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沒看過癮?帶你從物理角度分析排球技術

2020-12-23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Kun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圖 | 電影《奪冠》來源:中國電影網

九個月,經歷了更名、春節撤檔、重新上映、提檔等一系列操作,《奪冠》終於上映了。「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奪冠》帶領我們重溫中國女排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觀影之餘,在為中國女排吶喊之餘,你知道飄球是怎麼發出的嗎,你知道排球的技術動作背後都有著怎樣的物理原理嗎?

今天我們帶你科學地看懂排球這項運動。

排球技術中的物理問題與原理

排球技術包括,準備姿勢、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和攔網等技術。想要看懂排球,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才算是真正地看懂了。那麼,接下來讓我們從物理的角度來了解這幾種技術。

1、穩定角和準備姿勢

運動隊員在地面上站立,重心和支撐面邊緣的連線就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穩定性就保證了隊員在運動中的穩定。穩定角就是重力作用線和重心至支撐面邊緣相應的連線間的夾角。排球運動員在場上的平衡穩定與支撐面大小、重心的高低、穩定角大小的三個因素都有關係。穩定角越大,支撐面越大,重心越低,越平衡穩定;否則反之。所以運動員會通常採取半蹲姿勢準備,以增大穩定角,降低重心。

△圖 | 穩定角示意圖 來源:《排球少年》

半蹲準備姿勢,它多用於接發球、攔網和各種傳球。因此要求運動員在場上保持基本的站立姿勢是「兩腳左右開立,稍比肩寬,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雙手置於腹前。」

△圖 | 半蹲準備姿勢 來源:圖書《球類運動——排球》

2、蹬地角和移動&起動

人體蹬地作用力與地面的夾角稱為蹬地角。蹬地的力與地面的支撐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根據加速度公式 ,相同的支撐反作用力下,運動員質量越小,加速度越大。為了提高移動的加速度,除增加蹬地的作用力外,適當減小蹬地角,也有利於獲得最大的加速度。

△圖 | 蹬地角示意圖 來源:《排球少年》

《排球少年》中的日向翔陽,快速轉向成為了他甩開對面攔網隊員的絕對武器。我們可以看到動漫中日向的蹬地腳比較小,他的身體也比較輕盈(從他的身高可以看出來,嘻嘻),所以他擁有常人不及的靈活性。

起動要領:起動是防守隊員從準備姿勢變為運動狀態的一種腳步動作。該過程的力學原理就是破壞身體原有的平衡,快速起動在移動方向上的穩定角要小,蹬地力量要大,適當減小蹬地角。當然,蹬地力量和蹬地角是相互影響的,這是因為支撐反作用力的水平分量是由取決於蹬地力垂直地面分量的摩擦力給出的,如果蹬地角過小,摩擦力不足以給出足夠的支撐力水平分量,為了防止運動員摔倒,運動員的蹬地力量會受到限制。

3、傳球技術分析

假設傳球為一個勻速運動,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加速度。球主要是依靠蹬地、展體、伸臂的全身協調動作所形成的推力和手指、手腕的擊球力量,構成一個合力作用於球體。

△圖 | 傳球技術 來源:《排球少年》gif

當合力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情況下,分力越多,一個分力的擾動越不容易對球的方向造成偏離。傳球時擴大出球面增加出球點,能夠提高球的靈活性。所以排球運動員十指張開呈半球狀,增加手與球的接觸點,能夠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

△圖 | 傳球手型 來源:圖書《球類運動——排球》

4、墊球技術分析

墊球時需要保證手臂和手成三角形,以確保墊球手臂的穩定性。

若球不旋轉,可利用入射角與反向角的原理擊球。手臂墊擊平面與地面夾角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擊球的效果。墊球時手臂墊擊平面與地面夾角的大小有關。為了保證合適的出球弧度,來球弧度高時,手臂應與地面所形成的夾角應小;來球弧度平低時,則手臂角度應大些,使來球以適當弧度反彈飛向目標。

△圖 | 墊球技術 來源:《排球少年》

若來球旋轉,除球給手臂一個作用力和手臂給球一個反作用力外,球的旋轉力也作用於手臂,而手臂也要給球的旋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這樣球觸手後反彈方向為反彈力和旋轉反作用力的合力方向。

△來源:《排球少年》 gif

5、發球技術分析

根據動量守恆定理 ,物體動量改變的大小是內力和外力作用時間的乘積決定的。由於規則的限制,發球時擊球時長很難明顯變化,運動員主要通過作用力的變化來使球體獲得不同程度的動量變化。

△圖 | 發球技術 來源:《排球少年》 gif

同理,根據動量定理,在排球比賽中,防重扣球和接大力發球,由於來球力量較大,不但不能主動用力還擊來球,而且還要手臂隨球屈肘後撤,加長受力距離和時間,減小球給手臂單位時間力量,以達到緩衝的目的。

6、旋轉球與曲線軌跡

由於球體表面並非絕對光滑,擊球作用力在作用到球體時,未通過球的重心,球就會在飛行過程中發生旋轉。根據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定律,球在旋轉時,球面上繞流與附近空氣流動方向一致的一側,空氣流線速度快,空氣稀薄,形成低壓區。另一側,球面繞流和空氣流動方向相反,空氣流線速度低,空氣稠密,形成高壓區。壓力差形成合力,使得球的飛行軌跡為一個曲線,這就是馬格努斯效應

△圖 | 馬格努斯效應 來源:作者自製

7、飄球是怎麼發出來的?

飄球是發球隊員發出去的球沒有旋轉,不會以拋物線的軌跡運動,而是會在運動軌跡上產生飄晃,或是突然失速下掉。關於飄球的成因,尚無定論,目前有以下的解釋:

1、球不旋轉向前飛行,沒有旋轉軸,飛行軌跡不穩定;

2、球體的變形使得球體產生振動。球體振動時一側凸起,一側凹陷,並不斷地振動變形。凸起側和凹陷側空氣的流速不同,兩側流速又不斷發生變化,壓強差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而產生飄晃。

3、不旋轉的球,因受空氣阻力速度減慢,到飛行 5~10m/s 時,就會遇到近兩倍的強大壓力。因此,球會突然失速,改變飛行路線。

4、不旋轉的球飛行時,球體後面的空氣稀薄,產生渦流,渦流能夠阻止和幹擾球的飛行。

5、球體表面粘合線與空氣的流動方向順逆不一,引起空氣流速的變化,而造成阻力差,改變了球的正常軌跡。

△圖 | 正面上手發飄球 來源:圖書《球類運動——排球》

飄球要領:要使作用力通過球體的中部,使球不發生旋轉。擊球時手和球接觸面要小,發力突然短促,手腕擊球的時間要短。

8、扣球技術分析

扣球是排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得分技術,主要是扣球隊員通過助跑起跳將在空中的球扣入對方場地。

起跳動作的第一步首先是制動,運動員最後跨出一大步,蹬地角減小,快速制動。跨出腳支撐地面,發揮上體和手臂向上的加速作用,通過制動增加踏跳時給地面的作用力,從而增加了支撐反作用力,用力跳起。人體跳離地面的合力 F 是支撐反作用力 R 和重力 G 的差,F=R-G。

△圖 | 扣球技術 來源:《排球少年》gif

擊球動作就像鞭打的動作。揮臂初期,手臂肘關節彎曲,以縮短半徑,增加大臂轉動角度,完成大臂帶小臂、小臂帶手腕的抽打動作。簡單來說,一個鏈狀物體,在其質量大的一端先微加速運動,在制動過程中其動量向游離端傳遞,使其末梢部分產生極大的運動速度,即是鞭打動作的力學原理。

扣球技術中的空中擊球動作,人體的展體屈臂後振或拉臂動作,依據轉動慣量和轉動定律,以及 ,的力學原理,先是屈臂減小轉動半徑 r ,從而增加角速度 ω ,在轉動角速度,ω 保持較大值的條件下,加大半徑 r ,從而增大上肢末端手掌的線速度 ,獲得最大的轉動慣量。

9 攔網技術分析

體育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下蹲時髖關節角度為 90°~100°、膝關節角度為 100°~110°、踝關節角度為 80°~90°,才能獲得更高的彈跳高度,從力學角度講,這樣的角度容易發揮各肌肉群的最大力量。因此,起跳要特別強調下蹲的角度,這個結論同樣也適合前述任何一種強調起跳高度的技術。

△圖 | 攔網手型 來源:圖書《球類運動——排球》

攔網要領:攔網擊球時,兩臂應儘量伸直,前臂要靠近球網,兩手間距離應小於球體的直徑,預防漏球。為了給對方一傳增加救球難度,根據反彈規律,兩手應主動用力蓋帽或捂球。為了防止攔網出界,兩邊攔網隊員的外側手掌應稍向內轉。

△圖 | 攔網技術 來源:《排球少年》

排球表面的空氣動力學

球體運動時周圍的空氣流動,在很多球類運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足球中有「香蕉球」,棒球投手可以投出「蝴蝶球」,排球中也可以投出類似的球。我們剛才討論了,球類運動時的馬格努斯效應,但是這個效應是基於將球類運動近似成完美球體的流體力學原理。實際上,球體表面的紋路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 | 高爾夫球 來源:Veer圖庫

例如,高爾夫球表面的凹坑,能夠讓高爾夫球飛得更遠。

當一個球形球在空氣中運動時,一長串空氣湍流會跟隨在球的後面,導致球的速度減慢。但如果球的運動速度足夠快,這種尾流會突然收縮,阻力會急劇下降,這種現象被稱為阻力危機(drag crisis)。

△圖 | (a)、(b)為傳統排球;(c)、(d)為現代表面改進的排球 來源:The secret to sneaky float serves

在風洞試驗中,科研人員發現標準排球的貼皮(標準排球有六塊大貼皮,每塊大貼皮由三個平行的矩形貼皮組成),能夠導致排球的軌跡呈現不可預測的飛行模式。而且還發現,球中的六邊形圖案顯著降低了發生阻力危機所需的速度閾值,所以近似六邊形凸貼皮使得排球容易扣出高速球。而凹形圖案球則增加了該閾值,所以應儘可能減小凹形面積。並且使用六邊形或凹陷的圖案可以顯著提高飛行的穩定性。

△圖 | MIKASA V200W 來源:作者自製

2018年底,國際排聯(FIVB)和米卡薩公司(Mikasa)推出最新設計的「MIKASA V200W」室內排球。2019年世界盃就採用的是上面這種排球,2020年東京奧運會也將會採用這種排球。球體上的雙凹窩微纖維表面能夠穩定球的飛行路徑,並增加緩衝控制,防汗功能防止球在激烈的比賽中變得滑溜。

有經驗的排球運動員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在這些原理的基礎上,讓球在空中產生意外的軌跡,以達到得分的目的。

結語

20世紀80年代,我們曾經為世界大賽上奪取五連冠的中國女排激動萬分,在2019年振奮人心的國慶閱兵前,她們又在世界盃上捧起了榮耀的獎盃。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即,中國女排正在積極備賽,中國女排從未停止過拼搏。

對於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早就不只是運動團體了,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鼓勵著我們拼搏向前,永不言敗。

參考文獻

黃漢升.球類運動——排球[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潘慧炬,胡振浩. 人體鞭打動作的力學模型[J]. 浙江體育科學, 1990(06):17-21.

排球小知識——排球術語-搜狐

Magnus-Effekt - 100SekundenPhysik.de

The secret to sneaky float serves

女排世界盃新官方用球登場 劉晏含:稍微有點重 - 新浪體育

排球規則介紹 帶你看懂排球比賽 - 百度

相關焦點

  • 《奪冠》:四個角度分析,鞏俐的演技有多「神」
    【看完這篇文章,有同感的請舉手】我看《奪冠》對一個鏡頭印象深刻。少女郎平長大後,鞏俐登場,飾演成年郎平,她和黃渤飾演的教練(以下稱黃教練)相遇在空曠的體育館。彼時兩個人已經是對手雙方。少時的情誼化成尷尬。
  • 《奪冠》超燃上映,來看女排姑娘們的奪冠秘籍有哪些!
    經歷了疫情、退檔,一直備受期待的《奪冠》終於在電影市場全面復工後與大家見面了,當女排精神遇見抗疫精神,不免讓人百感交集,又備受鼓舞。相信小夥伴們都對這部熱血電影期許已久,也一定對女排精神難以忘懷。其實,中國女排精神並非只有一腔「熱血」,排球運動還包含了很多力學的知識原理。
  • 章子怡帶兩娃看《奪冠》,《奪冠》背後中的榮譽與使命
    電影《奪冠》以其紀實的故事、演員精湛的演技,自上映以來獲得各界一致好評演員章子怡5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盛讚鞏俐在電影《奪冠》中的表演,章子怡帶兩個女兒一同到電影院中親自觀看《奪冠》,雖然這次不是片中人但也特別感動,看來兩代謀女郎在事業方面也是惺惺相惜互相欣賞的。
  • 《奪冠》票房破8億! 中國排球以前的偶像你還記得嗎
    根據貓眼電影的實時數據,截至11月10日上午10時30分,中國女排題材的電影《奪冠》在上映47天後,票房約為8.29億元人民幣。  隨著排片越來越少,《奪冠》破10億的目標,似乎已經很難實現。而大眾對於排球的熱情,也從電影剛上映時的「高位」迅速回落。
  • 你可能沒看懂《奪冠》
    ,去看它的視聽語言。在《奪冠》的大多數時刻,排球運動本身的魅力蓋過了濃濃的正能量宣傳,成為觀眾注意力的重心。這正是《奪冠》劇本中大多數女排球員的基本塑造方式。但索金的劇本中,人物的困境和糾纏一般較為複雜,但《奪冠》中則進行了簡化,變成排球比賽的「輸贏」。
  • 換個角度看《奪冠》,裡面藏著郎平的委屈,和女排的「抱怨」
    導語:看完這部電影,你能感受熱血沸騰,也能學會思考人生。在《奪冠》拍攝過程中,白浪曾對媽媽郎平說:「明天拍你的招牌扣球,我怕學不好。」郎平說:「你不用怕,那個動作你一輩子也學不會,輕鬆拍吧。」不過另外兩個難點,對《奪冠》這部電影不成問題,因為這部影片的演員就是運動員本身,飾演青年郎平的是她的女兒白浪,也是一位排球運動員,同時是史丹福大學高材生。
  • 電影《奪冠》引熱議 海爾洗空氣空調創造冠軍品質
    如果你想了解一次中國競技體育的歷史,那你應該看它;如果你想見證一次次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的現場,那你更應該看它!小空十一假期裡去電影院裡看完了整場電影,一個字,燃,一個詞,好看!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就讓小空給你好好分析解說一番!
  • 奪冠後,在觀《排球女將》
    電影《奪冠》終於在國慶前夕上映,好像遠沒有預期的熱烈,目前票房也只有7億多 。 電影看了兩次。其實,在2008年,中國大陸也拍攝了一部青春勵志的電視劇,也是講述女排,那就是由于娜,王珞丹等明星主演的《排球女將
  • 《奪冠》|你真的看懂它了嗎?
    是,很多人會說什麼《奪冠》,什麼《中國女排》,這不就是一個《郎平傳》嗎?其實不然,縱觀那三場比賽來看,郎平是唯一串聯起的關鍵點。而這只是一個切入點,至於為什麼最後呈現出的感覺是郎平傳,我想是刻意而為的,別,先別口吐芬芳,聽我分析一下。
  • 從物理角度看川航事故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飛至近萬米高空時,突然擋風玻璃脫落,副駕駛員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在空中懸掛,事故最後在機長的沉著應對下化險為夷,成功迫降成都.事情說到這裡,我們拋開其中的驚險和英雄事跡,僅從物理的角度討論兩個問題
  • 看一遍是爽,兩遍是驚喜!沒想到《奪冠》藏的彩蛋先被我媽發現了
    你發現了沒?最近幾天身邊的人都在討論《奪冠》,在各大平臺的熱搜裡,也經常可以見到《奪冠》的相關話題詞。看來,《奪冠》實火啊!原因是啥?因為假期到了,大家都拖家帶口地拉上一家三代去看了《奪冠》唄,看完都說好。
  • 當我們看《奪冠》時,在看些什麼
    設想一下在大銀幕上,僅僅靠拍攝打排球的發球、墊球、扣球那幾個動作,能讓觀眾投入的看上30秒鐘時間嗎?非常難。可在真實排球場上,30秒可能都已經打了好幾個來回比賽上了好幾分了。但《奪冠》從頭至尾都讓人看得非常投入,精心復刻重拍的幾場排球比賽的戲甚至可以說拍得扣人心弦。
  • 《奪冠》影評:中國女排,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王幹事表示:有是有,但一卡車都運不過來,而且會操作的人沒幾個。翻譯過來就是:沒有。並補了一句「未來體育靠的不是人,是科技」。 通過這一段的刻畫,瞬間體現出了我國當時在技術條件方面是多麼的落後。 技術條件落後無法彌補怎麼辦?
  • 奪冠熱映,三維立體介紹排球場地知識
    奪冠熱映,又一輪女排熱成為什麼談論的話題。女排,三大球唯一的驕傲。 女排領獎 看球的同時你對排球場地了解多少呢?今天我用三維軟體按照世界排球場地標準尺寸繪製了排球場地,和大家一起共享。
  • 《奪冠》票房破4億曝主創特輯!吳剛「負傷」鑽研排球 朱婷演戲「師從」鞏俐
    同時,「帶爸媽看《奪冠》是什麼感受」、「看《奪冠》理解了女排精神」等話題接連登上各平臺熱點榜單,鞏俐超神演技、郎平傳奇經歷等等都成為街頭巷尾熱議話題。10月2日,影片發布主創特輯,揭秘如何在電影中重新「鍛造」這支冠軍之師。
  • (文苑)從《排球女將》到《奪冠》 總有一種精神閃閃發光
    前幾天,看了電影《奪冠》,說實話,很震撼,很感動。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最熟悉的團體體育運動就是排球了。《排球女將》排球的啟蒙排球世界盃賽、世界排球錦標賽和奧運會中的排球賽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個大型排球比賽。1979年底,在中國恢復國際奧委會席位僅一個月之後,中國女排就奪得了亞錦賽冠軍,成為「三大球」中第一個衝出亞洲的項目。
  • 《奪冠》燃爆今秋
    郎平則有些不滿:「那你永遠也打不出來!再想!」朱婷思考了片刻說:「成為你!」》從演員陣容到影片內容,帶給大家的震撼一直就沒停過,但早在上映之前,很多觀眾就已經發現了《奪冠》的小彩蛋:那就是由四字弟弟易烊千璽演唱的推廣曲
  • 看哭爸媽的《奪冠》,究竟有啥魔力?
    第三屆日本世界排球大賽決賽在即,中國女排將對陣日本女排。日本女排當時被稱為「東洋魔女」,前蘇聯的強勁對手,亞洲無人能敵,舉個例子,當年咱們看日本女排,就像今天的日本女排看咱們,甚至還too much,是發自內心的崇敬。
  • 《花樣排球2》高質量的超人氣青春勵志網劇帶你嗨翻天
    2016年初上映的《花樣排球1》中,韓國人氣小生宋再臨變身排球小王子,搭檔黃勝妍、李泰煥颳起了一股「熱血排球風」,這也是搜狐視頻的自製劇戰略在2016年的又一輪全新突破,得到市場與觀眾認可的《花樣排球1》也因此收穫了不俗的佳績!
  • 喜歡電影《奪冠》朱婷的人物刻畫,有你,我國的排球就有霸氣
    電影《奪冠》是一部經典的作品,裡面的人物眾多,每一個人物的展現都是有他自己的特點的。但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就是對朱婷的刻畫和表現。談論自己的家庭背景也是真實出演,無須過多的表演,就是一個真情流露;對朗教練的威逼也不輸氣場,一個鮮活的倔強的姑娘就在你的面前。她的宣洩方式很簡單,就是扣球,每扣一次球,坐在螢屏前的觀眾都能體會到她不服輸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