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升級」保護漢長城遺址

2020-11-17 中國新聞網

甘肅敦煌「升級」保護漢長城遺址

2020-11-03 10:2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11月2日,「中國長城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館教學科研基地」揭牌。 馮志軍 攝

  中新網甘肅敦煌11月3日電 (記者 馮志軍)連日來,擁有足夠豐富類型和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資源的甘肅敦煌,接連在玉門關遺址、陽關遺址和敦煌市博物館設立了「中國長城研究院教學科研基地」,未來雙方將在長城文物保護、文化遺產發掘、數字長城建設、教育科研培訓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中國長城研究院院長趙琛介紹說,近些年中國長城研究院積極開拓教學科研發展空間,不斷加強與長城沿線各主要景區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眼下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迫切需要長城文化,因為它能夠深化文化認同、匯聚民族力量,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

11月2日,「中國長城研究院陽關教學科研基地」揭牌。 馮志軍 攝

  趙琛表示,自張騫鑿空西域,西漢「據兩關、列四郡」,敦煌就像中華文明伸向西域的手腕,是古絲綢之路第一樞紐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中華文明由此遠播歐亞,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敦煌文化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正如流傳千古的經典名句所云,敦煌市境內漢長城大多處於人跡罕至的大漠戈壁,加之乾旱少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條件,使得敦煌市境內長城、烽燧城堡歷經2000多年歲月仍得以較好保存。

  據敦煌官方介紹,近年來,敦煌市整合各類資金近7000萬元,先後實施了敦煌境內漢長城保護基礎設施項目、圍欄保護工程、長城烽燧搶險加固工程,玉門關遺址監測預警、安防等工程,為保護長城遺址提供了有力保障。

11月2日,「中國長城研究院玉門關教學科研基地」揭牌。 周斌全 攝

  甘肅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陳炎人表示,敦煌是綿延2100年的絲路重鎮,而這段歷史又與長城息息相關。先有漢長城,後有敦煌郡。漢武帝在河西走廊廣築長城,而後「列四郡、據兩關」,才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據敦煌市文物部門統計,敦煌市境內的長城、烽火臺主要分布在市區西北部,西起馬迷兔烽燧,東到東鹼墩烽燧,建在疏勒河下遊故道以南。敦煌境內長城已認定的共有各類單體建築98座,長城牆體61段,牆體長度182.7公裡。(完)

相關焦點

  • 甘肅敦煌旅遊持續升溫 「研學遊」成為新時尚
    甘肅敦煌旅遊持續升溫 「研學遊」成為新時尚 2020-07-31 12:24:10 圖為研學遊學員在敦煌畫院傾聽敦煌文化藝術講座。 王斌銀 攝   中新網蘭州7月31日電 (張曉亮 趙建軍 馬朝黎)連日來,隨著國內跨省團隊遊的放開和暑期的到來,前往敦煌旅遊的遊客大幅增加,旅遊業持續升溫,與之而來的研學遊也跟著熱了起來。
  • 對話|從敦煌漢簡到武威三簡,簡牘何以持續成為國際性顯學
    懸泉漢簡甘肅簡牘出土量大主要有幾個因素決定。首先,甘肅簡牘發現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從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探險家斯坦因在敦煌長城烽隧遺址發掘出土第一批敦煌漢簡開始,期間又有1930年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瑞典人貝格曼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和甘肅酒泉金塔地區漢代張掖郡居延地區長城烽隧遺址發現的1萬多枚居延漢簡。
  • 央視一天兩次重磅宣傳甘肅文化旅遊,魏晨、尚雯婕把敦煌唱成歌
    7月25日晚,中央電視臺繼CCTV—1晚八點檔播出《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十期,特別以歌手經典傳唱代言和嘉賓深入解讀的形式,大篇幅呈現甘肅文旅、講述甘肅文旅、宣傳甘肅文旅外,又在CCTV—1晚十點檔播出的《晚間新聞》再次報導以敦煌為代表的甘肅旅遊市場回暖典型: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甘肅日報】敦煌文旅融合奏響絲路新樂章 2020-11-11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 這裡被孤獨星球評為亞洲最佳旅行地Top1
    甘肅,一個隱藏著無數傳奇的地方,乾旱溼潤、戈壁高原、沙漠雪山同在。甘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相傳人類始祖伏羲、女媧、黃帝誕生於此,這裡有悠久的歷史遺蹟,有壯麗美的自然景觀。敦煌、蘭州、嘉峪關、張掖、甘南、天水敦煌在甘肅,一定要去敦煌,去「東方羅浮宮」莫高窟。
  • 航拍敦煌莫高國際機場,讓我們飛去看敦煌莫高窟吧
    敦煌莫高國際機場,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鎮,距離敦煌市區不遠,約12.7公裡,距離敦煌莫高窟也只有15公裡,非常方便。敦煌莫高國際機場1982年建成通航,目前為4D級國際支線機場,不過可以滿足E類飛機備降。
  • 【美景敦煌】甘肅敦煌大漠駝鈴迎客來
    【美景敦煌】甘肅敦煌大漠駝鈴迎客來 2020-10-06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敦煌除了莫高窟和月牙泉還有啥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也稱為敦煌魔鬼城,是遊玩敦煌西線的重要景觀,敦煌西線指玉門關、漢長城、陽關、西千佛洞等景點。探秘古老的邊關生活敦煌博物館敦煌博物館是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學又一個重要研究基地。
  • 敦煌故事,甘肅之聲 ——譚盾為深圳音樂廳帶來原汁原味的「敦煌...
    譚盾把與甘肅蘭州交響樂團、蘭州音樂廳合唱團的合作,理解為一種「民族文化的召喚」,他認為,《敦煌·慈悲頌》的故鄉在甘肅,甘肅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埠。關於「絲綢之路」,我們能看見的東西已經很少,但是在敦煌,歷史不僅看得見,還能聽得著。他與這兩個團才排練了兩天,就驚呼:你們要嚇死我了!進步這麼快!這麼下去還怎麼得了!
  • 甘肅敦煌:又荒又偏,卻滿足了張藝謀的沙漠情結
    ,敦煌。另外,注意文明遊玩,保護沙漠的環境哦。漢時,玉門關是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而如今它的故址就在小方盤城。瞧妹推薦甘肅的杏和葡萄!新鮮的乾果的都好吃!,而由於土地狹長,釀皮在甘肅各地也演變出了不同的風味,敦煌釀皮最大特色就是加了芥末,又香又辣又爽。
  • 《了不起的長城》綜藝節目在玉門關開機錄製
    還盼來了可愛的長城磚員來到了敦煌劉燁、阮經天、鄭爽、楊迪、沈南、周深、黃明昊、呂孔維等多位大咖空降敦煌,作為飛行嘉賓參與北京衛視文化類節目《了不起的長城》錄製。《了不起的長城》以長城為主題,嘉賓們此次將化身為「長城磚員」,前往長城「搬磚」,都說上班就是「搬磚」現在來看,長城「磚員」們也要去搬長城磚了。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敦煌真遺憾」,嘉賓們不但要去爬上長城,同時還需要完成任務,至於完成什麼樣的人物,每一期都不一樣,但肯定都會圍繞「長城」的知識點展開。
  • 臨洮要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2006年6月,臨洮戰國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5月21日,國家文物局在《關於甘肅省長城認定的批覆》(文物保函〔2012〕941號)中正式確認戰國秦長城「西迄臨洮」。戰國秦長城自秦昭襄王始築迄今已逾2290年歷史,是秦「萬裡長城」之奠基。
  • 尋•景|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旨在通過敦煌旅遊資源、敦煌文創產品、敦煌服飾、敦煌土特產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展示,讓上海市民近距離、生動地感受敦煌的獨特魅力。 敦煌文旅集團方面表示,此次活動的圓滿舉行,成功地拉開了敦煌文旅集團敦煌文化旅遊資源駐外推廣項目的序幕,該項目規劃周期為2年,分三期實施,計劃將在境內、境外陸續建立20餘家敦煌文化旅遊駐外推廣中心,逐步搭建敦煌文化旅遊駐外推廣體系和客源地向敦煌的導客體系,探尋敦煌文化弘揚的商業模式,積極推動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高速高質量發展。
  • 尋•景 |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月牙泉
    10月16日,「暢遊絲路·朝聖敦煌」敦煌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在上海舉行。發布會上敦煌文旅集團代表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敦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景區景點,發布了「冬季深度遊」、「成人禪修遊」、「深度綜合遊」、「親子定製遊」等多款私人訂製旅遊產品。
  • 在行走中感知長城之美,《了不起的長城》賦予國潮新體驗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朝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這句千古流傳的古詩句道出了長城穿越歷史時空,守望和平、護衛人民的堅定、偉岸與滄桑。如今,歷經千年風雨的長城,早已化作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凝聚著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
  • 北京衛視《了不起的長城》完美收官掀長城文化熱潮 屢奪周六綜藝...
    由北京廣播電視臺、燦星製作聯合出品,五洲傳播中心聯合製作的全球首檔長城文化體驗類節目京都念慈菴《了不起的長城》已於近日收官,長城磚員劉燁、阮經天、楊超越、黃明昊、楊迪、周深、沈南與觀眾們一起攜手走過了河北山海關長城、河北金山嶺長城、甘肅敦煌漢長城、河北潘家口喜峰口水下長城、河北青山關長城、甘肅嘉峪關長城、寧夏水洞溝藏兵洞、山西雁門關長城
  • 尋根·長城 | 繞不開的敦煌畫院,看不夠的藝術珍藏
    原創 尋根長城 張明弘尋根長城 收錄於話題#敦煌1#壁畫1#莫高窟1#敦煌畫院1前言敦煌畫院是一家致力於敦煌文化傳播的藝術機構 ,這次我們特別有幸住在畫院後院(10月28日入住,11月8日離開),每天沉浸在濃濃的藝術氛圍,張老師真是在哪裡都有貴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