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續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視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平,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把吉林市建設成為生態宜居城市。
二、本著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嚴肅態度,繼續把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抓實抓細。把生態環保作為事關全市發展的大事要事,強化抓整改、抓落實、抓成效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整改工作措施長效化、工作機制長效化。堅持落實定期調度、信息公開、督察督辦等整改制度,切實強化整改任務落實情況跟蹤問效,
三、加大重點難點問題督察督辦力度,確保全市整改方案明確的各項反饋問題全面整改銷號。對已經完成的整改事項,及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做好跟蹤核查,堅決防止問題回潮反彈。對未完成的整改事項,倒排工期,持續加壓,掛帳督辦,確保加快整改、逐一銷號。對長期堅持的整改事項,在鞏固已取得的整改成果基礎上,立足於提升和擴大整改成效,進一步從體制機制層面固化成果。嚴明整改工作紀律,對突出環境問題解決不到位的絕不放過,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絕不放過,對長效機制不完善的絕不放過。
提案答覆:市生態環境局主辦、市城管執法局協辦
一、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展情況
自2018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發展理念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堅決落實總書記視察吉林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落實各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吉林。
吉林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吉林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由市委書記、市長任主任,親自部署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工作,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召開各類會議46次,現場調研43次。在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我市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抓落實,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我市的28項問題完成整改22項,完成率78.5%,轉辦的1092件信訪案件,辦結1083件,辦結率99.1%;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10項問題已完成6項,完成率60%,轉辦的654件信訪案件,辦結599件,辦結率91.5%;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我市的45項問題完成整改37項,完成率82%,省級生態環保督察期間轉辦我市的979件案件,辦結968件,辦結率98.8%。通過開展「藍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環境安全」四大保衛戰,同時藉助生態環保督察的東風,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生態環境難題,例如結束了松花湖40年攔網養殖歷史,松花湖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完成了水源地上移,進一步保障了全市居民的飲水安全;整治了「九河一湖」黑臭水體,實現了不黑不臭目標;榆樹溝居民整體搬遷,城市環境功能區進一步完善,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市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緊迫性,堅持問題導向,按照責任清單細化工作措施,強化督辦問責,全面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二是突出工作重點,切實打好打贏各領域保衛戰。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面對諸多影響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的因素,給予高度重視、綜合考慮,統籌做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加強工業汙染防治,優化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完善企業汙染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汙染排放強度;切實強化監管,加快推進原煤散燒治理、「散亂汙」企業整治、柴油貨車管控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近期將把工作重心放到秸稈禁燒上,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兩區(禁燒區、限燒區)管控,突出抓好秸稈離田和計劃燒除,堅決杜絕無序焚燒造成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在碧水保衛戰方面。繼續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及時開展清河行動,有效清除河道生活垃圾、畜禽糞便等,在化冰期前完成清除任務,確保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堅持工程和管控相結合,抓好水質改善工程項目建設運行,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不達標水體治理和水質提升工程,切實解決水環境質量,改善不穩定問題。
在青山、黑土地保衛戰方面。深入實施「綠盾」自然保護區強化監督專項行動,全面完成剩餘255個排查問題整改;加快推進剩餘145個侵佔林地等破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進度。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確定農用地分類清單;紮實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建立汙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加快汙染地塊治理修復。
在環境安全保衛戰方面。築牢底線思維,進一步加強環境應急管理,督促企業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對重點化工園區、沿江沿河危險化學品企業、行洪區企業深入開展再排查、再整治,及時消除環境隱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環保產業園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建設「無廢城市」。加強城市危險廢物管理,進一步完善三級防控體系建設。增強企業環保意識,通過對企業開展環境信用評價,結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促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實施環境執法與司法聯動,提高環境執法效率,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三是樹牢時限意識,狠抓環保問題整改落實。
以迎接省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對照「反饋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交辦群眾信訪案件辦理情況、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落實情況和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立情況」4項督察重點內容,全面梳理過去兩年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交辦案件,堅持標本兼治,認真梳理排查各領域、各層次、各環節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有針對性地堵塞制度漏洞、管理漏洞、工作漏洞,健全完善生態治理長效機制,推動突出環境問題整治常態化,對已完成整改的要加強監管,堅決防止已整改問題死灰復燃、同類生態環境問題再次發生;尚未完成的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速推進,確保按期完成。堅持以項目為抓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針對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城鄉環境短板,進一步強化資金投入和項目儲備,精準策劃實施一批環保基礎設施項目,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堅持不懈抓好制度建設,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用最嚴格的制度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