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國資委按照事前規範制度、事中加強監控、事後強化問責的思路,全面梳理國資監管職責,調整優化監管方式和手段,不斷完善國資監管體制。
事前規範制度。圍繞資本運營、工資總額管理、人事管理等國資監管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泉州市國資委近年來出臺修訂了所出資企業企管人員選任、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所出資企業資本運營能力指導意見等多項制度。如,出臺《所出資企業職業經理人選聘管理的指導意見》,推動企業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有序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修訂《所出資企業資產評估暫行規定》,通過公開遴選評估機構、引入專家評審、加強資產評估監督管理等方式確保評估結果真實準確、符合市場規律。
6月9日下午,泉州市國資委舉辦所出資企業產權管理業務培訓會。泉州市國資委 供圖
通過信息化與監管業務融合,泉州市國資委著力推進採購交易行為規範化透明化。今年5月上線全省首個國企電子採購平臺,規範泉州市屬國企大宗物資、小規模工程建設項目、限額以上購買服務,至10月份已成交9.7億元,為企業節約5910.44萬元。為進一步提高交易效率,打造交易過程中的「最多跑一次」,持續推動市產權交易中心信息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交易,今年以來成交項目853宗,成交總價34.97億元。在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健全的同時,為進一步鬆綁放權,泉州市國資委出臺並公布權責清單和辦事指南,確定權責事項35項,修訂辦事指南49項,對涉企審批(核)事項全部明確辦理時限、所需材料、辦理依據,進一步釐清理順出資人與企業間的權責邊界。
事中加強監控。泉州市國資委通過嚴控債務風險、提升企業財務分析水平、強化「陽光」監管、開展調研檢查等方式,持續加強事中監控力度。加強所出資企業債務風險監測預警,嚴格執行企業債務監測管理機制及債務風險處置預案,每季度對企業債務風險情況進行監測,今年以來對中度風險以上企業下發預警通知10份。同時,督促所出資企業健全完善財務分析機制,定期分析經營情況,梳理存在問題,按照會計分期定期報送財務分析報告,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監測數據的成果運用。通過健全協同高效的監督機制,持續開展所出資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應收帳款管理、工資內外收入、產權交易等領域的監督檢查和調研。主動接受社會對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今年以來累計公開信息124條,涵蓋政策文件、人事信息、規劃計劃、統計信息、資金信息、安全生產等方面。
在不斷完善事中監控機制的同時,泉州市國資委主動靠前服務企業,今年以來開展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在建項目、泉州城建集團片區開發建設和重大項目投資等調研工作97餘次。
事後強化問責。泉州市國資委相繼出臺系列政策文件,通過建章立制、發揮內審作用、掛鈎業績考核等方式,逐步織就完整的問責機制。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先後出臺《所出資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程序(試行)》《市國資委所出資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暫行規定》。
把內審工作作為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完善內控制度的重要抓手,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全年安排所出資企業內審項目68個。發揮業績考核導向作用,出臺《所出資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暫行規定》及配套文件,按照企業實際情況和不同特點,將經營指標、工作任務、管理績效等要素納入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設置獎勵性加分和懲戒性扣分項目,實行更加科學合理、更有針對性的分類考核。(張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