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呱呱墜地,家裡添了新丁,小美(化名)一家人歡喜雀躍。
但是,就在給剛剛出生5天的女兒換尿不溼時,小美看到其中竟然有血跡。一番仔細檢查後發現,女兒下身有輕微出血。她頓時心亂如麻。
尿血?
性早熟?
不治之症?
一個個猜測令小美心驚膽戰,趕緊抱著女兒去醫院檢查。
其實,有些女嬰在出生後5~7天,陰道出現血性分泌物,這是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假月經」。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產生「假月經」這種現象,是由於女寶寶還在子宮時,受母體激素影響,陰道上皮及子宮內膜增殖;寶寶出生後,母體的雌激素影響中斷, 增殖的陰道上皮和子宮內膜脫落,經陰道流出,形成類似月經的出血。這種情況幾天後會自然消失[1]。
還有些女寶寶可能會出現陰道非膿性分泌物,類似白帶,臨床上稱為「假白帶」。
無論是「假月經」還是「假白帶」,都是因為脫離了母體激素的刺激而產生的變化,屬於正常情況。家長注意保持寶寶外陰部的清潔衛生,這些現象會自然消失。
科普小貼士:
給還在「假月經」期間的寶寶洗澡時,不要用盆浴,要採用淋浴,以防止感染。
如果寶寶出血量過多,或者出現了膿狀物、糜爛等感染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除了「假月經」和「假白帶」,新生兒也可能存在其他特有的生理現象。
1. 乳腺增生
絕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後的3~5天,可能會出現乳腺增大的現象,差不多有蠶豆或核桃大小。有些寶寶還會出現乳房分泌乳汁的情況。
這種乳腺增生的現象是孕激素、雌激素共同影響導致的,一般2~3周後,會自然消退。
2. 「馬牙」或「板牙」
寶寶出生後,口腔上顎中線及牙齦處可能會出現一些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顆粒,很像是長出來的小牙齒。
老人常叫它們「馬牙」或「板牙」。但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牙齒,而是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積留形成的,幾周左右就會自行消失。
3. 「螳螂嘴」
寶寶們出生後相貌各異,但嘴巴和臉頰兩側大都鼓鼓的,像極了螳螂,俗稱「螳螂嘴」。
這兩塊鼓鼓的地方下面,其實各有一個隆起的脂肪墊,可以幫助寶寶吸吮乳汁,有利於寶寶的茁壯成長。
4. 新生兒毒性紅斑
很多寶寶出生1~2天後,臉上、身體各處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紅斑、丘疹、風團和膿皰,隨後會出現淡黃或白色丘疹,有紅暈,分散出現或融合在一起,它們叫做「新生兒毒性紅斑」。
目前新生兒毒性紅斑出現的原因還不明確,可能是出生後外界刺激導致,也可能是母體內的某些抗原性物質引起的反應。
新生兒毒性紅斑對寶寶健康沒有影響,1周或10天左右就會消退[2]。
5. 粟丘疹
約有40%的新生寶寶,前額、面頰或小鼻子上會出現小米粒一樣的白色丘疹,表面光滑。
它們叫「粟丘疹」,是由於寶寶的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積導致。通常也會自行消失,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寶寶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在適應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特殊的生理現象。
但這些生理現象是正常的,並不是疾病。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到這些知識,幫助小花朵兒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審稿專家:劉雲峰|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單麗沈,吳紅敏.新生兒常見特殊生理現象的鑑別與處理.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 2004-11(19),43-44.
[2]楊國良,王俠生.現代皮膚病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415.
---
作者:芥末是秋客
編輯:劉海兒、張杰
校對:胡磊/排版:王中強
運營/統籌:張靜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