那些「付出」,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感動」。
就比如等男方回家這件事,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從外面工作、應酬回來,看到有人在家苦等,你真的會開心嗎?
再想想,如果戀愛對象放棄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在你身上,你的壓力大不大?
愛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付出也是一樣。
你想給,也得先問問對方想不想要。
02
之前看到過一則日本的新聞,頗為感慨。
21歲的女孩高岡尤佳,愛上了一個叫琉月的牛郎。
尤佳把琉月視為摯愛的男友,為了給男友做業績,她每兩天就要去一次牛郎店消費。
這筆開支不是小數目,漸漸地尤佳花光積蓄,打工所得也不足以支撐花費。
於是,尤佳開始在風俗店上班,甚至當起了伴遊女郎。
所謂伴遊女郎,就是陪老男人出去旅遊,陪他們消遣,娛樂。
靠出賣自己賺來的錢,尤佳全花在了琉月身上,「男友」被捧成頭牌。
尤佳認為,他們兩個人未來是會結婚的。
於是,她斥巨資租下一間高級公寓,邀請琉月同住。
「男友」告訴她,「等我賺夠錢,辭掉牛郎的工作,我們就一起生活。」
明明是哄騙的情話,卻被尤佳當了真。
尤佳開始更加賣力地工作,黃金假期,她整整10天都在伴遊。
可「男友」沒被她的努力感動,反而埋怨她假期沒來店裡消費。
為了哄「男友」開心,幫他把業績衝上去,尤佳在風俗店一天連接5位客人。
可「男友」在幹什麼?他在酒店和另一位女客人開房。
這時尤佳才發現,原來自己也不過是他的一個客人而已。
尤佳徹底崩潰,她拿起一把刀,捅向了琉月的身體。
最後,琉月被成功搶救,而尤佳進了監獄。
更讓人心寒的是,琉月出院後,就大肆宣揚尤佳的事跡,把自己當成「不死鳥」,只為了引導更多人關注他,賺更多的錢。
自我感動的愛,有多殘忍?
即便你放棄所有,犧牲自己的全部,對方也只有無動於衷。
想起張小嫻說過的一段話:
「喜歡一個人到失去自我的程度,卻換來冷漠無視,他就是不喜歡你,就是不珍惜你,就是不稀罕你顫抖著雙手奉上的這份羞怯的愛。
那你還等什麼呢?是等待奇蹟還是等待自己的死心?
卑微的愛情無法善終,一面銅牆鐵壁是打不開也踢不開的了,趁青春正好,不如歸去。」
是啊,卑躬屈膝的愛,打動不了別人,更換不來對等的愛。
那些愛得卑微,失去自我的人,從一開始就輸了。
03
2條建議,送給想要建立健康親密關係的你。
1、做好期望管理
有媒體曾經報導,說李若彤當年為了幫郭應泉還債,拍戲拍的很累,希望男友安慰自己。
可郭應泉的回應只有一句,「早說了讓你別拍。」
感情的世界裡,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多少人付出所有,卻換來對方一句「你給的,都不是我想要的」。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211:期望管理》中提到:
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障礙,都源於對角色和目標的期望不明,或者意見不一致。
是啊,對方想要B,你偏要拼命塞個A給他,就算你傾盡所有,對方也很難接受。
因為你的確努力了,可對方同樣沒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親密關係中,做好期望管理,才能減少無用功,讓付出變得值得。
如何做好期望管理?
問問自己:「我要什麼?」
問問對方:「你要什麼?」
很簡單的兩句話,只要問出來,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2、愛人先愛己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一個王子愛上一個公主,公主告訴他,如果他願意連續100個晚上守在她的陽臺下,她就接受他。
於是王子照做了,無論多麼惡劣的天氣,他都不離開,他等了一天,兩天,三天……
直到第九十九天,他卻站起身,離開了。
王子用等待的99天,證明對公主的愛。
而離開的第100天,則是王子留給自己的尊嚴。
德國作家尼娜在《愛自己》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要過一種清醒的生活或想變得幸福,你必須愛自己。
無論處在哪種感情裡,你都要明白,失去自我的愛,一文不值。
因為真正好的感情,不是犧牲,不是強求,而是遇見你,我們成為了更好的我們。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致橡樹》中的一段話: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