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作品‖宙斯比上帝更像人類

2021-02-07 馬拉雜貨鋪

我喜歡有人喜歡我


□這裡是馬拉的個人公眾號, 不定期發布文學、藝術類信息,可能是原創,也可能是朋友們的作品,你喜歡就好。

□點擊「馬拉雜貨鋪」關注我,謝謝你。


詩  歌


世界觀


《世界觀·人間》

 

人間如此汙穢,這讓我更愛它。

這句話類似格言,

具有無比的正確性,有閱歷的人永不會反駁。

我寫下,因為我接受。

昨天,有個女孩因為和我的緋聞而憤怒,

我卻不會。她很美好,

我並不介意,我還是請世界不要羞辱她。

我不會因為善良而更加潔淨,

妻子也不會比昨天更愛我,我們的日常生活,

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切照常,

而且不需要力氣。愛和恨,

人間的這一切,都讓我留戀,

它們因為殘缺而擁有了合法的正確性。

 

《世界觀·宙斯》

 

宙斯比上帝更像人類,

我因此而愛古希臘;

孔子和亞里斯多德相比,

即使我熱愛漢字,

我還是臣服於亞里斯多德。

我不相信人性,只相信科學;

僅限於大自然的倫理。

科學具有唯一的純粹性,

沒有任何國家能改變其性質;

歷代的英雄卻只信奉

愚蠢的主義。

 

《世界觀·門口》

 

門口的水窪在雨季到來時,

時常生出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

只要五天不下雨,水窪

便會幹涸見底,烈日把小蝌蚪曬成

堅硬的顆粒,連鳥都懶得來啄食。

兒子相信它們還沒有死去,他小心地

把它們一一撿起,放進他最喜歡的

綠色小水桶裡搖啊搖,搖啊搖。

等兒子睡醒,水桶裡空無一物

只剩乾淨的水。我告訴他:

它們都回家了,來不急和你告別。

就在前天,雨後的陽臺

花盆裡出現了一隻半大的蛤蟆,

兒子堅信那是他曾養過的,它們一模一樣。

彩虹架在附近的山上,葉子那麼綠,

過路的仙人如果此刻還不顯身,

我就不想再信神。

 

《世界觀·要是能》

 

要是能再見我的初戀,

我願意用三個月時間修行。

戒酒戒肉,學習童年使用的方言,

如有必要,我將宣誓:

我最愛的是你,哪怕你還有更美的妹妹。

你不必費心的打扮,也不必

裝作還沒有把我忘記。

玫瑰不適合我們,停滿海鳥的島嶼也不合適

秋天的落葉林又太過做作。

我們有錢,免費的河流,

大自然的星空都不合適我們;

烏青的夕光中,美酒會讓我們陶醉。

巨人沉睡,鼻息輕巧羞澀,

睡夢中總有一個瞬間,

愛情沒有消亡,它把信息傳遞給憂鬱的死者

人間還沒有人學會空手彈奏音樂。

 

《世界觀·我無法想像》

 

我無法想像八十歲後的人生,

四十歲前的生活,我早已知曉。

我曾為二十歲的臉紅症和無名的羞怯後悔,

如果我勇敢,我能愛更多的人;

我也不止一次抱怨三十歲的貧窮和艱難,

它讓我成為另一個人……

 

——兒子來大樹下喊我,我該回去了。

客廳的燈亮著,妻子還在廚房;

餐盤和圓滾滾的石榴放在原來的位置。

女兒說晚上吃魚,它來自大海

終於白鐵的圓弧形水槽。

 

端起酒杯,牆上的乾花加速枯萎,

新聞已播放整整三十分鐘。

飯後,我將帶著孩子出去散步,

我再次從樹下經過,手裡拿著紅色小皮球,

我已不是坐在樹下沉思的那個人。

 

《世界觀·我因為》

          ——給ZHW

 

我因為仰慕一個人而產生愛,

是愛,而不是欲望。

我尊重欲望甚於尊重正義,理智和道德,

沒有什麼比本能更重要,

愛是本能,它比欲望更為深刻。

人類沒有畜牲的形狀,和樹流著不同的汁液,

也沒有白雲的虛空,

萬能的造物也許是出於憐憫,它施捨了

人類,神才配有的東西。

 

《世界觀·作為一個詩人》

 

作為一個詩人,我沒有特指。

沒有性別,沒有籍貫,也沒有國家,

我屬於這個星球。

如果硬要特指,我屬於狹義的人類,

以及部分的生靈和草木。

有時我只能特指,我也願意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女人的丈夫,

他們有確定的名字,這讓我榮耀的

定語,也是我幸福的源泉。

想到人生中的禮物也是神的意願,

它們都屬於我,多麼慶幸。

著迷於愛的詩人,有著大象一樣

貪婪而龐雜的胃口;我的愛屬於人類,

它沒有特指。

 

《世界觀·人類》

 

人類比所有別的動物更擅長

屠殺人類;只有人類

懂得如何羞辱自已的同類,

並以此確認:我乃萬物之靈。

 

戰場上有人發出哀嚎,就必有人大笑,

死去的人,他來到世上

負責帶來痛苦,淚水如鹽。

黑煙漫揚的歌聲婉轉悲傷,緩慢如

 

樹林中的車輪,小樹長成巨木

小女孩長大嫁作石頭的寡婦。

天上的星落在地上,河水說:

土裡埋了這個星球歷史上所有的人。

 

《世界觀·我一直》

 

我一直與大海保持恰當的距離,

海風進入我的生活,帶來雲和美妙的雨;

南方的山頭,綠色的樹木阻隔了波濤,

大海在三十公裡之外徘徊,

它在夜間比在白天離我更近一些。

 

有時,妻子會在周末開車帶我們去海邊,

兒子提著小桶,女兒因為長大而厭倦大海。

我在沙灘坐下,濤聲陳舊單調,

海鳥盤旋,島嶼垂手靜立擁有迷人的鹹度。

我的妻子沒有穿泳衣,她戴著墨鏡

坐在太陽傘下,一個純粹的母親,

一個,不再戀愛的少女。

 

帝國在海的另一邊沉睡,洋流

和巨大的鯨魚穿過海底的山脊,它們

沒有國界和種族,像地球上真正的自由人,

像我書房中,拿起發黃的詩集又放下

喜愛音樂卻讀起了小說的高傲凡人。

相關焦點

  • 數據獨裁:除了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還有谷歌
    儘管數字出錯的機率比我們認為的要高得多,但沒什麼比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的故事更能顯現數據分析走上歧路的惡果。麥克納馬拉精通和沉迷數字。1960年代初期越南形勢開始緊張時,他被任命為美國國防部長。他堅持從任何可以獲得數據的事物中獲得數據。他相信,只有運用嚴格的統計法,決策人員才可能理解複雜的形勢,做出正確的選擇。
  • 殺死馬拉
    大衛的油畫《馬拉之死》,塑造出一個崇高的英雄形象,如同殉教的聖徒一般純潔。在他的畫筆下,暗殺馬拉的刺客並沒有出現。然而在今天,留在人們記憶裡的這場悲劇的主人公,與其說是馬拉,不如說是刺客。  但在漂亮的鄉下姑娘夏洛特看來,馬拉是一切罪惡的源頭:屠殺是他的傑作,國王死在他手裡。吉倫特派被追殺殆盡的局面,也是馬拉一手造成的。因此,當人們為馬拉的權勢而發抖時,她卻謀劃殺死他。  這個沒落貴族的後代、修道院裡長大的女孩,此前一直在小城康恩默默無聞地生活。
  • 藝術是上帝給人類的安慰
    全世界每一寸土地都在上帝的照料之下,這片江邊的竹林和我的書房同樣也是。當竹林中響起沙沙沙的風聲,我的身上也能感到陣陣涼意。剛剛讀到日本女詩人金子美玲的一首詩:好想全都喜歡上,這個,那個,所有的東西。她很小就在繼父的書店裡做工,讀了很多文學作品。生活的不幸,在文學中得到補償。美玲拿起筆來,寫下一首首小詩。她寫的詩歌沒有人賞識。她雖然寫了500多首詩,但一直到去世都默默無聞。她的婚姻也很不幸,27歲就去世了。美玲雖然一生飽嘗痛苦,但她從寫出來的一首首詩中得到很多安慰。透過她的詩歌,很難看出她的痛苦和不幸。
  • 《聖經》:為什麼上帝對人類說謊?
    在《聖經》的「創世記」篇中,詳細記敘著上帝創造萬物的過程。而人類是最後被創造的,上帝把人類安置在伊甸園中。上帝又用亞當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妻子便是這樣產生的。那時候人類都是赤身露體,認為這很正常。但是,上帝為什麼對亞當說不能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實」呢?
  • 「俠女」夏洛特·科黛,馬拉之死的刺客——託尼·弗洛裡油畫作品
    文| 大雨798託尼·羅伯特·弗洛裡(Tony Robert Fleury 1837-1911年)是19世紀末法國學院派畫家,主要以歷史題材作品聞名。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美術老師,他的學生中有許多著名的藝術家。
  • 上帝的作品 | 巴赫《賦格的藝術》
    巴赫的《賦格的藝術》以及他諸多的作品,看起來並不像是為了聆聽者創作的(他的大多數作品無法愉悅當世的聽者,以至於有生之年從未被真正視為作曲家),而更像是一種學術和研究,一種力圖趨近完美的自我實現。 《賦格的藝術》在巴赫去世的幾個月後出版,定價為4塔勒,卻一份也沒有賣出。
  • 幕間福利丨《馬拉-薩德》觀劇團招募
    >+馬拉薩德+手機號碼 到幕間戲劇將有機會得到戲劇《馬拉-薩德》觀摩票!-薩德》(義大利)演出時間2015.06.20-2015.06.22 (19:30)演出地點北京·鼓樓西劇場當代著名劇作家彼得•魏斯扛鼎之作義大利博洛尼亞「路」戲劇節人氣作品
  • ​赫爾佐格《阿基爾,上帝的憤怒》:天譴降於人類
    今年,赫爾佐格將再次來華,3月26日到3月28日北京電影學院標準放映廳將放映其作品,赫爾佐格本人也將到北京電影學院,舉辦講座。同時,三月在上海將舉辦赫爾佐格作品回顧展。為響應活動,赫爾佐格作品分析將以連載形式發布。
  • 《馬拉/薩德》:從殘酷戲劇到間離時代的書寫
    甚至連夏朗東等精神病院的存在本身也是,譬如因《朱斯蒂娜》和《朱利埃特》而未受審便被直接轉進夏朗東精神病院的薩德便是作為文明現象的夏朗東的一個較為形象和可見的例證,而更普遍地看犯人和無業者常常是填充精神病院的群體之一。
  • 為什麼說上帝像個喜怒無常的婦人?
    當然,我們要說的問題並不是這首歌,也不是這個樂隊,而是歌名,為什麼說上帝是個女孩兒呢?如果你對上帝足夠了解,就會明白,他的性格確實有點像女孩。,像個待字閨中的女孩兒,外表冷漠,內心卻極度渴望被追捧。他創造了人類之後又後悔了,便發洪水淹死了所有人類,只留下諾亞和他的一條船;上帝聽到百姓的抱怨,就發出大火去燒他們;大衛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上帝就讓他的孩子得了重病,最後孩子夭折了。第四,上帝偏心十分嚴重,像一個護子的母親,當然,他只保護自己的兒子。
  • 中國的第一條鐵路為什麼是馬拉的?
    他們認為,修建鐵路本身就違背了《聖經》的教義,是對上帝的背叛,火車冒出的黑煙和火苗更是會讓草地寸草不生,讓奶牛產不出奶,因此還是採用馬拉火車的好。建造設計者也曾考慮用馬拉火車,只是在蒸汽機車發明人喬治.史蒂紛強烈堅持下採用了蒸汽車頭,每小時二十公裡的速度最終迎得了鐵路的誕生。
  • 馬拉盞炒松花菜
    好多年前在深圳一家馬來餐館裡吃到馬拉盞炒通菜,一下子就愛上了那鮮香濃鬱的味道,現在自己學著做了馬拉盞醬,隨時都可以用來炒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2、鍋燒熱,放少許油,下蒜蓉和馬拉盞醬,炒出香味,放入松花菜,快速翻炒均勻,馬拉盞醬很鹹,要先嘗味,如果不夠鹹的話再加少許鹽調味,清脆爽口、味道濃鬱的馬拉盞炒松花菜就可以出鍋了。
  • 麥克納馬拉的傻瓜:真實的阿甘們,一舉拉高了越戰美軍的戰死率
    在我們教育體系的傳統敘事中,這部電影與「美國夢」緊密相連,是老牌雞湯作品了。然而當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看到阿甘在智能上顯然低於常人時,我就有個疑惑——美軍的徵兵標準這麼低的麼?美國軟實力的影響,不僅僅是針對世界秩序、地區格局、其他國家,也早已輻射到了人類個體的身上。對筆者個人而言,自從成為軍事愛好者,並對社會科學產生濃厚興趣以來,背景裡美軍刺刀的寒光總是揮之不去。
  • 上帝女兒給人類發送死亡倒計時?這電影簡直腦洞大開
    《超新約全書》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本片中用「像三百人同時敲核桃」來形容人的聲音不好聽,結果下一秒真的出現了三百個人同時敲核桃的畫面。《超新約全書》最重要的是,多梅爾的作品往往喜歡用電影假設,再用電影回答——如果……會怎樣?
  • 上帝不再信任人類,第一次發了大洪水,這一次派出了天使
    好吧,雖然他們都不願說是冥冥中上帝安排的,觀眾其實比他們更明白,上帝就是要他們等在這裡,等一個孩子的降生,也等一個來殺孩子的天使。麥可就是電影開頭的天使,雖然不知為何沒有了翅膀,可能是忤逆上帝的意思就只能做一個折翼天使吧。麥可其實就是《聖經》中提到的大天使米迦勒,是率領眾天使跟大紅龍作戰並且把龍打敗的天使首領。
  • 解密名畫《馬拉之死》
    作品的大背景發生在法國,法國國王盧易十五貪圖享樂,不體貼民恤,從而導致市民不滿國王的統治,湧現了大批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提出了最重要的學說「主權在民」的思想,並且逐漸深入人心。戰爭的矛盾突顯,直到盧易十六國王統治時,召開了三級會議,向市民徵稅,市民不滿國王的決定,順勢抵抗,革命爆發。
  • 《超能查派》:上帝創造人類,導演創造查派
    但是無論誰,也沒有尼爾·布羅姆坎普這麼激進,因為他已經宛如上帝一般,創造出敏感、脆弱如兒童,卻又勇猛、忠貞的「超能查派」!《超能查派》與導演之前兩部作品《第九區》、《極樂空間》,無論是主題內核,還是影像風格,都如出一轍,唯一不同,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就是他創造出「查派」這樣一個生動、鮮活的智慧機器人形象!
  • 實際上馬拉才是罪魁禍首
    馬拉發色團是一種真菌,肉眼看不見,因此很難找出你頭髮中是否有馬拉發色團。一般來說,40%的正常人可以檢測到頭皮中的馬拉色細菌,而超過一個頭皮屑的人大約70%可以檢測到。一般來說,如果頭皮屑多,像雪一樣;而且即使你每天用各種頭皮屑洗頭洗髮水洗頭,也不能很好地減少頭皮屑,洗完不久就會滿頭是頭皮屑。那麼你的頭皮上可能有馬拉。
  • 走進《上帝也瘋狂》原型,認識最古老的人類部落
    它像水一樣透明,卻堅硬無比,小夥兒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東西。 將可樂瓶帶回部落後,族人都驚嘆於它的完美,並發現了繁多的用途。 它可以吹出美妙的聲音,還可以用來磨蛇皮。總之,人們幾乎每天都能發現它有新用途,簡直是上帝賜予的禮物。 可是,瓶子只有一個。
  • 《生物黑客 第一季》人類≠上帝
    科學家洛倫茲秘密進行一項不為人知的基因實驗——人類上帝實驗。好比劇中的人類上帝實驗。這個實驗本身絕對是正確且利於人類未來健康發展的。想想看,從此以後不會再有新生兒受到遺傳病的困擾(據相關統計,目前新生兒患遺傳病的比例高達3%—10%)。甚至可能會營造出一個沒有任何疾病的社會,一個不再會有新冠困擾的社會。沒人不會支持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