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京劇的人都知道《空城計》,並酷愛《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這段西皮慢板,這段唱腔是《空城計》的精華。 看空城計的戲迷就是奔聽這段唱腔去的。前後四大鬚生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都登臺表演過《空城計》,風格各異,百味齊放。這曲戲應該是三慶班盧勝奎的拿手,在同光十三絕的畫像裡扮演孔明的就是盧勝奎。當年譚鑫培常與盧勝奎配戲,自然學會《空城計》;並做為譚門當家戲,長演不衰,頗受戲迷喜愛。其譚派學生眾多,在秉承師傳下, 各自羽豐又各自成派。但沒有不會且不演《空城計》的。
《空城計》的唱詞基本一致,應該是盧勝奎流傳下來的版本,或者說是盧勝奎流傳下來的省略版。後成譚派的定型版本。
西皮慢板唱詞: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算就了漢家業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
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
閒無事在敵樓我亮一亮琴音,(撫琴)
(哈哈哈……),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
在這段經典的唱詞裡,第一、二句是諸葛亮做自我介紹,乃是個何等有本事的能人,散淡不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陰陽八卦易如反掌,後邊唱詞應為博古通今,而不是保定乾坤。而第六句東西戰南北剿應該為為國徵戰才能保定乾坤;可他卻唱成博古通今,明顯含義欠通。
當代京劇評論家吳小如說是由於譚鑫培一時疏忽,把「憑陰陽如反掌博古通今」的詞兒,唱成了「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後邊第六句的「東西戰南北剿保定乾坤」,唱成了「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 以至於流傳到現在,將錯就錯。凡改錯詞者為不正宗,反以原詞為正宗空城計。老藝人多為從小學戲荒廢學文化,對這些深奧的含義自然不清楚。但對唱詞卻滾瓜爛熟,死記於心,縱有一時忘詞錯字,事後肯定會更改過來,按師父教的來演示。觀眾戲迷也不會拿錯詞當典範吹捧至今。故而斷然不會是譚鑫培一時疏忽,而是原本就是這樣唱的。譚鑫培一代宗師不會疏忽,更不會改詞,也不能改詞。譚老闆這樣唱,戲迷認可。京戲原本就是來看角演、聽角唱。不是來聽故事,更不會來做唱詞評判家。如是來聽故事,就會起鬨,大聲呼叫:我聽了兩百年啦!是空城,司馬懿殺進去!殺!如是來當唱詞評判家,則會說京劇唱詞狗屁不通,不要唱啦!可戲迷門就是愛聽這一段,而且是老詞。200來年,喜愛至今,依舊痴迷。
你說不按譚派空城計的原詞來演唱,就要看你是什麼角了。老譚後,流派紛呈,各顯神通。四大鬚生之一馬連良登臺迷倒一大片票友, 馬老闆一時心血來潮,把唱詞按評判家的改過來,讓空城計這段西皮慢板唱詞歸正。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博古通今。
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料定了漢家業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徵南北剿保定乾坤。
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
閒無事在敵樓我亮一亮琴音,(撫琴)
(哈哈哈……),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
從詞語通順和語言邏輯上來講,這是對的。學馬派的,以後就只能按馬老闆的來囉!你如馬派老生唱譚派的詞,肯定錯啦!
另一位四大鬚生之一的奚嘯伯則是有文化底蘊的學者,他把這句改為:「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比管仲和樂毅隱種山林」,清楚地道明了諸葛亮的志向和隱士風骨。與上句和下句的意思有緊密的邏輯關聯,唱詞設計的不落俗套。另一唱詞是:「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秉忠心我扶保漢室乾坤」,都恰如其分的表達諸葛亮的身份和扶保漢室的雄心。
這三種唱詞的唱法,則代表三個老生流派。以:「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開唱的,勢必是譚-餘-楊了,他們繼承了老譚的衣缽。詞錯不變其味,唱得醇厚肅穆,唱詞雖然是在自我標榜,但絕無做作的痕跡,更沒有故弄玄虛的輕浮,因而轟轟烈烈佔據的京劇大舞臺,廣受戲迷喜愛。以:「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博古通今」開唱的,瀟灑開朗豁達,則定是馬派。以:「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比管仲和樂毅隱種山林」開唱的,厚重沉穩,老謀神算,乃是奚派也。能改老譚的唱詞,敢改老祖宗的東西,是要勇氣和底蘊的。縱歸空城計是傳統戲,不是馬派、奚派當家戲。
現我們來看看盧勝奎《空城計》超長版的唱詞和來由:
唱詞摘錄如下: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算就了漢家業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
博望坡夏侯惇興兵犯境,服關張施小計初用火攻。
小劉琮獻荊州新野焚盡,帶百姓渡長江直到漢津。
長坂坡保幼主子龍闖陣,殺七出後七進大逞威名。
張翼德在橋頭三聲大振,斷橋梁驚曹操嚇退曹兵。
曹孟德下江南魯肅來請,逞舌辯戰群儒難倒薛琮。
文主和武主戰群言不定,多虧了魯子敬排難解紛。
反間計殺卻了蔡瑁張允,小蔣幹倒做了成事之人。
講陸戰劫曹糧智激公瑾,草船計闖曹營巧借鵰翎。
獻連環燒戰船多虧龐統,看破了巧機關徐庶離營。
在帳中書掌心火攻計定,假投降苦肉計黃蓋熬刑。
周都督觀陣形山頭得病,南屏山設壇臺才借東風。
三江口縱火攻曹操逃命,八十萬隻剩下一十八人。
在烏林趙子龍截殺頭陣,葫蘆口遇張飛斬將折兵。
關雲長守華容帳中賭印,念前情放曹操大義大仁。
取桂陽見美色其心無動,趙子龍渾身膽天地英雄。
領人馬戰長沙關黃見陣,射盔纓拖刀計義釋黃忠。
攻南郡敗曹仁三氣公瑾,巧成拙龍鳳配以假成真。
先帝爺與郡主姻緣天定,小周郎折兵將又陪夫人。
周公瑾氣夾傷柴桑喪命,過長江行弔唁親送人情。
路遇著龐士元再三相請。封作了副軍師共議西徵。
第一陣取涪關楊高無命,第二陣攻雒城黃魏爭功。
可嘆他落鳳坡急功喪命,金雁橋擒張任才把冤伸。
馬孟起在西涼興兵雪恨,只殺的曹孟德割須棄巾。
誤中了反間計無謀有勇,奔漢中投張魯暫且存身。
小張松獻地圖外勾裡應,才知曉西川鏡地理行程。
張翼德戰馬超葭萌關進,逼劉璋讓成都西蜀就平。
魯子敬定巧計臨江邀飲,壽亭侯單刀會萬古留名。
張文遠鎮逍遙威名大振,有甘寧率百騎黑夜劫營。
討曹賊受密詔五臣死命,猛張飛取瓦口智勇兼能。
天蕩山焚糧草嚴顏得勝,拖刀計斬夏侯老將黃忠。
趙子龍據漢水以寡勝眾,曹阿瞞退斜谷才取漢中。
關美髯拔襄陽曹仁敗陣,斬龐德擒于禁水淹七軍。
中藥箭刮骨毒神醫治病,既下棋且飲酒不改神情。
恨呂蒙施毒計白衣偷進,渡長江襲荊州僥倖功成。
天下事成與敗自有天定,走麥城他父子雙雙歸神。
玉泉山遇普淨關王顯聖,送聖首驚孟德奸相歸陰。
小曹丕篡漢劉洛陽稱帝,先帝爺登大寶應天順民。
最可嘆急兄仇張爺命盡,應誓言雪弟恨先帝興兵。
伐東吳中箭傷黃忠喪命,小桃園再結義張苞關興。
這一陣得仇人斬殺皆盡,悔不該七百裡結寨連營。
陸伯言以書生拜了帥印,破連營施巧計也用火攻。
先帝爺白帝城龍歸海境,傳遺詔教老臣常掛在心。
那時你獻巧計五路兵進,我安居只三日五路皆平。
有孟獲在蠻荒興兵犯境,是山人用妙算七縱七擒。
班師回祭瀘水南蠻平定,上奏了出師表率將北徵。
趙子龍斬五將老當益壯,收服了姜伯約智取三城。
老王朗不識羞竟來會陣,氣填胸死陣上反落罵名。
小曹真非將才有退無進,昨夜裡趁雪夜破了羌兵。
這都是以往事言之不盡,賢父子駕到此正好談心。
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我諸葛怎比的前輩先生。
閒無事在敵樓亮亮琴音,我面前缺少個知音的人。
其來由是:相傳有一次,三慶班演出《空城計》,飾演司馬懿的淨角誤場,讓盧勝奎飾演諸葛亮在城樓沒法下場,也無法讓觀眾退票離場。才思敏捷的他即興編了108句唱詞在城樓上演唱,推延了時間,等淨角,不至冷場。唱詞典雅,將一本《三國》一口氣唱掉了大半,足見其本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文化修養。
他即興編的唱詞是108句,現保留的正規唱詞是10句。這10句需要6分半鐘演唱完,108句要演唱多少時間?到現在如有人這樣長時間的演唱,唱的嗓子背不起;聽眾也耐不住。恐怕觀眾走的走、睡的睡。只是苦了兩位老軍和兩位琴童。此乃一笑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