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2021-02-18 假雜誌
每一座蚊子館只是個案,還是暗示著不同產業的結構性問題?

陳榮輝

這期話題起始於最近由假雜誌出版計劃的新書《空城計》。我們跟隨陳榮輝的鏡頭,在東北冰封的田野上感知這座城市的命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昔日的東北大工業區的繁榮故事已塵埃落定。隨著大量工廠的破產並隨之荒廢,東北有超過180個城市正在萎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逃離故土。我們不禁重新思考那些被遺留下來的空間,在枯索的過程中,它承擔著歷史,記憶和對於身份的追認。在無數的「待拆」和「待建」中,許多居住空間被廢棄和建造。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如何去審視群體化的」遷徙「?

落日雪地裡的迪斯科球,雙鴨山 2018 ©️陳榮輝

在臺灣,藝術家姚瑞中與他的學生們組成了「失落社會檔案室「(簡稱LSD),針對臺灣當地政府花費巨資建設,然而最後爛尾或是閒置的公共設施展開調查,並著書《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調查》進行揭露。除了提供大眾反思外,在長達幾年的探查中,這些手持相機的年輕一代,他們通過鏡頭之眼,開始漸漸學會了與社會對話。

「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探查」第一輯  ©️ 姚瑞中+LSD
「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探查」  ©️ 姚瑞中+LSD「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探查」  ©️ 姚瑞中+LSD


「廢墟空間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物理性的空間也好,心理性的空間也好,它都可以反映出我們目前的一些身心狀態」


「當我們去觀看或者去思考收縮城市的時候,其實對於當下是有所反思的。」


互聯時代下社區感的消失,人們更願意蜷縮在私人空間中


「在商業邏輯下的攝影,它們自覺地就迴避掉了那些有爭議的題材」

 嘉賓介紹 

姚瑞中

藝術家,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他長期關注於臺灣的廢墟問題,以藝術的手段去洞察社會。出版過《海市蜃樓》1-7,《廢島——臺灣離島廢墟浪遊》等書。

陳榮輝

攝影師,曾任澎湃新聞英文版Sixth Tone視覺總監。目前在耶魯大學攝影系學習碩士課程。他的作品主要關注於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人和城市之間的關係,曾獲得第六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第 58 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荷賽)二等獎等等。其作品《空城計》由假雜誌出版並發行。

下文為假雜誌出版計劃《空城計》詳細信息 👇

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

小宇宙|Apple Podcast|假雜誌微信公眾號

搜索「假雜誌電臺」

喜馬拉雅小程序

網易雲音樂

小宇宙APP邀請碼

相關焦點

  • 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2020-09-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姚瑞中&陳榮輝 ︱ 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這次對談發生在某個深夜,其實對談前有點忐忑。
  • 影像上海專訪 | 陳榮輝:在新聞和攝影的夾縫中
    這幾年,陳榮輝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當我們談及中國青年攝影家群體,我們就會談及陳榮輝。
  • 《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在拍攝這個項目前,我不曾到過東北,也不曾體驗過真正的寒冷。記憶中的東北就是作家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傳》,那個北方小鎮裡有著一種寒冷的蕭瑟,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隔閡。當然還有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東北衰落與東北振興交替上演。©️ 陳榮輝當我第一次抵達伊春的時候,迎接我的就是一場十年未見的暴雪。我被困在當地的一家連鎖酒店裡。望著漫天的雪把地面一層又一層地覆蓋。
  • 2020年35周新書到店/假雜誌書店
    原創 書店 假雜誌「雜亂」©Photographer Hal冬青社成立於1984年,出版寫真集,策劃攝影展覽。◍ 冬青社 新書到店Photographer Hal「Couple Jam」最私密的浴室,也是最親密的瞬間。
  • 《闖入者》中國式失憶
    《闖入者》的英文名叫做 Red Amnesia。前面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懸疑故事,後面突然就變社會反思了(風格和故事都有強烈的變化,包括前面的懸疑在後部分基本都消解了)。割裂感確實有,好在劇情都能順過來。不過,我最喜歡的反而是後面的部分,老鄧重回貴州之後,因為到了這裡,影片才有了根。
  • 鏡頭下的廢棄遊樂園:昔日歡樂場所變詭異之地
    建築 | 設計 | 旅行 | 創意 | 生活 | 圖書遊樂園本是一個充滿快樂、正能量的地方,但當被廢棄之後,它們卻成為了一個個徹頭徹尾的詭異之地
  • 品克電臺#5 | Gorillaz街頭霸王:音樂,動畫,虛構真實
    歡迎收聽「品克電臺」,在這裡,瓜君每期都會分享一隻樂隊的音樂和他們的故事,希望優秀的獨立音樂,能夠被更多的人們聽到。每一位角色的背景設定上甚至詳細具體到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出身地,年齡,特殊偏好,和受到的音樂影響。他們的童年,如今性格的養成。以上只是簡短介紹,在街霸的音樂人主頁,有每一位角色的詳細信息。
  • KINFOLK雜誌解讀 異能電臺x有渡學舍第一季【生活雜誌】Vol.9
    插畫師:Qintong Li(Echo)每當遇到KINFOLK雜誌,它是否會吸引你翻開看上兩眼?
  • 英國探險者潛入廢棄神秘農舍,裡面丟滿成人用品被稱為「假鞭屋」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22日報導,一名在油管(Youtube)平臺發布探秘視頻的網紅最近錄製下自己夜晚潛入神秘廢棄農舍的過程,在這裡他發現了大量的成人玩具和腐爛食品,還有令人恐懼的死亡威脅。丹尼爾在油管平臺設有自己的帳號,平時各處打聽有趣的神秘地點,錄製探險視頻發到網上。他說自己偶然聽說了這處廢棄的農舍,決定前來一探究竟。丹尼爾說:「這個地方知道的人很少,我查找了很多資料也只找到早年的一些圖片,聽說這裡已經被廢棄十幾年了,之前就被來過的人稱『假鞭屋』,所以我一開始就希望能看看到底有多少假鞭還留在這兒。」
  • 五個陌生人在一間廢棄的倉庫裡醒來,發現他們都已失去記憶!
    《玩命記憶》(Unknown,2006)《玩命記憶》集合了失憶和密室兩大時髦的懸疑元素,主要講了在一間密閉的倉庫裡,五個因意外而失憶的男人尋找出路同時也尋找記憶的故事是一部不錯的懸疑推理片,有嚴謹的分析,很好的伏筆,暴風雨山莊的情景布置,以及結尾的多次逆轉,而且情節的失憶設置和對於人性的探討都較經典。
  • 失憶是怎麼一回事
    當然,我們也知道,實際生活中,雖然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但失憶的確是存在的。那失憶是怎麼一回事?失去的記憶是從此就從大腦裡完全消失了,還是仍然隱藏在某一角,只是無法讀取了呢?如果是後者,那麼失去的記憶還有可能通過某種方法恢復嗎?2015年5月29日,利根川進領導的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可以通過光遺傳學技術讓遺忘的記憶復活過來。
  • 小日子雜誌-臺灣文青 異能電臺x有渡學舍第一季【生活雜誌】Vol.8
    -這句話選自『小日子』雜誌開篇。誰背名牌包,誰背帆布袋? 有文青,有憤青,當然還有中年大嬸(笑)。『小日子』是一本熱銷的臺灣生活雜誌,不是過去,正時當下。『小日子』在不算景氣的年代萌生,卻給這個年代帶來一縷景氣。『小日子』雜誌紮根臺灣, 受臺灣土壤滋養。問臺灣土壤又是什麼?是讀者?
  • 《沐浴之王》彭昱暢:失憶之後才是真性情,假兄弟找到真情義
    《沐浴之王》彭昱暢:失憶之後才是真性情,假兄弟找到真情義彭昱暢太拼了!喜劇電影《沐浴之王》中,彭昱暢先是開場高大上翼裝飛行跌深水撞失憶,再為學習獨家搓澡秘技,混在小商販裡苦練揉麵團、搬水桶、搓玉米、削土豆神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可以說終成大器是很有說服力的。《沐浴之王》裡,彭昱暢和喬杉的兄弟情從起初利用與被利用,到後來的真情流露,相互信任互為動力,嬉笑中滿是溫情,又暖又可樂。
  • 專題|【南京文藝新地標】青果:像打開一本藝文雜誌
    唐寧軍用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形容——「一份空間雜誌」。為了讓這本雜誌從一開始就具有文化感,唐寧軍請來設計師陳衛新對「青果」空間進行設計,無論是地面、牆面、隔斷還是桌椅,皆運用了大量來自倉巷的回收木材與老城磚,門口一面牆上則布滿了舊的抽屜板。「每個抽屜後面都有一個故事」,陳衛新說。
  • 《失憶了別鬧》
    《失憶了別鬧》BY綠野千鶴【文案】楚欽找到失憶的戀人時,家裡安排的假未婚妻正陪著他
  • 劉鳳瑤做客《克拉音樂空間》暢聊《周末電臺》創作故事
    9月4日21:00,歌手劉鳳瑤驚喜做客克拉克拉線上直播互動欄目《克拉音樂空間》。此前,克拉克拉平臺曾邀請劉鳳瑤擔任克拉克拉《天選的聲音》第二季的音樂導師,對於克拉克拉的直播間和克拉克拉的粉絲們劉鳳瑤已經很熟悉了。此次空降直播間,他為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新歌《周末電臺》。
  • 鄭爽做公益不是說說而已:廢棄塑料成雜誌封面素材,效果太驚豔了!
    從《一起來看流星雨》這部電視劇裡,觀眾認識到了堅強的楚雨蕁,也認識了最真實的鄭爽,自出演偶像劇出道後,鄭爽因甜美清純的形象深入人心,觀眾更願意稱她為小仙女,因為除了顏值讓人驚豔,鄭爽真誠善良的品質更讓人喜歡,從出道到現在,十年裡鄭爽從未停止自己的公益事業。
  • 場所|香港油麻地果欄: 有水果味的呼吸空間
    到了午後,部分零售商開始左右夾道,擺放上時令水果及雜貨零食,吸引市民陸續前來選購新鮮美味的水果,同時也吸引遊人,前來尋找港產片中的曾經的街頭景象和本土生活氣息。窩打老道作為暫時存放貨物的場所。作者 攝與一般市場不同,果欄從午夜12點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到了凌晨四點至六點(黃金工作時間),更是熱鬧非凡、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