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有了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
日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開幕。與以往電影節開幕式主打明星紅毯活動不同,本屆金雞獎以「金雞論壇首秀:盤點2020電影現象」拉開帷幕,導演尹力及王中磊、汪海林等影人出席,以各自不同的視角,聚焦2020年種種特殊的電影現象,同時展望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報記者 張鋼
尹力
網絡為電影帶來發展新方向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都受到了嚴重衝擊,中國電影院停擺超過180天後迅速復甦。對此,尹力表示:「在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人能夠在金雞獎的舞臺上會聚一堂,這是一次難得的創作、思考、再創作、再思考的良機。中國電影產業陷入一段低潮時期後迅速崛起,僅國慶黃金周全國票房就達到近40億元,中國成為全球電影恢復最快的市場,也首超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票倉。除了院線電影,今年的中國網絡電影也蓬勃發展,三大視頻平臺中有37部網絡電影,分帳在1000萬元以上。我覺得疫情帶來危機,更帶來了機遇,開拓了中國電影人的思路,網絡已經為電影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王中磊
中國電影人韌性十足
今年的電影市場中,華誼出品的《八佰》以超30億元票房,成為今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在王中磊看來,正是因為在全球疫情的大環境下,中國電影依然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才更說明了中國電影人的努力和韌性。他說:「當下,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迎來了政策、市場多重利好的最佳時代機遇。影視行業要實現突破發展,政策、需求與資本缺一不可。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將有望朝著200億元挺進,中國電影人非常頑強,是最有韌勁的一群人。我們要勇於創新,開發和製作更多優秀電影,繼續用電影的方式講述我們的生活,一起為中國電影作出貢獻。」
汪海林
編劇要為自己的內心寫作
除了對未來的展望,與會嘉賓對目前影視圈存在的不良現象也給予了警示。汪海林圍繞編劇創作的話題發言道:「劇本是一劇之本。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眼下中國的好劇本仍然太少,劇本存在敘事簡單、笨拙甚至幼稚等問題,這應該給編劇以緊迫感,要提高敘事技巧、業務能力。現在一些編劇太浮躁,為市場、為票房寫作,但也不要忘了為自己的內心寫作,著眼於更高層面進行表達。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學習別人先進技術的同時,不能做別人思想的附庸,而是需要有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流浪地球》就有了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帶著地球去流浪,這種方式是我們自己的特色,同時也更具浪漫主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