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被「梅姨」拐賣十五年的孩子申聰,在父親申軍良和民警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被千裡尋回。
十五年過去,申軍良心情忐忑,不知道兒子如今是什麼模樣,又怕孩子不認他。
幸運的是,父子見面後,申聰強烈要求和申軍良回家。
申聰的態度令人欣慰,也令人心疼。他迫切地想要回到親生父親家裡,間接說明了被拐賣到養父母家之後,他生活得一直不開心。
與其他被拐兒童不太一樣,申聰是被「明搶」的。
15年前,申軍良出門上班後,兩名男子闖入家門,捆綁了申軍良妻子,明目張胆地搶走了兒子申聰。
從那以後,妻子一度精神失常,症狀至今未好。申軍良原本是企業高管,為了尋回孩子,從一個中產階級變成負債幾十萬的中年人。
15年尋子路匆匆,申軍良始終沒有放棄希望。他堅信申聰還活著,堅信有天會找到他。
「我從28歲到43歲,人生中最好的15年,我走在了找孩子的路上。我從一個企業管理人員,從什麼都有到今天什麼都沒有。」
不幸中的萬幸,最終孩子找到了。
2016年3月,牽涉拐賣申聰案的張維平、周容平等5人被警方抓獲。
知道人販子落網後,申軍良和妻子就第一時間將申聰的房間準備好。空置了四年的房間,終於要等來主人,申軍良尋子路獲得了完美結局,更多人的尋子路仍遙遙無期。
有關兒童拐賣的電影很多,由劉德華、井柏然主演的電影《失孤》恰巧也是一位孤獨的父親尋子15年的故事。
電影《失孤》原型是郭剛堂——一位至今仍在找尋孩子的父親。
郭剛堂認為,孩子丟了是他的責任,他心懷愧疚,因此尋子之路一刻也不敢停。
「只有在路上,才感覺我是個父親。」
影片中的劉德華也是如此,尋子15年,換了無數個摩託車,也目睹了無數個和他一樣尋子人的悲劇。
有時他碰見別人分發的尋子傳單,他會順手接過,帶著傳單和自己的尋子橫幅一起,奔向下一個地方。
井柏然飾演的是一個小青年曾帥,一個被拐賣的小孩。
從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可以看出,曾帥這個角色生活應該是挺美滿的。他衣著整齊鮮亮,有自己的審美品位,有明確的興趣愛好和娛樂方式,這說明在養父母家長大的他,並沒有太多親情上的欠缺。
曾帥想找回親生父母,大概率不是為了求關愛,而是為了身份認同。
在曾帥的心裡,他覺得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
這種視角在兒童拐賣題材的電影裡很新穎。以往的作品中,大家的鏡頭大多聚焦於尋子父母的心酸和悲情,在被拐兒童的心理和情緒方面的敘事,一直比較空白。
這是電影《失孤》亮眼的地方。
當然,《失孤》也有一些不可迴避的硬傷。比如影帝劉德華的港式口音,就是一個無法忽略的短板,因為他飾演的是一位來自安徽的農民。
除此之外,井柏然的演技實在無法和劉德華直接抗衡,在影帝的對比下,顯得稚嫩、空洞。
這些都是《失孤》受到差評的原因。《失孤》是一個很容易拍好的電影,因為有題材加分。但也是一個很不容易拍好的電影,因為題材佔據的分量太重,很容易變成沒有亮點和新意的模式化電影。
關於申軍良的報導裡,無一例外地提到一句話「孩子強烈要求和父親回家」。
這句話其實讓人心疼。
是什麼能讓一個16歲的孩子,毫不猶豫地離開生活了15年的家?大概是在這個「家」裡,他沒有實實在在感受過愛吧。
據媒體報導,申聰的養父母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生了一個女兒後,一心想要男孩,才從人販子手中買來了申聰。
可是後來,養父母又生出了兒子。有了親生兒子後,這個花錢買來的無血緣關係的孩子,他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難。
在見到兒子之前,申軍良向民警打聽到,兒子身高170左右,瘦瘦的。於是他託自己在東莞工作的同學買了一套知名品牌的運動服和鞋子,總價兩千多。還拿出了自己攢的款式不一的五個N95口罩。
這是一個跋涉千裡的父親,在疫情期間能給的最好的東西了。
終於和兒子見面後,申軍良十分激動。
「見到孩子那一刻,也很想控制自己,可是根本控制不住。我也不受控制地哭了。孩子還不停的安慰我們,他讓我們不要太傷心,不要哭了,找到了就好。」
申軍良很欣慰,兒子這15年來收到了不錯的教育,也健康成長了。在他眼裡,申聰很有素養,也比同齡人成熟許多。長大後的申聰,和小時候簡直一模一樣。
「真的一看就是我兒子,不用特意去看,他身上所有的胎記也都還是那麼明顯。」
更奇妙的是,申聰前段時間看見新聞上申軍良找兒子,但他沒想到原來自己就是申聰。
與此同時,找孩子22年的郭剛堂,電影《失孤》原型的郭剛堂,仍然沒有找回自己的孩子,也仍然沒有放棄。
「我在找孩子的過程中,留了其他人的被拐孩子的信息,幫1000多對父母找到了孩子,可是我的孩子就是找不到。」
這句話令人心情複雜。一邊是1000多個家庭的團聚,一邊是郭剛堂獨自承受一千多次別人家庭的團聚。
但郭剛堂說,他不會放棄的,他一定會繼續找下去。
申聰案的張維平等人當年拐賣了9個孩子,如今仍有6個未被找回。
還有消息指出,「梅姨」很可能是不存在的,很有可能是張維平為了減輕刑罰杜撰出來的一個虛構中間人。
近年來,也一直有聲音說,在拐賣兒童的案件中,希望買方也能判處死刑。這種聲音雖然偏激,卻表達了普通人對於拐賣案件的憤怒。
沒有買方,就不會驅使賣方為了利益鋌而走險,如何有效地遏制這條灰色產業鏈的源頭,也是我們未來要大量思考和討論的。
15年過去,申軍良這個尋子領頭人終於等到了團圓結局。其他尋子家庭的團圓結局還在何時?他們的孩子是否還在等著親生父母接他們回家?
希望善惡終有報,失散的親人終有團聚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