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採訪可說是顛覆筆者過往二十餘年家庭劇院音箱系統經驗的驚奇震撼:為何前方三聲道都放置在銀幕前方地上,而且還沒有Front Height音箱,卻仍能良好呈現前方音場的音像高度定位?為何側置與後方環繞音箱都裝設在天花板下,而非與聆聽位置耳朵等高之處,但側面與後方的環繞包圍感依舊綿密紮實?為何明明只是7.2聲道音箱系統,並沒有裝設天空音箱、也無從啟動Dolby Atmos/DTS:X音效,但上方音場仍有模有樣?又為何只使用一部中階環繞擴大機、並沒有外接後級去推動各音箱,但高音壓、低失真與快速的聲音表現卻有如使用大功率後級驅動?……疑問雖然很多,但解答卻很簡單:因為這是一套全由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所建構的家庭劇院系統!
說到號角音箱,LALS雷爾斯無疑穩坐檯灣業界第一把交椅,而箱體與號角全都採用俄羅斯白樺木夾板製作,為的就是比MDF或原木音箱更堅實耐用、聲音更活的好處,如此不計成本只求好聲極致的用心,在全球Hi-End音箱業界也很少見。過去在臺灣市場,LALS雷爾斯的兩聲道號角音箱製品的能見度較高,但其實他家產品各系列都有中置聲道,只要搭配書架式環繞音箱與超低音,很容易就可組成一套全號角音箱的家庭劇院系統,並且還擁有一般音箱系統所沒有的數項難得優點。去年12月雷爾斯與瑪斯音響連手在「臺北國際音響大展」展出家庭劇院系統,才讓眾多消費者體驗到LALS運用於多聲道影音系統的厲害。
看到本文標題「黃日興」先生這個名字,或許有不少朋友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LALS雷爾斯兩位主事者確實就有一位名為「黃日興」,而本文報導的業主既為LALS號角家庭劇院擁有者,難道只是剛好姓名相同的一位顧客嗎?各位就不用猜了,其實這位「黃日興」就是LALS雷爾斯的「黃日興」,他在兩聲道音樂聆賞之外,也是電影及多聲道現場音樂節目的熱愛者,這間堪稱示範級家庭劇院的「黑房」就是他位於汐止山上自宅的專屬視聽室。其實,以在此處所聆賞到的電影及音樂演出表現,整套LALS雷爾斯家庭劇院音箱系統絕對有資格得到本站的「最佳推薦」,但基於此處並非音響店家公開展示空間,而且其中有些音箱並非雷爾斯現役的量產製品;我想,還是將本文視為對一位發燒家庭劇院玩家的專訪分享,不過筆者經過在黃先生「黑房」裡的這番驚奇體驗,對於有興趣建構一個優質家庭劇院的影音愛好者,LALS雷爾斯多聲道號角音箱系統當然是本站絕對可放心給予「最佳推薦」的選擇。
為求最佳的大銀幕投影畫質表現,竟然連冷氣機都漆成黑色!
為何我說黃日興先生這間視聽室是「黑房」呢?因為它除了地板與背牆以外,包括天花板與所有牆壁都處理成黑色,而且這個房間沒有對外窗戶,所以只要一關燈就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可說比專業電影院的「黑化」還要徹底。如此作法,當然是為了追求最佳的大銀幕投影畫質,這與本站視聽室前半部靠近銀幕處的天花板與牆壁都漆成深藍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黃先生把視聽室完全搞成黑色,可以顯見其追求極致之用心。
這是從視聽室左前方角落拍攝的照片,經過量測,這間視聽室寬度3.655米、長度6.516米、高度2.603米(面積約23.8平方米或7.2坪),除了背牆以外,都以中高音吸音係數極低的黑色薄壁布包覆。照片裡可看到黃先生使用的是BenQ W1500 DLP投影機,其光輸出強度只是並不高的2,200流明,而且燈泡使用時數已達2,600小時,但投射在135吋、增益1.0的銀幕上依舊亮度對比充足, 顯然是「黑房」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視聽室左側牆面同樣處理成黑色,但設置了展示架來陳列影音軟體及黃先生的一些收藏。
展示架上層有多種杯子及小公仔等擺飾,在開放式的格架內也略有打散高頻聲波之效。
展示架下層有許多影音軟體,前方地板上則擺放了許多造型可愛的大公仔。
黃先生視聽室內最讓我驚訝的是他把冷氣室內機也漆成黑色,不過,這確實是必須的措施,因為它就在銀幕左側牆面處,倘若還是原本的白色外觀,設置「黑房」的苦心就功虧一簣了。
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的效率極高、能量極大,為了排除視聽室牆面與天花板的共振,黃先生是以厚達2公分的6分夾板釘制的,內部角材釘得很密集並塞滿吸音泡棉,難怪在回放動作電影激烈的槍戰爆炸等音效時,整間視聽室的牆面與天花板都仍然很「安靜」。此外,即便黃宅是在山上小區大樓的邊角,平時周遭環境非常靜謐,開得再大聲也不用擔心擾鄰,但黃先生依舊十分注重視聽室的隔音,門板採用厚達2吋、重量超過100公斤的原木。
全由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所組成的7.2聲道家庭劇院音箱系統
《Hi-AV影音網》視聽室寬度4.615米,由於左右聲道音箱外側必須留下讓其「呼吸」的擺位距離,在使用非透聲幕的狀況下,120吋左右的銀幕幾乎已達最大極限。而黃先生這間視聽室的寬度是更窄的3.655米,為何竟然能使用135吋的固定框銀幕(黃先生使用的是Grandview真平銀幕,增益1.0)?關鍵就在於將左右聲道及超低音音箱都擺放在銀幕前方下緣,因此可以讓銀幕尺寸極大化。
銀幕前方四個黑色音箱尺寸差不多,中間的兩個是搭載15吋單元的Subwoofer 15超低音,前面的中置聲道是Classic 12 Center。
擺放在兩支15吋超低音前面的Neo-Classic 12 Center看似不大,但實際上它可是搭載號角高音與兩支12吋中低音單元的大傢伙,其效率高達98dB/W(1m),頻率響應為50Hz至20kHz,承受功率高達600瓦,每支淨重達45公斤!與擺放在右下角的CD殼(邊長12公分)對比,就可得知其體型有多麼壯碩。對了,Neo-Classical 12 Center中置聲道的音箱為多邊形設計,除了能抑制方正音箱內部的聲波共鳴之外,如此巨大的中置聲道音箱勢必直接擺放在地上,其斜斜向上發聲的角度正好可對準視聽座位耳朵位置。
左右聲道音箱是LALS雷爾斯Neo-Classic 15的原型版本,音箱上裝載的是15吋中低音單元,從這張照片可看到135吋固定框Grandview銀幕的邊框已經緊鄰側牆了。
高音搭配JBL 2370A號角,其水平90度、垂直40度的雙輻射長方形號角可帶來極寬廣的聆聽範圍,原廠表示1kHz處的垂直擴散角達112度、2kHz處為69度、到了16kHz處也有21度,發聲效率高達110dB/1W/1m,頻率響應範圍在630Hz至16kHz,性能規格非常優異。
由於黃先生這間視聽室建構於數年前,並沒有裝設對應Dolby Atmos與DTS:X音效的天空音箱,整體而言是7.2聲道系統之配置,側置環繞及後置都裝設在天花板下(請見上圖),這也是許多注重美觀消費者偏好的裝設方式,但憑藉著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的優異擴散性及高人一等的能量密度,儘管是裝設在高處的天花板下,黃先生此套系統的側面與後方包圍感仍十分綿密紮實,是我過去在類似方式音箱配置視聽室所未曾體驗過的!
四支環繞音箱都是LALS Surround 8,搭載圓形高音號角與8吋中低音單元,可以發現黃先生將其嵌入天花板之後再繃上天花板的黑色薄壁布,因此外觀與天花板完全融為一體,只有看到兩支單元與兩個低音反射管外露,如果不仔細瞧還真不會注意到該處有音箱。
黃先生視聽室裡右側地板上有一部Onkyo最新推出之TX-RZ3100環繞擴大機,這是該廠最新的11.2聲道旗艦機種,每聲道功率輸出高達200瓦(在6歐姆負載時)。不過,採訪當天並沒有動用到這部頂級環繞擴大機。
實際搭配的環擴是Denon中階7.1聲道的AVR-X4100W,而且除了兩支15吋超低音音箱由LALS自家的兩聲道後級(音響架中層金色面板者)驅動,視聽室內其他七支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包括15吋中低音的左右聲道)全都是由Denon AVR-X4100W驅動的。由於本站長期使用Denon旗艦環繞擴大機做為參考器材(最新的是AVR-X7200WA),對於Denon環擴的音色及推力可說十分熟悉。然而,中階AVR-X4100W在黃先生視聽室虎虎生風的勁道與控制力卻讓我有比AVR-X7200WA更為強悍的感覺,顯然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的超高效率確實迷人,用家可大幅省下擴大機的花費,還能得到微小聲音細節及強弱變化一清二楚、低頻量感與動靜紮實明確的「附帶好處」。
大音壓、低失真、衝擊力強、包圍感足的爽快家庭劇院體驗
其實,我在黃先生這間「黑房視聽室」一下午的視聽聆賞體驗是非常愉快的,但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聆聽的是一套沒有天空音箱、也沒有Front Height與Front Wide音箱的7.2聲道系統,因為其整體的包圍感與上方及側面的音響效果,絕對優於絕大多數7.1.4 Dolby Atmos/DTS:X家庭劇院系統!主要的原因就在於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極寬廣的擴散性與綿密之能量。舉例來說,在Dolby Atmos示範BD裡的原野大雨片段,雷聲就扎紮實實地出現在視聽室上方,大雨落下時水滴的實體感也讓人有想趕快找地方躲雨之衝動。至於在大家很熟悉的「樹葉」片段,此一「種子」被風吹落的聲音細節之豐富具體不在話下,這套LALS雷爾斯7.2聲道系統最讓我訝異之處,是儘管前方三聲道位置極低、後方四個環繞音箱安裝在天花板,但「種子」圍繞視聽室一圈飛行的路徑與實體感竟然還那麼明確!
電影《全面攻佔2:倫敦救援》裡恐怖份子狙殺各國元首的大爆炸片段,這套LALS號角音箱有震撼力十足的演出,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段雙方街頭槍戰之片段,無論子彈從槍口射出或炸彈爆炸的聲波動作路徑及空間感,全都演繹得清清楚楚。
《奪天書》裡以機槍掃射木屋之片段同樣精彩,子彈擊穿木板與擊破玻璃的瞬時聲響十分逼真,而且雖然每個連續爆裂聲出現的時間間距非常短,但LALS號角音箱在僅以Denon AVR-X4100W中階環擴驅動的狀態下,擊破聲響之厚實與速度仍令人激賞。
《世界大戰》裡火星人埋藏於地底的三腳巨型機械怪獸破地鑽出時,地面與建築物崩裂的震撼低頻與高空掉落物的實體感,是家庭劇院系統的大考驗。這套7.2聲道LALS號角音箱系統可說是輕鬆過關,低頻的能量極有震撼感又有清晰的強弱變化,而掉落物的音像厚實度也比一般音箱更為紮實。
《功夫熊貓》裡阿波與殘豹的最終對決,有許多在小鎮裡飛簷走壁的纏鬥,拳風與腳踢的力道非常渾厚,而最後阿波以「無錫碎骨指」對付殘豹,由內往外的低頻震波有如海浪般席捲而來。15吋口徑的超低音會慢會拖嗎?LALS雷爾斯的超低音完全不會。
過去許多號角音箱總給人高頻略暗的印象,但LALS的號角音箱不僅高頻延伸細膩,更有一般傳統音箱所不及的厚度,聽聽江蕙的現場演唱會就知道了。同時此曲也印證了LALS號角音箱優異擴散性所帶來的寬廣聆聽範圍,還記得前面提到此處左右聲道水平擴散角達90度,而1kHz處的垂直擴散角達112度、2kHz處為69度、到了16kHz處也有21度嗎?這是前方音箱低於畫面下緣,但江蕙演唱的身形仍可清楚出現在畫面中置高度處的原因。甚至假使將中置聲道關閉,在「皇帝位」所聽到的江蕙歌聲與音像凝聚度差異竟然不大,在「皇帝位」左右兩側也只會覺得音像略微膨脹、口形變大一些而已。
《荷魯斯之眼:王者爭霸》開場的片段,在王位交接典禮舞臺上的人聲對白厚度與左右定位,這套LALS號角音箱的表現亦是可圈可點,而當諸神在臺上對話時,臺下凡人群眾所發出的細微聲響也顯現出這套音箱優異的細節刻畫能力,雖然臺下群眾所發出聲音的音量相對小很多,但透過LALS就是比一般音箱來得清晰且厚實。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的夜戰片段,戰場的槍戰場面比警匪片要更為浩大,槍聲齊鳴或爆炸音效都彰顯出LALS號角音箱動態寬廣之優點。
《極速快感》片中有多部超級跑車競速狂飆,使用整套LALS號角音箱播放時,不僅怒吼的引擎聲聽來十分過癮,連換檔加速時的衝擊力與勁道,都有更為猛爆的力量。
《機械公敵》裡男主角駕車在隧道內被兩部機器人運送車夾擊,男主角坐車快速行進,兩部卡車一前一後圍繞、車上機器人不斷跳下攻擊的場景,這套LALS號角音箱系統有著綿密的包圍感、音效定位與衝擊力表現,營造了緊張感十足的氛圍。
可別以為這套音箱系統只能拿來看電影,原本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就以各類型音樂的精彩回放著稱,多聲道配置時音質、音色、瞬時等特性與兩聲道場合一致,還增添了更為全面的包圍感,理所當然能讓用家更投入於音樂的擁抱。以《Legends of Jazz》這張內容精彩的爵士樂演出為例,無論樂器演奏時鮮活的表情或歌者演唱時的嗓音,全都有比兩聲道更能沈浸其中的享受。
《悲慘世界25周年紀念演唱會》尾聲是出動多達數百人合唱團的盛大場面,透過LALS號角音箱播放真是氣勢十足,將音量開大到接近現場的音量都仍然輕鬆自在,當臺下觀眾群掌聲響起時真以為自己是其中一員。倘若不是親身體驗,實在很難相信如此震撼的魄力,竟是來自一部Denon中階環擴AVR-X4100W直接驅動的成果。
古典音樂的表現如何?聽聽《郎朗在皇家艾伯特大廳》現場演奏的莫扎特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Mozart: Rondo alla Turca. Allegretto),此曲郎朗表現越來越快速的小快板節奏,每一觸鍵都充滿了力度,有如銀鈴般的高頻既有光輝又顯得厚實,誰說號角音箱的高頻絕對較晦暗?彈奏結束時全場熱烈的掌聲,同樣又彰顯了LALS中頻厚實利落的迷人特質。
爵士、流行、古典都難不倒LALS,那麼重節奏的搖滾歌曲又如何呢?這是Bon Jovi經典歌曲《Living on a Prayer》的現場演唱,熱烈的節拍與數萬歌迷的合唱,在幾乎要把體育館屋頂都掀了的音壓下,LALS所呈現的是衝擊力滿點、爆發力充沛的熱情,實在是過癮極了!雷爾斯黃先生能擁有如此一間能讓LALS高動態音壓盡情狂飆的私人視聽室,相信所有視聽玩家都十分羨慕,而既然他能以7.2聲道配置就調整出如此電影及音樂皆優異的表現,倘若您想打造一間音響效果讓人欽羨的家庭劇院,LALS雷爾斯號角音箱顯然將是個理想的選擇,趕快找個時間親身體驗一番吧!
【燒友家訪】以Polkaudio打造充滿設計感的居家空間:訪高雄張小姐
【燒友家訪】一個絕不妥協的音響狂熱分子:文藝復興陳信升
【燒友家訪】無敵海景樂更美:海港城市內的規劃案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