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見的成龍如今又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在動畫片《許願神龍》的首映禮上。
曾經銀幕裡生龍活虎慣了的動作片一哥,如今由於腰傷復發,必須要在兩名助理的幫扶下才能走路這,實在讓人唏噓感嘆:
原來拼命三郎也有拼不動的時候。
9歲便已經出道的他,把自己的大半輩子都獻給了電影事業,他拍的大多數影片都是動作片,而且動作戲他基本上都是親自上陣,留下了一身的傷痛。
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個難以忘懷的經典瞬間:
70、80後的很多人,他們的少年和青年時光,都是在成龍的武打片和周星馳的喜劇片中度過的。比如說我,如今依然能夠回憶起成龍大哥年輕時候的模樣,以及他給我帶來的快樂,從內心上來說,我作為他的粉絲,應該無條件支持他才對。
但是我在這裡,還是想為大家冷靜地分析一下,成龍大哥的電影前景是否還能被看好。
因為我驚奇地發現,成龍大哥依然活躍在影壇上,沒有絲毫懈怠的意思。
從2019年下半年到今年,成龍居然已拍、正拍的戲有七部之多,作為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這種工作量實在太驚人了!
而與之對應的,則是票房的頹勢,由他主演的《神探蒲松齡》和《龍牌之謎》基本上沒有任何起色可言。
畢竟,現在電影的主要受眾是90後和00後,他們對成龍大哥的那套老式的喜劇打鬥和直白的愛情故事,並沒有太大的代入感。
我感覺現代的年輕人更悶騷,更自我,他們無法理解成龍電影裡的那種豪邁與豁達,反而是郭敬明《晴雅集》這種陰柔的風格,更有市場一些。
這可能是一件值得諷刺的事情,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進步,但觀眾的審美水平卻在不斷地……你說退步也不算,我覺得應該更傾向于欣賞華美的外表吧。
成龍的影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基本上是原生的劇本,不藉助任何IP。
這就意味著在受眾群上缺乏一個可以被IP轉化的觀眾基本盤,一切都靠「成龍」這個響噹噹的招牌撐著!
這個招牌,在90後零零後的眼裡,又怎麼可能比得上肖戰和鄧倫?
時代不同了,70、80後的觀影熱情減退,90和00後又欣賞不來大哥的成式風格。成龍近段時間的票房低迷,是結構性危機,是自然規律發展的結果,應該很難逆轉。
所以本人希望成龍大哥在拼搏的過程中也要保養好身體,不要太過拼命。另一方面,成龍也可以嘗試參演一些新流派電影,哪怕是作為配角存在,也能給我們一些情懷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