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時候,人類對自然的探索都不會停止,只是如今的人類在見識過大自然強大的力量之後,再也不敢肆意破壞自然。即便是在進行一些科學實驗的時候,也會謹慎很多,儘量不去破壞自然界的規律。
可是在幾十年前,人類這種敬畏自然的意識還相當淡薄,為了進行一些科學實驗,更是毫無顧忌,這也導致有些科學實驗進行到最後的時候幾近失控。比如NASA就曾資助過一項關於海豚和人的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實驗更是完全失控了。
那時候,人們很好奇世界上的動物智力到底有多高,是不是比人類更加聰明。畢竟我們都知道黑猩猩作為人類的近親,確實是相當聰明的,它的大腦容量大概佔了身體總重的0.7%。除了黑猩猩以外,還有一種動物也表現出了超高的智力,那就是海豚,根據科學家觀察,海豚的智力甚至比陸地上的大部分哺乳動物都要聰明得多,一隻成年海豚的智力大概相當於5~6歲兒童的智力,它在自然界中僅次於人類。
所以在1965年的時候,為了研究海豚的智力,NASA 資助了一項關於「海豚和人」的實驗,不過NASA 並沒有參加這場實驗,畢竟當時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了太空研究上。而負責這個研究的就是約翰·禮博士,他認為海豚和人類一樣聰明,一定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的。所以他決定讓一隻公海豚和一個女人住在一起,共同生活,並以此來激發海豚大腦裡的潛能。
進行這個實驗的女人就是博物學家瑪格麗特·豪,她很熱愛動物,並自信自己可以和海豚和諧相處。就這樣,瑪格麗特和一隻叫彼得的海豚住在了一起,他們住的房間裡全是水,水上漂浮著一張床和一張桌子,瑪格麗特就是在這張床上睡覺和桌子上工作的。在起初的兩個星期裡,瑪格麗特和彼得和諧地相處著,一起吃飯、睡覺和工作。
在這段時間裡,瑪格麗特除了工作以外,還會花幾個小時來教彼得英語,並和它玩耍。可是隨著他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彼得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漸漸地不再肯乖乖上課,反而總是想和瑪格麗特親近,就連瑪格麗特在打電話的時候,它也會在旁邊大叫,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出,彼得是愛上瑪格麗特了。
更離譜的是,實驗到了第四周的時候,彼得的反應越來越大,甚至對瑪格麗特產生了性慾,總是喜歡用自己的身體去磨蹭她,有時候還會將她壓在身體下面,拼命地親吻她,以及對她作出一些極為親密的動作。瑪格麗特起初嚇了一跳,並迅速逃開,可是她看到彼得用委屈而難受的眼神看著她時,便心軟了,之後便開始幫助彼得發洩它的欲望。
這件事逐漸被媒體傳播了出去,並受到了公眾的嚴厲批判和譴責,而NASA在得到消息以後,也立刻停止了對實驗的資助,這樣一來,約翰·禮博士失去了資金,便無法再繼續進行這個實驗了。無奈之下,他只好停止了這個實驗,並把彼得送去了另一個海豚池裡。瑪格麗特結束實驗以後,雖然也會想念彼得,卻也知道這樣才是正確的,所以也沒有再去看望彼得。
可是沒想到幾個星期以後,瑪格麗特卻被告知彼得自殺而亡了,原來它被迫和瑪格麗特分開以後,非常傷心,便選擇閉氣潛水自殺。這個消息令瑪格麗特傷心欲絕,她沒想到彼得對她的感情如此之深,竟因此而自殺。
畢竟她是人類,擁有人類特有的智力和理智,雖然她也喜歡彼得,卻不會對它動真感情。但彼得卻不一樣,它雖然是只海豚,卻有著和人類一樣豐富的感情,所以它無法承受失去摯愛的痛苦。
歷史上類似於這樣的實驗還有很多,比如上個世紀,科學家還對黑猩猩做了同樣的實驗,讓黑猩猩和一個人類兒童共同生活,結果兒童深受黑猩猩的影響,作出和黑猩猩一樣的行為,所以這個實驗最後也被迫終止了。從這也就可以看出,動物和人類始終是不一樣的,如果為了科學實驗而破壞自然規律的話,必將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