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2020-12-22 澎湃新聞

《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2020-09-09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尺寸:240 x 310 mm

裝幀:鎖線平裝

共收錄「空城計」項目中的71張照片,

一篇班宇的短篇小說《石牢》,

一篇施瀚濤評論文章《冰封而虛空的土地》。

北地凌冬。我背著30多斤重的810大畫幅相機,把三腳架作為拐杖,走在雪地上。每一次呼吸,都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個小鎮,很少下雪。在拍攝這個項目前,我不曾到過東北,也不曾體驗過真正的寒冷。記憶中的東北就是作家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傳》,那個北方小鎮裡有著一種寒冷的蕭瑟,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隔閡。當然還有新聞媒體鋪天蓋地的東北衰落與東北振興交替上演。

©️ 陳榮輝

當我第一次抵達伊春的時候,迎接我的就是一場十年未見的暴雪。我被困在當地的一家連鎖酒店裡。望著漫天的雪把地面一層又一層地覆蓋。屋子裡的暖氣很足,晚上睡覺的時候我甚至打開了房間的窗戶,希望可以把外面的冷風引入到房間。

晚上睡不著,我打開了一款短視頻軟體,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東北網紅聚集地——快手。我點開附近的人,看著距離我不到1公裡的範圍裡,有10多個活躍的帳號。附近很多年輕人通過視頻的方式在展現著自己。我發私信給這些年輕人,說希望可以給他們拍攝肖像照片。我以一種網際網路的方式去尋找拍攝當地的對象,甚至都沒有和他本人見過面。這種網友見面拍攝的方式特別有趣。不管是對於攝影師還是被攝者,都是一種不曾有過的拍攝體驗。

©️ 陳榮輝

當我的鏡頭面對這些年輕人的時候,我和他們在精神層面有種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都是來源於未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原本繁華的城市發展並不那麼順利,未來是離開還是留在這個城市成為了對話中最主要的點。有個現在在網絡上表演唱歌的年輕人,一家三代都是國企員工。他小時候喝的汽水到電影票都是安排好的。某一天,這些東西都消失了。當個體面對這種社會環境巨變的時候,那種無力感就會特別明顯。

在拍攝肖像之餘,我還去尋找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裡的景觀。在中朝邊境有一家賓館,賓館都是大落地窗。在窗戶的飄窗位置有兩張凳子和一個望遠鏡。旅客可以通過望遠鏡去看對岸的景觀。在那個時刻,仿佛大家都是希區柯克電影《後窗》裡的主人公。人人都是攝影師和窺探者的隱喻在這裡不期而至。

©️ 陳榮輝

在做新聞攝影的時候,我在儘量尋求一種客觀表達,通過拍攝戲劇性的畫面來吸引讀者。而當我面對810大畫幅的取景屏幕時,我沒有了連按快門的衝動,更多的是去安靜地觀察。觀察本身帶給了我極大的愉悅感。這種愉悅感讓我開始更開放去面對外面這個世界,從而和自己有了更深次的交流和和解。

有時候,有些畫面沒拍下,暫且過去。有時候,那些畫面又回來了,那就繼續拍下,仿佛初次所見。

——陳榮輝

-「空城計」-

- 陳榮輝 -

「其實我有一篇小說,名為《石牢》,但是不會收入下一本小說集裡。這次看照片,我覺得這個小說的氣質,或許可以與照片形成某種對稱的效果。並非是展示東北背景。小說是一個架空的「類東北」事件,而細節等算是在儘量坐實。」

——班宇

「陳榮輝出生在浙南山區的小城,在外地讀大學,之後逐漸遷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現在美國求學。他所說的自己的逃離在我的理解裡,一方面是一步步地離開曾經居留之地,離家鄉越來越遠;而另一方面,他去東北並在那裡找到共鳴,則又可以被看作為一個反向的逃離——逃離現在,反而在一片不確定的土地上找到了認同。這讓我們看到陳榮輝的東北所具有的普遍性。這個東北以及它所代表的身份和意義的不確定存在於今天中國的各個地方,城市或農村,小鎮或都市。這也讓我想到了賈樟柯早期的幾部電影,比如《小武》、《任逍遙》和《站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西北小城汾陽,它喧鬧和嘈雜的背後又何嘗不是冰封的東北土地上的停滯和虛空,以及一群在身份和意義上流離失所的年輕人?所以陳榮輝的東北故事講述的就是他自己的以及我們共同的故事,是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個側面。」

——施瀚濤

原標題:《新書發布|「空城計」:陳榮輝的東北往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攝影書,紀實攝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看展覽|東北《空城計》攝影展在臺灣
    看展覽|東北《空城計》攝影展在臺灣 黃靖淳 2020-03-29 10:48 來源:澎湃新聞
  • 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陳榮輝這期話題起始於最近由假雜誌出版計劃的新書《空城計》。我們跟隨陳榮輝的鏡頭,在東北冰封的田野上感知這座城市的命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昔日的東北大工業區的繁榮故事已塵埃落定。隨著大量工廠的破產並隨之荒廢,東北有超過180個城市正在萎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逃離故土。
  • 姚瑞中&陳榮輝 ︱ 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這次對談發生在某個深夜
  • 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假雜誌電臺#5 / 姚瑞中&陳榮輝:從廢棄空間到失憶場所 2020-09-14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影像上海專訪 | 陳榮輝:在新聞和攝影的夾縫中
    這幾年,陳榮輝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當我們談及中國青年攝影家群體,我們就會談及陳榮輝。
  • 《空城計》
    空城計這首歌對於GAI哥的粉絲一定不陌生。這首帶有濃濃中國風的hiphop無論是beat還是gai獨特的腔調,都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空城計》 陳泉永草就三國時, 蜀國丞相諸葛亮錯用馬謖,失去街亭後,只有2500軍士駐守在西城縣。
  •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
    來源:朝文社(ID:ailishi777)在名著《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這一章回中,羅貫中描寫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心理戰——空城計。從此,諸葛亮同志自編自導自演的「空城計」,就成了吃瓜群眾口中難以複製的軍事奇蹟。但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系列中,卻說過「空城計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發生在諸葛亮的身上」。其實,易中天先生說得是真沒錯,在不斷創造軍事奇蹟的漢末三國時期,空城計的確發生過——還不止一次!首先要說江東猛虎孫堅的「空城計」,這事發生在「十八諸侯討董卓」時期。
  • 華容道與空城計
    同樣道理,還有空城計。你覺得司馬懿傻到不知道諸葛亮在唱空城計嗎?司馬懿知道的。諸葛亮在城頭上彈琴,就是告訴司馬懿要冷靜冷靜。    司馬懿想啊,我一旦把諸葛亮宰了,我可就沒有敵人了,沒有了敵人,我回到朝中,那可就慘了,老曹家那些人還不得惦記著我。算了,放過諸葛亮吧,放過諸葛亮,就是給自己留條活路啊。
  • 盧臺子《空城計》之舊詞
    盧臺子《空城計》之舊詞四戒堂主人同光之季,有盧臺子者,工鬚生
  • 三國裡面的空城計——司馬懿贏得太絕了!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空城計」司馬懿是完勝!不是諸葛亮嚇跑了司馬懿,而是司馬懿逃跑裝的很像。今天小編幫司馬懿昭雪陳年往事。。。後諸葛亮首次北伐受挫,安排各路人馬退回漢中,正待自己抽身之際,不料,司馬大軍突然出現在城外幾十裡處,諸葛亮急中生智,兵行險招,玩了一手「空城計」,大開城門,並且親自登上城樓去彈琴,造成城中有埋伏的假象。司馬懿追到城下,猶豫片刻,大喊:「諸葛亮琴聲不亂,且城門大開,必有埋伏!速速撤兵!」於是司馬懿大軍調頭,卷席而退把司馬懿嚇跑了。這是「空城計」大概故事情節。
  • 三國文聘擺過空城計嗎
    這一招似曾相識,與諸葛亮的空城計在道理上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文聘是個鬥智的人,他與張遼的戰術不同,張遼更喜歡涉險擒王。而文聘則巧妙利用了孫權的心理,成功幫助江夏免於一戰。文聘擺過空城計嗎空城計,諸葛亮專用詞語,這個計策被古往今來多少人稱讚,其實,文聘更早使用這一計謀。諸葛亮應該是把這一計策發揚光大。
  • 《空城計-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唱詞一說
    喜歡看京劇的人都知道《空城計》,並酷愛《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這段西皮慢板,這段唱腔是《空城計》的精華。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但凡有另一種選擇就不要大擺空城計
    空城計有一個非常非常著名的空城計故事,出自《三國演義》,是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條亮五事」改編的一段故事,雖然是假的,但是足夠經典。不過,空城計仍然是一種被動作戰的被動行為。是那些真正實力空虛,或者因遭受意外壓力被迫走投無路的一方,採用此招,虛張聲勢,企圖矇混過關的辦法。此計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就像我文章開頭說的,空城計能否發揮作用,全看敵方主帥「腦補能力」夠不夠強。
  • 最精彩的智謀鬥法,諸葛亮與司馬懿,空城計的博弈
    看演義中,諸葛亮只帶了琴童在城上安然穩坐,性格多疑的司馬懿覺得其中必有詐,怕中計,不敢攻城。此為空城計,但是空城計的真實性歷來存在的爭議,許多人認為這件就是編造的。還有即使諸葛亮想這樣,其他的將領也不敢讓諸葛亮擺空城計,肯定會暗中保護諸葛亮。還有,作為蜀軍的最高統帥,不可能把所有軍隊都排出去,萬一曹軍過於勇猛,人數過多,容易全軍覆滅。司馬懿害怕蜀軍有埋伏這個可以理解,他可以不可以圍城,可以不可以派一小股軍隊去攻城,反正諸葛亮也沒有幾個人。
  • 諸葛亮不用擺空城計,因為司馬懿根本就沒來
    真不愧是「智絕「 不過《三國演義》裡描寫的空城計諸葛亮真的用過嗎?諸葛亮的空城計出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因為街亭之敗,諸葛亮反應不及,身邊缺兵少將,才被迫「唱」了一出空城計。「(後主建興)六年春,(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
  • 空城計到底高明在何處?跟空城沒關係,諸葛亮這兩個動作才是關鍵
    一提《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擺空城計退司馬懿十萬大軍,人們就都說太離譜,並紛紛調侃羅貫中用力過猛,玩得太假了——為了營造諸葛亮無敵形象,把司馬懿當成了傻子一般,也難怪魯迅先生,都評諸葛亮是「多智近妖」!但果真如此嗎?
  • 司馬懿臨死前的一句話,道破「空城計」真相
    在我國民間流傳至今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就源自於《三國演義》了,它是作者羅貫中根據《三國志》中裴松之所注的「郭衝三事」改編而成的一個故事。而在歷史上也確實有著利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就好比張守珪守瓜州、「飛將軍」李廣抵擋匈奴等等。 在《三國演義》中,空城計可謂是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和計謀,雖說這只是一個虛構而成的故事,但一直以來都被後人們津津樂道。
  • 司馬懿識破了空城計,為啥還要主動退兵?專家:不退兵就死翹翹了
    著名的「空城計」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第一次出現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