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令影視行業哀鴻遍野。上半年,光線傳媒營收2.59億元,同比減少77.86%,而近期上映的《八佰》票房,截至8月27日超13億,可以說是拯救業界於水火。雖然新冠陰霾尚未消散,各路電影已紛至沓來,《姜子牙》的票房對光線傳媒來說至關重要。
《投資者網》王柱力
若說電影行業在疫情中已然凍僵的話,《八佰》則讓其氣血逐漸復甦,隨後上映的影片能否藉此勢頭亦取得佳績事關重要,這其中就包括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線傳媒,300251出品的動畫電影《姜子牙》。
但布局越大,耗費越多。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淨利潤出現下滑80.46%的背景下,拓展劇集業務所需的資金是否充裕、如何分配?通過院線電影收入補貼劇集製作,或用劇集項目盈利分攤電影風險,以當下市場來看,這兩者同時面臨各自的風險。
珠玉在前 「姜子牙」備受期待
光線傳媒在疫情中所受衝擊非小,其2020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2.59億元,同比減少77.86%;歸母淨利潤0.21億元,同比減少80.46%,其中屬於電影及衍生品業務的收入為0.92億元,同比減少90.06%。
按一般構想,影院關門之後,為尋找替代娛樂產品,觀眾或許更願意回家在電視前或網上收看劇集,這對於電視劇產業來說自然是有利的。但實際上疫情期間許多劇組不能開工,加之交通受限,需跨省或出國製作的項目擱淺,諸多合同面臨違約。
光線傳媒的電視業務亦難倖免,2020年上半年,電視劇業務收入1.53億,同比減少30.56%;連帶著藝人經紀業務也有所下滑,同比減少45.58%。接下來上映的影片,是其能否打贏下半年翻身仗的關鍵。公司也參與出品了《八佰》,但憑該片掙足臉面的自然是主要出品公司華誼,《姜子牙》才是其押寶之所在。
《蕎麥瘋長》也是光線傳媒安排在疫情後上映的電影,已於8月25日登陸院線。但公司顯然沒對它抱有太多期待,而是將《姜子牙》視為重回觀眾視野的重頭戲。《蕎麥瘋長》是90年代背景下都市愛情故事,這種題材在當今市場中本就不溫不火,雖有金馬影后馬思純加盟,但其他主演亦非巨星或頂級流量,新人導演的水平也差強人意。目前該片在豆瓣的評分只有4.7。
《姜子牙》則不同。去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現象級的製作,票房突破50億元,冠絕2019年,為光線傳媒的動畫電影積攢了優異的觀眾口碑。
因為影院上座率暫時不可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同為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製作,同屬「封神宇宙」,《姜子牙》能否像《哪吒》一樣精彩尚未可知,但想要延續《哪吒》的票房神話幾無可能。
票房不僅是影視公司的主營收入來源,更是顯揚公司名聲、影響股票市值的重要因素。相比於其他行業,投資者對影視公司的感覺更加具體直觀。關鍵作品的口碑和票房,直接關係到投資者信心。
以年初的《囧媽》為例,該片於院線撤檔,由字節跳動6.3億買下版權在線免費播放,賺足了口碑,其出品方歡喜傳媒短時間內股價大漲逾43%。如果《姜子牙》依然能做到有口皆碑,至少在光線傳媒的股價上,應該明顯有所表現。
分帳制讓光線劇集亦不明朗
據公開資料顯示,光線傳媒立足於內容製作,在影視行業內多線布局,除了電影、電視劇出品,以及藝人經紀等傳統營收渠道外,公司亦積極參與網劇和網絡電影的製作。網劇的播放平臺雖然主要由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家把持,但劇集製作領域依舊是一片盈利可觀的沃土,各個平臺的競爭使網劇缺口較大。
網劇備案數量在2019年11月達到峰值,為151部。2020年上半年,上線的網劇數量就達195部。如果再把視線放遠一些,參考電子器材等其他行業數據,網絡視頻的崛起會顯得更加迅猛。
據工信部最新數據,中國手機用戶超15.7億,人均擁有1.12部,今年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2036.6萬臺,在疫情最為嚴重的二月份,國內手機出貨量依舊有638.4萬臺。隨著5G技術應用,移動端觀眾將繼續與日俱增。製作公司在此種趨勢下奮勇爭先,光線自然也不例外。
但布局越大,耗費越多。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淨利潤出現下滑80.46%的背景下,拓展劇集業務所需的資金是否充裕、如何分配?通過院線電影收入補貼劇集製作,或用劇集項目盈利分攤電影風險,以當下市場來看,這兩者同時面臨各自的風險。
就上述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投資者網》聯繫光線傳媒,公司稱「現階段統一不回復調研函。」
公開資料顯示,光線傳媒對於下一步的劇集業務已有了明確的規劃,報告期內,發布包括《山河枕》《春日宴》《拂玉鞍》《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渦》《所有的鄉愁都是因為饞》等在內的14部劇集片單。這些劇集基本由成熟的小說或漫畫IP改編而來,讓劇集未播之時就自帶流量。風險在於,原著讀者群對劇集頗為挑剔,若在製作上不夠用心,很容易招來口誅筆伐。
之前網劇製作以IP為中心,只要IP優質,網站就會全盤吃下劇集版權,製作方搶IP就佔搖錢樹,今時今日此種模式已是難以為繼。不言而喻,網劇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急劇攀升,2017至2019年,網劇單集成本增速達230%;今年頭部網劇單集價格更是突破2500萬。平臺方也開始尋求分攤風險,比如愛奇藝,就對一些S級頭部網劇就實行了分帳模式。若劇集受到青睞,製作方自無虧損之虞,反之則要承擔損失。
光線傳媒能否提升從優質IP到優質劇集的轉化率,這14部網劇在行業新模式下能獲利幾何,一切尚屬未知。換言之,暫時不能寄望於網劇項目減輕《姜子牙》身上的擔子。
「姜子牙」成敗關乎光線未來
昔日周文王為姜太公拉車八百步,請其出山襄助大業。如今《姜子牙》是否能為光線傳媒再現風採?自去年起,中國影迷開始熱盼「封神宇宙」的成型,該公司從未公開給過回應。但從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項目看,曾傳出夭折消息的「神話三部曲」之一《鳳凰》仍在製作日程中,《哪吒2》進入前期策劃階段。上半年還推出了影視聯動衍生漫畫《敖丙傳》。
IP系列電影的優勢在於:鎖定連續收益、低成本宣發、衍生品收入潛力。《哪吒之魔童降世》曾採取授權工作室開發的模式,靠手辦、玩偶、徽章等衍生產品實現1467.8萬元的眾籌金額,創下業內紀錄。
不論光線傳媒是否有「封神宇宙」的大野心,系列電影都是一條肉眼可見的中興之路。
因此,《姜子牙》的成敗至關重要。市場回暖之後,疫情早期撤檔影片將陸續回歸,積壓存量亟需出清,競爭激烈可想而知,排片重現繁榮更令人興奮。《姜子牙》若能領跑影業全面復甦的窗口期,對光線傳媒至關重要。(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