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請購買原版書籍支持作者!
小指月翻開《神農本草經》找到黃芩,裡面記載道:
黃芩主諸熱黃疸,腸澼瀉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爺爺正在那邊飄上一壺清香的綠茶,品茶品的是一種寧靜,唯寧靜方能致遠。
每次爺爺品茶都會進入甚深的寧靜之中。
爺爺總跟小指月說,唯身心清靜乃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如果幸福不是從清靜之中求得的,都不能長久受用。
指月便說,爺爺這《神農本草經》關於黃芩的功效記載我都能理解,就是腸澼瀉痢有點費解。
爺爺便說,你把你能理解的說來聽聽。
小指月說,黃芩主諸熱,它善入上焦肺,中焦肝膽脾胃,下面大小腸,能夠從天而降,降本流末。
所以你不管是脾胃肝膽的黃疸,還是肌肉的惡瘡癰疽火毒,都可以用它。
無論何髒何腑,但見氣鬱作熱,或溼熱燻蒸者,都可以用黃芩宣通降洩之。
爺爺又說,那黃芩逐水怎麼理解呢?
小指月說,肺為水之上源,肺氣肅降,諸經之水,皆得以歸入州都之官,大海膀胱。
所以古籍中說黃芩能主熱儲膀胱五淋澀痛,說的就是黃芩降本流末,令源清流自潔的逐水效果啊!
所以逐水逐的是熱結之水道不通。
爺爺又問說,那黃芩下血閉又作何解釋呢?
小指月說,血閉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因虧虛而閉的,有因鬱熱阻結而閉的。
黃芩下血閉下的是鬱熱阻結的血閉。
唯獨黃芩主腸澼瀉痢,不太好理解。
老爺爺說,大腸跟哪個髒相表裡?
小指月說,跟肺啊!
爺爺又說,痢疾便膿血,腸道裡的敗醬腐濁是濁陰,那肺裡頭的黃濁粘痰,甚至咳痰帶血,算不算是濁陰呢?
小指月一拍大腦說,爺爺,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不管濁陰粘滯在髒的肺,還是在腑的大小腸,只要是濁熱租結,排洩不暢的,都可以用黃芩以降瀉之。
爺爺笑笑說,沒錯,不是只知道用黃芩單治肺部痰熱濁陰,腸道裡的敗醬也可以看成是痰熱濁陰。
凡下痢膿血膿血粘稠,也可以當成痰熱濁陰看,只不過是在腸跟在肺不同部位而已。
在肺之痰熱濁陰,你可以黃芩配枇杷葉竹茹,在腸之膿血濁陰,你可以用黃芩配芍藥木香。
小指月聽後,一下子思路豁然開朗,蒙蔽在腦中的疑惑一下子被拔開來了。
爺爺笑笑說,所以《傷寒論》上用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治痢疾,治溼熱瀉痢。
這黃芩《神農本草經》上說它主諸熱可是極高的讚譽,凡周身溼熱壅阻,都以黃芩為通用之藥。
小指月又說,為何爺爺治療肺部咳嗽痰黃,多用枯芩,治療大腸實熱瀉痢,多用子芩?
老爺爺說,黃芩分為枯芩跟子芩,枯芩生長時間比較長,是老根,中空而枯,凡物之中空而外實者,如同肺外實而中空,所以體輕而上浮,如蘆根和白茅根,枯芩善於清解上焦肺火熱盛,主治胸膈咳嗽痰黃。
而子芩就是生長時間段的子根,體實而堅固,質重而主降,所以善於直入大小腸,清洩溼熱濁陰,使濁陰出下竅,所以子芩善於主治溼熱瀉痢腹痛。
隨後小指月在小筆記本中寫道:
張元素曰,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後重,身熱久不可者,黃芩與芍藥、甘草同用。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上焦溼熱亦用黃芩,瀉肺火故也。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梢根,及引經藥用之。
《本草匯言》曰,清肌退熱,柴胡最佳,然無黃芩不能涼肌達表。上焦之火,山梔可降,然舍黃芩不能上清頭目。……所以方脈科以之清肌退熱,瘡瘍科以之解毒生肌,光明科以之散熱明目,婦女科以之安胎理經,此蓋諸科半表半裡之首劑也。
《主治秘訣》雲,其用有九:瀉肺經熱,一也;夏月須用,二也;上焦及皮膚鳳熱,三也:去諸熱,四也;婦人產後,養陰退陽,五也;利胸中氣,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熱及脾溼,八也;安胎,九也。單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積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正謂此也。
國學經典、中醫養生、育兒成才、圍棋文化,盡在國學育兒大全!
親!長按二維碼就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