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要講方言?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1-02-08 物道


今天是7月25日,是民間發起的粵語節。


但現在越來越少人講方言,甚至有些被列入非遺,處於瀕危狀態。如桂北平話,40歲以下的人基本不會說了,但三十年前還有兩百多萬人會說。


為什麼中國人要說方言?如果沒有了方言,我們會失去什麼?

去年有一檔音樂節目,樂隊斯斯與帆唱了首《馬來嘟嘟騎》:


「馬馬嘟嘟騎 騎到那嘎嘎去

嘎嘎不殺雞呀 娃娃我要回去……」


清澈的嗓音驚豔全場,但一個詞也沒聽懂。


原來這是常德絲弦改編的歌曲,用的是當地方言。「嘎嘎」是外婆,「嘎公」是外公,意思是小孩到外婆家,外婆不殺雞給娃吃,小娃就要回家去。

圖片|牧羊的大叔-攝


一句句簡單的話,仿佛將人帶回被祖父母疼愛的童年,那些聽著老人老話、方言縈繞的日子。若是只用普通話唱,或許就沒有這麼契合。


現在普通話讓交流更為便捷,方言卻越來越稀缺了。有人說方言太土了,張口暴露出身。有人認為講方言帶有地域歧視,甚至有學校要求學生在校不準說方言。


有人說,普通話是一杯水,方言像母親煲的一碗湯。


少了這碗熱湯,我們還能喝水、喝飲料,但沒有了方言,我們又會失去什麼?




· 粵語,是人在他鄉的語言密碼 ·


那年冬天,日本東京街頭上,有一個小夥子用粵語彈唱Beyond的歌:「原來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對面的女孩突然一秒淚崩,跟著哼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身後的街頭是耀眼的霓虹燈,車來車往,沒有人知道姑娘會何落淚,但此刻,這一聲聲熟悉的粵語,便為他們築起一座故鄉,治癒所有在他鄉的心傷。

圖片|CarrionCrows-攝


在異鄉聽見粵語,是感動。回到廣州聽見粵語,是滿滿的煙火氣。


廣州的早晨,是在一聲聲「早晨」(早上好),「飲茶」(喝茶)中醒來。路上的年輕人,都叫「靚仔」「靚女」。急著走路,會跟旁人說一聲「唔該借借」(謝謝借過)。朋友間互罵,經常是用食物,比如「你條粉腸」(你這個傻子)。


粵語,不同於普通話,它有九聲六調,且保留了入聲,短促但富有節奏感,鏗鏘有力,和廣府人的精明幹練如出一轍。

圖片|愁城海子-攝


但在以粵語為母語的廣州,卻越來越少人講。廣州朋友如果聽見你不會說白話,多半會轉換成普通話,因此多是兩種語言混著講。


但2017年有個調查顯示,有一半廣州人對粵語的未來持悲觀態度。

圖片|ZacharyC-攝

· 重慶話,是江湖中人的意氣 ·


前一陣子,歌手周延GAI唱了一首《untitled 3.30》,瞬間燥炸全場。「感謝我吃過的虧,小角色打不龍堆,是音樂成就了現在的我,所以開始我拿背篼背……」


還有一曲《蘭花草》,他回憶年少離家,兄弟來送行,背著山城烙印下山去,渴望「博得明月出,用蘭花換錦服」。才華如蘭,豪情萬丈,讓人聽完一身熱血。


雖是四川內江人,但他的說唱刻著重慶烙印,仿佛一下子將人帶到那個霧都山城,話裡話外的少年意氣,是重慶人的江湖俠氣。

圖片|AllOrNothing104-攝


如果你初到重慶,點菜猶豫了,必定要被老闆大吼一聲。他們的吼,並不是真的有意見,而是生於此長於此的江湖氣,乾脆、爽直,不拐彎抹角,不扭扭捏捏。


「你爬!」「瓜皮!」「哈龍寶!」茶館裡,一聲聲帶著野氣的呼喊,初聽以為是在吵架,其實那是重慶人安逸的生活,爽快就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重慶話的地方,就有中國人的江湖意氣。

圖片|張小小-攝


· 吳儂軟語,是江南兒女的溫柔 ·

很多年以前,學者胡適發現了一本清末小說《海上花列傳》。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是用吳語,即蘇州方言寫的。比如,一對戀人的情話:「倪七月裡來裡一笠園,也像故歇實概樣式一淘坐來浪說個閒話,耐阿記得?」


它寫得很好,會講吳語的人一看,估計就能直接講出來了。意思是「我們七月裡在一笠園,也像現在這樣子坐在一塊說的話,你記得嗎?」直譯後是明白了,但就沒了那種小兒女的情意纏綿。

圖片|小白funny-攝


《紅樓夢》中林黛玉葬花時,唱的是「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其中「儂」、「痴」皆為吳語,因為林黛玉是蘇州姑娘,這幾句話這麼寫,才更惹人心疼。

圖片|小白funny-攝


所以魯迅曾說:「方言土語,很有些意味深長的話。」可入詩,可成文,可透露。


如今走在蘇州的街頭,聽著小娘魚的說話聲,軟軟糯糯,茶館裡傳來曲曲評彈,如黃鸝婉轉。是啊,只要這吳儂軟語還在,姑蘇城就從未走遠。


江南兒女,最是秀美;吳儂軟語,最牽人心。

圖片|蘇州-攝


· 客家話,是一生為客不忘來處 ·

去年,三個來自小鎮的青年組成的樂隊九連真人火了。


他們登上舞臺,吹著嗩吶,用高亢的客家話吟唱著:「囊來上山?囊來上山?」


有人說:「這是我聽的第一首客家話搖滾,到現在都不知道歌詞唱的是什麼,就覺得這歌牛!」


客家話,被認為是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保留著許多古語與韻味,如吃早飯,他們叫「食朝」,《左傳》中有「滅此朝食」;天拂曉時,叫「天甫白」,是天開始發白的意思。


因此,用客家話唱搖滾,別有一番原始的生猛,有唐宋的韻律感

圖片|如風0758-攝


千百年前,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至南方,依山伴塘,建起了圍龍屋。但山多田少,「男子謀生各抱四方之志」,往往一出走便是半生,甚至僑居海外、客死他鄉。


但無論走了多遠,他們依然記得自己來自哪條村,依然講著那一口客家話。

圖片|韋恩-攝


人生如逆旅,時至今日,我們亦都是「精神上的客家人」。拼盡全力嚮往遠方,但又對故鄉念念不忘。


沒有了方言,就像沒有了回家的路。


作家十年砍柴說:「我十八歲北上讀大學時,曾為普通話說得很差而自卑和焦慮;而今,我聽兒子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卻不會任何一種方言,又有一種莫名的惆悵。」


每當和兒子聊天,特別是想表達「一種微妙而精準、愛中有責怪之意」的情感時,普通話裡說不出,唯有方言卻能一下子準確抓住,一如他的父母曾經對他那樣。


但是,他的孩子聽不懂。

圖片|戒掉可樂-攝


寫這篇文章時,有人問為什麼中國人要講方言,說普通話不好嗎?


有位學者曾說:「語言與文字都是溝通工具,普通話與方言各有優勢與弱點,很難說誰凌駕誰,什麼時候用什麼語言,只看具體環境下的需要。」


講普通話,不代表要忘記方言。講方言,不代表就不講普通話。


普通話,是一種規範。方言,則是另一種鄉愁


沒有了方言,中國話可能會慢慢僵死。忘記了方言,就找不到我們的歸處……

圖片|門外漢-攝
《客家方言和文字: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 .南方日報


致親愛的物道家人們:



為你造一處園林夢

#百年手藝雕刻,可藏可傳家#

↓正在眾籌中,點擊查看↓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物道生活館。

相關焦點

  • 忘憂酒館 | 為什麼要談情緣?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安安棄坑很長一段時間,我還在,樁樁還在。 於是我問樁樁「你想安安嗎?我想她了」。 樁樁可能是沒想到我會突然又提起安安,沉默一會「想的。」 我很驚訝「我還以為,你的答案會是否定的。也是,畢竟你們是同學」 「不是的,不只是同學。」
  • 清明為什麼要祭祖?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們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卻又真的會得到祖先的庇佑嗎?馮友蘭說,人理智上知道親愛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心情感上,我們希望死人能夠復活,希望有個靈魂會繼續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有時祭祖就像寫詩,給「死亡」這件事加上了一個詩意的儀式,好讓心裡那份懷緬、感恩得以安放。
  • 「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給孩子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相信很多父母都被孩子問過"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父母通常會說,"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擁有一份好工作,就能過上好日子",但是這個答案往往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當孩子問起"為什麼要讀書"的時候,董卿給出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她說"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句話簡直直擊靈魂。在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很多孩子長大後厭惡學習,因為他們越來越覺得學習是給父母學的,他們忽略了自己的成長。
  • 女孩子為什麼要拼命努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我身邊常常有這樣的聲音:「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女孩子,不要這麼拼,找個條件好的人嫁了比什麼都重要。」「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如果不努力就要面對這樣的傷害,那我就一定要告訴你,女人必須努力,因為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因為我們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我們也要愛己所愛,恨己所恨,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所以今天,想給女孩子們說說,我聽過的,關於女孩子為什麼要努力的最好答案。
  • 人為什麼要善良,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只是電視情節,如果在現實中,遇到這樣的故事還會有這麼多善舉嗎?還會有好的結局嗎?想想曾經聽過的那些關於人情冷淡的故事,我不敢肯定。 他什麼也沒想地回答:他就在我眼前,我為什麼不去幫?我相信他。 是啊。善良需要理由嗎?在看到他人受難,內心的憐憫就是善良。 朋友圈裡曾流行過一位好心小夥地鐵扶輪椅的故事,他默默扶住輪椅,還用腳抵住了輪胎,幾站過去了,什麼也沒說,一直沒放手。 身旁的女士被這樣無言無語的善舉暖到了。
  • 人為什麼要努力工作?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
    我曾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聽過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師傅的話,很受感動。他說:樹木裡宿著生命。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種動人心魄的語言,只有終身努力、埋頭工作的人才說得出來。木匠工作的意義在哪裡?
  • 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許多事,確實看似不公平,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一個好人呢?上帝不獎勵好孩子美國有一個兒童心理學家,專門主持兒童電臺,並回答孩子們提出來的問題。有一天,一個叫Alice的六歲小女孩打來電話問了一個問題。她問:我是個好孩子,我弟弟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要求我們每晚9點上床睡覺,每一次我都很聽話,按時上床。
  • 廣東人為什麼說不好普通話?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自知言外之意——普通話不好,但從未介意,因為這是事實,重要的是,私以為廣普十分可愛。廣東人說普通話帶明顯口音,主要體現前、後鼻音不分,也不分卷、平舌音,比如「船」、「床」、「窗」……分不清「chuan」與「chuang」音,吃飯說「ci飯」,所以,廣東人最頭疼的繞口令是「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別看筆者臉皮厚,認為自己的廣普可愛,卻也琢磨出了為什麼廣東人說不好普通話的原因。
  •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這是最好的答案
    女孩為什麼要健身減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我健身,我知道會很累,但我並不期待第二天瘦了多少,而是當我50歲的時候,看上去仍像30歲,所以鍛鍊的初衷不僅僅是為了給別人看,而更多是為了做一個經得起歲月考驗的人」。
  • 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活著》,長篇小說,作家餘華的代表作。講述了福貴苦難的一生,卻依然擁有活著的力量。 福貴應該會想起,女兒懷孕時,他和妻子、女兒、女婿坐在炕沿,邊笑邊哭時說的話: 「我也想不到,先前最怕的就是我和家珍死了鳳霞怎麼辦,你娶了鳳霞,我們心就定了,有了孩子更好了,鳳霞以後死了也有人收作。」 他幻想著一家人帶孫子的場景,期盼在未來開啟全新的生活。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這段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他們心中不得不有疑問,甚至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枯燥無味,沒有實際用處,為什麼要去學習,要去背誦課文詩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媽媽們就會隨意的一句話打發了,讀書是你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的確對於孩子們來說,確實是這樣的,讀書是他們應該做的,但是這好像並不能夠回答他們心中的疑惑。而作為更有知識涵養的董卿來說,她的一席話,或許是回答孩子的最好答案。
  • 年輕小夫妻結婚要不要把房本加上對方的名字?這是我聽過最好答案
    房子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面,意味著是一個家,一個溫暖的家庭。現代對於結婚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有房有車是男人結婚的標配,很多女人也是為了愛情,但沒有房子,沒有車的面前放棄了男人。在中國買一套房子,結婚哪怕是在老家的縣城裡面最便宜的一套房子也得四五十萬,甚至七八十萬都要這對於一個農村的家庭來說是非常的大的一筆財產。所以說結婚前男方買了房子,結婚後要不要加入女方的名字?這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的話,是接受不了的,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面,誰買房子誰出的錢?這個房子就屬於誰的?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東湖夜讀·為你講書
    編者按講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段感悟。荊楚網聯合湖北省圖書館在每周六晚推出「東湖夜讀·為你講書」欄目,邀請講書人分享閱讀心得,將書中的精彩娓娓道來,將那些與好書邂逅的故事,與您分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閱讀量僅次於聖經的法國經典——《小王子》,或許會給我們答案。初遇愛時,不懂愛小王子是住在B612小行星的唯一居民。他的星球很小很小,小到只有一棟房子那麼大,裡面住著他和一朵玫瑰。
  • 東湖夜讀·為你講書|什麼是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編者按講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段感悟。荊楚網聯合湖北省圖書館在每周六晚推出「東湖夜讀·為你講書」欄目,邀請講書人分享閱讀心得,將書中的精彩娓娓道來,將那些與好書邂逅的故事,與您分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部閱讀量僅次於聖經的法國經典——《小王子》,或許會給我們答案。初遇愛時,不懂愛小王子是住在B612小行星的唯一居民。他的星球很小很小,小到只有一棟房子那麼大,裡面住著他和一朵玫瑰。
  • 雞同鴨講!廣東大學宿舍最難懂方言榜單出爐,第一我就服了!
    而大學校園就是各種方言融匯之地,當兩位來自天南地北的童鞋說上家鄉話時,簡直就是雞同鴨講,幾經妥協,多番嘗試後才操著「廣式普通話」愉快交流。 那麼在大學校園有哪些最常見(令人懵逼)的方言?
  • 為什麼要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有人說:「人生至少需要兩次奮不顧身,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為什麼會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呢,我是這麼認為的,旅行中會通過外界的接觸放空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重新樹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樂觀的面對的生活所有的困難,可以在旅行中尋找到生命的意義,自己的方向,從而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 孩子為什麼從小要讀三國?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既然自己不專業,那就找到最專業的人,一起來完成這件事。有且詢問專業的出版社,找到專業的編輯溝通了解,多次努力之後,他才明白,想要做一套要給孩子閱讀的三國故事,首先要明白:文字怎麼改編?才能既保留原著內容又讓孩子讀得懂插圖怎麼畫?才能既還原人物原型特徵又能讓孩子喜歡和接受什麼樣的一套三國?
  • 曹雲金為什麼要背叛郭德綱?這是我聽過最合理的一個答案
    曹雲金為什麼要背叛郭德綱?這是我聽過最合理的一個答案!因為這件事情,很多的網友還專門討論了一番,至於是為什麼會背叛,我在網上聽到了一個網友的回答,我覺得這是目前最為合理的答案,下面分享給大家,大家看看對不對。
  • 為什麼要孩子學鋼琴,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有人說這是鋼琴賦予他們的魅力,我說這是他們回饋鋼琴的態度,一顆熱忱敬畏之心。世間冷暖滄桑皆有物是人非之時,唯有音樂始終如一,不會背離。鋼琴聲的感染力向來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形容的。當一首首或是輕柔曼妙,或是盪氣迴腸的曲子在我們耳畔響起時,那份獨有的情懷會讓我們時而歡喜雀躍,時而熱淚盈眶。聽琴者治癒心情,彈琴者表達情懷,彼此交相輝映,彼此互通互懂,才有了音樂永恆這個說法。
  • 谷城人為什麼一定要回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主題曲。五個小故事,讓很多人笑中帶淚。尤其是這首老歌,無論過去了多少年的時光,提起家鄉,每個人都有那條記憶中的家鄉的河。圖|穀城縣南河鎮大谷峪村網友評論說這是「身在異鄉看家鄉。」導演賈樟柯曾說:「只有離開故鄉,才能獲得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