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奇葩說》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只學一個技能讓你在短時間內成為高手,那這個技能就是演講。
語言的力量有多強大?
東周重臣顏率憑一己之辯在諸侯列強中保全九鼎,完成了百萬軍隊也難以完成的事情。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戰國策》
大家都熟知的羅永浩曾說,會演講的人,成功的機會比其他人多兩倍。他在演講中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傳遞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用詞犀利,表達幽默,通過演講展現了自己的個人魅力,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生活中需要我們具備演講技巧的場合有很多,無論是畢業論文答辯、年終工作總結、應聘面試,還是在非正式場合中與他人的交流,都需要我們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一個人可以面對多少人,就代表這個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公共演講能力可以說已經成為個人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部分,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公共演講能力,發表一場成功的演講呢?
正面想像幫助你克服焦慮
如果我們希望在演講的時候人們相信我們,而且想要給人們留下正面的印象,我們就必須管理我們的焦慮情緒。正面的想像是幫助我們克服焦慮建立自信的有效方法。
所謂正面想像,就是創造你正在順利且充滿自信地發表演講的正面的、生動的且詳細的心理意象,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看成什麼樣的人,我們就會表現成什麼樣。要想掌握展開正面的想像的方法,我們就需要:
01
養成積極與自我對話的習慣
如果在演講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你突然意識到你忘了使用對應第一個要點的視覺輔助,請積極地思考一「感謝老天,一切進展順利」。而當有人誇獎你的演講的時候,請接受這樣的讚美,而不要總是糾結於你覺得你的演講中的任何不足。請回答「謝謝!我努力準備了這次演講」,即便你認為它並不完美。
在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的時候,你也要避免使用諸如「必須」「應該」或「需要」等詞語。這些念頭只會讓你覺得有義務去做某事,而你的潛意識則努力讓你擺脫它。這裡的訣竅是使用正面的激勵詞語一一例如「打算」「願意」「享受」「選擇」等來代替上面提到的負面用詞。
例如,不說「我必須為演講做準備了」,而改說「我打算為演講做備工作」或是「我期待著完成演講的準備工作」,至少是「我決定開始準備我的演講」。使用積極的詞語而不是消極的詞語,你的態度會發生令人驚嘆的轉變。
02
聚焦於正面的心理意象
為了幫助自己看到「理想的你」,假想從現在開始的三個月內,你將在班上或俱樂部進行一次演講。你看上去、聽上去會是什麼樣的?聽眾對你的感覺會是什麼樣的?你自信嗎?演講是否有條理?你是否充滿活力?
當你列出你所渴望的特徵的清單後,以此為基礎寫出5—10條正面陳述,例如:
□我的演講方式與我談論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的方式一樣活潑且充滿熱情
□在演講時,我的聲音有感染力、穩重,而且足夠洪亮,人人都能聽清楚。
□我自信且流暢地使用視覺輔助。
□在演講時,我不為取悅他人而操心;相反,我用我所說的來令自己高興。
□我發表的演講清晰、易於理解,而且有條理。
03
不要拿自己與別人做比較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也不管你已經演講多久了,遠都會有比你更優秀的演講者。如果在安排你演講的日子之前,剛剛有人做了確實相當出眾的演講,你要克制自己說這樣的話的衝動「我根本不可能超越如此優秀的演講。我水遠都不夠好」。你的目標不是比其他演講者更好。你的目標是成為你力所能及的最佳演講者,你只是在與自己競爭。
最優秀的演講者往往也是最佳聽眾
01
接收階段:刺激和激勵你的聽眾傾聽
●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刺激他們
你的聽眾並不是被動地等著你開始演講,他們正想著其他事,其中有些事可能很有趣或令人焦慮,因而他們甚至都沒意識到實際上演講已經開始了。這個時候,你需要用你施加的外部刺激來抵消聽眾的內部刺激(由聽眾自身生成的可能觸發其他想法或行動的想法)。
一旦你開始演講了,那麼你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去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並且讓他們投入你的主題。比如,高效的演講者通常會努力使用強有力的吸引注意力的內容一一例如,引人注意的陳述、兩三個簡明的案例、自己的經歷、簡短的示範、一個問題,或與演講主題直接相關的幽默軼事,而使聽眾的內部刺激黯然失色。
●留住聽眾的注意力:激勵他們
不管你用於抓住聽眾注意力的外部刺激給人們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充分的激勵仍然是必要的,你必須對你的聽眾有足夠的了解,以便「勾住」他們。為了激勵聽眾花時間聽你演講,你必須讓他們相信你的演講將給他們帶來某些益處,或者事關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如果他們覺得你的主題對自己沒有什麼價值,他們的注意力會立即轉向更急迫的問題。
02
領會階段:最大限度加深聽眾的理解
●以和聽眾相匹配的方式編碼你的演講
分析你的聽眾,以確定他們的能力、文化和參照系。之後,將你的主題直接與上述範疇聯繫起來。比如,請確保你所使用的詞適合你的聽眾,並且要謹慎使用可能會令他們產生誤解或者與他們的文化不協調的行話或技術術語。
●故事使你的演講具有個人色彩。
在《創造精彩演講的元素》中,羅伯特・史密斯說:「故事是與聽眾建立聯繫的富有感染力的工具和材料。」我們都喜歡聽演講者講切實發生過的人生經歷,因為這讓我們覺得自己仿佛了解了演講者這個人,而且這也增加了演講者的可信度。
03
詮釋階段:避免發送自相矛盾的訊息
一位某公司的代表正在向一群怒氣衝衝的顧客解釋定價規則,雖然他的演講結構明晰,而且清楚地說明了公司的定價是合理的,但是由於這位「演講者」表現得很緊張,用相當高的音高吞吞吐吐地說話,並且無法與聽眾進行直接的目光交流,顧客還是誤以為這家公司向他們亂要價。
研究者發現,在包含言語和聲音兩種符碼的傳播中,「當兩種符碼發出一致的訊息時,非言語訊息的重要性至少是言語訊息的五倍;而當兩種訊息相互矛盾的時候,言語訊息實際上會被人們忽視」,作為演講者,需要努力避免發送自相矛盾的訊息。
04
評價階段:抵消聽眾不願意被說服的阻力
當你在談論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的時候,聽眾對你的立場的態度,可能是從強烈贊同到完全反對中的某一種。持有強烈反對態度的聽眾是最難以說服的。事實上,即便是那些持溫和反對態度的人,常常也會盡最大努力迴避被說服。人們不願意不做任何抵抗就改變態度。所以,演講者需要增加個人可信度:
□請一位在這個主題上擁有很高權威的專家推薦你作為有資格且可信的演講者來演講。
□表明你的觀點與那些被聽眾看重的知名專家是一致的。
□指出你與聽眾共同擁有的信念、你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和你們同樣面對的問題。
□強調你的信息來源的可信度。
□清楚地表明你認為這個問題相當普遍。
□指出你的解決辦法不會給任何人帶來負擔。
□指出你的觀點與聽眾現在的看法只有很小的差別。
04
反饋階段:解讀聽眾的反饋線索
將反饋線索放到相應的背景中去解讀,在確定你知道某個反應的含義是什麼之前,你應該考慮到具體的場景、環境、一天當中的時段,也要想到聽眾的文化背景和他們的參照系。
比如,有些聽眾將雙臂抱在胸前是表示不同意的視覺線索,但是在一個空調溫度被設定得太低的房間裡,這個姿勢卻表達著不同的含義。
不要基於某位聽眾的一個反饋下結論僅根據聽眾的一個言語性、視覺性或聲音性反饋行為就做出判斷,而是要同時觀察多個反饋,這樣才不會導致誤解。
05
記憶階段:讓你傳遞的訊息更易於被記住
●加入幫助記憶的線索。
為了幫助聽眾認識重要的事實,請使用使演講有條理的提示,比如「現在,我要展示有關××的定義…」「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或「最重要的概念是…」
●用比正常的語速更快的速度演講。
大部分演講者的語速在每分鐘100-175個單詞。但是,聽眾每分鐘能夠消化400-800個單詞。換言之,聽眾能夠輕鬆地接收你說的每一個詞,而且有富餘的時間去想些別的事情。通過每分鐘說出多於175個單詞,就可以減少聽眾東想西想的時間。根據研究者們的觀點,「有利於理解的最佳演講速度似乎是每分鐘講275-300個單詞」。
●不要在一開始演講時就陳述核心觀點
在演講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聽眾落座不久,而演講者希望他們馬上就進入專心傾聽的狀態。但是,由於大部分聽眾還沒有做好傾聽的準備,因此他們會錯過演講者開場白的最前面的一兩句話。鑑於這種情況,如果你在演講的頭一兩句話中就陳述你的核心觀點,肯定會讓許多聽眾措手不及。
●通過視覺輔助促進傾聽和記憶
你需要精心挑選那些簡潔明快並且在視覺層面尤其與你的核心觀點有相關性的圖片或圖表,因為他們能夠使聽眾記住雙倍的內容。
顯著幫助你提升說話技巧。
-End-
編輯:江健 黃泓
觀點資料來源:
《如何發表公共演講》(第六版)
原標題:《一演講就磕巴?這些方法讓你滔滔不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