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劇唱家 Leo Nucci版本的《塞維亞理髮師》中《快給大忙人讓路》選段
《塞維亞的理髮師》、《弄臣》、《茶花女》、《魔笛》……即使對於歌劇藝術的「門外漢」這些歌劇的名字也都是十分熟悉的,而其中著名的唱段就更不用說了,或許很多人都能哼上幾段。
但是歌劇製作成本高,演出要求也高,如果不是到國外或者北上廣,我們也很少能現場看到原汁原味的歌劇演出,聽起來怎麼都覺得有些遺憾。
不過最近我們大劇院呢終於要演歌劇了,而且在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之前,我們還準備了一場《歌劇經典唱段音樂會》,讓觀眾們在一場音樂會中聽到數十首經典歌劇中的經典唱段,耳朵準備好了麼?他們要開嗓咯!
演出唱段完整解讀
上半場
1 歌劇《塞維亞理髮師》序曲 羅西尼作曲
顧名思義,這是一部歌劇的序曲,由著名的「懶漢」作曲家義大利人羅西尼作曲。序曲是在歌劇或舞劇開始前演奏的短曲,說白了就是開場音樂。序曲的使命一般在於綜合敘述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關鍵性旋律,就像全劇的縮影。但早期的序曲,其作用僅僅只是為了等待正劇的上演。為什麼說羅西尼是懶漢呢?就是因為他往往在多部歌劇的開場使用同一首序曲。而這首序曲並不是他為《塞維亞的理髮師》專門寫作的,早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在多部歌劇中用過它了。不過,自從它在這部歌劇中出現過後,就再也沒有用在別的地方了,因為它太合適了。
《塞維亞的理髮師》是一部喜歌劇。年輕的伯爵阿爾馬維瓦愛上了富有的單身女孩羅西娜,但是覬覦她財產的年老的醫生巴爾託洛已經和羅西娜訂了婚。在理髮師費加羅的幫助下,在上演了一系列令人嬉笑怒罵的各種滑稽的鬧劇後,阿爾馬維瓦終於如願和羅西娜走到了一起。
《魔笛》是莫扎特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創作完成的,是他的最後一部歌劇。當時的莫扎特病魔纏身,身體和精神狀況都不好,但他還是欣然接受了當時維多劇院的經理席卡內德的邀請。為了方便莫扎特創作,席卡內德特別為莫扎特在劇院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後來這個小房間被稱作「魔笛之家」。
埃及的王子塔米諾遇到怪物襲擊,被夜後的僕人所救,王子昏迷。這時捕鳥人帕帕基諾正巧路過,看見地上怪物的屍體便冒充是自己救了王子。後來夜後的僕人出現懲罰了帕帕基諾,拿出夜後女兒帕米娜的照片並告訴王子帕米娜被壞人薩拉斯特羅搶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王子看了帕米娜的照片一見傾心,這時夜後施法許諾只要王子救回她就能娶她。王子決定去救帕米娜,帕帕基諾聽了這句話也起了求偶之心,於是夜後賜給王子一串神鈴,賜給帕帕基諾一支魔笛,二人就踏上了營救公主的徵程。事實上,薩拉斯特羅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國」的領袖,夜後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無邊的太陽寶鏡交給了他,又把女兒帕米娜交給他來教導,因此夜後十分不滿,企圖摧毀光明神殿,奪回女兒。王子塔米諾經受了種種考驗,識破了夜後的陰謀,終於和帕米娜結為夫妻,帕帕基諾也找到了自己的愛人帕帕吉娜,最後皆大歡喜。
2 《我是一個快樂捕鳥人》 選自歌劇《魔笛》莫扎特作曲
這段詠嘆調是捕鳥人帕帕基諾出場的自白,運用了德國民間音樂的旋律,滑稽幽默又不失嚴謹,是許多男中音歌唱家鍾愛的音樂會常備曲目。
3 《感受到愛情的男人》 選自歌劇《魔笛》莫扎特作曲
來到大祭司堡,前來救人的兩人被分開了,王子被三個侍衛引走了,帕帕基諾卻摸到了監管帕米娜的地方。奉命監管帕米娜的是奴僕長莫諾斯.塔託斯,塔託斯垂涎於帕米娜的美貌,正當他想要向她求婚的時候,帕帕基諾闖了進來。塔託斯被帕帕基諾的奇特樣貌嚇得躲到了一邊,帕帕基諾見到公主,將王子的事情告訴了她,於是二人唱起了這首二重唱。
這首《感受到愛情的男人》在歌劇創作之初的演出中返場頻繁,莫扎特在寫給妻子康絲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剛從歌劇院回來,今晚照樣爆滿。像詠嘆調「感受到愛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銀鈴的場面,跟往日一樣安可(encore,再來一個的意思,這裡指返場)了……」
4 《女孩還是妻子》 選自歌劇《魔笛》莫扎特作曲
帕帕基諾的詠嘆調。
5 《帕---帕---帕---帕帕吉娜》 選自歌劇《魔笛》莫扎特作曲
歌劇的尾聲,當帕帕基諾痛苦迷茫的尋找他的愛人的時候,帕帕吉娜突然出現,捕鳥人欣喜若狂,和愛人一起合唱了這首詠嘆調來表達心中的甜蜜。
6 《太陽的光輝》 選自歌劇《魔笛》莫扎特作曲
歌劇的最後,夜後的陰謀被大祭司長薩拉斯特羅阻止,使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時陽光普照大地,整個神殿一片安詳寧和,眾人合唱《太陽的光輝》,整部歌劇結束。
7 《啊,負心人》 貝多芬作曲
貝多芬被我們所熟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鋼琴曲和交響樂,然而他在聲樂歌曲寫作方面也有著不凡的成就,雖然作品數量不多,如歌劇《費黛裡奧》、康塔塔《莊嚴彌撒》、聲樂套曲《致遠方的親人》以及零星的幾首藝術歌曲等,但他是德國藝術歌曲的開先河者。這首《啊,負心人》就是貝多芬藝術歌曲的代表作品。
8 《平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 》 貝多芬作曲
這是一部清唱劇,貝多芬此作意在向當時的著名作家歌德致敬, 作品的靈感正是來自歌德的詩。全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標題為「平靜的海」,歌詞大意是這樣的「深沉的寧靜覆蓋在水面上,沒有任何的波動,海洋正在休息,船夫憂鬱在眺望著微波不興的遼闊的海。任何方向都沒有風吹過來,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靜。在這廣闊無垠的海洋中沒有絲毫的波紋。」第二部分標題是「幸福的航行」,歌詞的意思差不多可以理解成「煙消霧散 晴空萬裡,風神把緊扣的鈕扣鬆開。風開始吹起,船頭開始滑動。快滑快滑,乘風破浪,遠景漸漸跳入眼底,我已經看到了陸地。」
下半場
1 歌劇《丑角》序曲 雷昂卡瓦羅作曲
19世紀末在義大利興起了一個真實主義歌劇流派,其典型代表作品就是雷昂卡瓦羅的《丑角》和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丑角》講了一個情殺的故事。主角卡尼奧是一位巡迴演出小劇團的團長。他發現自己的妻子與一位團員相愛,怒不可遏的他在劇團的演出中假戲真做,殺死了情敵。
《丑角》的劇情實有其事,在義大利一個叫卡拉布裡亞的地方,的確曾發生過一樁演員在舞臺演出時,利用劇情安排謀殺了同臺演女角的其妻的案子,而且此案的主審法官正是雷昂卡瓦羅的父親。
2 《偷灑一滴淚》 選自歌劇《愛的甘醇》 唐尼採蒂作曲
唐尼採蒂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12年內創作了75部歌劇,其中最受歡迎的有兩部,一部為悲劇《拉美莫爾的露琪亞》,一部為喜劇《愛的甘醇》。
漂亮多金的女地主阿迪娜愛上了農民內莫裡諾,但內莫裡諾沒有愛她的勇氣,從江湖庸醫杜爾卡馬拉那裡買來「愛的甘醇」(號稱喝了能得到愛情,其實是普通紅酒)喝下,阿迪娜聽說後一氣之下答應了軍曹貝爾克雷的求婚。內莫裡諾心如刀割,為求更大的藥效又買了一瓶「愛的甘醇」,但他付不起藥費,於是只好參軍用入伍的報酬支付。阿迪娜知道內莫裡諾內心的痛苦,同時自己的心裡也依然愛著他,當軍曹催逼她籤婚約的時候,她終於覺悟過來了。於是,她從軍曹貝爾克雷手裡買回了內莫裡諾入伍的證件而解放了他,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杜爾卡馬拉也因為「愛的甘醇」而出了名。《偷灑一滴淚》就是內莫裡諾內心愁苦彷徨無措是所唱。
唐尼採蒂的作品一般都難度頗高,比如,《軍中女郎》中連續九個High C的詠嘆調被許多聲樂學生稱作「男高音的噩夢」,而已逝世的偉大歌唱家帕瓦羅蒂就是因為這首詠嘆調而被稱為「高音C之王」。這首《偷灑一滴淚》雖然沒有那麼多高音,但它的節奏緩慢,旋律的歌唱性強,頗為考驗演唱者對聲音的控制力。
3 《不在獨坐爐邊悲傷》 選自歌劇《灰姑娘》 羅西尼作曲
羅西尼的歌劇《灰姑娘》改編自我們所熟知的童話故事,所不同的是,歌劇版本摒棄了童話故事中魔幻的元素,使這部作品變成了一部充滿著人情味的抒情喜劇。劇中令人厭惡的後媽變成了男爵,而水晶鞋則因為當時社會風氣的原因而換成了手鐲。
《灰姑娘》於1817年1月25日舉行首演,其主要演員是演出作者的另一部歌劇《塞維亞的理髮師》的原班人馬。這次的首演一炮打響,並沒有遭遇到像《塞維亞的理髮師》首演時的幹擾。
4 四重唱 選自歌劇《弄臣》 威爾第 作曲
《弄臣》劇本是由雨果的諷刺戲劇《國王尋歡作樂》改編而來。講的是醜陋的弄臣裡格來託經常幫公爵勾引他人妻女,後來遭到報復,被人設計親手將自己的女兒吉爾達交到曼圖亞公爵手上。裡格來託憤恨不已,於是買兇刺殺公爵。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發現裡面裝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兒。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威爾第的《弄臣》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選段就是公爵的詠嘆調「女人善變」,而緊接著「女人善變」的就是這段「四重唱」。當吉爾達聽見了公爵的「女人善變」而發現了公爵的真面目時,公爵正與妓女在小木屋中尋歡,裡格萊羅和女兒躲在木屋外偷聽他們說話。這時曼圖亞公爵以高亢而甜蜜的腔調大談愛情,妓女瑪德萊娜滿不在乎地打著哈哈,吉爾達悲傷地嘆息,利哥萊託則一邊安慰,一邊狠狠地發誓要為女兒報仇。這四個人的話以詠嘆調的形式表達出來,旋律優美而又充滿了戲劇性的衝突,讓人忍不住讚嘆作曲家的獨具匠心。
5 《飛吧,思念,展開金色的翅膀》選自歌劇《納布果》 威爾第作曲
威爾第寫《納布果》之前正處於他人生的低谷,一對小女兒相繼夭折,妻子去世,同年其第二部歌劇《一日為王》初演失敗。在家庭與事業的雙重打擊下,他意志消沉,失去了生活與創作的信心。
一天,斯卡拉大劇院經理硬把一個腳本塞到威爾第的衣袋裡,建議他帶回家去讀一讀:
「我回到家,狠狠地把手稿往書桌上一扔。稿本落下時,攤開了。我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讀到一句話:『飛吧,思念,展開金色的翅膀……』,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詩句深深打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看了一段又一段。合上稿本,上床睡覺,可是哪裡睡得著呢!我披衣起床,拿過腳本讀了一遍又一遍……」。
這個腳本稿就是《納布果》。《納布果》創作於19世紀40年代,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的高潮時期。這部作品氣勢磅礴,充滿著和暴政作鬥爭的英雄氣概。作品演出後迅速風靡義大利。其中第三幕的合唱「飛吧,思念,展開金色的翅膀」因為表現了被奴役的希伯萊人懷念故國、思念家園的心情格外引起當時義大利人民的共鳴,被當做革命歌曲迅速傳遍全國。
6 《沉思曲》 選自歌劇《泰伊思》 馬斯奈作曲
這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選自於馬斯奈的歌劇《泰伊思》,也被稱作「泰伊思沉思曲」。劇情為一個宗教故事,發生在公元四世紀的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名妓泰伊思由於受到修道士的感化,終於擺脫了花天酒地、縱情享樂的世俗生活,而皈依宗教。泰伊思在修道院裡獲得了寧靜,同時也徹底失去了人間的歡樂,最終她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離開了人世。這段間奏曲表現了泰伊思厭倦世俗,而產生通過信仰宗教來求得解脫時的心態。
7 《快給大忙人讓路》 選自歌劇《塞維亞理髮師》羅西尼作曲
《塞維亞的理髮師》中費加羅上場時演唱的詠嘆調,歌詞幽默,曲調詼諧,表現了理髮師費加羅自信、有朝氣,還有一點小滑稽的性格特點。這是一首考驗男中音功力的詠嘆調,對演唱者對聲音和氣息的控制力要求甚高。
8 《我聽到美妙的歌聲》 選自歌劇《塞維亞理髮師》羅西尼作曲
《塞維亞的理髮師》中,羅西娜的詠嘆調。在醫生巴爾託洛的家裡,羅西娜想起在陽臺上看見的那個青年與他的歌聲,心生愛慕思念之情,於是唱起這首「我聽到美妙的歌聲」。這首詠嘆調旋律優美動聽,是為抒情女高音而寫的的經典之作。
9 《飲酒歌》 選自歌劇《茶花女》 威爾第作曲
朱塞佩.威爾第在世界的歌劇歷史上舉足輕重,傳世之作眾多,如《納布果》、《弄臣》、《茶花女》、《遊吟詩人》、《奧賽羅》、《阿依達》等等,而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茶花女》中薇奧麗塔與阿弗雷德初次見面時在酒會上演唱的「飲酒歌」。這首「飲酒歌」被眾多音樂家當做音樂會的壓軸曲目,改編版本無數,如果作曲家泉下有知,一定會為這首作品的傳唱廣泛程度而大吃一驚。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的音樂評論家們經常批評威爾第的音樂,說他用的伴奏織體過於簡單單調,用的最多的例子就是這首「飲酒歌」,這種批評頗為耐人尋味。
墨爾本抒情劇院
經典歌劇選段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5年11月10日 19:30
演出地點:山東省會大劇院 音樂廳
票價:20/50/80/180/280/380/480元
點擊閱讀原文
微信小店有售哦!
先下手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