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黃塘:宜居宜業 雙軌「起飛」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25 泉州晚報

惠安黃塘鎮,是名副其實的宜居宜業小鎮。2011年被列為福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發展試點鎮以來,黃塘鎮圍繞「規劃提升、項目提速、體制提效、品味提高」的發展目標,全力以赴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綜合改革建設。

在2019年年底召開的黃塘鎮第十六屆人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鎮黨委、政府進一步提出了以「新時代、新思路、新實踐、新舉措」為引領,實施「創新協同,生態協同,交通協同,產業協同,治理協同」的綜合協調發展的思路,將建立更加有效的城鎮格局新機制 ,全面提升小城鎮發展質量。

以小城市培育試點契機

探索特色發展之路

如今的黃塘鎮早已蛻變為新興的集商集居的小城鎮,發展速度令人驚嘆,讓人不得不將目光聚焦到這座特色小城鎮。

黃塘鎮被很多人視為休閒度假勝地,這既是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更是後天努力拼搏的結果。從自然條件看,黃塘鎮地處洛江上遊,黃塘溪、謝厝溪貫穿全鎮,水源充裕,生態環境良好。從交通區位看,黃塘鎮位於泉州市區北郊和惠安縣西部,鎮內設有瀋海高速惠安互通口、興泉鐵路泉州貨運站、福廈動車惠安站,交通便利。

優越的基礎條件,加上境內水、電、道路和通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流、物流、商流不斷匯聚於這片土地。黃塘鎮成為了外資聚集創業的熱土,臺商創業基地、臺灣及沿海地區高新產業轉移的承接基地等紛紛落地於此。

特別是黃塘鎮自2011年被列為福建省小城鎮綜合改革發展試點鎮以來,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這一發展契機,圍繞「規劃提升、項目提速、體制提效、品味提高」的發展目標,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搶抓機遇,努力探索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城鎮建設之路,全力以赴推進小城市培育試點綜合改革建設。

以完善配套引外商投資

打造經濟強鎮

經濟實力強,是黃塘鎮的一大特色。

黃塘鎮充分利用「生態、交通、區位」優勢,積極引進企業總部回流入駐,推進臺商協會總部開發建設精心打造特色新片區,著力發展親水、生態、高尚的「總部經濟」商服、商住小區。鎮區內的聚龍小鎮項目,不僅是全國罕有的集商務辦公、生態公園、農業觀光、文教保健、生活商住於一體的高端社區,更是遠近聞名的休閒度假區。

據悉,黃塘鎮至今已引入12個小城鎮建設項目,包括中駿瓏景閣、聚龍福緣居二期、臺商協會會館及商住小區等地產項目,共計已完成投資10.1億元,並有序推進大運健康產業園、世茂花田小鎮、黃塘人民公園等民生環境項目。

以精細管理強化城鄉治理

發展「紅利」全民共享

社會經濟發展了,百姓的幸福指數就上升了。黃塘鎮的百姓或許沒有想到,家鄉發展速度竟會如此之快。小鎮發展紅利的受益者,正是黃塘百姓。

精細的城鄉管理體系是黃塘鎮另一大特色。

作為城鎮人居環境的重要保障,城鄉管理水平直接關係著群眾的獲得感。據悉,黃塘鎮成立了城鎮管理綜合考評中心,嚴格落實鎮村環衛保潔網格化責任制,各村每月衛生評比實行流動紅、黃旗制度,同步將鎮區所有物業小區納入考評範疇,考評結果和績效考核掛鈎,制定嚴厲的獎優罰劣機制。

在這裡,日常巡查機制已成常態,治違工作緊抓不懈。此外,在健全基礎設施網絡方面,黃塘鎮不斷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完善群眾休閒娛樂環境,例如開展黃塘中心小學新校區建設項目、增設群眾戶外休閒場所、建設黃塘人民公園等。

黃塘鎮近年在公共服務提升方面的提升效果有目共睹,近年來投入300多萬元建設黃塘鎮綜合文化站,完成18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文明新風逐漸形成。小鎮社會保障日益完善,鎮內建設了前郭、尾園、省吟三個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全鎮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61%以上。黃塘鎮還籌備召開了惠安縣慈善總會黃塘公益分會,先期共籌集各類慈善資金約2500萬元。

以美麗面貌展示外界

生態居所成萬眾所期

黃塘優良的生態環境、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不僅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福音,許多周邊城市甚至是國內其他城市居民,也紛紛被黃塘鎮世外桃源般的居住環境所吸引。

為了增色美麗鎮區面貌,黃塘鎮投資建設了日湖公園和月湖公園;組織市政配套設施及破損道路修補,對鎮區路網進行交通劃線全覆蓋,補充完善車位線;沿街路面花圃統一鋪設植草磚,改變兩側花圃雜草叢生和黃土裸露等髒亂差問題;整頓鎮區農貿市場,清理周邊汙水管道亂排放現象;開展鎮區市容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市容市貌管理力度,重拳整治擺攤設點亂象和佔道經營行為,大大提升了城鎮鎮容和形象。

在生態環境重點保護方面,黃塘鎮也下足了力氣:推進黃塘溪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工作,建設埔兜溪簡易汙水處理站,配套安裝埔兜橋導流槽、應急池等環保設施;規範提升12家石雕企業,配套安裝環保設施,補全相關環保手續,依法依規關閉7家汙染嚴重的無證企業;全面落實「河長制」,投入專項整治經費100多萬元,在全鎮範圍內開展溪流綜合整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大對沿溪汙染物的清理力度,保證水環境各項指標達標。(黃榕凱 唐曉霞/文 圖片由黃塘鎮提供)

相關焦點

  • 泉州樓市「金九」成色依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但受習慣影響,不少開發商仍會積極在這兩個月進行推盤和各種營銷,現在「金九」已經過半,泉州樓市表現如何呢? □記者 唐曉霞/文 郭榮鑫/圖 多幅地塊出讓 土拍競爭激烈 進入9月以來,泉州土拍市場甚是熱鬧。9月11日下午,位於雙陽南益陽江春曉旁的LJ2020009號地塊以拍賣形式出讓,14家房企參與競拍,南益以總價6.58億元競得該地塊。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名單→
    據新福建報導 日前,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上榜,其中,福建這幾個地市榜上有名,一起來看一下具體名單。
  • 冬日裡的暖陽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日前,由泉州晚報社主辦,東南早報、東南賽事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泉州市第三屆小小藝術家風採秀迎來了泉州賽區和石獅賽區的兩場比賽。孩子們在臺上盡情揮灑,笑容宛如冬日裡的暖陽,溫暖了觀眾們的心。 泉州賽區 選手收穫滿滿 帶著無限的熱情和憧憬,來自泉州信和幼兒園、鯉城第二實小、舞音國際舞蹈藝術學校、小風鈴舞蹈藝術中心、馨夢琴行等多家藝術培訓機構及學校的孩子們登上了小小藝術家風採秀的舞臺。整場比賽的形式多種多樣,歌曲、舞蹈、講故事、樂器等表演精彩紛呈。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守藝人點讚 □學生記者李星怡 (永春縣鵬翔小學四年級) 楊老師告訴我們,泉州地區的木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布袋木偶,也叫掌中木偶,其主要靠手掌操作;另一種是提線木偶,又叫懸絲木偶,主要靠絲線來操作木偶的動作。木偶戲尤為考驗表演者手指的靈活程度。 聽著楊老師的介紹,學記們對楊老師手中的木偶興趣不已。
  • 馬寨鎮聚焦「西美」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新城鎮
    馬寨鎮將繼續聚焦群眾需求,奮發有為、埋頭苦幹,推進全域城市管理,建設宜居宜業「西美」新城鎮。聚焦老鎮區品質提升、新鎮區高標建設、田園區鄉村振興3個板塊功能布局,深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拆遷清零攻堅、城市精細化管理、高質量發展四大行動。
  • 2020勇戰疫情 收穫平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東南早報聯合泉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東海灣·山水秋鳴共同舉辦的第12屆泉州「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幾天來,主辦方已收到了社會各界積極推薦的十幾個候選漢字,後期將陸續擇優推出。哪個字最能代表您心中的2020年,歡迎繼續推薦。 毫不誇張地說,2020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了每個人的生活,目前收到的泉州「年度漢字」推薦,多數也離不開疫情。 「我推薦『安』字。」
  • 泉州興起「童星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目前,泉州的童星培訓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記者走訪發現,以推出「萌娃」為核心的童星產業鏈在泉州也初見成型,從培訓到經紀,再到輸送到各種活動、賽事、影視劇和綜藝欄目的拍攝等。同時,行業也存在著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市場現象。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全市新增38項文化瑰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據悉,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泉州古琴藝術、安溪茶歌(褒歌)、泉州少林羅漢拳等38項,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等近10個類別,進一步豐富了我市「非遺」體系。其中:新增項目名錄29項,第一至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擴展項目名錄9項。
  • 生態優美 宜居宜業 生活在這樣的昭陽美了美了
    昭陽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管控結合」, 以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秋城昭陽、果香昭陽為目標,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為契機,完善城市功能
  • 康磊:宜居宜業大西寧 我們拭目以待
    我叫康磊,是一名演員,很榮幸參加此次人民網青海頻道舉辦的《天南地北西寧人》活動,作為從小在青海長大的孩子,提起青海我很驕傲、自豪,在青海有最藍的天,最綠的水,生態環境是青海最亮麗的名片。而提起省會城市西寧,它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國黃河流域文化組成部分,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
  • 奔跑恩陽:以奔跑的姿態營城聚人 全力營造宜居宜業城市
    恩陽全力營造宜居宜業的生產生活場景,用最美的綠道串起更多的公園,恩陽以奔跑的姿態營城聚人、高質量發展。恩陽城區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助力城區招商引資  好的環境能加快招商引資項目的建設,發展生態產業、農業產業等都需要一個優良的環境,都是高要求高標準。  「恩陽環境質量在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越來越多。」
  • 為海洋發聲 保護珊瑚礁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吳小婷 傅蓉蓉 通訊員 周靜雲 文\圖 2020年12月31日,由泉州市環境保護局、東南早報聯合開展的「生態環境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走進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博士、泉州師範學院講師崔玉棟受邀開講,為同學們帶來了《消失的「尼莫家園」——關於全球變暖對於珊瑚白化的影響》講座。
  • 豐澤新增5項市級非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寶陽)豐澤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再添新成員,在剛剛公布的第六批市級非遺中,豐澤區有5項入選,泉州古琴藝術、泉州市正骨醫院吊膏、了乙膏貼入選新增項目名錄,泉州錫雕技藝(林氏錫雕技藝)、泉州正骨療法(張氏)入選第一批至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 泉州小將攬7金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屆賽事共產生8枚金牌,泉州小將奪得7金。 本次賽事共有來自全省15支代表隊的近150名運動員參加。在3個比賽日中,進行了男子少年甲組和女子少年甲組個人花劍、個人重劍、團體花劍及團體重劍等項目的角逐。泉州此次派出4支隊伍參賽,共奪得7個冠軍、7個亞軍、2個季軍,金牌數和獎牌數均位居全省第一。
  • 十個關鍵詞讀懂海絲文化復興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翻閱即將過去的2020——泉州古城入列省級旅遊度假區;中山路及周邊商圈業態啟動提升優化,商貿勝景得以重塑,古城「根魂」備受呵護;全力復興修建,一批古書院回歸古城;保留不同歷史階段的空間,古城背街小巷順利「微改造」;22個申遺遺產點簡介出爐,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在古城的歷史深處徐徐開啟;送王船申遺成功,泉州深厚文化再次綻放;三項重大考古成果發布,泉州向世界宣布自己在歷史上的國際大都會地位
  • 泉州晚報社「東海潮聲」欄目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泉州網1月17日訊 (記者蔡紫旻)「辦好『政策面對面』『新法面對面』『東海潮聲』等互動平臺」,作為深化政務公開的互動平臺之一,泉州晚報社融媒體品牌欄目「東海潮聲」被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繼去年被《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後,該欄目再獲肯定。
  • 專訪桃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洋:聚焦轉型發展 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區
    專訪桃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洋:聚焦轉型發展 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區 2021-01-05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小藝術家帶您遨遊音樂殿堂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聽 評委悉心指點 由泉州晚報社主辦,東南早報、東南賽事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泉州市小小藝術家風採秀為泉州市廣大少兒提供了一個公益的才藝展示平臺。活動邀請了眾多實力評委,對選手的表現進行評分及點評,讓孩子們有所收穫。 中國音樂兒童學會會員、福建省藝術教育協會會員葉瑤筠老師說:「今天比賽的種類繁多,有鋼琴、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古箏等,每個孩子都表現得很棒。
  • 成都影視城宜居宜業產業生態圈加速成勢
    籤約儀式成功舉行既是影視城為項目招引攻堅行動交上的又一份成績單,也標誌著影視城宜居宜業產業生態圈的進一步完善。春天花樂園董事長林瑛籤約儀式上,春天花樂園相關負責人表示,春天花樂園春肆與智選假日酒店成功籤約是企業資源整合、強強聯手的舉措,不僅將進一步優化成都影視城營商環境,也將為影視城廣大創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進一步豐富完善影視城生產、生活配套服務,構建宜居宜業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