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半路出家,卻能成為天下第一,你看他的師父是誰就明白了!

2020-12-19 王氏說歷史

雪花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在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描繪出無數武林高手,還有數不清的超凡武學,幾十年來,人們對誰是金書第一高手,誰是最高武學津津樂道。這一期的主題就是說說王重陽,他在華山論劍中以先天功技壓群雄得天下武功第一名,可見武功之高。

在射鵰中,王重陽被公認為天下第一,這似乎是他的一張名片。無論在武林中哪一個,只要提到武功第一人,人們都會馬上說出他的名字。讀書的人都知道,王重陽並非來自道門,而是半路出家。並且從幼年起沒有習武,而是先學文,後習武。只用了十幾年就練得驚世駭俗,那是誰教的他的武功呢?

那一年,王重陽以微弱的力量與金軍作戰,與其抗擊,其大部分時間仍在遊擊,便有一個人來到小酒館,想喝兩杯解解悶,這時,來了兩個道士,古道仙風,談吐俊雅,其中一個便是呂洞賓,見他進來,覺得好像遇上了高人,便請兩人一同喝酒,想請教呂洞賓。

有一個道士指著北方道:「你瞧著,告訴我你能看見什麼?」王重陽順勢一看,只見有七朵金蓮,光彩奪目,就老老實實地對道長說,自己見過七朵金蓮。唯有生來就有慧根的人才看得見,王重陽沒有修,卻看得見七朵,可見很有慧根。

因此,這一奇遇便造就了王重陽,從此,王重陽逢人問起師門來歷,他總是說自己的師父是呂洞賓。大家都很驚訝,王重陽居然不是開派祖師,呂洞賓才是全真始祖。

相關焦點

  • 王重陽的背景你了解多少,豬八戒是他師叔祖,呂洞賓是他師父
    當時的天下第一是王重陽,他創立的全真教才是「玄門正宗」。全真教是道教北宗,他所共尊的「北宗五祖」為: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和王重陽。這其中,王玄甫是鍾離權的師父,鍾離權點化了呂洞賓,呂洞賓又傳承了劉海蟾和王重陽。是不是一提這些名字就很有一種神話的色彩?因為這些人物經常在神話之中出現,有很多故事我們耳熟能詳。鍾離權和呂洞賓是八仙裡的兩位仙人,而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民間早有流傳。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也充分顯現了中國人對財富的追求之心。
  • 《射鵰英雄傳》中,王重陽為何能獲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呢?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都知道,在這本書中,有一個從頭到尾都沒出現過的傳奇人物,那就是王重陽了。對於重陽祖師,大家都公認他是天下第一。而且在他在世的時候,就算大家知道他手中有九陰真經,也絕對不會有人到他的全真教來搶的。那麼,王重陽憑什麼能獲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呢?
  • 王重陽武功是否超越了《九陰真經》?半路出家,不及黃裳科班出身
    無人能敵的黃裳將一生絕學和那些高手們的武學綜合寫成了一部《九陰真經》,並流傳後世。從校讀《萬壽道藏》到潛心研習各派絕學四十年,《九陰真經》至少耗費了黃裳五十年的時間。反觀王重陽,雖然他是五絕之魁,力壓北丐西毒東邪南帝等高手,是無可爭議的天下第一,但是論武學水平和成長高度,遠遠不及沒有他出名的黃裳。
  • 王重陽教的徒弟沒人上五絕,郭靖是全真編外人員,卻成天下第一?
    這個定理放在門派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王重陽的弟子都不如他,郭靖一個編外人員,卻直接問鼎武林,這是為什麼呢?一、全真七子無人評上五絕,師父王重陽藏著掖著不教?《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非常穩固的武林體系,那就是東西南北中都有一個武林高手:東邪西毒、北丐南帝、最後一個是天下第一的「中神通」。
  • 馬鈺是全真教大師兄,他武功為何不是最高的,看王重陽是怎麼說的
    《射鵰英雄傳》中,王重陽是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的天下第一。像所有武學名家一樣,王重陽成名後也收了七個弟子,人稱「全真七子」。
  • 射鵰中,他是王重陽師傅,武功吊打黃裳,遠超五絕,真正天下第一
    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全部打敗,最終站在武林之巔,成為了江湖武林第一人!但是在《射鵰英雄傳》中,王重陽並不是真正天下第一。那麼在《射鵰英雄傳》中,江湖武林究竟誰是天下第一呢?在《射鵰英雄傳》中,有一絕世高手,他是王重陽師傅,武功吊打黃裳,遠超五絕,真正天下第一!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猜沒猜到這個人是誰呢?大家不妨猜一猜。說到黃裳,整個江湖武林可以說,因為他而迎來了一場又一場的血雨腥風。
  • 得王重陽授先天功,一燈大師有望成為天下第一,卻遭兩大高手謀害
    王重陽乃是全真教創派祖師,他武功高強,為人正直,且心繫天下,在江湖上素有威望。他當初牽頭召開華山論劍,本意是通過比武的方式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權,平息江湖劫難,造福武林,並非窺視真經,更不是為了成為天下第一。
  • 王重陽武功那麼高,他的徒弟卻那麼差,原因很有意思
    王重陽武功有多高?相信喜歡金庸武俠的朋友們都很清楚,王重陽是射鵰英雄傳中的天下第一。
  • 王重陽到底會不會武功?
    王重陽長嘆一聲:「哎,說過多少次了,我們開的是道觀,不是武館,我也不會什麼武功,大師怕是有什麼誤會吧?」智障大師說:「別裝了,江湖上誰不知道,重陽真人華山論劍打敗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老衲今天特來請教。」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為何全真七子武功不強?答案藏在周伯通身上
    金庸武俠射鵰三部曲中,王重陽是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是少有的絕頂高手。其曾創立了全真教,在道教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王重陽的弟子,第一代門徒只有七個,為全真七子。全真七子的實力如何?只能說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但是不屬於頂級高手,尤其是在四絕中的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眼中:全真七子個個草包。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全真七子怎麼那麼菜?
    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中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無人不服,後來他收了七個徒弟,合稱全真七子。王重陽的武功屬於超一流,而他七個徒弟中最厲害的丘處機也只能算是準一流。師父神功蓋世天下無雙,徒弟卻有點一塌糊塗。這是怎麼回事?是王重陽不會教徒弟,還是全真七子都太菜呢?下面一起分析一下。
  • 王重陽身為天下第一,為何不殺歐陽鋒,只是破掉了他的蛤蟆功
    三個原因:歐陽鋒並非大惡之人,王重陽殺不了歐陽鋒,王重陽更不是殺伐之人,所以只是在最後關頭,破掉了歐陽鋒的蛤蟆功,僅此而已。一、歐陽鋒並非大惡之人。歐陽鋒身為五絕,身份是西毒,聽著唬人,那也只是他擅長用毒,而並非指的是他的品格。其實,歐陽鋒其人,他並未想過要為禍江湖,或者一統江湖,他屬於武痴,只想讓自己的武功不斷進步,甚至能夠拿到天下第一的名頭。歐陽鋒一生的執著,就在於武功,和天下第一的名頭。
  • 手握三大頂級神功,武功天下第一的王重陽,他到底是怎麼死的?
    而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王重陽更是武功卓絕的立派宗師,在武學上已臻化境,獨步天下,是為天下第一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林朝英之間的愛恨情仇,二人雖互有好感,卻都身負傲骨,鬥智鬥勇多年終是遺憾錯過。導致王重陽身死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害風害風舊病發,壽命不過五十八。"在一處牆壁上,刻有王重陽這樣一句遺言,揭露了他的真實死因。一代武學大家竟是死於舊傷復發。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為何徒弟七個才能打贏黃藥師一個?
    射鵰英雄傳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武功最高的當屬中神通王重陽!然而王重陽的武功天下第一,他的徒弟全真七子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七個聯合起來打梅超風,才能勉強佔上風,這還是在梅超風瞎了眼的情況之下,若梅超風眼睛不瞎,說不定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 為何王重陽要認周伯通為師弟,而不是收他做徒弟?
    他知道,周伯通的率真、純樸是一種天然的心性,在險惡的江湖之上,顯得那樣的難能可貴。王重陽做的了天下第一,可是他做不了周伯通。於是,他把周伯通帶在身邊,看他成長,教他武。也許,就在周伯通每天樂呵呵的喊他「師兄」的時候,每天樂此不疲的練武的時候,王重陽才能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已經模糊了的自我。
  • 他是王重陽最強對手,拆散王重陽與林朝英,留下一神功,三百年後救了...
    ,那麼為何兩個人沒能在一起呢?說到這裡,我們就得說一說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在《射鵰英雄傳》中,他是王重陽最強對手,拆散王重陽與林朝英,留下一神功,三百年後救了張無忌。其實這個人就是與王重陽鬥酒的鬥酒僧,王重陽當年華山論劍得了天下第一之後,就在華山腳下點了一桌子酒菜準備慶祝一番,鬥酒僧想要看看這《九陰真經》究竟是為何物,於是就要跟王重陽鬥酒,當時鬥酒僧拿一罈子對王重陽一碗,王重陽自以為勝券在握。
  • 「老頑童」周伯通傳奇,比師哥王重陽還剽悍的人生
    「老頑童」周伯通是一個天生樂天派、樸實天真、好玩無度之人,也是武林中的大boss,他能成為大boss,主要來源於王重陽的啟蒙和教導。但王重陽肯定想不到他會成長到那般了不起的地步,傻乎乎的周師弟竟然繼承了他「中神通」的位置,百歲老翁還會逆生長,頭髮從白變黑,老來有瑛姑相伴,還有一燈大師作伴,老頑童剽悍的人生,比師哥王重陽牛掰多了!
  • 若獨孤求敗遇上王重陽,誰的武功更勝一籌?金庸已有暗示
    王重陽是射鵰英雄傳中的天下第一,獨孤求敗是神鵰俠侶中的天下第一。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當獨孤求敗遇上王重陽,誰的武功會更勝一籌呢?首先,我們先來看兩人的武功配置。王重陽的內功是先天功,獨孤求敗的內功應該是和楊過的一樣在碧海波濤中錘鍊出來的驚濤駭浪。這兩種內功各有所長,且王重陽有九陰真經加持,不過練習的時間不長,不知道練到了什麼地步,所以也分不出來兩人誰的內功更厲害一些,這個應該還是要看實戰。
  • 《射鵰英雄傳》王重陽和林朝英誰更強?
    在《射鵰英雄傳》中,王重陽身為射鵰五絕之首,武功自然是天下第一,他與林朝英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到惋惜,兩個人互不退讓,雖然心中彼此相愛,但始終是錯過。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刻在古墓,並且留下「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 王重陽、周伯通、張三丰究竟誰更強?把三人的名字連起來看,你就懂了
    金庸一生儒釋道三家兼修,所以他筆下的「俠」有儒俠、佛俠、道俠之分。儒俠以郭靖為代表,學得武藝只為匡世濟民,佛俠以掃地僧為代表,武學修為已達到飛花走葉皆能傷人的地步,卻寧可深隱其身,拈花參禪。而金庸筆下的道俠代表人物則難下定論,僅僅在「射鵰三部曲」裡,就王重陽、周伯通和張三丰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