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驚濤:把湖南綠色農產品端上港澳餐桌

2021-01-18 湖南在線

「把湖南綠色農產品端上港澳餐桌」

——專訪澳門湖南聯誼總會理事長葉驚濤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蘇莉

「把湖南的優質綠色農產品端上香港、澳門市民的餐桌」,是葉驚濤最近一年多來致力推動的一件大事。

澳門君天集團董事長葉驚濤,剛剛就任澳門湖南聯誼總會理事長。5月23日,記者在澳門對他進行了專訪。

打通湖南優質農產品供應港澳的通道

遞上名片,葉驚濤特意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身份--珠海華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驚濤原本主要做投資,從2013年開始涉足生態農業。

澳門的農產品幾乎都靠大陸供應,可惜的是,地緣相近的湖南在其中所佔份額極少。葉驚濤想要打通湖南優質農產品供應香港和澳門的通道。

通過省海聯會的引薦,今年湖南「港洽周」期間,葉驚濤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進行了對接。5月初,葉驚濤率領一個18人的團隊到自治州考察,和自治州籤訂投資框架協議,準備投資80億元,建設一個現代農業綜合體,涵蓋農產品生產、種植、加工、包裝、冷鏈物流,以及科普、養老、觀光旅遊等項目。

同時,他們還和花垣縣等市縣籤訂框架協議,準備打造幾個供港澳蔬菜水果備案基地,提供符合要求的直供港澳農產品。目前正在對接部分單品進澳門的事宜。葉驚濤告訴記者:「龍山的蘿蔔,花垣的豆角、獼猴桃,這些藏在湘西大山裡的綠色有機食品,很快就會出現在澳門市民的餐桌上。」

一方面讓香港、澳門市民吃到來自湖南的優質有機農產品,一方面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自治州老百姓精準脫貧。在葉驚濤看來,這件雙贏的事情特別有意義。為此,他傾注了大量的心力來推動,笑言「最近做夢都在想著湖南的事情」。

原來「骨子裡還是流淌著湖南人的血液」

葉驚濤祖籍婁底新化。但他在江西省長大,上世紀90年代來到澳門,在此定居。

經商的葉驚濤,待人接物有一份學者般的謙和儒雅。但他說自己的性格中有刀鋼火辣的一面,重情重義。這種性情,如同獨特而濃烈的新化三合湯味道,是寫在他血液中的基因密碼。直到他回隨祖父回鄉祭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骨子裡還是流淌著湖南人的血液」。

情感的密碼被解開,葉驚濤與湖南的情緣連接上了,從此心繫湖南。在省委統戰部、省僑聯的牽線搭橋下,他在湖南多個市州進行投資,開展公益事業。

今年5月份,在湖南省委統戰部舉辦的精準脫貧攻堅推進會上,他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捐資1000萬元,準備設立教育扶貧基金,用於持續資助農村教師和貧困學生。此前,他還通過省華僑公益基金為勾藍瑤寨捐款100萬元,用於建設民俗演藝廳,推動景區旅遊產業升級,助力旅遊扶貧。

在澳門,葉驚濤擔任了十幾個社團會長、副會長等職務,熟諳澳門社會人情世故和商業環境。利用自身擁有的廣泛人脈資源,在澳門與湖南的交流交往中做了很多牽線搭橋的工作。

「擔任澳門湖南聯誼總會理事長,更多了一重責任。」葉驚濤說,今後會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與湖南有關的事務,把更多澳門企業家帶到湖南投資,把湖南優質的農產品輸送到港澳,利用澳門這個連接國際的舞臺,把湖南的品牌推向「一帶一路」上的葡語系國家。

相關焦點

  • 聚僑心 促脫貧丨葉驚濤:建設家鄉是每一位遊子的夢想
    葉驚濤雖然從小在江西長大,籍貫卻是湖南新化縣人。青年時期,他第一次跟隨祖父回到湖南故鄉時,聽著鄉音,看著祖父祭祖時流下的眼淚,葉驚濤突然領悟到,原來,故土一直在祖父、父親和自己心頭。「我們是湖南人,無論走到哪,根都在這裡。」祖父的囑咐,葉驚濤一直沒有忘記,也一直以自己是湖南人而自豪,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擅長之處,為湖南發展獻計出力。
  • 千裡躍真情——記傾情助力我州脫貧攻堅的愛心企業家葉驚濤
    葉驚濤(左五)考察我州供港澳農業產業基地。 產業助脫貧 鄉村必振興 幫助湘西果蔬打開供應香港澳門的通道,是葉驚濤助力湘西人民脫貧的一大手筆。 2013年,葉驚濤的公司開始涉足生態農業,「港澳的農產品幾乎都靠大陸供應,且對農產品質量要求高,而地緣相近的湖南山好水好,擁有優質的農產品。為什麼不在湖南建設農產品基地,直供港澳?」
  • 湘西州僑聯邀葉驚濤一行來到湘西開展商務考察
    受湘西州僑聯邀請,4月26日-27日,中國僑商會常務副會長、湖南省僑聯副主席(兼)、澳門君天集團董事長葉驚濤一行來到湘西永順、花垣等地進行商務考察,這是州僑聯發揮僑資源優勢,進一步強化績效考核職能,努力為招商引資牽線搭橋,助力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縮影。
  • 湖南省政協委員葉驚濤、李濤各捐款500萬元
    助力疫情防控 彰顯委員擔當省政協委員葉驚濤、李濤各捐款500萬元華聲在線2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昂昂)記者今日從省政協獲悉,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省各級政協委員積極捐款款物,其中省政協澳門委員葉驚濤和省政協常委李濤,分別捐贈善款500
  • 澳門委員葉驚濤入湘的捐贈接連追加
    今天(2月18日)下午2點,澳門君天集團再施義舉:一大批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84消毒液等醫療防護物資贈予湖南多個市州。捐贈儀式在長沙黃花機場綜合保稅區舉行。「前面幾批物資下去後,很多市縣物資依然緊張,求助的單位仍然很多,所以我們又追加了500萬元。」
  • 山東省有機農產品企業「家家富」在澳交所上市
    山東省有機農產品企業「家家富」在澳交所上市 2017年3月21日 10:58 來源:商務部駐青島特派員辦事處 &nbsp&nbsp&nbsp&nbsp山東省有機農產品企業「家家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於3月9日在澳洲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 富陽:「樹莓養生餐」端上銀湖街道「田園餐桌」
    近日,香甜可口的特色「樹莓養生餐」端上餐桌,銀湖街道第二期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田園餐桌」也如約而至。樹莓百合會、白玉樹莓羹、樹莓沙拉、冰鎮樹莓派……這些菜名,是你未曾聽到過。一顆顆樹莓在冰塊的襯託下,更加晶瑩剔透;樹莓與百合的結合,也是一種特別的享受;舀一口在嘴裡,樹莓的清香與豆腐羹的絲滑口感在味蕾中碰撞,酸酸甜甜的。
  • 捐款捐物超千萬 省政協澳門委員葉驚濤為抗「疫」再助力
    紅網時刻2月19日訊(記者 王詩穎 )2月18日下午,又一批口罩、防護服、84消毒液等醫療物資到達長沙,隨即發往湖南多個市州。截至目前,省政協澳門委員葉驚濤和他的團隊澳門君天集團捐款捐物已超過千萬。葉驚濤介紹,前面幾批物資下去後,很多市縣物資依然緊張,求助的單位仍然很多,所以又追加了500萬元。現在採購還在繼續中,主要針對醫療所需的N95口罩和防護服。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政協辦公廳向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發布打贏疫情防控倡議書,港澳委員和海外顧問積極響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打贏湖南疫情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今天,@江寧婆婆 一條微博衝上熱門!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海事部門提醒,港珠澳大橋水域嚴禁任何船舶運輸垂釣者非法登墩垂釣。垂釣愛好者應完善自身法律知識,提高安全意識,通過正當渠道選擇安全水域垂釣。該抓!找塊安靜又安全的水面不好嗎?
  • 一畝田參與第十三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 B2B電商推動農產品品牌...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8日,由商務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在南昌舉行,作為國內領先的農產品B2B電商平臺,一畝田亮相展會,向參會的領導和嘉賓展示了一畝田在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的思路和成果。
  • 港珠澳大橋電影觀後感
    牛頭島本是伶仃洋上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中國工程師們將這裡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製造工廠,為港珠澳大橋生產了33節沉管。港珠澳大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夢想的裡程碑之作,將兩岸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如今,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出世界橋梁建設的重心已在中國,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自豪。
  • 貴州省省長諶貽琴接受新華網專訪 為綠色優質農產品「帶貨」
    近日,就如何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和銜接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接受新華網專訪,為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帶貨」。  新華網:諶省長您好,感謝您百忙中接受採訪。我們了解到,貴州現在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很大,綠色優質農產品深受歡迎。請您介紹下貴州這些年農業發展採取的舉措。
  • 2020湖南國際(綠色)農機裝備博覽會
    中國是世界上農業生產最大國家之一,而湖南省是我國 的農業大省,三農發展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要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國家大力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湖南作為國內農機發展重點區域,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廣闊的市場空間,依託政府資源及相關政策,將高新技術和最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引入湖南,加強企業與專業採購商對接,實現湖南農機技術及設備利用最大化,保障各地農業增產增收。
  • 直播電商助力七臺河市綠色農產品「走出去」
    ,七臺河市組織10餘家優秀農產品企業代表和近30種特色農產品參展,並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展銷」的方式,全面展示七臺河市綠色食品。 七臺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錢言考說,多年來,七臺河市一直堅持「走特色路,打綠色牌,建設特產之鄉」的發展思路,在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上,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經濟作物,逐步形成了雜糧雜豆、萬壽菊、紅松果仁、葡萄、有機草莓等地方優勢產業,特色產業面積到達了30萬畝以上。
  • 堅守港珠澳大橋
    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港珠澳大橋戰「疫」一線傳來。    在世紀工程、口岸一線,他們是挺身而出處置疑似染疫旅客的海關關員,是毅然「逆行」護送湖北籍旅客入境的邊檢民警,是用真情服務傳遞口岸溫度的青年志願者。    在24小時通關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像邵梁這樣的青年關員還有很多。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們一次次挺身而出,穿上防護服,站在口岸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沿。    王蕾是該青年文明號的一名成員,地道的湖北妹子。醫學專業出身的她也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戰「疫」中。面對返程入境的湖北老鄉,她有種欲言又止的親切。
  • 「新花城」穗港澳粵語頻道上線,打造穗港澳交流合作主陣地
    廣州市區融媒體中心客戶端「新花城」穗港澳粵語頻道6日上線,頻道將被打造成服務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的窗口、連接粵港澳生活圈的第一城市指南和促進穗港澳交流合作聯絡的主陣地。具有粵語生態、繁體顯示、港式表達三大特色的「新花城」穗港澳粵語頻道受到不少港澳青年的關注。
  • 回首臺灣蘇澳港的百年變遷
    今日我們所見的蘇澳灣,是由北方澳的軍港、南方澳的漁港與蘇澳商港等「三港合一」所組成,呈雞爪型。北方澳的軍港是於1974年的《龍淵計劃》時建立,並將居住在北方澳的居民集體遷村至南方澳;南方澳漁港是於日據時期的1923年,由日本人打造而成的現代漁港;而蘇澳商港則是光復後的十大建設而成。
  • 湖南發展精細農業:果蔬冷鏈下田間 農產品銷售更暢通
    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實習生 李麗璇 嶽陽、益陽報導湖南是農業大省,精細化農業發展適逢其時。近年來,湖南圍繞三個「百千萬」工程和「六大強農」行動,推動農業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轉型升級,《農業農村部關於加快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從源頭上加快解決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初一公裡」問題。
  • 江西大力推動綠色農產品「攜碼入市」
    新華社南昌11月9日電(記者 陳春園)正值蜜桔豐收季節,江西興國縣崇賢鄉三角村國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給一批銷往上海的蜜桔貼上農產品二維碼。今年9月,公司正式被納入江西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消費者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清楚了解蜜桔的生產過程、採收日期、檢測結果等信息。
  • 國際頻道《中國澳驕》登陸湖南衛視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
    《中國澳驕》!就在今天!17:10!湖南衛視!你,看了嗎?1999年12月20日,在《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旋律中,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冉冉升起,象徵著澳門終於回歸了祖國的懷抱!作為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定的外宣平臺、湖南廣電外宣體系三大主平臺,湖南國際頻道此次聯合兩地資源,推出大型紀實訪談類節目《中國澳驕》——展現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以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新時代的發展變化,深入澳門,發掘建設澳門的行政、經濟、文化、交通、公益、美食、旅遊、藝術、體育、建築等領域十五位精英,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回溯澳門的發展和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