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多月前,全國知名的「梅姨案」告破,
申軍良與被拐15年的大兒子申聰重逢。
一家五口自此「整整齊齊」,在山東濟南生活。
說起「梅姨案」每個有孩子的父母多少都了解一些,
「梅姨案」是全有名的拐賣兒童案件。
針對拐賣兒童的影片有許多,
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德華主演的影片——《失孤》。
看完《失孤》這個影片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離家出逃的事。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
由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說實話去看這部影片完全是因為劉德華。
2015年剛好我也才有了自己的孩子,
看到宣傳海報是劉德華主演並且與丟失兒童有關,
就決定走進電影院去觀看一下。
整部影片看下來一直有種酸酸的感覺,
雷澤寬(劉德華飾)為了找尋丟失兩歲的兒子,
整整十幾年除了西藏之後跑遍了全中國,
行程逾40萬公裡,而且只是騎著一輛破舊的摩託車。
這是怎樣的一種父愛?孩子丟失又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呢?
我覺得這愛和這痛都是難以形容。
看過《失孤》這個影片後不由的想起了自己,
我記得是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學校外面租房子住,
因為跟同學打架,我錯手傷了人,因為害怕我逃跑了。
沒有跟任何說,好像只是留了一封短小的書信給父親。
具體內容是記不得了,大概內容是我傷人了,我跑了之類的一些話。
我這一跑就是幾個月,最後落腳在我們省會城市車站附近的一個麵館裡,
這幾個月我是如何過活的不提,
我記得是在我給客人送餐的時候,被父親找到的。
當時的情景記不大清楚了,只記得父親找到我的樣子,
父親清瘦了許多,在我們省會那人來人往的車站一把就抓住了我,
一直到我和父親安全到家才鬆開手,
當時父親的手像鐵鉗一樣有力,死死的抓住我,眼睛裡布滿了血絲。
後來聽舅舅說:「從有人跟父親說好像在省會城市看到我,
父親從家出來到找到我就一直沒怎麼合眼。
走遍了省會城市的每一個角度,如果在這裡再找不到人
父親就打算自己一個人出省了。」
因為我曾跟同學講過,如果有一天我離家出走了就不往城市跑,
我就往山裡跑,在山裡住幾天,
等大人把家附近的城市都找遍了,我在從山裡出來,在往遠了跑。
父親在知道我說過這話後,就一直在大山裡轉悠,
幾天沒回家,把我們家附近的山都找遍了,
還不只是山,還有農村的玉米地,高粱地,
應該是家附近能藏人的地方都找了一個遍,
並且任何可能跟我有聯繫的人都問了個遍,
詢問我是否跟他們有聯繫。
父親找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孩子,沒事了,回家吧!」
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裡突然感覺到安穩,
一種安全感油然而生。那個同學後來怎樣了我不知道,
因為我回家後就轉學了再也沒見過那個同學,
只是家中少了父親上班騎著的摩託車。
過去經常想,
如果那個時候父親找不到我他會怎麼樣?
又或者是怎樣的心情?我沒有辦法理解。
直到我看了劉德華主演的《失孤》這部影片,
電影中雷澤寬說「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個父親。」
這句話一直在心裡念叨。
不能絕望,絕望就什麼都沒有了。
找一個堅持下去的信念,相信孩子還活著,
相信只要在路上,就會與孩子越來越近。
我的父親當時也是抱著這種信念吧!
要不也不會一個人在大山溝裡轉悠好幾天,
只因為我說過我要離家出走就藏到山裡。
一聽到我的消息就馬不停蹄的趕往我可能出現的城市。
父親當時的心情應該跟電影中雷澤寬的心情是一樣的。
只要找下去就有希望,只要找一個地方,
那個地方可能就離自己的孩子更近一些。
一個不確切的消息,藏著一個真實的夢。
其實我對我父親的了解並不多,更多的是跟母親在一起,
我父親的身材並不高大,但是卻像白楊一樣挺拔。
每個月拿著不算高的薪水,
但是從來沒有少過我吃的,
沒有少過我穿的,一個人支撐著整個家。
唯一的一點就是嘮叨一些,那時的父親很年輕,
一下班就會去到田裡種莊稼,閒下來的時候,
會把我放在他的肩膀上,帶著我去到山裡採蘑菇。
而如今父親老了,有了白髮,
身子也不挺拔了。但是對我的愛卻一分也沒有減少。
應該是大多數男人都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顯示出父愛的偉大。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我也不懂的該如何表達,
我曾對我兒子說:
「兒子,請原諒我,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我也不懂該如何表達我對你的愛。」
父愛如山,做人子時不懂父愛,
只有在成為人父時才會懂得父親的愛。
正如一個歐洲人說:「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
西方國家的人喜歡將上帝稱為父親,
我想這正是對父親兩個字最好的詮釋,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解憂騎士,
一位有著騎士精神的旅行者,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關注我吧!
歡迎小夥伴們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你都做過哪些讓父親擔驚受怕的事。
本文由解憂騎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