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由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團隊出品
3月1日,《新聞聯播》播出一條時長1分58秒的新聞,報導中央有關部門在深圳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香港社會各界對完善「愛國者治港」有關制度的意見。報導的後半段,點出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會上發表講話。熟悉《新聞聯播》的「老鐵」們可能發現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職務和名字在《新聞聯播》裡被點名,這種做法一般來說是比較少見的,這樣的「放送分量」本身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意味著新聞內容本身的重大性和重要性。無獨有偶,這是夏寶龍在八天內,第二次出現在《新聞聯播》中。上一次是在2月22日,聯播以2分2秒的篇幅報導了「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專題研討會,重點報導內容就是夏寶龍在會上的致辭。3月1日,相關致辭在香港《紫荊》雜誌獨家授權發布,全文近萬字。這個時間點,與夏寶龍最近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上的時間點重合。這裡有一個知識點:《紫荊》隸屬於香港中聯辦,一直以來都承擔著解讀中央對港信號、傳遞中央對港問題原則立場及政策方針的作用。換言之,這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社會的直接喊話,可謂用心良苦。如果再將時間軸拉長些,就能發現,在「2·22」研討會舉行前夕,新華社自2月18日至2月20日,一連三天發表三篇專訪,專訪人物都是港澳問題重要專家學者,而「愛國者治港」成為共同關鍵詞。細看新華社和《新聞聯播》的密集權威發聲,有一條脈絡尤為關鍵:那就是如何將「愛國者治港」落到實處?毫無疑問,「愛國者治港」是一個系統工程,正如夏寶龍致辭所言,需要「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但當前最重要的突破口在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夏寶龍的原話是「最關鍵最急迫的,就是要完善相關制度,特別是要抓緊完善有關選舉制度」。話說得很清楚:中央堵塞香港選舉制度漏洞,落實「愛國者治港」,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時候!那麼問題來了: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為什麼要完善?怎麼完善?誰來完善?什麼時候著手完善?講話提及今年1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聽取林鄭月娥2020年度述職時作出一個重要論述:香港由亂及治的重大轉折,再次昭示了一個深刻道理,那就是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夏寶龍同時指出,目前「愛國者治港」原則還沒有得到全面落實,無論是在特別行政區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權機關,還是在區議會等非政權組織,以及教育、傳媒等領域,尚未真正形成鞏固的「愛國者治港」局面。正是這種局面導致了一系列亂象,夏寶龍的講話裡回顧了香港那些年的「痛事」:2003年,「七月事態」,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被迫擱置;2012年,「反國教運動」,國民教育缺失問題貽害至今;2014年,非法「佔中」,矛頭直指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8·31」決定;2019年,修例風波爆發,「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恐怖」升級。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反中亂港分子、「港獨」等激進分離勢力通過各類選舉進入特區治理架構,包括立法會、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區議會等機構——2019年10月,出現回歸以來首次行政長官無法在立法會內宣讀施政報告的情況;反中亂港議員惡意「拉布」,致立法會內委會停擺6個多月,14個法案不能及時審議,超80個附屬法例得不到處理;更有甚者,公然宣揚「真攬炒十步曲」,目的是奪取香港管治權,搞亂香港、搞亂內地,顛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果任由反中亂港勢力一步步奪取香港的管治權,為所欲為,肆意從事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活動,如果任由外國勢力幹預香港選舉等政治事務,大家想想,香港的前景會怎樣?香港還有安寧之日嗎?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還能保持嗎?香港居民最為關注的住房、就業等重大民生問題還能有效解決嗎?「一國兩制」還能順利搞下去嗎?!一言以蔽之,如果不堵塞選舉制度漏洞,任由反中亂港分子坐大成勢,繼續染指公權力,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將無從談起。那麼香港的選舉制度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呢?邏輯很清晰,問題就是抓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香港民主和選舉制度發展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包括:出現違反基本法初心和基本法確立的選舉制度原則的現象;無法有效保證候選人符合愛國者標準,部分持「港獨」立場的候選人勝選;國家意志與利益以及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無法有效體現在選舉制度的具體運行之中;選舉的民意代表性仍顯不足,與實現民主的均衡參與仍有一定差距等等。出席2月28日深圳座談會的香港資深大律師、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當天在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獨家專訪時就表示,香港目前的管治架構中,確實有些不是很符合基本法原意的地方,主要就是區議會在整個管治架構裡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及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為什麼在整個管治架構裡面,區議會會有這麼高的政治影響力?值得大家去討論和探討。出席3月1日座談會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就建議,應成立一個高層次、配備足夠法律權力的機構來審查參選人資格,並制定清晰和嚴謹的審查標準和程序;改革現行立法會地區直選採用的大選區、比例代表制選舉辦法,改採雙議席單票制(即每個選區有兩個議席,選民只有一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勝出),以排除激進勢力進入立法會和區議會。綜合專家和座談會與會者的建議,再結合夏寶龍「反中亂港分子、『港獨』等激進分離勢力通過各類選舉進入特別行政區治理架構,包括立法會、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區議會等機構」的提法,筆者推斷:立法會、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區議會選舉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勢在必行,也是重中之重。憲法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與此相適應,第62條第14項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也就是說,創設特別行政區、建立特別行政區的制度,權力在中央。選舉制度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有關選舉制度必須在中央的主導下進行。但需要提醒的是,尊重中央的主導權與尊重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處理相關事務的權力並不矛盾。在完善有關選舉制度的過程中,中央政府必定會與特別行政區政府深入溝通,並充分聽取香港社會各界的意見。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央有關部門2月28日至3月1日,一連兩天在深圳召開座談會,邀請包括政策制定者、學者和前官員在內的60餘名香港各界人士參加,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據與會者透露,兩天座談會分四場進行,每場15名港人代表,一一發言。從《新聞聯播》畫面可以看出,除夏寶龍、張曉明、駱惠寧等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官員之外,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勇也參加座談會,他們都認真聆聽記錄了香港代表們的發言。最近一段時間,港媒頻頻報導相關的實質性動作會在全國兩會期間「揭盅」。隨著央媒報導頻次增多,以及座談會緊鑼密鼓推進,由此可見,這個時間點的猜測不無道理。還有港媒推測,中央的出手會參照香港國安法推出的節奏。2020年5月21日晚,也就是去年的人大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張業遂首次透露,將審議涉港法案相關決定草案。
2020年5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就相關決定草案作出說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
隨後一個月內,也就是2020年6月18日和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20次會議兩次審議香港國安法草案。
2020年6月30日,香港國家安全法獲得通過,香港特區當天刊憲,當晚23時生效。
假如按照港媒猜測那樣,此次兩會確實涉及完善修改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議程,那麼我們將很快看到實質性進展。需要留意的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已經確定在3月4日晚21時40分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將介紹有關人大議程。似曾相識啊,明天晚上,有沒有涉港議程呢?關心香港局勢的朋友,可以關注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