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從懷孕到帶娃經驗分享

2021-02-12 為卿白髮兮緩緩歌

    看到綠燈還剩5秒鐘,我決定停在樹影裡。盛夏,那些斑駁的樹影是頂著大太陽的騎手們的必爭之地。

每天都要回家送奶,從單位和家之間來回四趟,逼得我這個四肢不靈活的人也騎上了自行車。

    大家都說,實在是太累了。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辛苦,當然也並不輕鬆。每天回家看到博仔晃悠悠地過來接駕,還是蠻快慰的。

    博仔馬上要滿周歲了,我打算寫一點東西,記錄一下少女變大媽的過程,再分享一些經驗,艾瑪,我都不好意思叫它乾貨。準確來說,是大部分寶媽在這個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按照懷孕-囤貨-生產-帶娃-產後恢復這個順序,不需要的自行跳過哦。

懷孕篇:

1. 驗出懷孕是在35天,Hcg5000+,孕酮24,醫生說三天後複查。這中間我下載了親子寶典(反正就是個孕育軟體啦,美柚寶寶樹也用過,目前一直用寶寶樹,感覺大同小異)。知道了這世上還有什麼宮外孕、葡萄胎等等阻礙小寶寶健康成長的鬼,內心很是驚慌。

2. 38天複查,一切無恙。戰戰兢兢地問醫生會不會是宮外孕啊,醫生白我一眼:看你指數挺好的,瞎操什麼心,該吃吃,該喝喝。我在心裡接茬,啥事別往心裡擱。

3. 50天左右去看了胎心胎芽,如期長出來咯!產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闖關啊!

4. 三個月查NT,四個月做唐篩,現在唐篩還免費了,可惜博仔沒趕上哦。五個月又是B超。這中間我都是在人山人海的二院檢查的,感覺這個體驗很不令人滿意,排隊過程中聽到各種肚子裡寶寶出事的案例,自己也跟著緊張。

5. 從四維開始,轉戰南廠醫院。每次產檢都是周六上午,這樣不耽誤上班,也很快。南廠醫院做B超的醫生我給一萬個贊,特別耐心,幫我數寶寶的手指頭,腳趾頭。

6. 進入孕晚期之後,肚子長得飛快,拍了個孕婦照,在維納斯,請大家千萬不要去,各種服務都很差,尤其是服裝。

7. 後悔沒買個胎心監護儀,孕晚期記錄胎動太重要了。有幾次小寶寶沒有按時動,嚇得我倆一直在叫他,折騰好久,等他動了才敢睡覺。

8. 到離博仔出生還有半個月的時候,突然瘋狂地長了很多紅的,像血泡一樣,很癢,也很擔心,去問醫生,醫生說就是妊娠紋。哎,有點傷心了,從三個月開始抹油,也沒防住。

總結一下:孕期不要太緊張,孕育軟體上總是提醒你,該長孕斑了,該有孕吐了,警惕妊娠糖尿病,警惕妊娠高血壓云云,太嚇人了。心態擺正,相信自己的小寶寶一定健健康康,按照醫生說的時間來檢查就好,檢查完整理好單據留著報銷哦。

囤貨篇:

對於孕期囤貨這個問題,網上也是各執一詞,我把自己買的部分東西說說,供大家參考。六一開始囤貨,基本都是網購,主要三家,天貓、貝貝、京東。寶寶8月28出生的。後續又繼續補貨。買!買!買!

1. 嬰兒床:有人覺得寶寶直接放在床上餵奶很方便,但是我倆睡覺都不老實,怕壓到那個不到十斤的小傢伙。買了一個,呵寶的,不到300的平民款,松木。最開始,小寶寶很喜歡在裡面睡,他剛剛會翻身的時候,我們要出去一小會就得趕緊把他放在小床裡。等他再大點,會爬了會走了也是,白天睡覺在小床上也很安全,因為他各種翻騰。(可以買二手)

2. 嬰兒推車:好孩子的傘車,太沉,用起來太不方便。但是寶寶小的時候不能用超輕車,六個月之前損傷脊椎。我後悔的是為神馬不等著六個月之後再買車!(可以買二手)

3. 浴巾、紗布:全棉時代一生推。太好用了,洗完澡用,當薄被子用,質量也不錯。給寶寶洗臉擦臉的那些小紗布很容易髒,需要經常換。

4. 衣服:峇里小豬、酷尾巴、童泰等等,最小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無骨縫製,寶寶穿著舒服。我家是連體衣睡覺穿,白天穿分體。孩子越大衣服越不好洗了,這種小生物會把一切你能想到的東西弄到衣服上,我買了矽膠飯兜,他的衣服依然很髒。

5. 咬咬膠:香蕉的和小魚的,寶寶喜歡咬,但是咬著咬著就膩了,自己去尋找任何想咬的東西。

6. 玩具:這個坑太深了。鋼琴健身架、火火兔這些基本是每個家長都會買的,同時我姐還把她的滑梯、鞦韆、海洋球池、帳篷、扭扭車以及各種小玩具都給我寄過來了。然而小孩子是一分鐘熱度,那些玩具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收納袋裡不見天日。黑白卡彩色卡和布書還是可以有的。刺激視覺發育嘛。

7. 爬爬墊:一定要有,一定要注重質量。

8. 奶瓶:母乳寶寶在產假期間不需要。後來用了三兩個月吧。買的貝親標口,完美。只可惜買多了,160和240規格都入手了,但是240一直沒用。根據我的經驗,寶寶每次只喝冷藏母乳120左右。

9. 水杯:鴨嘴杯可有可無,過渡產品,我家是孩子他爹從德國買回來的NUK,沒用幾次。後來我給買了個好孩子吸管杯,他很是喜歡,成天拎著喝水。

10.安撫奶嘴:寶寶沒有嚴重的吃手,而且他也不知道怎麼用,汗,所以沒用到。家裡還有一個閒置全新。

11.浴盆:買的日康,用起來好麻煩,一直在用買牙膏贈大盆的大盆。我們實在太懶了,哈哈。

12.電推刀:這是我買的最最最雞肋的產品了!因為博仔沒啥頭髮!總共用了兩次。易簡超靜音。博仔剪頭髮的時候很乖,不哭不鬧。

13.指甲刀:必備,一定要勤剪指甲。不然寶寶會抓傷自己,長指甲裡還會藏著髒東西。

14.遊戲圍欄:小馬一直慫恿我買,看到價格望而卻步,為什麼要花好幾百塊錢給寶寶買個籠子!我是沒買,買了之後博仔肯定會花費所有心思從裡面翻出來。但是看到伊能靜家的米粒有一個。

15.尿不溼:說起這個我能滔滔不絕跟你說個三天三夜。長話短說,花王假的多,沒敢買,據說超級好用。白幫、綠幫都不好用,起坨斷層,好奇金裝的尺寸比其他小一點,NB號碼的更適合新生兒,麗貝樂不好用,雖然一片兩塊多。雀氏鉑金裝給力到爆炸,良心產品,聚划算的時候有試用包,十塊錢十片可以試試。現在在用產品是媽咪寶貝,一般般啦。寶寶腿粗最好買大一號。

16.隔尿墊:一次性和可洗的都買了,都不錯。

17.母乳存放:袋和瓶都買了,認為瓶比較好,但是要經常消毒。

18.吸奶器:買的新貝,吸力有限,建議入手貴點的。

19.防溢乳墊:待產包裡贈了,沒有用呢,不知道斷奶的時候需不需要。

20.哺乳文胸:無鋼圈,還可以,建議多入幾套,每天換洗。

21.哺乳睡衣:因為左吸右流,感覺沒有啥用。買了根普通睡衣一樣穿了。沒有這種情況的可以發揮它的作用。

22.待產包:來一套吧,不會後悔的,反正裡面的東西我全用了。因為擔心牙齒在坐月子的時候受損,又格外入手了一瓶漱口水,每次吃完東西用。

23.暖奶器:給力,溫度恆定,讓寶寶健健康康的吃冷藏奶。

暫時寫這麼多吧,對別人有用的東西可能對你沒有用。舉幾個慄子:尿布臺你懂得,家裡哪有那麼大地方啊!輔食機,我用了一套三十塊錢的研磨碗代替了,也還好啦,哈哈。

生產篇:

剖腹產可借鑑的比較少。本人屬於比較悲劇的類型,博仔的雙頂徑大,出生前達到了9.7。醫生給估計的體重超過7斤半。二院裡我的看床大夫也認為我沒法生。

還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嘛,畢竟總覺得沒經歷過陣痛的生產不完整。見紅後第一天晚上,疼,但是能忍住。早上有所緩解。醫生說宮口沒開,建議我乾脆剖了,她說的很恐怖,但是也在理,她說你來住院的目的是要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而不是非得順產。我同意剖了,但是早上吃了東西,於是決定等到下午再剖,而且我老舅還給算了時辰,下午三點到五點。

中午回家洗澡。下午疼到崩潰,兩三分鐘疼一次,每次問什麼時候輪到我,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真是欲哭無淚啊,太疼了,終於輪到我的時候,問我需要輪椅嗎,我連忙表示用不著,我爸跟我倆人坐電梯直接去了,而我媽和小馬……還在準備東西。那麼長時間他們都沒有準備,醉了。

手術臺上,打麻藥也不疼,我猜測是疼痛的轉移吧,陣痛太疼了,所以啥也感覺不到了。我一直盯著不停變換的血壓表,想著我不會就這麼掛了吧,哈哈。突然聽到哭聲!什麼!出來了!這麼快!醫生說七斤二兩,大胖小子。同時也跟我說,你的羊水已經渾濁了,宮口不開,胎頭不降,多虧剖了,不然也生不出來的。

術後是很艱辛的,尤其是剛剛可以下床走動,我哭得啊。後來慢慢地適應這種疼,我爸某次帶著我去溜達的時候,我們找了個稱,減重11斤。

這段時間,我更關注的是我自己,都忽略了剛出生那個小博仔。現在想想比較後悔。對於生娃,我的心得是,一定按照醫生建議的來。不管選擇了哪種生產方式,你都是勇敢的媽媽。

帶娃篇:

帶娃千萬別怕人多。孩子越大越不容易照顧了,人多了,分擔活,每個人都會輕鬆一點。這可是個大活啊!有的小夫妻覺得有了娃,老人來幫忙帶,很破壞二人世界。我能理解,但是你也破壞了你的媽媽或者婆婆他們的中老年生活啊。所以還是要心懷感恩。

Tips:下載一個育學園吧,崔神遠程幫你帶娃。

黃疸:我是O型,小馬是A型,很怕寶寶出現ABO溶血,還好他沒有。但是也維持了小黃人狀態整整一個月。我在微博上看到說不能喝白糖水,關著窗戶曬太陽沒用,不能停母乳……我們基本沒採取啥措施,到滿月了,疫苗打不了。醫院說忘了給我們開茵梔黃,那個藥的注射劑真的不能用,口服的還湊活吧。味道很噁心,博仔吃完就吐掉,我們很憂心。然而,吃藥大概三五天!這小子突然變白淨了,退黃成功。

肚臍:沒脫落,不脫落,倔強得不肯脫落。直到四十多天才自動掉下來了。中間沒出血流膿神馬的。就是考驗人的耐心。

夜醒:最狠的時候大概是不到兩個月?這小孩幾乎是一小時醒一次,嗷嗷哭,可能是寶寶在脹氣吧。我們給他揉肚子啥的,慢慢好了,不知道是時間治癒了他,還是我們的方法。聽說飛機抱也比較好使。

母乳:到目前為止還是純母乳。沒有哺乳假了可能要添奶粉。博仔的第一口奶是聖元奶粉,他大概感覺到了媽媽咋這麼小氣,不給我買進口的,於是拒絕喝。衝了幾次不喝,於是,奶就自動下來了。博仔給媽媽省了催乳師的錢。

疫苗:所有自費的也打了。能打五聯還是打五聯!寶寶少挨好幾針,而且也更安全。

出牙:長牙的時候口水多,喜歡咬東西,拿咬咬膠輔助他。

大動作:博仔的大動作發展都是自己訓練自己的,感覺屬於自強不息的種類。寶寶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們不需要太著急。

保險: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

輔食:第一口鈣鐵鋅米粉,到根莖類,到綠葉蔬菜,再到關鍵部分,敲黑板,肉肝。博仔吃過豬肝泥,補鐵,看他胃口很好的樣子,又繼續加了豬肉泥,最開始是用絞肉機攪碎,我用的美的料理機的絞肉功能,再蒸熟。真的很難刷絞肉機!後來就直接蒸一塊肉,再切碎,他也能吃了。魚肉更麻煩,鱈魚不好挑,網上買的挺貴也不能辨別真假。後來一直在買龍利魚了,博仔也愛吃。現在基本是粥、米糊、麵條。小餛飩神馬的還沒有嘗試過。

產後恢復篇:

懷孕生娃給小姐姐們帶來的某些明顯改變,雖然很多人不愛聽,但是確實確實有些是不可逆的。我相信或許那些贅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能夠改善。但是另有一些,比如皮膚黑好幾個色號,髖骨等等增大,妊娠紋,痘痘,斑……別說了,都是淚。再補一刀,斷奶後的乳房萎縮。

說說自己吧,比產前胖了十斤,每天來回送奶,但是仍然沒瘦下去,可恨的是還比剛上班的時候胖了。而且曬成狗,每天帽子口罩冰袖各種武裝,還是黑了,長了曬斑。

肚子上的疤痕也增生了,苦惱,疤痕體質的人真的適合順產。腳丫大了半號,鞋子大部分穿不下。

婦科檢查要注意哦,產後42天做一次,之後每年都要做。我當時總覺得惡露不盡,在二院灑金無數,其實是月經回歸了。月經的問題早來晚來都一樣,不會影響奶水的量,放心好啦。

產後抑鬱是無形殺手。近幾年,抑鬱症越來越被關注,爆出的新聞也多了。哎,咋說呢,激素水平幾個月裡急劇變化,事多,錢少,任何不順心的小事都可以戳中你的痛點。有不高興一定要及時宣洩。

好了,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全是個人經驗,很多做法參照了孕育軟體。

最後,祝所有的小寶寶健康成長。

比心。

 

 

 

 

 

相關焦點

  • 吐血整理:自學彩鉛經驗分享
    很多朋友發信問我關於自學彩鉛的問題,今天我就努力給大家講講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回答所有的問題。如果不能,也歡迎繼續提問啊。1零基礎真的可以嗎?根據我的經驗,零基礎真的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是真的喜歡,否則很難堅持下來,而堅持是唯一可以讓你畫有所成的訣竅。左邊是我剛開始畫的時候,簡單的圖形,簡單的色調,都是按照書上的步驟來的,還是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是一年後再畫,就看著舒服多了。
  • 整理到吐血的京都遊記,帶娃去收藏這一篇就夠了!
    朋友圈裡很多媽媽也都說很想帶娃去,所以寫了這篇全攻略,沒想到整理到吐血了不過戰果是,大家去京都有這一篇就夠了!文末還有手信禮物🎁哦!、先鬥町,夜晚都很熱鬧,臨鴨川有不少酒吧、居酒屋,適合不帶娃的旅行;周邊的貴船、鞍馬和高雄一帶,風景也很好,但我寫了太多寺院,這些留到下次吧。
  • 工作帶娃寫公號,我的時間管理分享
    我跟小夥伴們聊過我當二胎媽媽的日常,我記得9月底10月初那禮拜,一個禮拜裡我帶兄弟倆看了四次醫生,我當時的工作還特別忙,那禮拜差點沒把我整死。(有天晚上7點,弟弟不小心撞到鼻子,連忙跑去看急診,11點多才回到家。。。)
  • 作為資深奶爸,我有幾點帶娃經驗和大家分享
    這篇文章來源於象象媽的好朋友「果殼童學館」。小閨女倒是能自己玩一陣兒,但畢竟還小,總還想要人抱要人陪。怎麼辦?那只能我這個爸爸上了唄……其實「男的不擅長或者不該帶孩子」這事兒,在我看來不過是個刻板印象:婚姻生活和育兒,從來沒人天生就會,也是需要學習、實踐和反思的,心思用到了,怎麼可能學不會? 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父母們都知道。
  • 吐血整理:小月齡寶寶最實用的裹襁褓技能
    本文由方糖姐的媽咪桃樂絲小姐,華麗麗整理撰文,吐血整理,新手媽媽必看不可啊~~~方糖姐上周過了隆重的百天儀式,轉頭當天就化身天使寶寶一口氣從晚上八點睡到早上八點
  • 帶娃出行必備利器——嬰兒車選購經驗貼
    因為旅行的話題,讓我們直接聯想到帶小寶寶出行的工具及其重要,工具帶的合適會讓你的出行事半功倍,並且不會覺得孩子成為你的累贅,工具有什麼?一是背帶,二是車子,背帶我們會在以後的topic中整理出來奉獻給大家,今天我們總結了出行時可選擇的車子,供新媽媽們參考選擇。
  • 練字經驗整理分享
    一聽就會本文是在之前版本的基礎上花了兩天整理出的純個人的一些經驗,為無償分享,未經本人允許不可複製私發到任何平臺以及用作商業謀利。格子的選擇從優到劣是:米回格、米字格、九宮格、田字格、方格,等到有一定基礎了可以換橫格紙以及空白A4紙。
  • 看了袁弘的「帶娃日記」,才知爸爸帶娃,可以做到這麼細緻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袁弘和張歆藝自結婚後就備受網友的關注。兩個人在結婚後也順利地有了自己的寶寶,成為了爸爸媽媽。有一次張歆藝要去參加節目錄製,但是放心不下寶寶,畢竟大家都知道許多寶爸爸帶娃都很不靠譜,所以張歆藝自然也擔心袁弘一個人應付不過來。
  • 帶娃出遊有妙招,孩子不哭也不鬧
    明天開始就是黃金小長假了,相信很多寶媽已經蠢蠢欲動,準備帶娃出去撒野啦~興奮之餘,周圍也有很多寶媽朋友在問:第一次帶娃出遊要準備些什麼?網上攻略哪些比較靠譜?孩子總是鬧怎麼辦? 記得第一次帶娃去旅遊時,我自認準備工作已經做得非常充足。但旅程中,孩子哭鬧不止、腹瀉沒胃口。我只能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一點玩的心思都沒有。美好的假期完全泡湯,簡直就是花錢找罪受,累覺不愛……
  • 居家好物吐血整理不完全分享(廚房篇)
    【小白雪梨椰子凍禁止任何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親們分享原文連結到朋友圈噢!麼麼噠!】大家好!!!
  • 那些年我和娃用過的中文啟蒙材料,吐血整理合集
    被親們追問很久的教中文大法,中文啟蒙材料推薦大合集,那些年手殘買買買的經驗,來和大家說一下。畢竟森媽也是很懶,千年難得寫的吐血收藏貼,看完覺得好轉發一下,收藏一下,點一下在看都是對我懶癌的一劑強心針😂先來講一下海外娃中文啟蒙的基礎要點。。。
  • 朱丹官宣二胎分享母乳餵養經驗:正確的餵養,讓你輕鬆帶娃
    還詳細分享了自己這次順利純母乳餵養的經歷,在朱丹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在生大女兒的時候,因為堅持母乳餵養,遭了很多罪,苦不堪言。 朱丹是這樣描述自己的苦:「我」在第一胎餵養的時候,卻遭遇到各種挫折,生理性漲奶,奶水不夠只能添加奶粉,哺乳姿勢不對導致乳頭皸裂。
  • 備孕成功懷孕技巧經驗分享!
    對於懷孕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些人為了避孕愁眉苦臉,想盡各種辦法,而有些人為了懷孕也是日夜操勞,其實這都是一些正常的現象,畢竟每個人生下來都會有差異,何況是生育能力,而現在一些女性也會藉助藥物來提高自己的受孕機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經驗。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孩子帶出去,大家都會誇孩子可愛,衣服好看,發照片也會有不少寶媽問我要衣服連結。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家探親,那幾天爺爺奶奶抱著孩子到哪都帶著,於是就有了右邊那張,孩子灰頭土臉,又黑又「樸素」的照片。只能說,從「城市潮娃」到「農村土娃」,真就只需要一個奶奶。
  • 葉一茜空降媽媽群分享帶娃乾貨
    對於廣大媽媽來說,能和熒幕上的明星寶媽親密互動,想必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既能拉近與明星的距離,又能一同分享育兒帶娃的酸甜苦辣,從中get到不少小妙招。8月27日,親子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別具生面地邀請到節目嘉賓葉一茜空降寶媽群,和數百位媽媽傳授自己的育兒經驗。
  • 吃泡麵也不能隨便:吐血整理5款泡麵,好吃到流淚,趕緊get起來
    吐血整理,無限回購以下5款泡麵,小夥伴趕緊收藏起來。三養奶油火雞面談起火雞面,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是咽下口水,被「辣」字佔據腦海。三養奶油火雞面進入韓國泡麵Top3榜單,深受韓國小夥伴的追捧。辣與奶油碰撞出獨特的口感,香味濃鬱,甜中帶辣,辣中帶酸,堪比初戀。
  • 葉一茜空降媽媽群分享帶娃乾貨
    一同分享育兒帶娃的酸甜苦辣,從中還能get不少小妙招。8月27日,親子綜藝《親愛的小課桌》別具生面地邀請到節目嘉賓葉一茜空降寶媽群,記者也和數百位媽媽一起,聽葉一茜分享育兒經驗。《親愛的小課桌》首期播出,葉一茜的表現可圈可點,帶娃細節深入人心:騰騰有朗誦作業,為了不打擾其他小孩寫作業,葉一茜把他帶到其他課室;面對不夠自信的凱凱,葉一茜將心比心地透露自己當年參加選秀也會怯場,鼓勵凱凱不要害怕失敗。
  • 我是怎麼做到一個人又帶娃又下廚的?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說,帶娃的媽媽時間和睡眠少得可憐,還要下得廚房,拍得美圖,別逗了!本文作者@聖瑤媽咪就是這樣一位同時享受著帶娃和下廚的幸福煮婦,能做到這些,她的經驗就是善用時間+食材儲備+家務利器。還有,從不追求時刻完美。
  • 懷過孕生過娃的女性,有3個部位變化明顯,有經驗的人能輕易識別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眾所眾知,懷孕、生產對女性身體有極大的影響,很多寶媽更是在生過寶寶之後,一不小心從「窈窕淑女」變成了「油膩大媽」。可也有一部分的女性生娃時年齡較小,同時也比較注重產後的恢復,看起來和沒有生娃之前一樣。其實,懷過孕生過娃的女性,她們的身體都會出現些變化,有經驗的人從這些部位,一眼就可以識別她們有沒有生過娃。
  • 舅舅「野路子」帶娃火了,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媽媽哭笑不得
    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寶媽好氣又好笑小劉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性,就連自己的丈夫都是在工作當中認識的,在結婚後,小劉依舊沒有更改自己要強的性子,哪怕是懷孕了依舊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奮鬥,整個孕期,小劉也只是休息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會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