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期,蔡英文當局「自行」建造潛艇開工一事引發了社會範圍內廣泛的討論。臺灣當局「自行」建造潛艇一事說來話長,最開始可以追溯到20世紀末,臺灣地區海軍部門成立的所謂「潛艇發展辦公室」。但到了21世紀初,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曾經聲稱要向當時的臺灣當局出售八艘柴油潛艇。但這一項計劃並未在小布希任期內實現。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向臺灣當局出售常規動力潛艇的計劃也因為成本過高等種種原因不了了之。
蔡英文再次推動「兩岸對立」
如前所述,美國政府向臺灣地區出售常規動力潛艇的計劃,基本上最後都不了了之。臺灣的海軍部門就此事於2014年發出抗議聲稱,臺灣不能無限期地等待美國潛艇。就此,臺軍拉開了所謂「自造」潛艇計劃的帷幕。臺軍企圖通過「自造」潛艇,來掌握一種小巧精良,攻擊力強大的海軍力量。但由於當時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趨勢良好,故而臺軍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的緊迫性便大大降低了。但這一境況在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之後發生了大變化。
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故意破壞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民進黨當局希望假借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煽動臺灣島內的民粹情緒,鼓譟兩岸對立風潮,進而謀取自身的政治利益。故而自從民進黨當局「執政」之後,臺軍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便獲得了大力推動。
民進黨當局奢靡無用的「自造」潛艇計劃
儘管民進黨當局大力推動臺軍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但收效甚微。根據可靠數據,僅僅潛艇一項,民進黨當局便耗費了4000億新臺幣。前幾日,蔡英文與臺軍一眾「高官」出席了「自造」潛艇的開工儀式。儘管民進黨當局似乎按照著時間表向前推進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但情況依然十分不樂觀。
臺灣嚴重缺乏「自造」潛艇的工業技術和基礎。民進黨當局曾試圖向他國購買相關專利,但均被拒絕。其中甚至差點掀翻臺灣政軍兩界的事件。現在臺灣所謂的「自造」潛艇計劃不如成為「自行組裝」潛艇計劃。而且,就算臺灣當局「自造」成功,也很難和大陸方面擁有的海上力量形成對抗。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