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兵青年的夢想,無論是參加軍考還是期望轉為士官,這都是下定決心,準備長遠發展的打算。而現如今的義務兵階段只有短短的兩年,很多的夢想和抱負來不及實現,可能就會面臨退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義務兵階段,如果想要留隊繼續發展,我認為應抓好4個關鍵的因素。
關鍵因素之一:體能類科目一定要強。
體能是當兵長遠發展的「根基」。若想當兵後更長久的發展,無論是轉士官還是考學,這是「硬槓槓」。體能強弱確實存有天生因素,但更是當兵後逐步提升的結果。對應留隊這一目標,體能達到優秀以上水平必不可少,否則會有一定的難度。
體能與留隊的關聯,其實不僅指留隊前的體能考核,更是因為體能是自身綜合素質展現的因素之一。評價義務兵是否優秀的標準,一是看日常工作幹得怎麼樣,二是看體能素質如何,三則是專業類的科目。作為三大評定標準之一,這對於當兵後的發展和留隊這件事可能尤為重要。
有的新戰友可能覺得體能太難練了,當兵一年了,體能都跟不上。這與當兵所在的環境有關,但關鍵原因還是在於個人。體能想提升「說難也易」。只要吃得下苦,能持之以恆,做好「小型練兵」和輔助科目,逐日提升訓練強度,就不可能不行。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當兵後應根據成長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能訓練。比如考軍校,在比如轉士官,將來會考哪些體能科目,標準是多少,都需要做到提前有數。只有平時多努力,真正面對考核時才能考出好成績。
關鍵因素之二:專業類科目一定要強。
當兵專業科目的接觸,一般會從新兵下連開始。部隊的軍事專業很重要,這是影響軍人留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考軍校,在考前所報的專業,一會都會決定上軍校的專業,而上軍校的專業一般會直接影響到將來所分配的單位;而對應士官來說,級別越高,專業作業越大,而且必須要與編制匹配。
舉個例子。比如說在基層連隊中的步兵專業,按編制一般只能到中士。而後勤類專業,比如連隊中的司務長、班長,一般都是上士(三級士官)編制。如果步兵專業二級士官想晉升三期,如果專業不符且不能調配,就很難成功,所以說所學專業可能會限制在部隊的長遠發展。
當然,專業的選擇並非個人所能決定,往往會根據當兵所在的連隊、工作需要而分。對照義務兵留隊這個中心點,初級士官對專業的要求通常不是很高,但必須要學精,這是當兵立足的根本。唯有專業越強,留隊的可能性才能無限地增加。
關鍵因素之三:學歷和特長是最重要的二個輔助因素
特長是一種能力的體現,但這種能力並一定是天生,也並不一定是當兵前就知道或擁有。它也有可能屬於「後知後覺」,在當兵的過程中慢慢被挖掘。當兵後,無論在軍事、生活等方面,在看、練、幹的同時,要善於挖掘自身潛力,即便沒有特長,也要找到自已一些優秀的能力,進行把能力逐漸演變為一種特長。
當兵青年如果入伍時就身懷特長,無論是文體、藝術等方方面面,凡是有機會一定要懂得展示自已。部隊的人才實在太多,要學會低調做人、高調做事,要利用不同的時機和場合毛遂自薦,為特長找到發揮的舞臺。通過實際情況來看,凡是有一定特長的新兵,往往有很大機率被對應的機關部門「挑」走,這樣一來,在未來留隊可能性也就會無限地增加。
關鍵因素之四: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現
從新兵下到連隊那天起,如果沒有其它因素的幹擾,一般當兵所在的單位都會固定。而工作和生活的表現既是一個短期的表現,更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每一個細小環節,在對待每一項,連隊主官會對每一名戰士有一個綜合性的「評分」,而身邊的戰友們互相之間也會有個評分。而評分越高的人,肯定就是全面素質最優秀的人,這在以後的「民主評議」、機遇面對、留隊發展方面也往往會有更大的成功率。
義務兵留隊這件事其實並不複雜,無論從以上4個方面還是根據更多的方面來看,越優秀成功率越高。這個結果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當兵後長期努力的結果。願以上4點,能給當兵青年及家長們提供些許思路。尤其是對於即將當兵的青年們,願在留隊這件事上早規劃、早考量,為成長、成才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