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絮語:愛吃媽媽的美食秘籍是神馬?就是無時不刻都拿著小本在記的愛吃精神!希希母子這次去大馬,品嘗了30多頓當地多元文化的美食,整理出20多道最值得推薦的美食!小愛徹底折服了,泣血推薦!馬年品嘗大馬美食了,每道美食都有適合寶寶的星級哦~
文、圖/@希希媽
為期兩周的馬來西亞之行是我和希希贈予彼此的一份禮物——我的禮物是帶他暫時離開寒冷霧霾的帝都,在大馬初夏般的陽光中感受異域風情和媽媽百分百的陪伴。他送我的禮物,則是按照媽媽的方式來旅遊——有工作亦有休閒,有陽春白雪亦有下裡巴人,走夜市擠廟會吃排檔嘗路邊攤,充分感受大馬的市井生活。我以這種方式向兩歲兩個月的希希介紹這個世界,也介紹我自己。
在回程的候機大廳裡,我發了這麼一則微信:「要回家了。儘管小豬半夜高燒不退的時候我後悔過,小豬病後情緒敏感大吼大叫的時候我偷哭過,儘管我這兩周每天的平均睡眠只有4、5個小時,但他的確是非常棒的旅伴。我們成了更相知的好朋友。期待寶爸明年加入我們的旅程。」
這次去馬來西亞屬於臨時起意,大馬同事SY盛情邀約加上亞航機票打折,讓我厚著臉皮請了一周假又申請一周work from home,湊了這奢侈的兩周用於兌現我「一年一次親子旅程」的承諾。
同事SY和他太太也算是超級吃貨,他們覺得兩周很有必要,因為要嘗遍大馬各種族的代表性美食,沒有個30來頓沒法實現。一天三頓,這樣算下來怎麼也得10天吧。我們的每一天都是以早餐、中餐和晚餐為時間坐標,第一周在SY夫婦吉隆坡的家辦公,基本每天醒來洗漱完畢就開車出去吃早餐,回來後工作一早上,中午再開車出去覓食。第二周在美食之都檳城的三天更誇張,每天四頓——早中晚三餐加一夜宵。
聽說SY夫婦和他們的朋友們每年都會幾次開車四五小時去檳城,什麼都不為就為解口饞,一天五頓都是常態,幾乎所有的攤鋪都給他們嘗遍了。他們夫妻的口味又極具包容性,馬來餐印度餐華人餐樣樣都賞識。此行有這兩位美食嚮導,我和希希實在口福不淺。
吃是一種歷史和文化,這是檳城街頭的老姐妹麵攤,非常有名,兩個姐妹快80歲了,一生未嫁一生賣面
我估計你心裡在問了——你家孩子受得了嗎?兩歲孩子的旅行難道不應該是星級酒店和沙灘大海嗎?
首先希希隨我,是個熱愛美食也熱愛新奇體驗的小吃貨,很少有他不愛的食物(除了辣),也從來不知積食為何物。從他8個月開始我就儘量不給他餵飯,讓他鍛鍊獨立進餐,所以希希很小就習慣於自己坐在兒童餐椅上,套著飯兜,操著學習筷或者叉子、勺子,津津有味地吃。在飲食問題上,他的確非常非常地省心,我唯一要注意的是控制他的食量和結構(比如控制油炸食品和糖的攝入)。
這次旅程,希希最傷心的一天不是肚痛、高燒39度不退(不小心喝到遊泳池的水導致病毒感染)、被我夜裡每隔一小時揪起來喝水降溫,而是次日被當地診所的醫生告知24小時內不準吃飯不準喝奶只能靠生理鹽水飲料補充能量。這個禁食令可能是希希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大的意志力挑戰。
記得那晚我們一行人跑街串巷去吃馳名的豬肚湯和炒苦瓜,怕希希眼饞我給他買了閃光玩具分散注意力。開飯的時候,希希忽然囑咐我將玩具收起來,自己一言不發端坐在兒童椅上看我們吃,不鬧,也不做任何嘗試性請求,這樣隱忍實在讓人不忍心。我提議我也不吃了,陪他離席逛逛;他搖頭,但嘴角分明下撇,委屈的眼淚在眼眶裡轉啊轉啊卻不下來,著實讓人心疼。
24小時之後,希希症狀全無,但情感卻脆弱起來,特別特別地黏我,分分秒秒都不願離開,一有不如意就會大哭大鬧。最讓我崩潰的是到檳城的第一夜,他睡到半夜噩夢驚醒,歇斯底裡地哭喊尖叫,完全不接受撫慰,仿佛要把前幾天的病痛就醫的恐懼和對陌生環境的緊張全部傾瀉。等他鬧騰完畢睡去,我哭了——我已經好幾夜沒怎麼合眼,精神壓力也很大,對寶寶的愧疚、對打擾同行同事的不好意思…….
後來我自己也做了深刻反省,改進如下:
1. 砍減次日的行程和驅車時間,晚飯和夜宵就不隨大家去了,我留在住地陪希希把旅行節奏慢下來,散散步聊聊天早早入睡;
2. 任何安排都和他事先商量,讓他參與決策——比如「媽媽明天早上要有電話會議,你是否願意讓**陪你?」、「我們計劃明天7點半出發吃早茶,你願意早起參加還是pass了睡睡懶覺?」
我後來發現希希是個非常有契約精神的小朋友。但凡他想明白說「好」的事情他大抵都會遵守。有意思的是,儘管後面我有意縮減每日安排,但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和適應能力的增強,希希什麼都要參與,一刻也沒有掉過鏈子——
我們一起爬上了位於檳城亞依淡山中的東南亞最大廟宇極樂寺;我們一起逛吉隆坡大夜市感受那份市井生活的朝氣;我們分花生給皇家山的野生銀葉猴,餵胡蘿蔔給小兔,追逐小貓小鳥小蝴蝶;我們在一個電閃雷鳴大雨未至的夜晚乘著小舟在瓜拉雪蘭莪縣看螢火蟲的綠光點亮叢林;大寶森節那天我們追隨擁堵熙攘的人群見證虔誠的印度教徒用銀針穿刺雙頰和背負巨大剛制枷鎖的方式進行贖罪和祈福………
我和希希在極樂寺裡跪拜
小豬不再夜裡驚醒大呼大叫了,旅途的後半程他變成我的小甜心,會出人意料地給我一個吻,或者奶聲奶氣用小大人的強調說:「媽媽,你快坐下,我們聊聊吧。」
我第一次聽他使用比喻句——「姐姐,你的白裙子像風一樣,像白雲一樣」;
我第一次聽他「做詩」——「天黑了,月亮出來了,大灰狼叫了,雙子塔的燈亮了」;
我第一次領略他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聲音?車為什麼停了?綠燈怎麼還不亮?這個好不好吃?那個辣不辣?冰為什麼融化?和尚叔叔為什麼給我手環?我們還要去哪裡?……
回到北京之後,我爸媽都說希希好像變了一個人,他實在成長了許多。
這麼長一段引子之後,我和希希開始正式介紹您帶寶寶來大馬不得不嘗的美食!想了半天,我很難向你介紹一家家具體的餐館,而只能根據菜式來介紹,因為好吃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SY夫婦總是在我們讚許美味之後淡然笑笑:這只是冰山一角……
我發現,在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又十分講究吃的地方,真正的美食是藏匿於民間的。旅遊攻略網站上那些排名最高的餐館不是因為口味最佳而是因為座落於最繁華的路段、定位遊客。在美食天堂的檳城,真正的美味恰恰都是沒有醒目招牌的檔口,大家完全靠路牌來定位(說來你不信,有的人是靠GPS定位)。對於沒有美食嚮導的遊客來說,最簡單易行的秘籍就尋人多隊長的地方,大抵沒錯。
檳城街頭大家排隊吃ice cacang
馬來西亞的飲食基本分三大類:馬來、華人和印度(大馬的人口結構是馬來族佔63%,華人佔25%,印度人佔7%)。在此之上,這三大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又相互影響,菜式不斷融合創新。華餐大家可想而知,有客家式的、福建式的、粵式的,在近百年的時間裡(譬如SY夫婦都是爺爺奶奶輩從福建下的南洋),這些菜餚寄託了濃濃思鄉之情又不斷迎合熱帶的氣候特點、應用本土材料不斷進行改良,形成別具一格的風味。
吉隆坡一家著名的港式早茶鋪,真的有百多號人擠在一個大堂裡吃,頗為壯觀
1.不得不嘗的馬來美食:
椰漿飯Nasi Lemak
適合小朋友度:★★★★★
顧名思義在煮飯的時候加入椰漿,吃起來自然香噴噴的,有些馬來人還喜歡加入班蘭葉以增添風味。很多去Madam Kwan’s(很有名的馬來餐連鎖店,在KLCC大廈和大多數購物中心都有分店)的旅客必點的就是椰漿飯(配咖喱雞和炒香的江魚仔)或者三色飯(配炸雞腿)。
沙爹肉串Satay
適合小朋友度:★★★★
大家對沙爹的了解應該源於沙爹牛肉乾吧?沙爹的味道其實就是花生醬、椰漿和各種香料的混雜。羊肉、牛肉和雞肉切塊醃漬串好,放在炭火上燒烤。吃的時候搭配新鮮的黃瓜片、洋蔥片、沙爹醬和馬來米糕(Ketupat)。馬來米糕是非常傳統的馬來食物,看上去頗像國內的粽子,只是人家用的不是糯米。馬來米糕本身沒甜味,需要沾沙爹醬吃。
囉吔Rojak
適合小朋友度:★★★
有的人翻譯成「羅惹」,簡而言之它是一種淋著黑黑厚厚的花生蝦醬和花生碎的蔬果沙拉。典型的蔬果組合有菠蘿、黃瓜、沙葛、生芒果、青蘋果、蓮霧等。如果醬不辣,小朋友可以吃,但個人認為花生蝦醬太濃太甜。檳城的囉吔格外有名,每條美食街都比有幾家檔口,值得一試。喜歡花生碎的同學可以叮囑店家多來一勺哦。
參巴馬來盞 Sambal Belacan
適合小朋友度:○
直白翻譯就是馬來辣蝦醬,是大馬餐飲精華之所在。不僅馬來餐裡頻繁使用,華人的湯麵裡也都會加一勺黑漆漆的參巴馬來盞。基本做法是將炒香了的幹蝦膏和多種辣椒、姜、蒜、幹蔥頭、香茅末等混雜在一起。該醬初聞起來有海產腥臭味,有的人對此非常不適應,甚至聞著就噁心,但一旦習慣了,則欲罷不能。我的當地朋友半開玩笑說,如果你不愛參巴馬來盞就不要湊熱鬧去檳城了,因為無醬不成餐。
2.不得不嘗的印度美食:
印度煎餅Roti Canai
適合小朋友度:★★★★
到了mamak檔,印度煎餅和拉茶是必點項目。mamak檔是由淡米爾裔(印度)穆斯林經營的路邊攤。阿牛的《mamak檔》是這樣唱的:「幾支大雨傘,幾塊大木板,搭在車水馬龍的路邊……因為話很多,因為夜漫長,所以我們都去mamak檔。是什麼讓我們黑了眼眶,講到興高採烈,臉油油發光,熱烘烘像roti canai一樣。」
roti canai是原味,加沙丁魚的叫roti sadin,加雞蛋的叫roti telur,加香蕉的叫roti pisang,加雞肉的叫roti ayam。我和希希最愛的是roti tissue,餅入其名,薄如紙巾,呈金字塔形架在餐盤上,邊緣還淋著些牛油,咬一口那個酥脆香甜啊,教人慾罷不能。
印度炒麵Mee Goreng
適合小朋友度:★★★
其實在國內,我就很喜歡在星光天地B1層的food court吃印度麻麻面(我估計麻麻就是mamak的音譯吧)——蒸熟/煮熟瀝乾的油麵和雞蛋丁、豆泡丁、蔬菜丁,加以醬汁和糖大火炒成,口味鮮鮮甜甜,像極了我家鄉的蕪湖炒麵。
在這裡,我再次吃到思鄉的味道,也無限感慨世界雖大雖多遠,但對美味的追求卻可能殊途同歸。在檳城的一個印度排檔,我吃到的一碗印度辣麵,口味居然也與我蕪湖老家樓下的一家麻辣燙口味出奇地相似。可以叮囑店家在炒麵裡不放辣,這樣小朋友也會非常喜歡吃。
3.不得不嘗的華人美食
肉骨茶BakKut The
適合小朋友度:★★★★
吃過肉骨茶的人都知道,它和茶沒有半毛錢關係,基本就是用藥材和豬骨、豬肉熬成的湯。湯色淡淡醬黑又散發藥材味道,十分之鮮美,是肉食動物的不二選擇。一般肉骨茶裡會有排骨、豬蹄、豬肚、豬腸等。很多人也會另叫一碟豆腐卜或油條(共通之處是可以吸收湯汁的精華)。肉骨茶湯泡飯實在是太下飯了,教你一邊叫撐卻一邊將最後一滴湯和最後一粒飯扒進嘴裡!希希喜歡那是不用說的。
釀豆腐
適合小朋友度:★★★★
釀豆腐是客家菜。我們在吉隆坡的第一餐就是吃的怡保律釀豆腐。釀豆腐的特色是將鮮肉餡兒(由於穆斯林禁食豬肉所以很多地方都是魚泥代替)塞入軟軟的白豆腐,在油中略略一煎;通常除了在白豆腐裡加餡兒,人們還在苦瓜、茄子、紅辣椒、苦瓜裡加肉餡,上桌的時候紅紅綠綠白白一大盤煞是熱鬧。由於口味清淡,還算適合小孩子;口味重的人可以自主加入辣椒醬或海鮮醬。
廣府鴛鴦面
適合小朋友度:★★★★
都是改良的福建特色,最出名的是1927年的老字號王金蓮。廣府鴛鴦炒麵也有人叫「肉羹湯滑蛋鴛鴦面」,河粉是軟溜的、米粉是烘脆的,兩者參雜再淋上鮮美的肉羹滑蛋芡汁,實在是口感豐富。另一種必嘗的麵食是炭火福建炒麵,濃鬱的黑色醬油加炒香的豬油渣,賣相一般但口感不錯。因為福建面愛勾芡,總給我油膩的感覺,所以吃起來還是有點點顧忌。
炒粿條CharKway Teow
適合小朋友度:★★★★
粿條就是河粉,通常是粿條加蛋末、豆芽、血蚶、蝦、老抽、豬油等大火快炒。在馬來西亞吃過好幾次炒粿條,相較之下檳城的風味還是略勝一籌。我和希希都喜歡看大廚揮汗在昏黃的燈光下炒裸條,那個拼命三郎的勁頭哦。看我們咯咯笑,大廚委屈地解釋:「不用力快炒,這麼大的火,裸條和打蛋就粘底了嘛!」炒好的粿條,看上去乾乾香香的,吃起來又滑嫩可口,著實讓人上癮。小朋友吃炒粿條沒有問題,但考慮到炒麵吃多了還是會上火,所以我一般我都會給希希要一碗粿條湯,清清淡淡的又美味又好消化。
瓦煲老鼠粉
適合小朋友度:★★★★
這名字起的!老鼠粉就是廣東人很熟悉的晶瑩剔透、粗粗短短的銀針粉。銀針粉加了老抽和麻油,看上去的確有點像…在瓦煲裡加點粗米粉燉一燉,再打一顆生雞蛋,這熱氣騰騰的美味會讓你即時忘了它噁心的名字。
kaya 黃油烤麵包
適合小朋友度:★★★★★
這是典型的大馬早餐。第一次點它完全是為了應付小朋友——烤麵包片嘛,看起來最西式最安全。但我咬了一口,就沒法忘記它的味道。剛出烤箱的麵包片,本來就是熱熱香香兩面略酥,再塗上Kaya——由椰漿、椰汁、雞蛋、砂糖、黃油、班蘭葉等製成的甜醬,配上一杯大馬特色白咖啡,真是簡單的美好。記住啦,若你和我們一樣坐著紅眼航班去大馬,下飛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機場出口的舊街場(oldtown coffee)連鎖咖啡速食店,要一份kaya烤麵包。
白切雞
適合小朋友度:★★★★★
我實在是白切雞的超級粉絲,在國內就超愛海南雞,到了大馬更是魚兒回到水中。同事推薦的是安邦樂園雞飯店。據說雞肉如此之鮮嫩是因為煮熟後就放在一大盆冰塊中,雞肉在冷熱刺激之下更有彈性。通常白切雞會配粥(比如魚片粥、豬肉粥)或雞油淋的白米飯。在怡保,炒芽菜也常常和白切雞配在一起。
咖哩叻沙湯麵Curry Laksa
適合小朋友度:○
就是咖喱湯麵,湯底是各式香料(辣椒、蒜蓉、蝦米、香茅、南姜等)加椰漿熬成的辣味濃湯。湯底的濃鬱程度直接影響了當地人對它的好評度。通常一碗咖哩叻沙湯麵,面不多,但湯裡很多配菜,比如蚶、魚丸、豆腐卜。真正的吃貨,會把濃濃的湯底也喝得一滴不剩。希希非常饞這個面,可惜對小朋友來說太辣太濃鬱。
4.不得不嘗的飲料和水果
各種熱帶水果,希希吃紅色火龍果
椰子
適合小朋友度:★★★★★
通常餐廳點的椰子都是泰國進口的,比較小隻,汁水很甜。當地人更喜歡光顧路邊的本地椰子鋪。成百上千剛剛從椰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椰子堆在一起,有大有小。你挑一個,店家便舉起砍刀三下五除二砍開頂帽,插上吸管。當地新鮮椰子較泰國進口椰子甜味稍遜,但汁水更多,價格也只有大約一半。喝光了椰汁還可以用小勺慢慢刮椰肉,真是鮮啊。
榴槤和山竹
適合小朋友度:★★★★
榴槤是果王,山竹是果後。據說榴槤是熱性的,山竹是涼性的,所以怕榴槤吃多了上火可以再來幾顆山竹(偷笑)。我原本不愛榴槤,但在吉隆坡central market二樓久負盛名的娘惹菜餐廳Precious Old China吃了榴槤冰激淋後,就立馬被勾引了。據說如果五六月份榴槤季去吉隆坡,可以花20多元人民幣吃榴槤自助——eatall you can!。山竹可以在吉隆坡去檳城的路上買,價格十分之便宜——20元人民幣3公斤。
馬來西亞式刨冰 Ice Kacang 和煎蕊 Cendol
適合小朋友度:★★★★
也有人叫晶露:一碗刨冰上面淋上透爛的紅豆、黑糖、班蘭汁浸綠的米粉,再加一勺香濃的椰漿。在炎熱的檳城街頭排著長隊只為買一小碗ice kacang,刨冰吸收了椰漿和其他甜料迅速融化,吃了第一口便再也停不下來。我在吉隆坡的某大商廈裡也買過一碗ice kacang,那完全不是一個味兒。市井的美味,要在市井中品嘗。
洛神花茶
適合小朋友度:★★★
對洛神花茶心嚮往之久矣。這次在Precious Old China,毫不猶豫地點了一杯,果然驚豔。一朵血色的洛神花(也就是玫瑰茄)漂浮在半透明的紅色玻璃杯中,花香和陳皮香相混雜,酸酸甜甜,實在是生津止渴的最佳飲品。聽當地人說,洛神花富含胺基酸和維生素c,對心臟病、高血壓都有療效,幾年前懂點中醫的人都愛買回去做日常飲品,但這幾年它的功效廣為人知,價格便很快哄抬上去了。
拉茶(Teh Tarik)和白咖啡
適合小朋友度:★
這兩種飲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吧。拉茶就是印度人的奶茶或者「飛茶」,做的時候很有表演性。
白咖啡的得名也不是因為它是白色的,而是因為經過輕度低溫烘培及特殊工藝加工後大量去除咖啡鹼,將咖啡的苦酸味和咖啡因降到很低,顏色和普通咖啡相比更為清淡柔和。很多人都會在離開大馬前去超市買幾袋舊街場的速溶白咖啡回去送給朋友們品嘗。
希希媽的大馬親子遊獨家tips:
1.機票:去馬來西亞最便宜的航班是亞航(Air Asia),常有打折特價機票。一般折後價北京-吉隆坡往返1000-1500人民幣之間。有計劃去大馬旅遊可提前半年關注該航空公司網站。
2.換匯:不用提前換匯。在機場找適用銀聯卡的ATM機,取出的直接是馬幣,匯率合算又方便。幾乎所有大商場也都有這種ATM機,所以一次不用取太多。
3.推車:孩子三歲以下強烈建議帶簡易輕便的小推車。半年前我帶希希去廈門,這次帶他去大馬,一個人搞得定絕對有小推車的功勞。它可以在寶寶困的時候應急,可以「爬」樓梯,可以上下扶梯,實在太方便了。
4.就醫用藥:一定要帶常備藥。比如溫度計、創可貼、媽咪愛、美林等等。出門在外的找到一家藥店買到你用得習慣和放心的藥並不是那麼容易。在馬來西亞孩子頭疼腦熱的千萬別猶豫,自己搞不定就去街邊的私人診所。據我好幾個當地朋友說,他們從小到大都是由小診所伴隨,除非真的有大問題一般不去大醫院,取醫院還需預約。這次我帶希希去診所的體驗非常好,華人醫生那個細緻溫柔,最後醫療費加藥費也不過80元人民幣。
5.當地交通:如果在當地沒有朋友自己又不會駕車,如果想親子自由行可能得依靠地鐵+打的。當地計程車數量不及國內,並非想打車就有車,要做好心理準備和事先謀劃。
6.關於吃:如果是吃貨卻因為帶著孩子沒有時間和精力慢慢探尋,最討巧的辦法是去最好的商場food court,類似北京新光天地B1層,只是食物質量好很多,家家都是老字號。我強烈推薦的foodcourt美食集中地叫Publika,位於Petaling(距離吉隆坡市中心15-20分鐘車程),我上面提到的美食,差不多一半以上都可以在這裡領略。
7.關於看螢火蟲:其實我在安排行程的時候,考慮過吉隆坡國家動物園和雙威礁湖遊樂園(Sunway Lagoon,其實就是水上世界),但最後都放棄了。放棄前者是因為據說沒有特色,放棄後者完全因為希希第一周的病情。
但幸運的是,我們沒有錯過去瓜拉雪蘭莪縣看螢火蟲,這也是我向所有親子遊家庭強烈推薦的項目,那種神秘的靜謐的美的體驗,真的是太美好了。
線路可以這樣安排:吉隆坡出發,然後在1)蝴蝶園經停看蝴蝶(非常美,各種各樣的蝴蝶在熱帶園林中翩翩起舞),中間經過2)瓜雪皇家山的小型動物園,其實主要是看黑黑的銀葉猴,這些猴子親近人類,會從你手裡拿花生和長豆角吃,卻沒有進攻性,比較適合和孩子親密接觸。從一個猴山到另一個猴山可以坐「小火車」,小朋友非常開心,路上不妨再在3)碼頭海鮮樓(JetiSeafood Restaurant)吃頓海鮮,我推薦的菜有鹹蛋黃炒螃蟹和炒大蝦,當地人還很喜歡叫幾塊魚餅和一大袋炸蝦片、炸紫薯片做飯後零食。酒足飯飽差不多天快黑了,嘿,螢火蟲正等著你和寶寶呢。
8.關於休閒:即使是文化美食之旅,帶著孩子也要張弛有度,總得找個海灘,吹吹海風,坐坐漁船,好好鬆弛一下神經嘛。
我強烈推薦的適合親子的度假旅店叫作PortDickson Resort,距離吉隆坡市區車距一個半小時。這裡差不多算四五星酒店吧,推薦住一到兩夜。推薦原因有二:
1)海上別墅別具一格,夜裡伴著退潮漲潮的聲音入睡該是多麼的浪漫。水上water chalet大約800元人民幣一晚。我和希希秉著節約精神住的beach house,價格是water chalet的一半,少的是奢侈,但一樣非常舒服,窗外就是沙灘和海水,感覺也很好,一般一個標準間可以住至少三個大人,因為有兩張標準床和一個午休的床榻。
2)這裡有兒童泳池、兒童遊樂場和兒童動物園。每天早晨10點多是動物餵食時間,小朋友們可以進動物園親子餵兔子、鴿子、海龜、孔雀和大公雞。
9.關於一般物價:吉隆坡的物價水平比北京便宜至少三分之一。檳城的美食和水果就更是便宜了,一碗麵6、7元人民幣,一杯飲料2、3元人民幣,基本你想點什麼就點什麼,不用太擔心超支問題。
10.關於手信:如果從馬來西亞買糕點帶回國,買"張洪"牌,很多商場都有,老字號,當地人都很認。
11. 一個教訓:出門要帶小零食和小朋友熟悉喜歡的書,必要時撫慰情緒。我這次自作聰明本英文新繪本,死重,小朋友還不喜歡。窮途末路的感覺。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2014年1月24日
和大小愛玩一起玩,來看看小愛近期熱賣的團購推薦(點擊「閱讀原文」):
回復崇禮,查看「輕奢遊第叄站|元旦去哪兒崇禮私人野奢滑雪酒店任你住」|北京;
回復桂林,查看「過個不一樣的跨年?煙花、表演秀,桂林Club Med元旦閃團到」| 全國
回復年票,查看「一元一門票 2015年北京旅遊年票輕鬆包郵到家」|京津冀;
回復輕奢遊或喜來登,查看「輕奢遊第壹站|畫臉譜、學京劇、跨年要happy更要有底蘊固安福朋喜來登」|北京;
回復潮白河,查看「輕奢遊第貳站|潮白河喜來登,清肺、逛奶牛場,聖誕和元旦就這兒過了」|北京;
★★ 小廣播 ★★
關注大小愛玩很久了,想不想和小愛說個話呢?好消息,小愛現開通微信&QQ群,與大家一起交流玩樂的經驗、一起交流育兒的心得,更能第一時間獲悉小愛的活動資訊!
加入方式:
微信群:
向大小愛玩回復「我願意」查詢如何入群(需開通微信支付)
QQ群:
小愛北京活動&交流群384215893
小愛全國交流群345516155
敲門暗號:大小愛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