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史詩級的唯美對決,因為它糅合了太多經典之戰的必備要素:巨星,精彩進球,對攻戰,罰失點球,點球大戰,同時也是諸位大師生涯的最後巔峰。
比賽背景
1986年普拉蒂尼31歲,已不再是球員生涯的巔峰,他的鬥志與日俱減。一年前發生了「海瑟爾慘案」讓普拉蒂尼很受傷,他對足球「享受第一」的理解因此而變化,厭倦感不時襲來。十幾年的打拼,普拉蒂尼已經在足球場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意甲冠軍,歐洲杯冠軍,歐洲冠軍杯冠軍,金球獎帽子戲法,還有那球場上尊貴高雅捨我其誰的王者風採,這些榮譽已經讓普拉蒂尼躋身上世紀十大球星之列,人們稱他為「球場上的拿破崙」。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前,普拉蒂尼聲譽日隆,是當時被媒體報導最多的球星。然而懷抱無數榮譽的普拉蒂尼只缺一個世界盃冠軍——每一位球員畢生追求的至高榮譽,就可加封80年代球王。八年前在阿根廷,被東道主和義大利夾擊的法國隊小組即遭淘汰;四年前在西班牙,一場慘烈的點球大戰再次毀滅了高盧人的世界盃之夢。1986年轉瞬來臨,普拉蒂尼知道墨西哥世界盃是他最後的機會,也是這批法國隊員最後的機會,他要向終極目標發起最後的衝刺。
一切如人所料,1986年6月21日,普拉蒂尼帶領自己的球隊來到瓜達拉哈拉的加裡斯科體育場——世界盃1/4決賽場地。此前法國隊兩勝一平小組從容出線,1/8決賽2:0淘汰了衛冕冠軍義大利。
當天賽場氣溫高達38度,天空萬裡無雲,驕陽讓普拉蒂尼無從躲閃,就像無從擺脫身旁的對手那樣,巴西人如狼似虎般站在他左側,一批和普拉蒂尼同齡的巴西天才球員對世界盃的渴望絲毫不亞於普拉蒂尼,他們中間最出名的當屬33歲的「白貝利」濟科和1.90米的的「足球博士」蘇格拉底,前者的任意球和直塞功夫不輸普拉蒂尼,後者則有著令人敬畏的大將風度,他就像一匹所向披靡的頭馬,總能在關鍵時刻將馬群帶出危機境地,由這兩人及老將阿萊芒,儒尼奧爾壓陣。現在的巴西隊與四年前大致人見人怕的藝術之師比起來,少了幾分華麗與焦躁,多了幾分成熟與老練。
比賽過程
兩點整羅馬尼亞裁判勒格納吹響了開場哨。比賽情景無需闡述,相信很多老球迷至今仍記憶猶新。從一開始,兩隊球星就施展平生絕學,藝術的雙腳奏出無盡的黑白旋律,令人陶醉。從風格上講,兩隊都非常講究控球,但不保守,積極進攻的思想從第一分鐘持續到最後一刻,更讓球迷興奮的是,不同於一般技術型球隊對抗時的慢節奏,此役雙方攻防轉換速度不僅飛快,而且成功率極高,尤其是禁區前的配合相當講究,如此攻勢只能用「水銀瀉地」來形容。
而巴西隊的進球更是團隊協作的經典案例,平靜中蘊藏殺機。上半場第17分鐘,右後衛霍西馬爾直塞中圈的穆勒,後者面對特裡索和費爾南德斯的包夾不慌不忙,一個180度轉身帶球直竄法國隊腹地,並趕在博西斯殺來之前,清塞插上的儒尼奧爾,後者沒有停球,第一時間將皮球送給左側跟進的卡雷卡,卡雷卡迎球勁射,皮球應聲入網。這個球從發動進攻到進球只有四次傳遞,卻橫穿場地50多米,而球到了卡雷卡腳下,人們才發現法國隊的防線已被打穿。
令人窒息的120分鐘一晃而過,據當時一家媒體所述,此戰前90分鐘的純比賽時間接近80分鐘,這是一個空前絕後的數字,也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80分鐘純比賽時間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球很少出界,意味著裁判很少吹哨,甚至意味著球員很少犯規。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雙方你來我往,攻防轉換連貫通暢,有時甚至數個回合才有停歇,直看得觀者目眩神迷。場面之白日化,回合之多,足以媲美某些頂級的桌球和羽毛球比賽中的片段。此後的近30年,即便是再流暢的比賽,純比賽時間也難達到70分鐘,單單這個數據便一舉奠定這場比賽在足球史上難以撼動的地位,所謂經典,所謂流暢,都以此易為標杆。
相比於比賽本身,場上的球星們同樣引人注目。尤其是雙方的領軍人物蘇格拉底和普拉蒂尼,當蘇格拉底以他那手術般手術刀般精確的傳球將巴西隊的前場編成一張緊密的網時,普拉蒂尼則凸顯著過人的意識。法國隊扳回的一球就是他的傑作,上半場41分鐘吉雷瑟,阿莫羅斯,羅歇託在右前場三傳兩遞擺脫防守,老將羅西託邊路傳中,皮球從巴西隊小禁區人從前穿過滑向界外,就在這時普拉蒂尼,突然出現,將球磕進空門。
除此之外,法國鐵三角的另兩位蒂加納和吉雷瑟也有出彩的表演。蒂加納本場將他驚人的奔跑能力發揮到極致,其足跡遍布整個球場,加時賽眾人無力支撐時,只有他不僅依然如蛟龍出海,在場上遊刃有餘,還創造出法國隊不多的幾次破門機會;而吉雷瑟雖然只有1.62米,卻是攻防有序,球路開闊,法國隊鎖進一球便是他一手策動的。
下半場比賽巴西人加快了進攻速度,三次以下傳球通過中場的比例從35.7%增加到51.5%,威脅球的次數也勝過法國隊,可惜他們運氣不佳,未能改寫比分,甚至在第72分鐘時,濟科還把布蘭科創造的點球給罰丟。此後雙方都沒有創造出太多的機會,90分鐘內比分定格為1:1。
鏖戰到加時賽,兩隊都已是人困馬乏,動作走形,唯一的亮點出現在下半節剛開始,貝隆反越位成功後,單刀直接面對巴西隊門將卡洛斯,後者情急之下在大禁區內拉倒貝隆,然而羅馬尼亞裁判不僅沒有掏牌,連個任意球都沒有,也許他早在心中認定點球大戰才是讓此前表現優異的兩支球隊決出勝負的最好方式,之後裁判竟然提前吹響了終場哨,當時比賽只進行到加時賽下半節13分57秒。一幫掌握最複雜足球技藝的頂尖高手不得不以最簡單的點球來一決高下。
法國隊第五個出場的費爾南德斯成為了全場的焦點,法國人展示了良好的心理素質,穩穩的將球打進球門右下角,4:3。費爾南德斯拯救了法國隊,也拯救了罰失點球的普拉蒂尼。一直閉著眼睛的普拉蒂尼撲向費爾南德斯,法國隊挺進四強,他們的冠軍夢還在繼續,另一邊巴西人則垂頭喪氣,蘇格拉底提著球鞋光腳站在草地上發愣,這是他和濟科等人的最後一場世界盃比賽,以遺憾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