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近日,管虎導演的《八佰》舉行了第一輪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據業內分析,該片未來票房有望突破10億元。
隨著《八佰》的首映,沉寂已久的華誼兄弟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不同於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二級市場關注的問題乃是,連續虧損2年、帳面上僅剩下2.68億元的華誼兄弟,還能夠支撐多久?
作為曾經的「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經歷過「三馬入股」的高光時刻,市值一度逼近千億。但由於盲目的多元化發展,又淪落到連續巨虧、瀕臨退市的境地。在公司兩年虧掉50億元之後,王中軍被迫賣出自己的豪宅與名畫來應對債務危機。
據了解,影片中,八百壯士在經歷了四天四夜的殊死搏鬥後,終究未能守住上海。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實際情況與《八佰》的巨額投資,10億元的票房未必能給華誼帶來多少利潤。如今,華誼也在積極運作定向增發以求獲得23億元的現金支持。華誼兄弟最終的命運,恐怕還是要由資本來決定。
高光時刻,中國電影第一股
提到影視傳媒公司上市公司,相信大多數投資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華誼兄弟。作為曾經的「中國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最早是從事廣告業務。在投資馮小剛電影之後,華誼逐漸在影視圈站穩腳跟。在此此後,華誼兄弟全面進入到影視劇製作與發行、藝人經紀及娛樂營銷等領域,並於2005年組建了華誼兄弟集團。
2009年9月,華誼兄弟IPO申請順利過會,成為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之一,股票代碼為300027。
彼時的華誼兄弟旗下明星雲集,乃是毫無爭議的行業一哥。一面是李冰冰、範冰冰、周迅、黃曉明等明星藝人,一面是馮小剛、趙寶剛、管虎等實力導演,華誼兄弟利用「大導演+大明星」的打法,扛起國內影視公司第一梯隊的大旗,並連續多年蟬聯國內票房冠軍。與此同時,市場上到處傳說著王中軍這一娛樂大亨的傳奇故事。
最終,華誼兄弟IPO的融資規模到達12億元,比原定的6億元融資計劃高出整整一倍。與投資者對電影行業的看好不同,王中軍卻認為,電影市場的變化太多,專注於電影一項業務,很容易讓華誼陷入被動狀態。
有了資本的加持,華誼兄弟開始在遊戲、文化地產等領域全面布局,打造「東方迪士尼」已經成為王中軍的最新目標。2014年,王中軍正式提出「去電影化」新戰略,華誼兄弟開始從倚重電影向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網際網路娛樂、產業投資四大業務板塊平衡發展加速轉型。
2014年11月,阿里、騰訊、平安資管以24.83元每股的價格,參與華誼兄弟的定向增發。據稱,定增方案原本只是為馬雲和馬化騰準備,馬明哲在一次飯局上知道此事之後,硬是從二馬手中搶到了部分股份。
本次增發,華誼兄弟共募集資金36億元。此後,華誼開始在實景娛樂板塊與網際網路娛樂領域加大投入。據了解,華誼兄弟在海南海口投資的首個電影小鎮項目好在高達55億元,並提出要於2016年底前在海南、成都和北京等地建成20個小鎮。
華誼兄弟的高調不僅在產業投資上面,董事長王中軍在拍賣領域同樣出手驚人。2014年11月,王中軍以3.77億元價格在美國拍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並送給馬雲這一「時間最長的朋友」先掛一年。
2015年6月,創業板牛市來臨,邊看電影邊買影視股成為白領人士最時尚的生活方式。明星股華誼兄弟更是在6月12日創下32.13元的歷史高點,市值接近900億元,千億市值指日可待。誰都沒有想到是得是,在「三馬入股」、「東方迪士尼」、「影視第一股」等光環籠罩下的華誼兄弟,正演繹著一場盛極而衰的悲劇,開始了慘烈了戴維斯雙殺。
商譽壓頂,市值縮水90%
實際上,過度多元化的擴張,讓華誼兄弟進到許多陌生領域,除了投資掌閱科技帶來的豐厚回報之外,華誼兄弟後期的投資多未到達預期成效。過度的精力分散,也讓華誼在電影領域的專注度大打折扣。
實際上,早在2014年,也就是公司東方迪士尼戰略初具輪廓之時,華誼兄弟的電影大本營卻危機出現。華誼「去電影化」戰略的實施,導致了眾多藝人的出走與獨立。
這一年,華誼兄弟整體票房收入為20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滑10億元,多年的票房冠軍寶座被光線傳媒奪走。只是藉助於減持掌閱科技的股票的投資收益,華誼兄弟表面業績仍舊維持著增長。但僅僅在一年之後,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就爆出了4000萬元的虧損。
為了應對明星藝人出走帶給公司的困擾,華誼此後採用高溢價收購明星合作公司來捆綁藝人、導演資源資源。這一舉措不僅讓華誼身負利益輸送的質疑,也為日後的商譽暴雷埋下了伏筆。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按照15億元的估值,出資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剛剛成立2個月的東陽美拉70%的份。資料顯示,當時的東陽美拉總資產1.36萬元,負債1.91萬元,淨資產為-5500元。
如此誇張的高溢價收購,讓華誼的商譽資產迅速飆升。數據顯示,2012年-2015年,華誼兄弟商譽價值分別為3269萬元、3.54億元、14.86億元和35.7億元,四年之內增長超過35億元。
2018-2019年,華誼兄弟商譽減值超過24億元,佔據著總虧損金額的一半。公司通過綁定藝人來維持業績的方式並沒有走通,並深深陷入虧損的泥潭。
2018年,崔永元曝光娛樂圈的陰陽合同,華誼兄弟重金投資的《手機2》被無限期停檔。與此同時,長期為華誼貢獻著投資收益的掌趣科技股票,也在前一年被清倉出售。
失去了掌趣科技這一多年可以美化財報的非經營性收益主要來源之後,華誼兄弟帳面終於在2018年首現虧損,而且一虧就是10.93億元。就在投資者驚魂未定之時,華誼兄弟又在2019年爆出了39.6億元的巨虧。
在公司深陷虧損泥潭的同時,華誼兄弟還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東方迪士尼的夢想最終漸行漸遠。2019年4月2日,華誼兄弟股價最低跌至3.21元,市值跌破90億元,縮水超過90%。
新冠疫情,屋路偏逢連夜雨
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網際網路娛樂等三大業務板塊營收悉數下滑,公司主營業務同比下滑高達43.81%。
與此同時,公司有息負債開始大幅增加。其中,公司短期借款由1.92億元增加至20.87億元,增幅超過10倍。
負債金額的大幅增加,讓華誼兄弟背負上沉重的財務壓力。2017年-2019年,華誼兄弟連續三年利息支出超過3億元,對其業績表現形成了很大的拖累。此外,公司流動比率、速凍比率等短期償債指標不斷惡化,流動性壓力不斷增加。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讓華誼兄弟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營業收入2.29億元,同比下降61.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億元,同比下降52.64%。與此同時,華誼兄弟帳面現金僅剩下2.68元,但公司短期借款仍高達20.75億元。公司流動比率僅為0.62倍,速凍比率近為0.11倍,償債風險可想而知。
面對著公司的償債壓力,王中軍公開表示正通過賣畫、賣房的方式來籌措資金。此外,公司在7月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等8名對象發行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八佰》的上映,是否能化解華誼兄弟的燃眉之急?
據了解,《八佰》的製造成本高達5億元。按照業內專業人士的估計,10億元票房只能保證華誼收回投資成本,15億元票房才能確保華誼兄弟實現盈利。因此,目前《八佰》10億元的票房,對華誼而言並非利好消息。
然而,在《八佰》定檔的消息公布以後,華誼兄弟股價持續上漲,累計漲幅已經超過30%。顯然,投資者對這部疫情解封後的首部大片充滿期待。但在華誼債務危機及虧損現狀真正化解之前,盲目的追高似乎並不明智。顯然,華誼兄弟想要在2020年扭虧為盈,並不能只依賴一部《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