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咱安州的農產品
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魔芋
↓↓↓
安州區作為全國有名的魔芋主產區
一直以來 大力發展魔芋產業
魔芋面積已達到4.8萬餘畝
不僅如此
我們還將魔芋種植基地從戶外引進室內
在桑棗鎮柳壩村,技術員正在觀察留種的魔芋,確保來年種植魔芋長勢良好。
桑棗鎮柳壩村村黨總支副書記 魏永坤:
用大棚栽培,產量比露天栽培高50%左右,畝產能達到3到5噸。我們村今年種植的魔芋大概在兩千畝左右,通過種植魔芋,種植戶人均增收三千元左右。
柳壩村地處山區,長期以種植花魔芋為主,通過一直以來的精心管理和不斷實踐,讓魔芋從傳統產業發展為大夥的新興致富產業。
剛剛從地裡挖出來的「鐵疙瘩」就是魔芋。據村民介紹,這些比手還大,大概一斤左右的魔芋,僅僅是他們留種的中等個頭。
李華明是當地的村民,通過學習魔芋種植技術、發展魔芋種植產業,讓他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桑棗鎮柳壩村村民 李華明:
我們種了七八畝魔芋,一畝地要收八千元左右。
為了解決了農戶種植的後顧之憂,安州區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實行預約生產、訂單收購,讓「小魔芋」成為了群眾致富奔康的「大幫手」。
位於秀水鎮的鵬泰魔芋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將收購的魔芋進行烘乾、打粉等粗加工,之後將銷往上海、廣東、 大連、湖北等多個城市,延長了魔芋的產業鏈條。
鵬泰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採購經理 羅兵:
我們廠收購的鮮魔芋來自周邊兩三百戶農戶。年生產鮮魔芋大約七千多噸,烘出來的乾片有六百多噸,年產值大概四千多萬元。
依託龐大的魔芋種植基礎,安州區的魔芋初加工產業得以集聚發展,魔芋乾片、魔芋精粉等行業吸收了全區近萬人就業,魔芋產業的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下一步,安州將進一步完善魔芋基礎設施條件,打造2000畝良種繁育基地,力爭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圍繞桑棗、千佛等鄉鎮建立萬畝標準化魔芋種植產業鏈。
安州區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 張淦欽: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引進深加工企業,使我們安州區的深加工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進一步打造我們安州區魔芋這塊靚麗的名片,使它走出四川、走向全國。
總 編:張祖強
副總編:徐 堯 杜雨桐 葉單丹
責 編:胡文文 饒 勇
圖 文:劉順紅 劉雨晴 葉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