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如今的他,在憨憨的外表下,隱藏著一個優秀商人的靈魂。在很多人追求"雙贏"的情況下,徐崢憑藉自己光光的小腦袋瓜(現在看來是思考過多所導致的脫髮),實現了"win-win-win"三贏局面,而這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經典的"帕累託最優"案例。
說起徐崢,應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72年4月18日,出生於上海市;199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0年,憑藉古裝神話電視劇《春光燦爛的豬八戒》中豬八戒一角色迅速走紅,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小生;2010年,其主演的喜劇片《人在囧途》以及2012年自導自演的喜劇片《泰囧》,使得徐崢在中國電影行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如今的徐崢,雖說樣貌普通,可是已經成為了中國內地市場裡優秀的男演員、導演和編劇。換句話說,徐崢可以稱得上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2010年春節檔即將到來之際,受疫情的影響,徐崢不得不提前將電影提前上映。為此他不惜討好電影院工作人員,甚至給他們發紅包,而電影《囧媽》的提前上映,損壞了電影院大多數人的利益:
隨後,疫情的迅速爆發,迫使徐崢不得不火速叫停《囧媽》的上映,這一行徑不禁讓很多人想看徐崢的笑話。畢竟有市場就會有競爭,徐崢火了這麼多年,而資源又是有限的,自然是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而後,徐崢火速行動,將影片《囧媽》賣給字節跳動,表面上是為了不賠本,而實際上這筆交易可以說是"三贏",也就是"帕累託最優"。
所謂的"帕累託最優",也稱為帕累託效率,它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資源,從一種分配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中,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會變得更好。帕累託最優狀態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託改進的餘地,換句話說,帕累託改進是達到帕累託最優的路徑和方法。 帕累託最優是公平與效率的"理想王國"。
而徐崢的謀略正好對應了"帕累託最優":
1、在你不了解別人的時候,不要評判,這樣只會顯得自己很無知。就像當時徐崢的電影不能在電影院上映的時候,不是人笑話徐崢,想看他的笑話。
2、 最近在看《博弈論》這本書,裡面提到一種現象:兩個獵人一起去捕獵一隻羊,這時有一隻野兔跑到其中一個獵人面前,那麼獵人是選擇和夥伴一起補羊而放棄野兔呢?還是去抓近在眼前的野兔?
· 如果選擇捕羊的話,那麼每個獵人平分半隻羊。
· 如果選擇抓野兔的話,意味著羊跑了,只捕捉到一隻兔子。
相信小夥伴們應該已經知道我要表達什麼意思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場"博弈",而這背後蘊含著大智慧。對應到"哲學"領域,就是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嘛。"
3、 「邏輯」是個好東西,一件事情想通了,很多麻煩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大道相通"嘛。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