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井噴的1994年,張藝謀創造了華語電影巔峰之一,豆瓣評分9.2

2020-08-19 香港電影懷舊

香港電影懷舊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一、前無古人的1994年

1993年,一本名叫《活著》的小說正式首版,書中的中國故事也從餘華的精神世界向現實世界坦露出宏大深刻的面龐。

同年,拍出了《黃土地》的陳凱歌導演和風華正茂的張國榮合作,創造了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霸王別姬》,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這部電影通常都被視作華語電影的金字塔尖。換一種直觀的方式說,在1993年,《霸王別姬》就是全世界最好的電影。

1994年,已經執導過《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大導演張藝謀,將《活著》的故事搬上了電影熒幕。

同樣來自文學作品,同樣充滿了宏大的時代感、人性的深度,那時候的張藝謀或許還想不到,《活著》在誕生後來的歲月裡,近乎可以和《霸王別姬》站在同一高度。

對於電影影迷而言,1994年應該是世界電影都無法避開討論的一個「大年」。

1994年,中國產出了:《大話西遊》、《重慶森林》、《飲食男女》、《活著》……

中國之外,誕生了《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暴雨將至》……

對於電影來說,1994年的確是前無古人,再沒有哪一年井噴式的誕生過如此多的經典作品。當然,我更希望後有來者,年年都能如此,可以看到爽。

同一年的國產電影中,經過歲月洗禮,《活著》也依然在眾多經典中屹立不倒,隱隱成了經典之作中的經典之作,成為能夠代表華語電影曾經高度的幾部作品之一。

1994年,由張藝謀導演,葛優、鞏俐、郭濤、倪大紅等人主演的《活著》問世,這套導演演員陣容,只看一眼就能知道,這部電影必然不會差,何況《活著》的原著還是餘華。後來的結果證實了這個猜測絕對是正確的,近60萬人打9.2高分。

這部《活著》是典型的「牆裡開花牆外香」的作品,因為原著故事中對社會和人性的諷刺很重,儘管電影進行了一部分刪改,還是沒能逃脫被封禁的命運。

但《活著》拿到了三項坎城大獎,葛優也拿到了坎城影帝。除此之外,《活著》還拿到了那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這樣的成就,放在如今,也是會被捧上天的。

這部電影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看過,不需要吹捧,甚至不需要刻意的推薦,如果你想看一部好的華語電影,一定有人向你提起《活著》的名字,但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經典的意義,就是在任何時代都能創造出符合這個時代的能量,因為它紮根於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紮根於人心底的深不可測,所以在任何時代,它都能發出光。這樣的電影,值得在每一個心思沉靜的夜晚,獨自在黑暗裡欣賞或是重溫,這也是至今許多人在介紹、推薦《活著》的原因。

二、活著

如果要給《活著》的成功分配功勞,對我個人而言,相比之下,故事本身是最大的功臣,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文學性是最重要的一環,其次才是導演和演員。當然,這三者沒有哪一個是不好的,都非常優秀,並且缺一不可。

餘華在《活著》的序言裡寫過這個故事的創作背景。他聽到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經歷了黑暗的一生,時代動蕩、家人的相繼離世,而這位老黑奴依然友好樂觀的對待世界。這首歌讓餘華深受觸動,將這個故事立足於中國,創作出一個堅韌樂觀的中國人形象。

電影《活著》,講述的也正是那首美國民歌的故事。

從前的地主少爺福貴,嗜賭如命,性格紈絝,輸光了祖上三代的家底,氣死了自己的親爹。懷著孕的老婆家珍也被氣得帶著女兒鳳霞回到娘家,一年後又帶著兒子有慶回到他身邊。福貴看到一貧如洗的家,年老的母親和老婆孩子,決心痛改前非,和同村的春生開始做起皮影生計。

日子本來一天天的過著,國民黨軍隊卻來了。福貴和有慶都被抓了壯丁,後來又成了俘虜,歷經千辛萬苦,福貴終於活著回到了家。可母親已經去世,女兒鳳霞也因為一場大病成了啞巴。

更加清貧的日子,福貴和家珍依然樂觀的生活著。當上縣長的春生剛好上任在福貴所在的地方,一次事故中,春生不慎撞死了福貴的兒子有慶,兩人時隔多年再次相見,卻是這樣的境遇。

失去兒子的福貴和家珍,給啞巴女兒鳳霞找了個老實可靠的丈夫二喜,可鳳霞在生產中也因為大出血去世了。只留下了小孫子,他們給孫子取名叫「饅頭」,電影的結尾用了原著中的經典句子:「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大了又變成牛。」

動蕩一生的福貴對著孫子有慶說道:今後的日子啊,一定會越過越好。

這個故事的簡述,就已經足夠震撼人心。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在經歷這些苦難以後,歲時節的看法,對生活的態度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故事中的福貴完完全全的展示了中國人的精神,堅韌、樂觀、勤勞。

電影打動人的點有很多,畢竟每個人的審美和經歷都不同。對我來說,這個故事最動人的幾個點就是大時代小人物的史詩性,以及福貴對待生活的態度。

電影講述了中國近代的幾個時期,從民國,到內戰,到建國後,而主人公跟這一切都無關。他不是政治家,不是軍人,不是義憤填膺的知識分子。年輕時他是敗光家產的地主少爺,後來他是被抓壯丁的農民,再後來他是一個不放棄生命力的老人。

可時代動蕩對福貴命運的影響,十分明顯。

被抓壯丁,導致了母親去世沒能見最後一面,導致了兒子女兒因為沒有爸爸而受人欺負,導致了鳳霞變成啞巴。後來激進的社會風氣又導致了兒子有慶的死。甚至最後女兒鳳霞死於生產大出血,也是因為救鳳霞的醫生久未進食,被饅頭噎住耽誤了救人,那位醫生也正是那個時期的犧牲品。

近代中國浩浩蕩蕩的命運,通過福貴這個農民的悲慘命運,展現的淋漓盡致。而福貴的形象或許也暗示了近代中國的形象,堅韌,樂觀,勤勞,面對任何苦難都不會放棄生活。

另一個讓我深受觸動的點就是福貴對於生活的態度。無論是讀這本書還是看這部電影時,我都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我也遭遇相同的命運,是不是會崩潰。現代人的心性已經變得浮躁,不顧一切的追求快節奏的生活、簡便的方式,這是一種進步,何嘗不是一種退步。

在遇到生活中無法想通的困境時,這部電影一定能夠激勵到你的韌勁。

電影中的二胡配樂、皮影戲曲,同樣是亮點之一。隨著劇情的推進,緩緩響起的二胡聲毫不突兀,那種浩瀚時代渺渺人生的無奈感,令人感動。皮影的大量運用也是在國際上獲得認可的一大原因,中國傳統藝術確實是很厲害的。

跟原著相比,電影減少了一些悲慘經歷和對社會的諷刺,更多的是進行了潤化,讓故事不那麼鋒利,但即使這樣還是遭到過封禁,確實有些讓人不理解。電影和原著的不同之處,確實有很多。

原著中的福貴家道敗落後一直務農為生,電影中的福貴後來靠皮影生活,這樣使電影多了一些傳統的喜慶色彩,也因為傳統藝術的加成,電影的文化深度更高。

有慶在原著中死於為縣長夫人獻血,被不停的抽血生生抽死,盡含諷刺意味。電影中的有慶死於春生的疲勞駕駛,被春生誤撞倒的院牆砸死。電影的死法要溫和許多,也沒有其他的特指含義。

原著的結尾,福貴全家人都死了,只有一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陪著他。電影的結尾,鳳霞和小孫子饅頭都還活著,給人留了一線希望。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原著作者和導演的功勞,電影演員們同樣功不可沒,否則葛優也不會憑藉《活著》拿到坎城影帝。

葛優在電影裡最出名的一段表演應該就是龍二被槍斃時,他逃離人群靠在樹邊一臉驚恐,龍二挨了三槍,他顫抖了三下,這三槍本來都該打在他身上,也許正是那時候福貴開始懂得了世事無常。那一刻葛優就是福貴,福貴就應該是葛優的樣子。

鞏俐在電影裡也依然獻上了影后級的表演。還有一眾老戲骨配角,飾演春生的郭濤、飾演龍二的倪大紅等,都很出彩。

餘華的《活著》一共有三次影視劇改編,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2006年上映的電視劇《福貴》,和2012年孟京輝導演的同名話劇。相比之下,張藝謀版本的確是巔峰。

當然,這並不是體現《活著》厲害的最重要的理由,最重要的是,無論是改編的電影、電視劇還是話劇,都是同領域內的經典作品。能夠到達這個高度的,全世界也不多。

三、時代的故事

華語電影誕生的經典越來越少,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也是錯誤的。

正確是因為,90年代過後的華語電影能像《霸王別姬》、《活著》、《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樣有世界影響力的很少。錯誤是因為,經典需要歲月來證明,如今的時代或許並不能完全評價一部電影是否能成為經典。

2000年以前的華語電影,很多都充滿了時代感,是一種有有文化積澱的產物,而如今很多不太好的華語電影中,比例更大的是娛樂化產物,相比之下缺少文化積澱,既沒有紮根的文化土壤,也沒有足夠的想像力。

一代人已經老去。

討論現在和以前的對比,產生落差感或者優越感,其實都沒有意義。

有意義的是,如果碰到外國朋友問起中國的電影,問起中國的歷史,問起中國人是怎樣的,我們可以拿出《活著》這樣的作品告訴他,中國人從來不會倒下,中國的電影也是可以站著掙錢的。

正如故事裡說的一樣,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但活著本身的意義,可能並不只是活著。這句話適用於人,適用於行業,也適用於社會。

這樣的電影,看多少遍都值得。(撰文:唐衝)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相關焦點

  • 1994年的電影都很特牛逼,不服來辯!
    從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到了1994年,世界電影剛好迎來了百歲誕辰。▲盧米埃爾兄弟最著名的影片《火車進站》而對於影迷而言,1994年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有影迷稱之為「黃金年」。 而被譽為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的國師張藝謀則在1994年帶來了自己職業生涯「最好的一部電影」。 《活著》
  • 影史上無法超越的1994年,這26部經典值得永久珍藏!
    在電影史上,有一個年份始終被人們津津樂道: 1994年。 可以說,它是迄今為止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 今天君君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1994年誕生的26部電影神作! ▌國外電影(14部) 1.
  • 華語電影的巔峰,在這一時期到底有多少神作?
    在電影史上,1994年左右不僅國外產出了大量經典影視作品,中國華語電影同樣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巔峰。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影院半年未開放。有網友吐槽說這次疫情讓中國電影也倒退三十年。三十年前的中國電影怎麼樣,我們讓影片來反擊。
  • 10部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看一部少一部
    霸王別姬1993-01-01豆瓣評分:9.6評分人數:138萬華語電影的巔峰。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1995-02-04豆瓣評分:9.2評分人數:99萬可以說是星爺的巔峰之作了。豆瓣9.2,好於99%的喜劇片,好於99%的愛情片。這部電影有多經典?或許你沒看過這部電影,但你一定知道這段臺詞。
  • 1994年才是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一年,不服來辯!
    但實際上是因為這一年對於電影工業來說意義非凡,1994年是世界電影一百周年,幾乎所有的電影導演都卯足了勁,希望能夠為電影工業一百周年獻上一份屬於他們的大禮。華語電影的巔峰年1994年對華語電影無疑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今天讓我們仰望的大導演紛紛推出了他們的代表作或處女作。
  • 這41部電影,成就了電影神話年(1994年)
    ,那就是電影黃金年—1994。這一年的中外電影界如井噴般湧現出的經典電影,非但沒有褪色,反而經過歲月的沉澱顯得更具分量。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6奧斯卡歷史上的最大冤案,卻在碟片市場打出一片天,成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經典,IMDB
  • 近60萬人打9.2高分,張藝謀唯一一部被禁電影
    一、前無古人的1994年1993年,一本名叫《活著》的小說正式首版,書中的中國故事也從餘華的精神世界向現實世界坦露出宏大深刻的面龐。同年,拍出了《黃土地》的陳凱歌導演和風華正茂的張國榮合作,創造了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霸王別姬》,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這部電影通常都被視作華語電影的金字塔尖。換一種直觀的方式說,在1993年,《霸王別姬》就是全世界最好的電影。
  • 經典收藏之一| 豆瓣電影排名第001-050經典電影
    1994 / 美國 / 犯罪劇情  豆瓣評分:9.5 531200人評價  愛天涯點評:忙著去活,還是忙著去死?牢獄題材電影中的經典,94年美國最賣座的黑馬,讓你看完以後就絕對不會忘記的影片。 1972 / 美國 / 犯罪劇情 驚悚豆瓣評分:9.2 207840人評價愛天涯點評:男人必看的黑幫史詩巨片,眾口稱讚、獲獎無數的超級經典,曾被評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 60萬人打9.2分,張藝謀唯一被禁電影,充滿了中國式黑色幽默
    近60萬人打9.2高分,張藝謀唯一被禁電影,充滿了中國式黑色幽默一、前無古人的1994年1993年,一本名叫《1994年,中國產出了:《大話西遊》、《重慶森林》、《飲食男女》、《活著》……中國之外,誕生了《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暴雨將至》……對於電影來說,1994年的確是前無古人,再沒有哪一年井噴式的誕生過如此多的經典作品。當然,我更希望後有來者,年年都能如此,可以看到爽。
  • 上帝愛電影之1994
    回顧1994年,你會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許多被人們喻為經典甚至是畢生摯愛的電影,都在這一年呈井噴似的大量湧現,而且不論商業片、文藝片、勵志片還是喜劇片、驚悚片、無釐頭....可謂佳片雲集,天才扎堆。 或許那一年上帝也想看電影了! 所以,1994年---原本普通的一個年份,被賦予了經典的力量。下面就讓我們來檢閱一下,1994年地球上究竟誕生了哪些經典電影。
  •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每一部都是經典 值得反覆觀看
    好的電影多刷幾次也不會枯燥無味,反而會有更多的體會,分享十部國產佳片,豆瓣評分9.0以上的影片,每一部都是經典,值得反覆回味!第十名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主演。
  •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每一部都是經典 值得反覆觀看
    好的電影多刷幾次也不會枯燥無味,反而會有更多的體會,分享十部國產佳片,豆瓣評分9.0以上的影片,每一部都是經典,值得反覆回味!該片於2018年上映,豆瓣評分9.0,150萬人參與評分。《我不是藥神》也是近十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 近60萬人打9.2高分,張藝謀唯一被禁電影,充滿了中國式黑色幽默
    一、前無古人的1994年1993年,一本名叫《活著》的小說正式首版,書中的中國故事也從餘華的精神世界向現實世界坦露出宏大深刻的面龐。同年,拍出了《黃土地》的陳凱歌導演和風華正茂的張國榮合作,創造了改編自李碧華小說的《霸王別姬》,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這部電影通常都被視作華語電影的金字塔尖。
  • 華語經典電影TOP100全收錄
    經常有影迷在後臺留言讓推薦華語片。小編綜合了「《看電影》雜誌中文電影100強」「豆瓣TOP250」「時光網華語經典TOP100」「中國電影資料館編選的百年百部中國電影」等9個影單,篩選出這100部公認的佳作,分享給你。
  • 那些來自1994年的經典電影
    五部影片可謂部部經典,前三部都是豆瓣和IMDB上的top250的歷史級影片。《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應該不用多說,都可以算是歷史上最出色的電影之一。《低俗小說》則是昆汀•塔倫蒂諾最好的作品,影片使用的環形結構敘事形式新穎且別出一格,也給之後導演在敘事結構上帶了新的啟發。
  • 1994年,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最近和朋友聊起電影,說到很多經典的片子都是1994年前後拍的。於是我就搜了一下,發現很多美國電影網站上早就有專家寫文章講到這個神奇的現象,有人把1994年稱為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也有人認為是1995年。
  • 《活著》的宿命:豆瓣9.2分,張藝謀離坎城最高獎項最近的電影
    1994年,是電影藝術走向巔峰的一年。這一年,31歲的青年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帶著第二部導演作品《低俗小說》殺入坎城國際電影節,並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烈日灼人》以及張藝謀的《活著》等奪冠呼聲最高的影片中爆出大冷門,一舉奪魁。昆汀也憑藉此片摘得個人生涯第一個也是唯一個金棕櫚大獎,從此在國際電影上揚名。
  • 張藝謀有一部堪比《霸王別姬》的國產電影巔峰之作,卻被禁26年
    歷史上的1994年是電影市場極度繁榮的一年,這一年可謂是世界電影集體大爆發,這一年上映的影片有常年霸佔豆瓣TOP250榜單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有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阿甘正傳》,有呂克·貝松的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有周星馳那部經典中的經典《九品芝麻官》。
  •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經典電影
    豆瓣是國內一個比較知名的網站,很多人都喜歡在這個網站上面看電影,之前就為大家介紹過豆瓣華語電影排行榜,那是介紹的2017年年度評分最高的電影,而現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TOP10,下面所介紹的是在豆瓣網站上面評分最高的電影。10.
  • 華語電影豆瓣評分最高的三部影片,《無間道》無緣榜單
    讓我們一起看看,華語三部高分電影,你看過幾部?第一《霸王別姬》1993,豆瓣分9.6說到這部影片大家都特別熟悉,陳凱歌導演,李碧華、蘆葦編劇 張國榮 張豐毅 鞏俐主演的影片。1993年電影上映,轟動整個世界電影圈,拿下當今豆瓣最高評分,至今保持華語最高評分保持者。《霸王別姬》,獲得法國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也是導演陳凱歌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始終是他、乃至整個華語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