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15日,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舉行。作為全國「雙創」周成都主會場舉辦的系列活動之一,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的2018成都國際軌道交通大會於今日(10月12日)舉行。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鐵道部副部長盧春房表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有63條高速鐵路開通運營,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鐵大國,而保證高鐵安全至關重要。其認為,打造安全高鐵應從技術標準、工程質量、設備質量、運營管理、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等方面著手。
我國已成高鐵大國
「截至2017年底,中國高鐵運營裡程達到2.5萬公裡,佔世界的66.3%。我國『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已提前建成,到目前為止,除寧夏、西藏和澳門外,其他31個省市自治區(特區)均開通了高鐵。」盧春房介紹到。
盧春房還列舉了一系列數字:我國每天指揮運行動車組5200多列;2008~2017年,動車組旅客發送量從1.3億人次增加至17.16億人次,累計旅客發送量達到74.8億人次;2008~2017年,我國動車組列車站旅客發送量的比重由8.9%增長至56.5%,期間動車組列車單日最高發送人數達796萬。以此證明我國高鐵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
即使如此,未來幾年我國軌道交通產業仍存在巨大的市場機會。「在高鐵方面,『八縱八橫』高鐵網總裡程將達到4.5萬公裡,每年投資超過8000億元;在城際高鐵方面,接力幹線建設,『十三五』期間城際高鐵,規劃總裡程將近2萬公裡;在城軌方面,『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建裡程將增加3000~4000公裡,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朱旻昊表示。
以成都為例,目前成都地鐵已規劃39條線路、長達2370公裡的軌道交通網絡,「十三五」末,將有14條地鐵線路通車,其中運營裡程達500公裡,在建裡程280公裡以上。在城際高鐵方面,以成都為中心的川渝地區需要建設2000~3000公裡,將有接近6000億元的巨大市場需求。
在此情況下,成都市近年來也在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產業。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成都市從事軌道交通產業的企業251家,全產業收入更是超千億元,達到1248.2億元,增長16.4%,今年上半年全產業收入已達到550億元,成都已成為全國軌道交通產業鏈最齊備的聚集地之一,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二。
確保高鐵安全運營至關重要
「高鐵已成為我國一張靚麗的名片,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了一種快捷的交通工具。而人民群眾乘坐高鐵最擔心的是什麼呢?是安全。」盧春房稱,要確保高鐵運營安全,應從技術標準、工程質量、設備質量、運營管理、自然災害和人為破壞等方面入手。
建立高鐵技術標準體系是確保高鐵安全運營的前提。「要結合大量的運營實踐、構建涵蓋線路工程、高速動車、列車控制、牽引供電、運營管理、風險防控6大方面的高鐵技術體系。」盧春房表示。此外,還要構建高鐵產品技術標準、工程建設標準、運營維修技術規章體系。
「應該把安全和質量作為最關鍵、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務來抓,確保施工安全穩定、工程質量達標。」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煜表示,高鐵的工程質量對高鐵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