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爭議不斷 能否扛起拯救華誼重任已成問號

2020-09-05 天刀少帥家族

電影《八佰》海報

  「單就七夕節,《我在世界的盡頭等你》比《八佰》賣得都好。」

  全美影院運營部一位工作人員看著疫情期間密密麻麻的觀影登記本時,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這幾天多是來看《八佰》的,選擇不多,但國慶檔不同,《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等等,片源增多,好戲開始。」

  儘管七夕節前夕,《八佰》排片從60.5%降至34.2%,但兩部愛情題材電影的上映並沒有影響《八佰》強勢上揚,上映四天,票房破10億元。

  這種「沉默中的爆發」自《八佰》宣布定檔就已顯現。8月初定檔消息一出,影視股乘上東風,25家影視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受《八佰》良好口碑和票房刺激,出品方華誼兄弟股價自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累計漲幅已達50%。

  另一部影片《姜子牙》宣布定檔國慶後,雖然衝上熱搜,但是出品方光線傳媒8月17日早盤觸及漲停後,漲幅迅速縮窄至不足2%。

  經歷疫情創傷後,影視行業看似慢慢走出低谷。但無論是觀眾,還是股民,已變得理性。

  走出低谷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八佰》有望成影院復工以來點燃市場的「第一把火」。在行業巨虧,頭部內容片方觀望之時,華誼此時提檔《八佰》和觀眾的熱烈反饋給行業打了強心針,伴隨《八佰》的點映,其他片方有望持續提檔,加速電影行業回暖,提振市場熱情,但行業長期邏輯仍在「內容為王」,內容決定行業復甦節奏。預計院線公司利潤拐點在2021年一季度,長期票房恢復看上座率。

  這一點,與多家院線方預測相似,「很多影片還沒有定檔,而這次暑期檔尾巴,再加國慶檔與賀歲檔,今年的票房能夠達到去年的一半就不錯了。只有好片接連不斷才會讓市場真正恢復並繁榮。」

  不過,佔領市場空白期的《八佰》上映後,因發行策略以及刪減傳言引發負面輿論,在一定時期內波及口碑,目前其豆瓣評分停留在7.7分,這也讓《八佰》最終票房變得不確定起來。

  目前市場對《八佰》的最終票房預測有多種。拓普數據預測,《八佰》最終票房為25億元,貓眼專業版預測19.8億元票房,燈塔專業版票房大比武數據平均數值為18億元,有些業內人士則預測其最終票房將落在15億元。

  以最低15億元計算的話,投資超過5億元的《八佰》只能持平,如果「子彈多飛會兒」,達到十八九億元,甚至22億元的話,華誼兄弟的帳面上多少是有盈餘的。根據某券商預測,如果《八佰》最終總票房為14億~22億元,華誼兄弟出品佔比為45%~60%,那麼影片可為華誼兄弟帶來2.92億~6.12億元的分帳收入。

  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華誼兄弟營收2.29億元,同比下降61.4%,其帳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剩2.68億元。

  毫無疑問,《八佰》最終票房收益不錯的話,對於這家民營影視老大而言,可以起到「起死回生」的重要作用。但隨著爭議不斷,《八佰》能否扛起這份重任已成問號。

  絕地重生的影視公司

  同樣陷入票房疑雲的還有《姜子牙》。

  作為光線傳媒主導的「神話三部曲」之一,《姜子牙》常被定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姊妹篇。去年《哪吒》票房突破50億元,位居內地影史票房榜第二名,也讓出品方光線傳媒改寫命運。

  從點映0.1%排片率開始,《哪吒》以強硬的口碑打到上映首日33.7%排片,成為國產動畫的一個奇蹟。光線傳媒股價自這部動畫點映開始,到2020年疫情暴發之前,股價漲了近九成,帶動單季度淨利潤超過10億元。

  但受疫情影響,光線傳媒多部影片擱淺,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淨利雙降。半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收2.59億元,同比減少77.86%;歸母淨利潤2057.2萬元,同比減少80.4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318.76萬元,同比下降119.22%。

  《姜子牙》定檔國慶上映,似乎又擔起了《哪吒》當時的重任。

  原本春節檔上映的《姜子牙》與《哪吒》之間IP聯動已經引起部分公眾關注,加之「國漫崛起」情緒營銷以及光線傳媒近年對動漫電影連續輸出,使得觀眾對《姜子牙》的期待值居高不下。但《姜子牙》的IP認知與市場期待值是否真的達到國產IP大片級別,它能否成為第二個《哪吒》,還得看國慶檔最終決戰。

  《姜子牙》的對手同樣面臨「絕地重生」。作為《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也是五位導演、五個故事。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以28.61億元票房榮登10月票房冠軍,創國慶檔票房新紀錄。同時該片位列2019年度票房第四、國產電影票房第三。

  今年,集結了張藝謀、寧浩、徐崢、葛優、黃渤、沈騰等實力派演職人員的《我和我的家鄉》不可小覷,尤其背後的出品方之一,曾製作過《戰狼2》、《流浪地球》的北京文化(8.360, -0.06, -0.71%)。與華誼兄弟一樣,「戰功赫赫」的北京文化也背負經營壓力。

  根據北京文化2019年年報,公司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8.55億元,同比增長15.37%;淨利潤虧損23.06億元,同比減少1943.12%。2020年半年報預告中,北京文化預計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5000萬~70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4597.07萬元,虧損狀況基本平齊。

  今年2月,國資入股被看作北京文化邁出低谷的信號,而《我和我的家鄉》上映或許能夠幫助北京文化更快走出各種風波。

  看似熱鬧繁華的國慶檔,實則是各大影視傳媒公司的「絕地重生」之戰。

相關焦點

  • 《八佰》能否拯救華誼於水火?
    電影《八佰》,果真成了華誼的「救命稻草」。少量的電影資源加上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在電影院還未完全的開放的情況下,華誼敢於人先讓《八佰》第一輪上映。過去兩年裡,圍繞在華誼和王中軍、王中磊身上最多的詞就是「拯救」和「還債」。為了拯救華誼兄弟,王中軍賣掉了家中的藏畫,兄弟二人賣掉了香港的豪宅。
  • 《八佰》點映票房破億!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華誼兄弟受多方因素影響,2019年淨利潤虧損額近40億元。《八佰》不但承擔著&34;大業,也肩負著華誼的生死。此前導演馮小剛預測《八佰》可達到20-30億票房,表示&34;本土便利店成宣發渠道華語電影擅長進行異業合作,這次電影《八佰》選擇了在生活中影響頗大的平臺進行戰略合作
  • 《八佰》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這兩天,隨著影視行業的復甦,電影《八佰》成為新晉票房「黑馬」。正式公映三天後,票房破了十億,這給出品方華誼兄弟帶來了翻盤希望。有人說,《八佰》不僅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也讓華誼兄弟吹響了公司保衛戰的號角。因為,華誼兄弟不順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 備受爭議的《八佰》,華誼兄弟的背水一戰
    作為疫情之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大製作新片,《八佰》的時間點抓得很準,也成功帶動了一波觀影熱潮,相信此時的投資方華誼兄弟與導演管虎,心情或許寬慰了一些。自《八佰》這部影片誕生之日起,就承受了太多的期待與爭議。
  • 十億《八佰》,難救華誼
    8月21日,《八佰》正式上映。截至發稿,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八佰》票房達到9.31億。上映四天,票房接近十億的成績單使《八佰》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拯救電影市場之作。自點映以來,華誼兄弟的《八佰》已成為了最大的一匹「黑馬」,票房一路高漲。上一回華誼站在行業的焦點,恐怕是二十年前,在《鬼子來了》等熱門電影的驅動下,將華誼兄弟送上中國電影市場的中心位置。
  • 八佰救市,華誼卻不救人
    《八佰》爆了。在當下這個疲軟的電影市場,點映三天的它已拿下了1.28億的票房。他毫不保留地誇讚道——《八佰》會有井噴式的觀影和票房。只有這部電影,可以擔起復興的重任。當這個電影可以達到20億、30億的票房,當全世界的影院都處在艱難時期,這部電影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會讓世界電影人振奮。
  • 《八佰》能否讓債務纏身的華誼走出危機?
    ,《八佰》影片成本已超過5億人民幣,這也是華誼近幾年來投資最大的重量級作品。其次,《八佰》是一部寫實的歷史題材片,斥巨資打造,眾星雲集,在2019年就備受期待,延遲至今上映也讓整部影片話題感很強,能夠加快影院回暖腳步,引爆壓抑已久的觀影熱情,實現超預期的表現。
  • 《八佰》的上映對華誼意味著什麼?
    憑藉著口碑和話題的層層發酵,《八佰》儼然成了今年疫情以來第一部具有爆款相的電影,而對於背後的主控方華誼兄弟來說,在經歷了連續3年的業績下滑以及今年疫情的衝擊後,《八佰》的上映也有望幫助正處於危機邊緣的華誼走出低谷。
  • 華誼兄弟背水一戰:《八佰》上映能否救主?
    保殼關鍵一年2018年四月殺青,2019年定檔又撤檔,如今再次定檔,《八佰巨額虧損導致的資金短缺,讓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不得不變賣收藏自救。如今《八佰》再次定檔,作為影院恢復營業後的首部大製作,《八佰》自傳出定檔後備受關注。14日首日點映會上,《八佰》票房達到1500萬元,截至8月18日,《八佰》預售總票房突破億元大關。
  • 《八佰》熱映不僅拯救了華誼兄弟,還令IMAX公司股票飆升
    外媒對《八佰》助力IMAX股票飆升的報導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8月25日,據外媒報導,在《八佰》票房斬獲1.16億美元,締造2020全球開畫票房新紀錄後,IMAX公司的股價於周一暴漲10%,達到疫情出現後的最高水平。
  • 管虎《八佰》終定檔8月21日,被傳刪18分鐘,救市希望或落空
    》這次的定檔自然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對於當下疫情後時代的中國電影而言,這部重量級影片對於市場和觀眾有著重大的影響,擔負著救市的重任;對於出品方華誼兄弟而言,在連續兩年電影市場上表現遠低於預期外,早已來到生死關頭的華誼兄弟也急需要一部能拿出手的影片來挽回電影業務不斷下滑的頹勢。
  • 《八佰》點映大賣1500萬元,華誼兄弟能否扭虧為盈?
    隨著《八佰》的首映,沉寂已久的華誼兄弟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不同於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二級市場關注的問題乃是,連續虧損2年、帳面上僅剩下2.68億元的華誼兄弟,還能夠支撐多久?  彼時的華誼兄弟旗下明星雲集,乃是毫無爭議的行業一哥。一面是李冰冰、範冰冰、周迅、黃曉明等明星藝人,一面是馮小剛、趙寶剛、管虎等實力導演,華誼兄弟利用「大導演+大明星」的打法,扛起國內影視公司第一梯隊的大旗,並連續多年蟬聯國內票房冠軍。與此同時,市場上到處傳說著王中軍這一娛樂大亨的傳奇故事。
  • 回來的《八佰》,回不去的華誼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的微博在去年6月停更後,於8月2日下午首次更新:「《八佰》8月21日,翹首以待,中國電影加油。」由此可見,華誼兄弟對《八佰》的市場反應也是給予了極高的期待。華誼危機能否解除而《八佰》對華誼兄弟來說,有著特殊意義。
  • 《八佰》定檔,華誼兄弟能否重獲生機?
    」作為電影院自7月20日復工後定檔的首部國內商業大片,《八佰》也是一部輿論市場等待已久的國產大片。好在最近有好消息傳來,7月31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已與招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將向華誼提供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的非承諾性綜合授信額度,15億的授信是針對華誼兄弟影視未來三年的片單,合作片單超過30餘部,時間覆蓋到2023年。
  • 在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能被電影《八佰》拯救嗎?票房是一大關鍵
    雖然還不確定能否達到業內期待的15億票房,但就目前的點映成績來看,也算是讓正處於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鬆了一口氣。不過目前深陷泥潭的華誼兄弟,真的能靠一部電影翻身,被公映在即的《八佰》拯救嗎?自從2018年6月「陰陽合同」事件被曝光後,華誼兄弟的業績直線下滑,市值更是大幅縮水,別說淨利潤了,就連不虧損都已經成了一種奢求。
  • 華誼、影院、觀眾,為何都死磕《八佰》?
    大家一面對所謂技術原因不停揣測,大到國家關係、審查制度、內容爭議,小到剪輯、畫面、聲音、字幕等細節的推敲,輿論始終沒有影響到觀眾的觀影欲望,觀眾能保持對《八佰》期待直到現在,證明電影始終有它的吸引點。之前一把血淚史,又遇疫情衝擊的華誼是要從《八佰》開始在2020打開局面了?從2009年上市風光無限,再到2018年首虧10.93億元開始,華誼兄弟2018、2019兩年累計虧損金額超過50億。運轉上處於賠錢狀態,千萬市值成為泡影,曾經的業界旗幟感到地動山搖。2020能否扭虧,這個節點尤為重要。
  • 29.35億元,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 華誼兄弟王中磊:《八佰》是...
    採訪中,談起《八佰》和華誼兄弟一路走來的心態,王中磊坦言,或許潛意識裡會有這些想法,「但電影的魅力就是讓你享受快樂的同時能很快進入下一部工作中」。華誼兄弟需要一次證明,而《八佰》恰是調整後重新邁出的第一步。從2018年行業「陰陽合同」事件開始,「中國影視第一股」華誼兄弟經歷了從上市之後從未有過的危機和挑戰,業績不斷虧損、資金緊張,讓華誼兄弟身陷質疑和爭議。
  • 華誼營收大降70%,光有《八佰》還不行
    更重要的是,目前《八佰》的收益已經可以覆蓋掉上半年虧損。但正如華誼兄弟CEO王中磊自己所言,《八佰》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否真的可以拯救百億市值的華誼,目前市場還在打問號。隨後幾天票房更是不斷走高,7天時間內,《八佰》的觀影人次突破了3500萬人。並帶動單日票房大盤突破了2.5億元,隨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新片上映後,二者共同撐起了七夕檔單日5.23億元的票房。一位影院從業者在朋友圈轉發這個成績時寫道,「久違了」。
  • 《八佰》能拯救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嗎?
    儘管《八佰》能否達到業內期待的15億元票房還未可知,但能在影院上座率不得超過50%的規定下,一度達到41.4%的上座率,點映四天累計收穫票房突破1億元,已經算是提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八佰》也給行業帶來信心,大規模點映後,《奪冠》《姜子牙》等春節撤檔大片陸續重新定檔,就是一大佐證。
  • 專訪| 王中磊:《八佰》是目前華誼電影中盈利比例最高的前三位之一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作為行業復工後第一部定檔上映的大投資影片,《八佰》的成功不僅提振了市場信心,也一定程度上讓這兩年身處質疑和爭議中的華誼兄弟再次證明了自己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