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舊文,寫在快一年前,我聽Aimer第一首歌的兩年之後,某一個心血來潮的晚上。而在剛剛過去的晚上,再次給一位朋友激情安利了她的歌,於是也揀起這篇文章,續寫半篇置入到這邊,記錄組成自己的另一個溫柔的部分。
總有一些時刻,你會發現,藉由斑斕或靜穆的通道,你與某些未曾謀面的人構建起了奇妙的聯繫。這是這個屬於大眾傳播的時代給予我們最美好的祝福,這些聯繫會幫助你,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一些時刻成為你全部的依賴,或是支持的力量。
Aimer,這個詞來自法語,意思是愛。而以此為名的女歌手,是我最珍愛的流行歌手之一。
我開始聽Aimer的2017年,她剛剛出了兩張貓貓頭的精選集,已然實力與代表作並具;而我剛剛開始北京的工作,在通勤途中開始大劑量地攝入音樂。第一首跑進fm和日推裡被我聽到的她的歌,也是她的出道作,六等星の夜。
不過這版算是acoustic version,和原版不同,用管弦樂做主要的配器。六等星是可見度最低的星星,在宇宙之中光芒最是微弱,可卻是構成我們所見星空的主體。當時僅僅是被這個名字吸引到的我,隨手把歌加了紅心,也並沒有想到,她會在某幾個非常孤獨的時刻帶給我和我的朋友無比珍貴的陪伴與力量。
現在想來,同樣是治癒系流行樂,或者小清新民謠,甚至具體到以治癒為風格的日本女歌手,與我同樣摯愛的別野加奈或是鬼束千尋相比,她帶來的感覺,也和其他治癒系的歌聲來得不一樣,這就是Aimer獨特的地方。
這種獨特來自她過往的經歷,其實很是令人心疼。Aimer的父親是樂隊貝斯手,受家庭影響的她從小就學習鋼琴,還因為喜歡艾薇兒而在中學的時候做過吉他手。但15歲的時候,因為過度的演唱,她遭遇了失聲的境況。
像熱愛飛翔的鳥兒失去翅膀,難以想像那個與音樂從不分離的少女面對自己無法發出聲音的喉嚨,經歷了怎樣的絕望。而我們看到的是,經過醫生建議的沉默療法,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完全不發聲的她,最終跨越了困境,找回了發聲的能力,並牢牢地將歌唱的夢想鐫刻進了自己的人生。因禍得福,Aimer的聲音變得極有特點,所有聽過的人都難以忘懷。
而這種聲音的使用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這種聲音是在聲帶並未完全被治癒的情況下發出的,每次歌唱對Aimer來說實際上都是增加聲帶的負擔。她也因此無法長期、高強度地進行演唱,巡演甚至因此發生過推遲。現場演出的每首歌之後她也都需要喝水,擔負著這樣的傷痛繼續歌唱。
喜歡拍奇怪節目研究奇怪問題的日本人,甚至給出了非常專業的解釋——日本音響研究所所長鈴木松美這樣說:「振幅波動和頻率波動同時發生,形成了非常稀有的聲音。就我所知,國內也就只有幾個人擁有這樣的聲音。這種聲音既空靈又安定,(Aimer)是擁有著特殊的聲音魔法的歌者。」
而正是這樣的特點,吸引了無數的粉絲成為擁躉,也讓她的歌聲變得直擊靈魂,無比動人。
在聽過她大半的歌曲之後,我試圖總結了一下她的聲音特質。Aimer的聲音的最大特徵,是一點點的生澀。
Aimer的歌聲並不像很多日系歌手一樣婉轉靈動或是甜美可人。相比那種流暢的線條,她的發聲不僅有些啞啞的,而且帶著一點內生的拉扯,每一句都是帶著力氣的。兩張貓貓頭的自選專輯尤其如此【翻唱專輯則有一些其他的唱法】,這種生澀配上恰當情緒的歌曲,就成為了講述疏離感和孤獨的完美載體。
一首輕鬆寫意一首苦情糾結,但都能聽到同樣屬於她的那一點點生澀。這種生澀也許來源於她的喉疾,但卻塑造了獨特的聽感。你能感受到她的勉力和疏離感,尋常的歌詞在她的歌唱之中變得句句都不再尋常。
我並不認同網上許多地方看到的「喉疾讓她的聲音更適合爵士」的說法。她的音色從不以婉轉清脆見長,也因而和我心中爵士的靈動騷氣或是婉轉慵懶截然不同。倒不如說,她聲音裡的拉扯,甚至副歌部分的一點點勉強,帶來的是慵懶的反義詞。
中文寫作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一說,Aimer很多時候的歌唱也給我類似的感覺。這種生澀,帶著一點凝滯的音色,傳遞出的是十足十的努力與充沛的情緒:像是她在努力地用自己的聲音,跨越疾病的阻礙、跨越語言的障壁,將她的心情努力傳達到每個聽者的心中。
由此,從「生澀」這個特質出發,她的音樂人格建立起來:帶有疏離感的聲音,卻充滿熱忱和努力。不顧一切與你同行,她的音色排斥節奏布魯斯的華麗高音和圓轉花腔,卻給人以無比真誠的感覺,每一次發力,都像是在燃燒自己。
カタオモイ【單相思】第三分鐘。初聽尚無感覺,剛剛重聽,心疼得我快哭出來。但同時,她的技巧也是不錯的,快歌輕快、慢歌抒情,除了情感的處理之外,律動她也可以做很好的處理。配合日系清新的旋律顏色,創造了只屬於她自己的風格。
作為對比,YUI也是很多人熟悉和喜愛的歌手,她們的聲音也常被相提並論,並且也都姑且可被算作性冷淡風。但相比題材與凍えそうな季節から相似的rain,還是明顯感覺到YUI的聲音更躍動,在rain主歌板板正正的歌詞裡有著自己內生的跳動,但Aimer相比就要更澀一點。
所以,無論個人專輯或是動漫配樂,創作方向怎樣不同,只要在聽她的歌,你總是能夠放鬆下來,靜靜被她的情緒擁抱。無論是努力向上的燃,還是舒緩疲憊的治癒,都是真誠的。這是她的又一個特徵:沒有距離感。我的同好朋友形容說,是聽完可以大哭一場的感覺。我的感受也類似,她是這樣的溫柔又堅強,在我最疲憊的時候,如果想選歌來聽,Aimer是我最希望成為陪伴的存在。
在網上時常能夠看到Aimer唱功不足的評價。可以看到的是,因為聲音條件所限,Aimer的高音沒那麼多,氣息沒那麼足,從音樂製作的角度來講,我們也不難看到,Aimer少有音域跨度過大的曲子,在她的音樂人格裡,Aimer基本只用真聲演唱,和一定的真假聲混合去做副歌的高音,純粹的氣聲和華麗的假音飆高在她的歌裡並不多見。至少,在I beg you之前,假聲是Aimer不常使用的技術處理。
但因此就說Aimer的唱功弱,我認為是以偏概全的。流行音樂裡,絕對意義的歌手唱功,也就是高票答案說到的持久度、穩定度、氣息,只是評價歌手的一個維度,辨識度和情感把控等其他因素也來得一樣甚至更重要。對於Aimer來說,體現唱功的並非是和所有其他青藏高原系或者牛姐碧昂絲一樣的高音裝飾音,而是她對自己嗓音的運用,怎樣完善自己的音樂人格的,副歌之中一次又一次動搖的衝擊,將最真誠的情感傳遞出去。別看她的歌少有特別高音,絕對不是輕易就能詮釋的類型,翻唱很難唱出和她一樣動人的感覺。
同時,越發令人佩服和喜愛的是,Aimer仍在不斷精進自己的唱法。日常生活中,她從不離開音樂,努力感受其他歌手咬字發聲的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歌唱技巧,降低發聲對自己聲帶的損害。她的嗓音條件決定了她更適合錄音室,但近幾年的大型場館演唱質量進步都頗為明顯。我非常鍾意18年Aimer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國立交響樂團合作的「Aimer ARIA STRINGS"」,與管弦樂團的交匯賦予了那些熟悉的旋律全新的浪漫。2019年為Fate系列劇場版Heaven's Feel天之杯演唱的主題曲I beg you,藉由和梶浦由記老師的合作,Aimer更是完全突破原有風格,極好地詮釋了因悲慘命運而陷入病態的女主角間桐櫻的心聲。
除了唱功之外,她還是極為用心的作詞人,專輯裡,標註為aimerrhythm作詞的作品,實際上都是她自己寫就。熱度最高的戀如雨止主題曲Ref:rain,夏目友人帳的片尾曲茜さす,出道作六等星の夜,動畫夏雪密會的主題曲あなたに出會わなければ~夏雪冬花~,還有歡快的ONE,那些美麗的溫柔與倔強,那些柔腸百轉的思念與率直迸發的愛戀,儘是她直抒胸臆傾情譜寫,又用盡全力唱出來的。
Ref:rain亦是極為巧妙的一個名字。援引知乎上的回答:作為一個完整的單詞,refrain是抑制,克制的意思;分開來看,Ref應該是Reference(參考)的縮寫,那麼結合《戀如雨止》這部作品來理解就是:
「關於戀愛,請參考雨吧:戀如雨,愛如雨止。」
I wanna sleep in your feel
I wanna see you in the deep
我實在是愛極了這片粉色的畫面。
而生活中的Aimer也是細心又可愛的人,推特上全是可愛的瞬間。她會細心觀察天邊夕陽的顏色,假日城市的氛圍,認真和關注者道晚安。為大熱日劇《輪到你了》演唱了主題曲的她一樣猜不到劇情的發展,發推的樣子簡直萌死個人。
知道自己喜歡的人如此可愛,總是件令人面帶微笑的事啊。
每次聽到Aimer的歌,我似乎總能看到這個可愛的女孩子。她是在吟詠的,在奔跑的,在猶豫的,在思念的,絮絮低語的,失意也從不曾放棄的,懷揣著愛意的。這時而讓我目光渙散地恍惚想著奇異的心事,不知從何時起,那些真摯的情感,不再俯拾即是,也不再包圍你我了。迎來送往、推杯換盞之間,一些熟悉的東西正在日漸遠離我們。我們日復一日茫然行走著,木然地迎接新的一天,誰也不去主動多踏出一步,各自安縮在自己的畫地為牢之中。
Running over the same old ground,
what have we found?
The same old fears.
那麼,在最疲憊的時候,所幸這個世界還有這樣的Aimer在唱歌給我們聽啊。跨越山海,為你而來,仍然用盡全力,仍然溫暖陪伴。她是世間所有的言笑晏晏,舉步向前,但此刻,你能感受到她就在耳畔,靜靜地對你說出最重要的話。此時我只關心你,我們一起向前走吧。我願成為你的北極星。
真好。
借用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曾寫下的文字:「如果世界無可挽回地奔往自己不想要的改變,自己在隨波逐流前,應當造一處不變風景。嵐煙漫漶,難阻望眼,並以為心安。」
那是在最初,她就窮儘自己所有的溫柔眷戀感性繾綣撰下的,被人傳誦卻時常忘記真意的,片言秘語。
Aimer,是愛的意思。
我最喜歡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