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點映大賣1500萬元,華誼兄弟能否扭虧為盈?

2020-08-23 網際網路分析師于斌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近日,管虎導演的《八佰》舉行了第一輪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據業內分析,該片未來票房有望突破10億元。

  隨著《八佰》的首映,沉寂已久的華誼兄弟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不同於觀眾對影片內容的好奇,二級市場關注的問題乃是,連續虧損2年、帳面上僅剩下2.68億元的華誼兄弟,還能夠支撐多久?

  作為曾經的「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經歷過「三馬入股」的高光時刻,市值一度逼近千億。但由於盲目的多元化發展,又淪落到連續巨虧、瀕臨退市的境地。在公司兩年虧掉50億元之後,王中軍被迫賣出自己的豪宅與名畫來應對債務危機。

  據了解,影片中,八百壯士在經歷了四天四夜的殊死搏鬥後,終究未能守住上海。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實際情況與《八佰》的巨額投資,10億元的票房未必能給華誼帶來多少利潤。如今,華誼也在積極運作定向增發以求獲得23億元的現金支持。華誼兄弟最終的命運,恐怕還是要由資本來決定。

  高光時刻,中國電影第一股

  提到影視傳媒公司上市公司,相信大多數投資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華誼兄弟。作為曾經的「中國電影第一股」,華誼兄弟最早是從事廣告業務。在投資馮小剛電影之後,華誼逐漸在影視圈站穩腳跟。在此此後,華誼兄弟全面進入到影視劇製作與發行、藝人經紀及娛樂營銷等領域,並於2005年組建了華誼兄弟集團。

  2009年9月,華誼兄弟IPO申請順利過會,成為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業之一,股票代碼為300027。

  彼時的華誼兄弟旗下明星雲集,乃是毫無爭議的行業一哥。一面是李冰冰、範冰冰、周迅、黃曉明等明星藝人,一面是馮小剛、趙寶剛、管虎等實力導演,華誼兄弟利用「大導演+大明星」的打法,扛起國內影視公司第一梯隊的大旗,並連續多年蟬聯國內票房冠軍。與此同時,市場上到處傳說著王中軍這一娛樂大亨的傳奇故事。

  最終,華誼兄弟IPO的融資規模到達12億元,比原定的6億元融資計劃高出整整一倍。與投資者對電影行業的看好不同,王中軍卻認為,電影市場的變化太多,專注於電影一項業務,很容易讓華誼陷入被動狀態。

  有了資本的加持,華誼兄弟開始在遊戲、文化地產等領域全面布局,打造「東方迪士尼」已經成為王中軍的最新目標。2014年,王中軍正式提出「去電影化」新戰略,華誼兄弟開始從倚重電影向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網際網路娛樂、產業投資四大業務板塊平衡發展加速轉型。

  2014年11月,阿里、騰訊、平安資管以24.83元每股的價格,參與華誼兄弟的定向增發。據稱,定增方案原本只是為馬雲和馬化騰準備,馬明哲在一次飯局上知道此事之後,硬是從二馬手中搶到了部分股份。

  本次增發,華誼兄弟共募集資金36億元。此後,華誼開始在實景娛樂板塊與網際網路娛樂領域加大投入。據了解,華誼兄弟在海南海口投資的首個電影小鎮項目好在高達55億元,並提出要於2016年底前在海南、成都和北京等地建成20個小鎮。

  華誼兄弟的高調不僅在產業投資上面,董事長王中軍在拍賣領域同樣出手驚人。2014年11月,王中軍以3.77億元價格在美國拍下梵谷的《雛菊與罌粟花》,並送給馬雲這一「時間最長的朋友」先掛一年。

  2015年6月,創業板牛市來臨,邊看電影邊買影視股成為白領人士最時尚的生活方式。明星股華誼兄弟更是在6月12日創下32.13元的歷史高點,市值接近900億元,千億市值指日可待。誰都沒有想到是得是,在「三馬入股」、「東方迪士尼」、「影視第一股」等光環籠罩下的華誼兄弟,正演繹著一場盛極而衰的悲劇,開始了慘烈了戴維斯雙殺。

  商譽壓頂,市值縮水90%

  實際上,過度多元化的擴張,讓華誼兄弟進到許多陌生領域,除了投資掌閱科技帶來的豐厚回報之外,華誼兄弟後期的投資多未到達預期成效。過度的精力分散,也讓華誼在電影領域的專注度大打折扣。

  實際上,早在2014年,也就是公司東方迪士尼戰略初具輪廓之時,華誼兄弟的電影大本營卻危機出現。華誼「去電影化」戰略的實施,導致了眾多藝人的出走與獨立。

  這一年,華誼兄弟整體票房收入為20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滑10億元,多年的票房冠軍寶座被光線傳媒奪走。只是藉助於減持掌閱科技的股票的投資收益,華誼兄弟表面業績仍舊維持著增長。但僅僅在一年之後,公司扣非後淨利潤就爆出了4000萬元的虧損。

  為了應對明星藝人出走帶給公司的困擾,華誼此後採用高溢價收購明星合作公司來捆綁藝人、導演資源資源。這一舉措不僅讓華誼身負利益輸送的質疑,也為日後的商譽暴雷埋下了伏筆。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按照15億元的估值,出資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剛剛成立2個月的東陽美拉70%的份。資料顯示,當時的東陽美拉總資產1.36萬元,負債1.91萬元,淨資產為-5500元。

  如此誇張的高溢價收購,讓華誼的商譽資產迅速飆升。數據顯示,2012年-2015年,華誼兄弟商譽價值分別為3269萬元、3.54億元、14.86億元和35.7億元,四年之內增長超過35億元。

  2018-2019年,華誼兄弟商譽減值超過24億元,佔據著總虧損金額的一半。公司通過綁定藝人來維持業績的方式並沒有走通,並深深陷入虧損的泥潭。

  2018年,崔永元曝光娛樂圈的陰陽合同,華誼兄弟重金投資的《手機2》被無限期停檔。與此同時,長期為華誼貢獻著投資收益的掌趣科技股票,也在前一年被清倉出售。

  失去了掌趣科技這一多年可以美化財報的非經營性收益主要來源之後,華誼兄弟帳面終於在2018年首現虧損,而且一虧就是10.93億元。就在投資者驚魂未定之時,華誼兄弟又在2019年爆出了39.6億元的巨虧。

  在公司深陷虧損泥潭的同時,華誼兄弟還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東方迪士尼的夢想最終漸行漸遠。2019年4月2日,華誼兄弟股價最低跌至3.21元,市值跌破90億元,縮水超過90%。

  新冠疫情,屋路偏逢連夜雨

  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網際網路娛樂等三大業務板塊營收悉數下滑,公司主營業務同比下滑高達43.81%。

  與此同時,公司有息負債開始大幅增加。其中,公司短期借款由1.92億元增加至20.87億元,增幅超過10倍。

  負債金額的大幅增加,讓華誼兄弟背負上沉重的財務壓力。2017年-2019年,華誼兄弟連續三年利息支出超過3億元,對其業績表現形成了很大的拖累。此外,公司流動比率、速凍比率等短期償債指標不斷惡化,流動性壓力不斷增加。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讓華誼兄弟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營業收入2.29億元,同比下降61.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3億元,同比下降52.64%。與此同時,華誼兄弟帳面現金僅剩下2.68元,但公司短期借款仍高達20.75億元。公司流動比率僅為0.62倍,速凍比率近為0.11倍,償債風險可想而知。

  面對著公司的償債壓力,王中軍公開表示正通過賣畫、賣房的方式來籌措資金。此外,公司在7月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等8名對象發行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八佰》的上映,是否能化解華誼兄弟的燃眉之急?

  據了解,《八佰》的製造成本高達5億元。按照業內專業人士的估計,10億元票房只能保證華誼收回投資成本,15億元票房才能確保華誼兄弟實現盈利。因此,目前《八佰》10億元的票房,對華誼而言並非利好消息。

  然而,在《八佰》定檔的消息公布以後,華誼兄弟股價持續上漲,累計漲幅已經超過30%。顯然,投資者對這部疫情解封後的首部大片充滿期待。但在華誼債務危機及虧損現狀真正化解之前,盲目的追高似乎並不明智。顯然,華誼兄弟想要在2020年扭虧為盈,並不能只依賴一部《八佰》。

相關焦點

  • 華誼兄弟背水一戰:《八佰》上映能否救主?
    巨額虧損導致的資金短缺,讓華誼兄弟董事長王忠軍不得不變賣收藏自救。如今《八佰》再次定檔,作為影院恢復營業後的首部大製作,《八佰》自傳出定檔後備受關注。14日首日點映會上,《八佰》票房達到1500萬元,截至8月18日,《八佰》預售總票房突破億元大關。
  • ...首日點映大賣1500萬!網友:血脈賁張!巨虧50億的華誼兄弟有救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在巨虧50億後,華誼兄弟終於靠「八百壯士」扳回一局,8月14日晚上,隨著《八佰》開啟第一輪點映。最新數據顯示,《八佰》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八佰》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專家:未來票房有望突破10億8月14日,久違的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燈塔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八佰》實時票房已超過1470.8萬元。
  • 《八佰》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這兩天,隨著影視行業的復甦,電影《八佰》成為新晉票房「黑馬」。正式公映三天後,票房破了十億,這給出品方華誼兄弟帶來了翻盤希望。有人說,《八佰》不僅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也讓華誼兄弟吹響了公司保衛戰的號角。因為,華誼兄弟不順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 《八佰》果然火了,首日點映大賣1500萬
    在巨虧50億後,華誼兄弟終於靠「八百壯士」扳回一局,8月14日晚上,隨著《八佰》開啟第一輪點映。最新數據顯示,《八佰》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專家:未來票房有望突破10億8月14日,久違的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
  • 連年虧損後《八佰》能給華誼兄弟「續命」多久?
    報導顯示,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八佰》此前點映票房已收穫2.3億元。 時隔200多天後,中國電影單日票房再度回歸疫情前的水平。此後,《八佰》單日票房連續8天破億,影片票房目前已突破16億元。 同時,關於這部影片的各種話題也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引發討論。
  • 連年虧損後,《八佰》能給華誼兄弟「續命」多久?
    報導顯示,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八佰》此前點映票房已收穫2.3億元。時隔200多天後,中國電影單日票房再度回歸疫情前的水平。此後,《八佰》單日票房連續8天破億,影片票房目前已突破16億元。同時,關於這部影片的各種話題也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引發討論。
  • 《八佰》能拯救退市邊緣的華誼兄弟嗎?
    儘管《八佰》能否達到業內期待的15億元票房還未可知,但能在影院上座率不得超過50%的規定下,一度達到41.4%的上座率,點映四天累計收穫票房突破1億元,已經算是提前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 《八佰》也給行業帶來信心,大規模點映後,《奪冠》《姜子牙》等春節撤檔大片陸續重新定檔,就是一大佐證。
  • 《八佰》點映票房破億!能否拯救華誼兄弟於水火?
    一部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戰爭故事,點燃了觀眾觀影情緒,將觀眾重新吸引回影院。8月17日第二輪點映,根據貓眼電影票房數據顯示,截至18日下午18:57,點映總票房破億,累計觀影近300萬人次,更是連續兩天多的全球單日票房冠軍。華誼兄弟8月份股價累計漲幅24%。
  • 財經獵豹丨點映票房超4000萬,股價卻跌6%,《八佰》能否救回華誼兄弟?
    現代快報訊(記者 江楠)8月17日,《八佰》第二輪點映開始售票,截至當日16點,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八佰》點映票房已超過4000萬。而華誼兄弟股價走勢卻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上漲。17日開盤,華誼兄弟股價衝高回落,最大跌幅超6%。業內人士認為,觀眾的謹慎情緒是《八佰》票房的不穩定因素。
  • 企業前線|華誼兄弟能否完成自救?
    》27億票房大捷後,連發18部片單,華誼兄弟能否完成自救?華誼兄弟為《八佰》這開年「第一仗」旗開得勝幾乎動用了各種方法。8月21日《八佰》正式上映前,一條關於「華誼兄弟霸王條款」的話題在社交平臺上發酵。根據有影院提供的合同,年票房在200萬元以上的影院才可按照正常分帳方式放映《八佰》。
  • 回來的《八佰》,回不去的華誼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的微博在去年6月停更後,於8月2日下午首次更新:「《八佰》8月21日,翹首以待,中國電影加油。」由此可見,華誼兄弟對《八佰》的市場反應也是給予了極高的期待。華誼危機能否解除而《八佰》對華誼兄弟來說,有著特殊意義。
  • 《八佰》大賣,即將摘牌退市的華誼兄弟,能否扭虧轉盈?
    冷鋒最近出來一部特別火的電影,就是《八佰》。截止8月31號晚上9點多,票房已經突破了20億,是國內大陸影史第20部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也是今年全球唯一一部單片票房超過20億的影片。而《八佰》這部電影就是華誼兄弟所拍攝的。華誼兄弟也因為這部電影解救了燃眉之急。
  • 《八佰》成「救市之作」,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
    八佰點映首日票房近1500萬【「保守估計票房10億」!《八佰》成「救市之作」,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8月14日晚上,隨著《八佰》開啟第一輪點映,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截至8月14日下午,燈塔專業版顯示,八佰想看人數超73萬,其中想看的男性比例遠高於女性比例,為7:3。
  • 華誼兄弟能否「鹹魚翻身」?電影《八佰》正式定檔業內:票房20億...
    華誼兄弟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2.28億,同比下滑61%,淨利潤-1.43億,半年報未出,未知具體情況,但鑑於疫情對電影行業的衝擊,很可能也是持續虧損。 如果今年再虧,華誼真的要和A股「拜拜」了。於是,《八佰》的上映,被理解為是華誼兄弟的「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華誼等不起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八佰》點映票房超1.4億元 華誼兄弟或將因此「扭虧」
    令影迷期待的《八佰》在點映期給華誼兄弟(300027.SZ)帶來了渴望已久的「期待」。8月19日下午17時,貓眼數據顯示,《八佰》點映票房為1.4億元,預收總票房為1.63億元。在整個電影院線行業都處於虧損的階段,華誼兄弟此次提綱《八佰》以及觀眾的熱烈反饋都給行業帶來了信心。8月14日,《八佰》開啟了第一輪點映,市場的反應就異常火爆。 根據燈塔數據,《八佰》首日電影票房1436.11萬,觀影人次33.6萬,平均票價43元,當日點映上座率高達 32%,遠超同期電影不到 10%的上座率。
  • 《八佰》的曲折上映路 遠不及華誼兄弟……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截止到8月13日18:41,《八佰》點映票房已突破535.99萬大關,綜合票房僅次於《哈利 波特與魔法石》,且上座率12.4%,遠遠高於同期電影。 不過,兩年巨虧超50億元的華誼兄弟,在經歷董事長王中軍賣畫、賣房等融資自救,行業艱難後,真的能靠一部《八佰》扭虧為盈,擺脫退市風險嗎?
  • 華誼兄弟一字漲停 《八佰》定檔卻難「畢其功於一役」
    《八佰》的上線對華誼兄弟和整個院線行業而言都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因疫情衝擊而「停擺」近半年的影院生意終於陸續復甦。但無論《八佰》的最終票房與口碑如何,仍未走出「業績危機」的華誼兄弟顯然難以畢其功於一役,連年虧損與現金流吃緊的基本面情況正持續為華誼兄弟施壓。
  • 電影《八佰》首日點映大賣1500萬,「買斷式」發行意義在哪裡?
    ​《八佰》的上映,為當下仍處於困境的行業帶來曙光。隨著《八佰》開啟第一輪點映,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點映首日大賣近1500萬。這是華誼兄弟目前操盤最重要項目,這家老牌電影巨頭最近項目票房並不如預期,飽受市場質疑;這也是首部中國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上半年,IMAX CHINA虧損352萬美元 每塊銀幕票房僅為1萬美元。
  • 《八佰》再定檔!華誼兄弟的翻身仗要來了?
    在電影行業,華誼兄弟可以說是老牌龍頭電影公司了,但是近幾年來,華誼兄弟卻一直在走下坡路,再加上今年疫情的重擊,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此前,華誼兄弟重金投資的電影《八佰》,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如期上映,疫情更是讓這部電影的面世變得遙遙無期。而影院復工後,《八佰》終於再次定檔,這部被華誼兄弟壓上重金的電影是否能為其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呢?
  • 《八佰》定檔,華誼兄弟能否重獲生機?
    無論是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2.2億港元賣房「救市」的消息,還是2019年華誼兄弟頻繁信用借貸、出售股權、股權質押、賣畫等新聞。截止2020年,華誼兄弟仍在繼續質押股權,二人質押的股權均已超過手中股份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