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受到衝擊,《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以下簡稱為《草案》)中的扶持措施將如何幫助中小微企業?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諮詢專家滕宏慶今天在廣州市第 165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分析,針對企業的經營資金短缺、產業供應鏈斷裂等困難,《草案》首次在國內優化營商環境地方立法中提出突發事件扶持、產業供應鏈保障和融資服務創新等制度,在「事前」、「事中」、「事後」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滕宏慶表示,在突發事件尚未對市場主體產生影響的「事前」,《草案》要求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建立突發事件動態分析評估和反饋機制,發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對易遭遇風險的企業人員、財產、設施、場所採取適當的安全保護措施並及時調整」。
在突發事件已經對市場主體產生影響的「事中」,《草案》建立有效的社會動員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對受突發事件影響較大的市場主體給予延期還貸、展期續貸、降低利率和減免利息支持,並「鼓勵市場主體開展互助,採取調整薪酬、彈性工時、輪崗輪休等方式,穩定勞動關係」
而在突發事件結束以後的「事後」,《草案》提出政府要「根據遭受突發事件影響的市場主體損失情況,制定救助、補償、補貼、減免、返還、安置等措施並組織實施」,而且還要「對突發事件中臨時徵收徵用的應急物資,應當及時返還;無法返還的,應當依法補償」。
滕宏慶注意到,《草案》還完善了中小微企業普惠金融服務:建立市區兩級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完善普惠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開發和推廣惠及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開通中小微企業服務綠色通道,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完善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依法向金融機構提供涉企信用信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綜合信用服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方晴 魏麗娜 王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 方晴 魏麗娜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王燕 方晴 魏麗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