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出劉德華最動人的角色,我不會選賭聖或者《無間道》裡的劉建明,這些都太過酷炫深沉,我會選《失孤》裡的雷澤寬。
《失孤》並沒有那麼長的故事性,它就像一首散文,靠一張地圖、一輛臨近報廢的摩託、衣衫包裹下那黝黑乾裂的皮膚,來讓觀眾理解這條尋子路上的人情冷暖。之所以能夠擊中人心,是因為「真實」帶給人的強烈的共情。
在電影首映的時候,有記者問劉德華有沒有減片酬以支持新導演?劉德華說:「我沒有收錢,要虧大家一起虧。」但是在片尾的時候投資方還是出現了劉德華公司的名字。負責人解釋說因為新導演彭三源經驗有限,拍攝超期,本來沒有想投資的,後來超期了,就投資幫她完成。這是劉德華拍攝後期「借」給《失孤》的。
為了能夠真實還原人物形象,劉德華整部戲幾乎都只有一套服裝,化妝師在兩鬢染了一部分白髮,在臉上做了斑。因為雷澤寬是常年戴著頭盔的,頭髮始終被壓得扁扁的,所以劉德華即使在不拍戲的時候也戴著帽子,保證髮型一致。甚至還細節到了指甲上,用磨,用藥水擦自己的指甲,造成了永久傷害。
在電影中井柏然飾演一個修車工人,他是一個被拐的人,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家,後來遇見雷澤寬就一起同行,如同父子一般。在開拍前井柏然特意去學習開摩託、修摩託,自詡水平已經達到了「藍翔畢業」的水平~
劉德華和井柏然憑藉《失孤》,獲得第30屆金雞獎最佳男主配角提名,劉獲得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優秀男演員獎,井柏然獲得第13屆金鹿最佳男配角獎。
全片最讓人心酸的莫過於,就是雷澤寬好不容易找到了孩子的線索,想要帶去做DNA,但是那個孩子現在的父母不同意。糾纏之下孩子媽媽一把揪住了他的頭髮,一巴掌一巴掌的狂扇耳光。
雷澤寬被打時,眼裡的那種痛苦忍耐和無助,讓人看得特別心酸,甚至到後來和曾帥一起去洗澡的時候,臉上還有非常明顯的掌印。
這是電影的最後一場戲,遠景的時候演員打得十分用力,三四遍就過了。但到了近景演員就緊張不敢下手打,只是雙手擊打在肩膀上和頭上,拍了很多條都沒過。劉德華臉上被打得脹紅,只能用冰敷了之後繼續拍。這一段圍觀的人都看得於心不忍,打他的演員也很不好意思,劉德華在過了之後很暖心地擁抱了她。
電影拍攝過程中跨越了五省十五地,大部分都是外景,而且還是翻山越嶺的。有一個過鐵索橋的部分是最難拍的,劇組從駐地出發到拍攝現場需要耗費四個半小時,僅拍攝兩個小時就必須返程。
外景一多就容易引起圍觀,加上劉德華這樣的人氣天王在,粉絲更是「海陸空」全方位地去圍堵。拍戲的時候有群眾爬到樹上,爬樓上,坐快艇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目睹天王的真容。
這部電影首周三天票房1.1億,創下三月華語電影首周票房新紀錄,最終票房超過兩億,如果說真的按照原報導的投資了六千萬左右的話,那它確實賺了。同時也說明觀眾對打拐這種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誠意作品的認同。
這部劇有一個場景,是雷澤寬在找兒子的路途上遇到一群行腳僧人,就問高僧,自己為何就找不到呢?高僧答:他來了 緣聚,他走了 緣散,你找他 緣起,不找他 緣滅。找孩子的時候,也許就是雷澤寬們與孩子最近的時候。
一晃過去23年,雷澤寬的原型郭剛堂還在尋找孩子的路上,這部電影已經家喻戶曉,卻依舊沒能讓他尋回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幫助了許多父母找回自己的孩子,從當初那個尋親路上被溫暖的人變成了溫暖別人的人。未經他人苦,只能祝福郭爸早日尋回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