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加州文圖拉附近的蒙多斯海灘煙霧瀰漫。在近海活動的海豚和鼠海豚尤其容易吸入煙霧。
攝影:MARK RALSTON/AFP, GETTY IMAGES
目前,北美野火肆虐,海洋哺乳動物面臨長期暴露在野火釋放的煙霧和化學物質中的威脅,這會給它們帶來何種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此方面還未有過任何研究,但如果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的爆炸能帶來一點提示的話,未來幾年,它們可能面臨嚴重的健康危機。
十年前,獸醫Cara Field曾是紐奧良的一名現場急救員,她親眼目睹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影響。近76萬立方米的石油流入了海洋,其中大部分浮在海面上。為了清理石油,工作人員不得不將其點燃,這樣一來產生的煙霧直接釋放到了大氣中。而五年之後的研究表明,吸入煙霧的寬吻海豚患上了嚴重的肺部疾病,更容易受到感染,它們的後代死亡率也更高。
現任加州索薩利託非營利保護組織海洋哺乳動物中心(Marine Mammal Center)醫學主任的Field擔心,已經有280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在這一災難性的野火季節被摧毀,北美西海岸的海洋哺乳動物可能會面臨類似的命運。
野火煙霧是由一系列氣體組成的,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多環芳烴(PAHs)以及有害顆粒物,有害顆粒物已被證明會增加人類罹患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鯨、海豚、鼠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已經適應了海洋生活,那裡的空氣汙染物要比陸地少,因而它們被認為「更容易受到吸入性微粒的傷害,」Field說。煙霧可能會對海獺、虎鯨等物種造成嚴重影響,而這些物種在該地區的數量已經在減少。
野火煙霧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尚不清楚,但可能存在很大的潛在威脅,Field敦促西海岸的科學家現在開始收集受野火影響地區海洋哺乳動物的健康數據。目前還沒有海洋哺乳動物因吸入煙霧而擱淺的報導,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她說道。
她說:「現在是時候行動了,選擇要尋找的樣本,並確定可能成為研究對象的物種或種群。」
脆弱的身體結構
Field表示,鯨、海豚和鼠海豚的身體結構決定了它們更容易受到野火煙霧的有害影響。因為它們通過氣孔快速地交換大量空氣,可以很容易地吸入空氣中的煙霧顆粒。
索薩利託海洋哺乳動物中心,一隻北美毛皮海獅正在一個泳池中遊泳,四周煙霧繚繞,這些煙霧來自最近加利福尼亞的野火。這隻海獅在大火開始前被救起。
攝影:BILL HUNNEWELL, THE MARINE MAMMAL CENTER / NOAA PERMIT #18786
這些物種還缺乏在陸地動物身上發現的鼻竇和其他鼻部結構,而這樣的物理屏障可以顆粒物困在黏液中,動物打噴嚏或咳嗽時就能將其排出,這樣進入肺部的顆粒就很少了,卑詩省農業部的獸醫病理學家Stephen Raverty說。
他說:「隨著呼吸速度的加快,鯨、海豚和鼠海豚每次呼吸時都要進行大量的肺部氣體交換,它們暴露在煙霧中的風險也會增加。」
Field稱,英國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後,46隻海豚被衝上岸,它們的屍檢結果也為野火煙霧如何危害海洋哺乳動物提供了參考。
這些死去的海豚患有嚴重的肺部疾病,腎上腺(調節激素、免疫系統、對壓力的反應等的器官)也已退化。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煙霧中的碳氫化合物所致,因為實驗動物暴露於多環芳烴環境中也會導致類似的腎上腺萎縮,並損害它們的生殖系統。在人類和動物身上,這種化學物質都與各種癌症有關。
煙霧信號
Field表示,我們無法弄清是什麼對墨西哥灣海豚造成了最嚴重的傷害:在燃燒洩漏石油時吸入煙霧,還是通過食物鏈攝入石油,或者兩者兼有。
海豚和鼠海豚的呼吸道都更易受到刺激,吸入的碳氫化合物也比鯨多,因為它們比深海哺乳動物更接近海岸,呼吸頻率更高。
「鑑於海豚的呼吸道可能更容易吸入這些微粒,這很可能會對它們造成損害,」她說道。
科學家還研究了煙霧和化學物質對海獺的影響,海獺是加州的一種瀕危物種。
2014年,一項針對39隻加州海獺的研究發現,暴露於野火煙霧及受汙染徑流中會削弱海獺的免疫系統。受汙染徑流是一種由沉積物、金屬和化學物質組成的有毒混合物,流入野火附近的水體。一項後續研究表明,15個月後,海獺的免疫系統似乎已經恢復。
但Field稱,這項研究中的動物數量很少,且對物種的長期影響尚未弄清。
研究挑戰
研究這一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原因很清楚,當野火肆虐時,科學家們很難研究活生生的動物,Raverty說道。
「由於道德和後勤方面的各種原因,我們不能外出捕捉動物,只能研究那些死去的、擱淺的動物,」他說道。例如,卑詩省的科學家們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對6000多隻擱淺的海洋哺乳動物進行了研究,獲得了有關這些動物整體健康狀況的數據,比如在動物組織中發現的汙染物的水平和類型。
由於氣候變化,美國西部的野火季節只會變得越來越極端,Raverty希望科學家們能開展類似的研究,以調查野火煙霧如何影響海洋哺乳動物。
Field表示,關鍵是要持續跟蹤這些動物(其中許多是長壽的物種)幾十年。
「野火的影響往往是累積的,」她說:「結果可能在多年後仍不明顯,所以你必須長壽,才能繼續這些研究。」
(譯者:陌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