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上一篇咱們說到,採芹一個農村丫頭,卻能得到陳壽亭的青睞,且對她不離不棄、忠貞不二。採芹可謂人生贏家。
而男二號盧家駒,剛到青島就娶了個老二,且身邊女子如過江之鯽。按理說,作為陳六子合作夥伴兼好友,人品不應該差到哪兒去,怎麼偏偏在男女之大防上如此放/縱呢?
而和他同為高中同學的趙東初趙老三,論家世論相貌論才華,比盧家駒差不到哪兒去,怎麼就沒有再娶一個?
這事咱們攤開了慢慢說。
01西式教育的影響下,反對父母包辦。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的結髮妻子是一個叫朱安的女人。當時正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先生,被家人誆回老家。禮成後他直接睡的書房,婚後第三天就回了日本。
朱安伺候魯迅的母親一輩子,魯迅養了朱安大半生。臨終時朱安的遺言是:「希望死後葬到大先生之旁」。
盧家駒和魯迅先生一樣,接受的是新式教育,也出國留學。只是魯迅先生去的是日本,盧家駒去的是德國。
因此他受西方文化薰染和影響更多,兩/性方面的思想也更開放。即使回到家鄉,盧家駒也是穿西服打領帶,早點吃牛奶麵包,寫信愛加洋文,愛結交漂亮女人。
對於家裡給安排的婚姻,盧家駒雖沒表示反對,但在心裡是有牴觸情緒的。
他讓大太太翡翠直呼自己名字,翡翠忸怩半天才叫出口。家駒說:「叫習慣了就自然了。新時代,新女性。等我忙完了,我教你拉小提琴,說洋文。」
他和老二拌嘴時說:「當初咱們只是朋友,你說你懷孕了,咱這才結了婚。我本來是想找點共同語言,覺得你也受過新式教育,不會差到哪裡去。萬萬沒想到你是這個樣子。」
可見他更嚮往自由戀愛,想找有共同語言的新時代女性談戀愛。對於翡翠,他很是瞧不上她骨子裡的那份帶有封建色彩的逆來順受。
所以他最開始評價陳六子娶採芹時,說的話很難聽:「這女人到處都是,還非在家裡守著那個髒老婆?」不過這句在電視劇中刪除了,確實影響不好。
不過雖然同是抗拒家裡給包辦的婚姻,家駒和魯迅先生還是有不同。
魯迅先生和朱安在婚前並不認識,沒有絲毫的感情基礎。而家駒和翡翠是表兄妹,不但認識還很熟,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有一定的感情基礎。
且家駒去青島買染廠的錢,是用的翡翠的爺爺、家駒的姥爺,捨命打仗拼回來的錢。同樣是孫子輩的,但家駒是「外」孫,這錢用得並不理直氣壯,只能算是沾了翡翠的光。
就連陳六子數落家駒二太太時,也說過這樣的話:「家駒家裡的大太太是他表妹,咱這買賣裡還有人家的錢。現在家駒找了你,大太太該怎麼想?」
由此推斷,家駒對於翡翠,無論從感情上、從經濟上、從兩人關係上、從雙方父母那裡,他都沒辦法做到和魯迅先生一樣,決絕得離開翡翠。
這也決定了他雖然娶了翡翠,剛去青島時卻堅決不把她一起帶走。
而趙東初雖然接受的也是新式教育,但他沒有出國留學,他是畢業於北京的某名牌大學。雖然也是接受的新式教育,但受西方文化影響並不是那麼大。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下面會一一講到。
02家庭因素的影響
盧家駒的父母出生時,中國還在清朝統治下。所以出場時盧老爺子的髮型是剪掉辮子後的齊脖發,也叫民國發。這也暗示著,他老人家雖然有遠見,但多少還有一定的封建思想殘留。
比如他會每天早上坐在堂屋裡,等兒子兒媳來給自己請安,來晚了還不樂意。他們給兒子安排的婚姻,定是自己十分滿意的。
翡翠也確實沒令他們失望,每天早上過來請安,低低頭、握拳在腰福一福:「爹安康!娘安康!」
對於伺候老公也是賢惠得不要不要的,老公刷牙漱口,自己就端著痰筒接著。老公剛伸手試了一下水溫,馬上關心道:「相公,熱不?」
這樣的一個家庭氛圍,和在德國留學回來的家駒格格不入。於是乎在去了青島後,家駒跟脫韁的野馬一樣,享受著自由的空氣。
而趙老三家有所不同,趙老三和陳六子的對話中提到:「當初是我爹嫌你要的份子多,咱們沒能湊一塊兒幹事,這是一個不小的遺憾。現在他老人家不在了……」
按這話推論,趙家老爺子應該是在陳六子去青島辦廠期間去世。而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趙家老太太的身影,大約也是早就不在了。
趙老三成年後的生活,基本沒有受到父母的拘束。雖然後來無論生活還是在染廠,都要聽從大哥趙東俊的拍板。
但他有自己獨立的小院子,事業上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在找老婆方面還是享受到了比家駒更多的自主權。
03環境因素影響
老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講的是和大染坊同時期的故事。
其中一段講的就是在解放上海之後,解放軍三排長陳喜在進駐南京路後,受到香風毒氣的薰染。他不僅扔掉有補丁的襪子,還嫌棄妻子春妮太土跟不上潮流。
這部電影意在提醒,革命戰士要在思想上抵制住資產階級思想的腐蝕,同時也說明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
青島那個地方,按採芹爹周掌柜的形容就是:「燈紅酒綠,男的女的摟著跳舞。」
到了青島以後,家駒當上了甩手大爺,主要工作就是給陳六子讀報紙,其餘時間自由安排。
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家裡的約束對他起不到作用。再加上他那一副留學生的派頭也著實唬人。
陳六子讓家駒去渤海大酒店截留客商時,就這樣評價過盧家駒:「把你那中文洋文都有的片子往上一遞,那些人就得傻眼。你是留學生,有派頭,能唬住人,又是專學染織的,這在青島也是獨一份。」
家駒有這樣一副留學生派頭,再加上青島那個地方的民風確實也比濟南和張店開放得多。於是大洋馬、洋學生們,都一窩蜂的往上撲。
家駒二太太就是撲上來的洋學生之一,她是帶球逼婚成功的。
她說:「我當初是讓你的風度給迷住了,不管你家裡是不是有太太。當初我想嫁給你,我爸媽都反對,但是我愛你,誰也不能阻止我。我給你生第一個孩子,這是咱倆愛情的結晶,是純潔的。」
大洋馬賈思雅也如此評價過的盧家駒:「盧先生就是有派頭。」她卯足了勁兒搭上家駒,和他一夜風/流,為公,也為私。
而盧家駒本身也不是意志力特別強的人,他的準則是:「女人無所謂正派,正派是因為受的誘惑不夠;男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道德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這和二十年前某大哥說的「我犯了全天下所有男人都會犯的錯」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面對誘惑他基本上也是來者不拒,從二太太,到電報局的歐桂花;從大洋馬,到後來的新式妓/女。
相比較如魚得水的盧家駒,趙老三就比較慘了。
他從開辦工廠就在濟南,在自己家門口。從民風上說,濟南本就沒有青島開放,敢生撲上來的女子少之又少。
再加上生活中隨時有大哥盯著,偶爾陪家駒去趟敘情館,都會被陳六子威脅,要告訴他哥。
所以從這方面說,趙老三雖然才華和派頭上不輸於盧家駒,卻沒有盧家駒的環境優勢。
04妻子的不同
前面說到,剛結婚不久的翡翠,是一個完全合乎長輩們心目中好媳婦標準的這樣一個女人,所以家駒相當抗拒。當然後面她和老二跟家駒到青島後,彼此也都有了改變。
但趙老三的妻子蘭芝從一出場,就是一位和翡翠完全不同的人。
蘭芝也是新式的女子,她愛穿制服褲子,愛騎自行車,喜歡跳交誼舞,喜歡參加婦女建國會等等。
她能給東初分析出「同行是冤家,六哥幫著咱,是沒把咱當對手,那是因為在他看來大哥和你不配當他的對手」這樣的話。
即使談論染廠的事,她也能提出「持股換股」這樣的建議。
雖然提議最後被東初否決了,但東初對蘭芝,是不會像家駒對翡翠那樣牴觸,甚至帶有鄙視情緒。
蘭芝的所作所為挺不受趙老大兩口子待見的,所以蘭芝基本可以斷定是趙老三自己選擇的。而且趙老三和蘭芝在一起,是有一定的共同語言的。
05性格不同
趙東初雖然沒有娶二房,但未必就一定沒有涉足過風月場所。
比如介紹家駒去見夜明妃沈遠宜時,他就對那條街的情況摸得門兒清。連那些常去的達官貴人們的喜好習慣,他都了如指掌。
而且陳六子問他的話是「你常去窯子嗎」而不是「你去過窯子嗎」,只不過趙老三一臉正經的不予回答。
相對於趙老三的「正經」,盧家駒的表現算得上是坦蕩。只不過盧家駒性情更自由散漫一些,做事以省事省心為中心,最怕麻煩。
比如在青島時趙老三提議讓他們到濟南辦染廠,合夥買印花機印花布,由專業學機器印花的家駒來指點。家駒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拒絕。
陳六子說幹印花還沒到時候,家駒也馬上就附和。連趙老三都笑他是「怎麼省心怎麼幹」。
在事業上他是這樣,在生活上他也是這樣。
關於娶老三,家駒說過這樣的話:「不找了。倆太太就夠亂了,女人跟著我,享不了福。家裡現在還不知道怎麼樣了呢!」
他娶老二是因為對方懷孕了想結婚,結婚是最省事的辦法。他不娶老三,除了陳六子的好言相勸,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發現娶了老二帶來的後果很麻煩。
很多人說《大染坊》中,盧家駒才是人生贏家,因為他有錢有閒,有妻有妾。可是由上面幾點可以看出,在書中盧家駒可能活得很輕鬆很愜意,可放到現實生活中,卻並不是女子們的良人。
在上一篇的留言中,很多朋友說飾演陳六子的侯勇換了三任妻子,和陳六子的對妻子的忠誠大相逕庭。
只能說,演員是演員,角色是角色,角色飾演得再好,也不能把角色帶入演員的生活。這方面,侯勇算一個,郭濤也算一個。
在陳六子和盧家駒的那個時代,一夫多妻是合法的,對伴侶的忠誠只能靠道德和責任感來約束。所以陳六子對採芹許多年來始終忠貞不二,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現在咱們執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但仍然阻擋不了一些人喜新厭舊。而陳六子和採芹之間的那種始終如一,白頭到老的感情,才是我們所嚮往和倡導的。
關於經典電視劇《大染坊》,親們還有哪個人是想聊的,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我分析給你聽,咱們一起討論。
我是瞬之恆, 80後寶媽,喜歡讀奇怪的書,喜歡寫愛寫的文,喜歡和你分享看到聽到的點點滴滴。關注我,謝謝。
文章原創,寫作不易,歡迎指正,請勿複製粘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