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三俠五義》

2021-02-26 讀書走路看風景

 請 點擊上面  免費關注本帳號!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

由於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一般「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

《三俠五義》又名《忠烈俠義傳》,120回,首刊印刷於光緒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問竹主人(石玉昆)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

石玉昆(約1790~1882),號問竹主人,清代嘉慶、鹹豐、同治間著名玩票說唱藝人。其說唱之《龍圖公案》,在嘉慶年間已經風行,今猶有傳抄本,唱詞甚多。

後有人在此基礎上,刪去唱詞,增飾為小說,題《龍圖耳錄》。光緒年間,問竹主人(石玉昆)又加以修改潤色定稿印刷發行,更名為《忠烈俠義傳》又名《三俠五義》,均為 120回。

近代學者俞樾認為本書第一回「狸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遂「援據史傳,訂正俗說」,重撰第一回。

又以三俠即南俠御貓展昭展雄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實為四俠,增以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即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於光緒十五年作序刊行。

但此改動遭到文學界和曲藝界的雙重質疑,魯迅、胡適諸輩皆認為俞樾的改本實不如原本。

《三俠五義》作為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作品,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

《三俠五義》有關武功技擊(如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江湖勾當(如悶香、百寶囊、千裡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臉面具等)以及機關埋伏(如八卦連環堡)種種名目之演述,均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

此後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例如《五女七貞》、《永慶昇平》、《小五義》,民國《三俠劍》、《雍正劍俠圖》等紛紛問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識分子投身武俠小說創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

比如王度廬的《臥虎藏龍》,還珠樓主的《蜀山奇俠傳》,一直到港臺的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古龍的《楚留香傳奇》、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武俠小說都在它的影響之下。

而《三俠五義》俠義公案的故事,又成為各類戲曲的題材來源。如京劇《打鑾駕》、《遇皇后》、《狸貓換太子》、《陳州放糧》、《花蝴蝶》、《打棍出箱》、《大破銅網陣》、《北俠除霸》、《打龍袍》、《五鼠鬧東京》等24部戲曲都是敷演《三俠五義》的故事。

《三俠五義》情節紛繁曲折而又條理清晰,語言通俗。俞樾評此書:閒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是一種筆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明蘭為什麼最終會選擇顧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平寧郡主看不上明蘭,結果不料付出慘重的代價!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明蘭到底有沒有喜歡過小公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同是世家出身,為什麼齊衡卻比顧二更受歡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什麼齊衡和明蘭註定有緣無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什麼同是姨娘,林小娘比衛小娘得寵?

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給你好看!

相關焦點

  • 《三俠五義》: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三俠五義》作者(清)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由於版本眾多,流傳極廣,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 《三俠五義》開武俠小說先河
    閒來無事,從書櫃翻出《三俠五義》再讀,依然感到很有意思。此書由清代藝人、小說家石玉昆根據其本人唱本《龍圖公案》修改潤色而成,清光緒五年(1879)首刊發行,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它以北宋仁宗朝為背景,講述了俠客義士助清官包拯破案,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其中,「五鼠鬧東京」是全書的主要章節和精華,曾在民間流傳甚廣。
  • 《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二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要了解《三俠五義》和《七俠五義》的關係,必須從兩個人說起。一個是清代小說家、著名評話家石玉昆;另一個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俞樾。《三俠五義》書中出現的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武功技擊,以及悶香、百寶囊、千裡火、夜行衣、人皮面具等江湖勾當,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影響巨大,被稱為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清末學者俞樾在蘇州讀到《三俠五義》,大加讚賞,稱:「閒中著色,精神百倍。
  • 一代賢后為國為民,卻被《三俠五義》醜化成罪惡累累的蛇蠍美人
    很多人學生時代,都曾對武俠小說情有獨鍾。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幾位大師的作品,情節引人入勝,人物生動傳神,為人們構建出一個妙趣無窮的江湖武俠世界。但少有人知的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誰?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一般被認為是清代民間藝人石玉昆。
  • 《三俠五義》,一部「為市井細民寫心」的書
    《三俠五義》,作者清代的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的經典之作,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同時,作為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三俠五義》的版本眾多、流傳極廣,書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的內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小說敘寫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
  • 三俠五義的武功排名 展昭第二 第一實力完勝其他人
    《三俠五義》這篇武俠小說是由清代貴族弟子石玉昆所著,也是中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三俠五義》這篇小說主要是講包拯在眾位武俠人士的幫助之下
  • 《三俠五義》版本的流變
    根據李家瑞的《從石玉昆的〈龍圖公案〉說到〈三俠五義〉》和王虹的《〈龍圖公案〉與〈三俠五義〉》可知:《龍圖公案》文字比較「笨拙」,書中有不少「節外生枝的廢話」,時常穿插一些閒話和笑料,全書有白有曲,基本上沒有回目,較多地保存了說唱時的原貌。從說唱本《龍圖公案》到章回體《龍圖耳錄》,是《三俠五義》版本演變的重要一環。
  • 梁山好漢中的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這本清代小說,算得上古代武俠小說開山之經典了,作者叫石玉昆,他在書中創造了這麼一批經典角色。
  • 「不走尋常路」《五鼠鬧東京》——《三俠五義》最接地氣版改編
    不走尋常路之三:不按常理出牌的搞笑臺詞不走尋常路之五:俠之大者的另一種詮釋《三俠五義》作為中國最早出現的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作品,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
  • 《三俠五義》白玉堂與展昭一樣光彩照人,為何卻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三俠五義》是清代評書大師石玉昆的傳世之作,也是武俠小說史上的開山之作。
  • 1948-2016:《三俠五義》的影視改編
    古典名著的影視改編,《三俠五義》恐怕是最多的。
  • 《三俠五義》中,七傑小五義最終究竟是怎麼死的?
    七傑小五義出自《三俠五義》的延伸作品,單老獨創的評書《白眉大俠》中,交代了他們的結局。七傑小五義《三俠五義》中的五鼠,又稱五義,他們是鑽天鼠盧方、徹地鼠韓彰、穿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之後五義的後輩英雄五人,義結金蘭,稱「小五義」,他們是清風大劍白金堂之子,錦毛鼠白玉堂之侄玉面專諸白芸生、徹地鼠韓彰義子霹靂鬼韓天錦、穿山鼠徐慶之子山西雁徐良、鑽天鼠盧方之子粉子都盧珍、北俠歐陽春義子,黑妖狐智化徒弟小義士艾虎。
  • 三俠五義實力差別明顯:展昭勝過白玉堂卻弱於一人,雙俠僅排第八
    一《三俠五義》是知名度很高的一部作品,特別有關這部作品的故事都搬上螢屏,使得很多人對裡面的人物都了解甚多,特別是包拯,公孫策,展,以及白玉堂這些人物,都早已深入人心。《三俠五義》的出現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最早的武俠小說,畢竟主要是圍繞南俠展昭等人行俠仗義而展開,重點塑造了四位江湖俠客和陷空島鼠,對俠義之道有了深入的挖掘。
  • 評書│單田芳大師 《三俠五義》全本 共180回合
    單田芳評書三俠五義簡介:《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情節紛繁曲折而又條理清晰,語言通俗,保留了宋元以來說書藝術的生動活潑、直截明快的特色,對以後的公案小說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後來《小五義》、《續小五義》、《英雄大八義》、《英雄小八義》等續書的紛紛湧現,都是受它直接影響的結果。宋仁宗年間,河南陳州旱情嚴重,包拯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陳州惡霸龐煜仗著自己是皇親國舅,竟派人刺殺包大人。
  • 《七俠五義》,七俠是哪七俠,五義是哪五位義士?
    七俠  歐陽春------- 北俠,紫髯伯,武功最高。  展昭-------- 南俠,字熊飛,御貓,妻子是雙俠的妹妹丁月華。兵刃為上古名劍巨闕,後在茉花村與其妻丁月華(雙俠的妹妹)定親時交換了湛盧。官職為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在開封府供職,人稱南俠展昭。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你可知「七俠」「五義」都是何人?
    對於「七俠五義」都是何人,眾說紛壇,有很多種版本。只是通過電視劇和查閱資料,為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下。興仔認為,所謂「七俠」,實則是八個人,其中有一個組合,就應該算是一個名額。接下來的介紹,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來。
  • 黃易先生去世:回顧武俠小說在大陸被禁的坎坷往事 | 短史記
    ②基於上述定性,80年代以前,武俠小說的出版受到嚴格控制。只有在「為了進行研究」的名義之下,《三俠五義》這類傳統武俠小說方能獲準「少量出版」。據統計,「《三俠五義》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的三十年間,只有兩個出版社印行過;一九五六年文化出版社印了十八萬套,一九五九年上海中華書局印了十八萬八千套。」
  • 大陸劇:包青天之七俠五義 (2009)
    本 劇 概 況 : __________豆瓣評分: 7.7編劇: 金超群主演: 金超群 / 何家勁 / 範鴻軒 / 王莎莎類型: 劇情 / 古裝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首播: 2009-07-22(中國大陸)又名: 新包青天2 /
  • 《包青天之七俠五義》二月開播 三集神話戲被刪
    搜狐娛樂訊 由大連天歌傳媒出品全新包青天系列第一部《包青天之七俠五義》將於2月3日大年初一,登陸河南、雲南、江西、黑龍江、山東等五大衛視,該劇由金超群、何家勁、範鴻軒三位領銜主演,集合了陳浩民(在線看影視作品)、王莎莎、金銘、江宏恩、劉佩琦、閆學晶等優秀演員,故事上承前啟後,既有經典章節,
  • 影視劇中的「七俠五義」具體是誰?按武力怎麼排名?
    說七俠五義就不能不說三俠五義。說三俠五義就不得不說晚清說唱藝人石玉昆的單弦說唱本《忠烈俠義傳》。話說,石玉昆早期喜講公案故事,尤其愛講與包公有關的公案故事。話說,在清中葉,民間流傳有說唱本《龍圖公案》。包公被宋仁宗封為龍圖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