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產業謀發展 探討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新業態——2020北京...

2020-12-27 中國西藏網

  為進一步推進北京地區各文博單位文創開發工作,提升文創及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促進文博文創產業綜合性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博文創開發環境,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2020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開發培訓會。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具體承辦,平臺堅持發揮由文博機構主導的體系優勢,以傳承為目標,以版權為核心,以平臺為紐帶,以活動為抓手,以用戶為導向,以機制為保障,加快文博文創生活化、產品化與國際化的進程,為北京建設博物館之城貢獻力量。

  本次培訓會以優秀博物館文創開發運營經驗分享為基礎,結合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新機遇及新挑戰,共議、共創、共享文博文創新思路。此外,本次培訓還邀請了眾多行業嘉賓,圍繞文博內容數位化授權領域的實例應用與經驗,與參會同仁共同分享、答疑,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推進文創開發工作 開闢文創產業發展新路徑

  會上,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介紹了全市文化產業情況,為後疫情時代探索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指明了方向。同時他號召大家自覺肩負起守護歷史文化遺產、加強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把握好後疫情時期的發展機遇。

  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產業促進處處長馬力現場為大家分享了《文化產業的新機遇》。他表示,疫情期間,以線上內容為核心的數字文化產業體現出巨大的活力和潛力,為探索產業優化升級提供了新方向與新機遇。北京博睿中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偉則分享了2020年北京博物館通票情況。受疫情影響,文博機構常態業務無法照常開展的前提下,可以另闢蹊徑,採取「導師走出去,網絡直播引導觀眾」的方式,幫助博友追展。這種形式重新架構起人民群眾和文博機構之間的橋梁,達成了「博友不出門,觀展依舊成」的顯著效果。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委會主任委員韓永從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基礎概念入手,與大家分享了題為《博物館與創意產業》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做好文博文創,各個博物館應該夯實基礎服務,通過形成智慧財產權,推動與上下遊的合作開發,從而面向消費者,面向市場。

  後疫情時代 探索博物館文創運作新模式

  博物館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文創產業的發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後疫情時代博物館文創開發將面臨新機遇與新挑戰。

  在沙龍環節中,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百年老電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古陶文明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正陽門管理處、北京古代錢幣展覽館、觀復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暢談了疫情期間,博物館文創的開發運作模式、市場轉化機制與傳播渠道的新路徑。

  經過案例分享、專題探討與專家解讀,針對文博文創產業的長效良性循環運營提出了具有建設性、實踐性的關鍵意見——通過大力挖掘博物館館藏資源,推動文博創意產品研發,打造更多高品質的文化創意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以達成在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同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完善孵化中心平臺功能 助力文博文創發展

  據了解,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既作為服務於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工作的公共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匯聚了全市優質文博文創版權資源的授權管理平臺。現場,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負責人吳玥介紹了2020年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平臺運營與管理情況,讓大家充分了解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平臺工作進展,2020北京文創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的具體工作部署,平臺支撐的博物館文創開發,IP梳理的流程與市場轉化舉措。

  最後,北京市文物局二級巡視員哈駿對2020年北京市文創工作進行了總結性匯報。他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博文創產業工作人員應認真落實目標任務,積極穩妥推進文物及博物館文創工作。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將進一步落實中央及北京市有關文化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完善文博文創相關政策,迭代孵化平臺服務功能,積極推進落地,力爭再次提升文博文創品質,做好文創大賽文博賽區的賽事組織工作,為各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做好支撐服務。

  本次培訓會的舉辦為進一步推動文博機構文創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指導相關人員充分理解並駕馭各種有利條件,進而開拓文博文創新思路,探索博物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史勝男)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
    (抗擊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產業直面「危」與「機」 「創新」成關鍵詞中新社記者 應妮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表示,在全球疫情防控不確定的前提下,恢復文化產業應當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把握好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危」與先「機」,兼顧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外形勢,恢復文化產業仍需標本兼治。政府能做什麼?
  • 聚焦2020年文化展覽:以時代發展足跡展現歷史文化
    文化展覽是大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份,各地博物館、藝術展館暫停開放,一些原定的文化展覽也延期或取消。與此同時,一些文化展館利用多媒體和數位技術,紛紛推出線上展覽,滿足公眾文化需求。隨著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文化展覽館逐漸向公眾開放,並實行預約參觀制,保證了觀展有序進行。
  •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2020年度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在區域報告方面,涵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黃河流域區域以及北京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分析,對各個區域發展規模、發展態勢、發展特徵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對策建議。此外,《報告》把握2019年產業熱點,圍繞科技融合、5G數字產業、科技文創等新型技術產業領域進行專題評述。
  • 成都國際旅遊展:科技重塑業態 折射產業新格局
    26日,中國西南區域規模最大的旅遊行業B2B交易會,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聚焦後疫情時代給旅遊業帶來的挑戰,國內建立在5G等高科技上的旅遊新業態大量湧現,正在成為疫後國內旅遊復甦的中堅力量。這對於還處於疫情中的許多國外展商而言,也許是未來的方向。
  • 科技重塑業態 成都國際旅遊展折射產業新格局
    昨日,中國西南區域規模最大的旅遊行業B2B交易會,2020年(第八屆)成都國際旅遊展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聚焦後疫情時代給旅遊業帶來的挑戰,記者發現,國內建立在5G等高科技上的旅遊新業態大量湧現,正在成為疫後國內旅遊復甦的中堅力量。
  • 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和設計產業年度發展論壇
    文化科技不斷融合、發展和演進,文化科技是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泛文化領域工具集、載體集、業態集、交易集。文化科技融合依託「科技進文化」和「文化進科技」兩條主線,形成了四個方向:一是新科技與新生活方式交融催生文化新業態;二是科技改造現有文化業態,助力現有文化產業升級;三是新技術讓公共文化資源效能釋放,進入消費領域;四是利用科技將文化元素融入實體經濟和製造領域,文化科技創新成為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引擎之一。
  • 2020首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聚焦產業發展 打造合作平臺2020首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2035願景目標做了明確部署,其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為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指導。
  • 民生智庫 | 98家2020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出爐!
    民生智庫 | 98家2020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出爐!98家園區分獲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提名)、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澱四個中心城區佔74家,佔比為75.6%,其中位於朝陽區的園區有32家。這98家園區是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 聚焦產業數位化 「北京CED網際網路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2月3日,由大興區人民政府指導、北京市大興區電商辦主辦、光明網承辦的「北京CED網際網路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活動旨在從多角度研討北京大興網際網路+產業園區未來發展,推動網際網路+產業園區服務的創新實踐,吸引創新型網際網路企業及產業服務合作項目落地發展,從而進一步完善北京CED網際網路產業體系,優化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生態,推動北京電子商務中心區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邁入新高度。
  • 聚焦「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未來有哪些可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張尼)15日,由新華社半月談雜誌舉辦的「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醫療健康管理體系、數字醫療、精準醫療、慢性病管理等內容,就「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新思路進行深入探討。
  • 文化科技融合新起點——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年度發展...
    2020年12月19日,由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拱墅區創意設計產業中心領導小組辦公室承辦的、以 「文化科技融合新起點」為主題的「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年度發展論壇」在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G座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 產業趨勢 | 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徵及2021趨勢預測發布
    通過歸納、總結和梳理年度中國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徵和未來趨勢,總結文化產業年度發展情況和相關經驗,探討2020年文化產業的發展熱點、核心特徵以及2021趨勢走向,為促進中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庫支持。以下為《報告》梳理的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徵以及對2021趨勢預測。1. 文化數字科技2. 文化大數據3.
  • 產業生態投資人王玥:後疫情時代,產業端需擁抱數位化
    9月23日,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簡稱創交會)在廣州舉行。此次會議以"數字變革、創新引領"為主題,邀請產業與科技界的投資機構、專家學者與頭部企業,圍繞人工智慧、生物醫藥、5G等諸多創新領域進行主題探討與分享。國內著名的產業生態投資人、連界啟辰資本董事長王玥與連界啟辰資本合伙人陳若溪受邀參與此次會議。
  • 後疫情時代電影產業如何重生 | 2020博鰲文創周第二屆中國新電影產業論壇
    國內知名電影人&各路新銳大咖再次相聚博鰲,針對電影行業熱門話題、流行趨勢進行分享,探尋後疫情時代的中國新電影產業的重生。 2020.11.15  2020博鰲文創周主題論壇之  第二屆中國新電影產業論壇 論壇主題 後疫情時代電影產業如何重生電影是心靈的表示,在鏡頭中,
  • 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將迎「雲享文化」京彩月
    歡享金秋,惠暖銀冬,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多場重磅活動共襄「雲享文化」京彩月。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統籌推進,文化產業與文化消費市場復甦跡象明顯。
  • 北京出臺28條舉措 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重磅!北京出臺28條務實舉措,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2月19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
  • 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及區縣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建議(盛方原創)
    8月31日2020年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評選結果出爐98家園區成為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規劃指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顯著提升;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到2050年,成為弘揚中華文明的和引領時代潮流的世界文脈標誌!全國文化中心與世界文脈標誌的建設,離不開文化產業的推動。2、北京市各區政策:扶持政策全面開花。
  •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在京發布
    來源:時刻頭條11月13日,以"新就業、新模式、新引擎"為主題的《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發布暨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主辦,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騰訊公司、閱文集團、歡聚時代、智聯招聘等單位協辦。
  • 後疫情時代 川菜產業發展路在何方
    11月17日,2020全球川菜產業發展高峰會議、全球餐飲業僑領雲端會議在東坡故裡眉山召開,眾多專家學者、餐飲企業家、行業代表齊聚一堂,為川菜行業未來發展出謀劃策。  0.8%離不開餐飲企業的殫精竭慮  新冠疫情給餐飲行業帶來重創,疫情下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業下跌44.3%,可以說餐飲行業是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跌幅遠高於大部分其他行業。
  • 助力廣州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廣州草莓音樂節圓滿落幕
    本次戶外音樂節活動嚴把疫情常態化防控關,在提前預約入場+現場落實多重防疫保障工作的前提下,吸引眾多本地青年時尚人群前來觀演,激發了廣州市民在音樂文化消費方面的潛能與勢能,對實現引導、擴大廣州文化消費市場,促進疫情常態化下的文化旅遊產業復甦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