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周伯通、張三丰究竟誰更強?把三人的名字連起來看,你就懂了

2020-11-29 騰訊網

金庸一生儒釋道三家兼修,所以他筆下的「俠」有儒俠、佛俠、道俠之分。儒俠以郭靖為代表,學得武藝只為匡世濟民,佛俠以掃地僧為代表,武學修為已達到飛花走葉皆能傷人的地步,卻寧可深隱其身,拈花參禪。而金庸筆下的道俠代表人物則難下定論,僅僅在「射鵰三部曲」裡,就王重陽、周伯通和張三丰三人。

那麼王重陽、周伯通、張三丰,這三個「射鵰三部曲」裡的道家代表人物,究竟是誰的武功更強、算得上是道家第一人呢?其實我們把他們三人的名字聯繫起來,仔細琢磨一下就能發現了!

一、王重陽武學修為和名字的關係

首先我們看王重陽,王重陽年輕時和郭靖一樣,心懷兼濟天下之志,半生都在抗金,抗金失敗後心灰意冷,自封「活死人」,在終南山挖一座大墓想要了此殘生,只因不願娶同為學霸的林朝英,才被林朝英逼得出家,就地創建了全真教。

就武學而言,王重陽是三人中唯一拿過天下第一稱號的,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技壓群雄,拿到第一稱號的同時,還獲得了武學至寶《九陰真經》,但王重陽的名字卻和《九陰真經》犯衝,一個「重」陽,一個「九」陰,王重陽不僅沒練《九陰真經》上的功夫,還在50歲的壯年就被《九陰真經》克的因病身亡。

雖然拿到天下第一的名號,但小編覺得當年這名號的水份太大:第一次華山論劍時郭靖尚未出生,二十五年後第二次華山論劍,郭靖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也就是說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均在25歲-30歲之間,每人都只有二十餘年的武功修為。

王重陽50歲就死了,而洪七公和歐陽鋒活到80餘歲,黃藥師、一燈大師、周伯通到《神鵰》結尾都已一百餘歲,也就是說其餘幾位每人都比王重陽多了30-50年的修為,按照臨死的武功算,王重陽可能比不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任何一人,更別提自己武痴又長壽的師弟周伯通了!

二、周伯通的武學修為和名字的關係

周伯通不曾出家,但是他的師門和武功均是道家一派,所以算在道家人物也不算出格。周伯通一生醉心武學,黃金不入他眼,美女他避之不及,只是看到玄妙的功夫就心癢難耐。

為學降龍十八掌,周伯通差點向郭靖磕頭拜師,為學黯然銷魂掌,差點向楊過磕頭拜師,甚至為學龍象般若功,差點向金輪法王磕頭拜師,到處收羅精妙武功,又不知不覺練了九陰真經的功夫,到《神鵰》結尾,周伯通已是當時的天下第一了。

而且周伯通在壽數上,活的是他師兄二倍都不止!天真爛漫的性格,加上晚年常年服食玉蜂蜜,一百餘歲的周伯通越活越年輕,全白的頭髮又開始變黑,小編都覺得如果瑛姑的卵巢還行,周伯通都還能再生個頭頂倆璇兒的小頑童!

但周伯通的武學修為如其名,既博,且通,博採眾家之長,又將其融會貫通,可是也就到此為止了,整個武學體系還是在全真的根基上,沒有生出新枝,所以跟下面這位道家代表人物張三丰比起來,終究是輸了一籌。

三、張三丰的武學修為和名字的關係

張三丰在《神鵰》結尾出現時,還是一位名叫「張君寶」的少林寺俗家弟子,每日只是在藏經閣掃灑曬書,然而到了《倚天》,張君寶自立門戶改名為「張三丰」後,就了不得了。老子《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生萬物,又萬物豐饒,「三豐」這名字的氣象恢弘,包羅萬象!

在武學修為上,張三丰也如他的名字一樣,三生萬物。作為武當的創始人,整個武當的功夫,都是張三丰從《九陽真經》中衍化而來,金庸稱張三丰為「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毫不誇張,張三丰憑藉自己的悟性,創立了整套自成一體的武當派武學,並且在橫空出世後的短短幾十年間,就讓武當就成為跟少林齊名的武學聖地,而此時終南山上的全真教已經銷聲匿跡。

除了太極拳和太極劍,張三丰還擁有一套威力更大的絕學,那就是九陽神功,自幼便開始修習的童子功功底,加上為練神功始終保持童子之身,到了晚年,張三丰的功夫早已出神入化,出手就是秒殺。後來張無忌雖然也練了九陽神功,但是有趙敏這個磨人的小妖精相伴,張無忌怎麼可能將功夫練的像自己師祖那般純陽無極?

在壽數上,張三丰更是無法限量,在《倚天》結尾,張三丰已經一百一十餘歲而不見衰朽之相,所以小編都覺得張三丰最後都可能不是逝世,而是成仙……

綜上所述,道家三人組中,王重陽的武功不如周伯通,周伯通武功不如張三丰,張三丰才是道家武學第一人,不知各位朋友同意否?

相關焦點

  • 王重陽最膿包的傳人,武功卻遠勝楊過,郭靖、周伯通也得甘拜下風...
    如此看來,論實戰,周伯通還是吃虧在體力不足,年紀老邁,黃藥師、一燈大師又「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後世張三丰也只將百年修為與郭靖、楊過比較,可見在《神鵰俠侶》結尾,「天下第一」會從郭靖、楊過兩人之間誕生。那麼這兩人誰的武功更高一些呢?這一點無法判斷,但根據張三丰的比較來看,郭靖、楊過兩人的武功應該處於伯仲之間,即便郭靖能勝楊過,起碼也得千招之後。
  • 王重陽最膿包的傳人,武功卻遠勝楊過,郭靖、周伯通也得甘拜下風
    如此看來,論實戰,周伯通還是吃虧在體力不足,年紀老邁,黃藥師、一燈大師又「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後世張三丰也只將百年修為與郭靖、楊過比較,可見在《神鵰俠侶》結尾,「天下第一」會從郭靖、楊過兩人之間誕生。 那麼這兩人誰的武功更高一些呢?這一點無法判斷,但根據張三丰的比較來看,郭靖、楊過兩人的武功應該處於伯仲之間,即便郭靖能勝楊過,起碼也得千招之後。
  • 揭曉:王重陽的武功有沒有被高估?周伯通和王重陽到底誰更厲害?
    實際上,九陰,全真,武當無極是射鵰三部裡一脈相承的體系,但王重陽死得早,心思也不全在武功上,沒有黃堂的執著和老張超然室外的灑脫,絕對成就低了點,但看九陰也是秒懂,再輪次劍肯定不用七天。我也同意王重陽被高估。畢竟,他死得太早了,比起後來的其他死絕至少從內力上少了40年的修為。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為何全真七子武功不強?答案藏在周伯通身上
    問題隨之而來,為何王重陽為天下五絕之首,武功曾經天下第一,教出來的弟子,卻被四絕所小覷呢?比較普遍的觀點有兩個:一是出在師父王重陽身上,王重陽的武功是自身頓悟出來的,對於武學的造詣極深,但是他並不懂得怎麼教徒弟,而且王重陽收徒時,已經接近垂垂老矣,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是出在全真七子自身,全真七子沒有習武的先天優勢,他們拜在王重陽門下時,已經錯過了習武的最佳年齡。
  • 金庸筆下,王重陽和張三丰比較,武功有高下,成就難分上下
    一首古風《林朝英》,唱響射鵰英雄之前的亂世悲歌,一代英雄王重陽鞠躬盡瘁為國為民、為大家舍小家、大無畏犧牲的情操躍然於紙上。英雄……何謂英雄?金庸筆下,英雄就是犧牲,王重陽究竟犧牲了多少?不只是愛情,還有他的壽命。
  • 張三丰、楊過、張無忌三人的武功誰更強?
    在射鵰三部曲中,張三丰、楊過、張無忌三人都屬於頂尖高手,其中張三丰的武功已經到達了瓶頸,張無忌和楊過年紀輕輕就已經達到五絕的層次,並且還有很大的潛力和進步的空間,那麼這三個人的武功誰更強呢? 張三丰、楊過、張無忌,都是武學泰鬥,武功難分伯仲。
  • 成功打臉王重陽,周伯通是怎麼做到的
    不僅如此,七子沒學到師傅的兩成功夫,倒將他不會授徒的缺點發揚光大,全真門下一蟹不如一蟹,尹志平趙志敬等第三代弟子,連祖師爺的後腳跟都夠不著。 只有一個異類,沒被滿是大坑的王重陽教育體系誤人子弟,最終成長為大高手。他就是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
  • 同是天下五絕之一,周伯通與歐陽鋒相比,誰的武功更強?
    各位大俠好,「天下五絕」乃是第一次華山論劍,而推選出來的高手,代表了當時武林的最強陣容,除了天下第一的「王重陽」之外,還有各路頂級高手,那麼除了這五絕之外,還有不少人武功同樣非常之高,如未參加華山論劍的「裘千仞」,以及王重陽的師弟「周伯通」,那麼今天小編就要來說一說「周伯通」,周伯通的武功究竟什麼水平呢
  • 周伯通為何會那麼崇拜王重陽?看看王重陽的經歷,難怪如此
    隨後黃藥師又向金輪法王介紹了一燈大師和周伯通的身份,周伯通接口就說:」若我師兄在世,你焉能接得住他十招?」很多朋友認為這是周伯通對王重陽武功的肯定,但俠客君認為通過金庸先生對絕頂高手的設定,即使如周伯通所說王重陽還在世,也不會像周伯通所說金輪法王連王重陽的十招都接不了。
  • 「老頑童」周伯通傳奇,比師哥王重陽還剽悍的人生
    王重陽到山東收馬鈺、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這五個弟子時,當地有些土豪的周伯通非常羨慕,也想拜重陽真人為師,但自覺資質比不上馬鈺等人,不敢開口,只是殷勤的拿出錢財資助王重陽。別人看周伯通瘋瘋癲癲的,都不喜歡和他玩,但王重陽不是那樣的人,打心裡感激周伯通慷慨解囊的赤誠之心,對周伯通非常友善。
  • 周伯通說金輪法王在王重陽手下撐不過10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金輪法王跟這是一樣的道理,周伯通小孩心性,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了。可是這又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周伯通眼中的王重陽是什麼樣呢?二,周伯通是極其崇拜王重陽的,仁俠而且與自己結義,是偶像又帶感情的一種炫耀:王重陽與周伯通不光是師兄弟,更是結拜的兄弟。重陽真人的武功神採自然不必說,在周伯通眼裡是頂級的存在。不光對郭靖說過,還因為重陽真人的逝世,真情流露的傷心哭過。他是個直性子的人,不掩飾情緒,可見是真的。
  • 射鵰三部曲十大高手排名,周伯通僅排第六,不信你看前五都有誰?
    張三丰的內功,秉承了九陽真經中的武當九陽神功,但是在九陽神功之上,也有獨創的秘法,那便是太極。「太極拳」和「太極拳劍」都是《倚天屠龍記》中,名列前茅的武功,尤其是「太極拳劍」,是張三丰晚年所悟,從這套劍法的實戰威力中,也不難看出張三丰的武學造詣,是完全配得上「一代宗師」的頭銜。張三丰雖然在倚天中是百歲老人了,極少親自出手,但其兩次出手中,也看得出他的實力,是能夠秒殺鶴筆翁和剛相。
  • 為何王重陽要認周伯通為師弟,而不是收他做徒弟?
    《射鵰》的時代背景下,南宋與金朝已經對峙多年,就連朝廷也基本放棄了北伐的意願。在被金朝佔領的北方中原大地生活的人們,也許已經習慣了金朝的統治,有怨氣,少鬥志。在這種情況下,王重陽卻毅然決然的舉旗抗金,佔城池,略失地,端得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 射鵰三部曲五大武學宗師,王重陽險些落榜,第二位卻成就了張三丰
    她的武功遠超四絕,當時只有中神通王重陽可以與之比肩。林朝英一生愛慕王重陽卻始終未能走到一起,只因王重陽把家國情懷看得比個人榮辱更重。面對林朝英的愛慕之情,王重陽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甚至寧可出家做道士,都不願意娶林朝英。受到羞辱之後的林朝英在終南山創建了古墓派,並研究出一套專門克制全真劍法的武學《玉女心經》。
  • 射鵰英雄傳中,他是周伯通師傅,歐陽鋒懼怕他,武功堪比王重陽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猜沒猜到這個人是誰呢?大家不妨猜一猜,稍後再為大家揭曉。說到王重陽,那實力絕對很強悍,當年在華山論劍的時候,王重陽先後打敗了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奪得了華山論劍的第一名,實力非常強悍。
  • 難怪張三丰的武功與全真教如此相似,你看看他與王重陽是什麼關係
    「先天功」乃王重陽所創,特點在於以道家心法修煉先天真氣,令其周而復始,生生不息,以祛百病、調虛實,治療沉重的內傷,「純陽無極功」則是張三丰所創,亦是通過修煉道家心法,以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的效果。 為何二者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呢?來看看王重陽與張三丰的關係你就懂了,王重陽先生乃南宋時期人物,張三丰先生則活躍於元末明初時期,二者怎能有聯繫呢?
  • 他是王重陽最強對手,拆散王重陽與林朝英,留下一神功,三百年後救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得說一說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在《射鵰英雄傳》中,他是王重陽最強對手,拆散王重陽與林朝英,留下一神功,三百年後救了張無忌。其實這個人就是與王重陽鬥酒的鬥酒僧,王重陽當年華山論劍得了天下第一之後,就在華山腳下點了一桌子酒菜準備慶祝一番,鬥酒僧想要看看這《九陰真經》究竟是為何物,於是就要跟王重陽鬥酒,當時鬥酒僧拿一罈子對王重陽一碗,王重陽自以為勝券在握。
  • 都是7人組合,武當七俠比全真七子強太多了?
    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有趣的組合,如玄冥二老,明教四大法王,這些組合當中實力有強有弱,強如少林三渡,在《倚天》中是王者級別的存在,就連集5大神功於一體的明教教主張無忌也無可奈何,弱如鬼門龍王沙通天的徒弟黃河四鬼,連剛出道的郭靖都打不過。
  • 射鵰英雄傳:王重陽把先天功傳南帝段皇爺,為何不給師弟周伯通?
    ,也是最有機會和資格學習王重陽先天功的人,但是王重陽為何寧可傳給外人南帝段皇爺也不給師弟周伯通,這是為什麼呢?而且,周伯通是不會想段皇爺那樣安靜的跟著學習,會有一堆自己的見解,你說他如果武功造詣更高於王重陽也就算了,偏偏他是那種武功還沒有人家好,但是奇葩想法一堆的人,王重陽這樣比較刻板的人,對於周伯通這種人,是很少願意多交流的。第三,極限一換一。
  • 先天功,其實是王重陽的《葵花寶典》
    他驚才絕豔,不僅開創了全真教一脈,更貴為天下第一高手,還和同樣芳華絕代的林朝英共同譜寫出一曲愛恨悲歌,讓人唏噓不已。雖然他教徒弟的水準有待商榷,但細想起來,全真七子也算是一流高手了,除了超一流的五絕等人,還真沒啥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