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也救不了他!連續4年財務造假,懲罰終於來了!

2021-02-19 註冊會計師


11月6日,證監會正式公布了對歡瑞世紀的調查結果,三紙行政處罰決定書坐實了歡瑞世紀上億元的財務造假。

注會菌注意到歡瑞世紀,是因為楊冪、李易峰都曾是其旗下的藝人,而現在正火的楊紫也是其旗下的藝人。

但是,即使有再多的爆紅的藝人,也擋不住這家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

連續4年財務造假過億元

李易峰牽涉其中

根據證監會的調查,為了完成借殼上市,歡瑞世紀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連續四年未能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財務數據,導致歡公司公開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

調查顯示,2016年通過借殼上市的歡瑞影視,在2013年至2016年連續通過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收、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帳準備等手段虛增利潤,導致重組方案和借殼後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而業績造假的目的直指做高重組標的估值。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處罰決定書,歡瑞世紀的財務造假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

那說到其中為何牽涉到李易峰呢?原來處罰決定書顯示,在重大資產重組中,時任歡瑞影視董事長陳援、時任歡瑞影視董事、總經理鍾君豔、歡瑞文化在重組交易前後均與歡瑞影視和歡瑞世紀構成關聯關係。

鍾君豔及歡瑞文化利用向旗下藝人李某某借款事項,從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佔用歡瑞影視資金1800萬元。

 

而多個官方信息顯示,行政處罰書中的上述「李某某」即李易峰。

 

歡瑞世紀公告曾顯示,李易峰曾在2015年2月份向影視公司借1800萬,用於購置房產,李易峰已於2017年元月份向影視公司歸還了這筆借款。

歡瑞世紀2016年年報也顯示,李易峰位列公司當時其他應收款前五名,事由是借款及往來款1800萬元,帳齡1到2年。

本期福利領取截止日期:

2019年11月30日

▼掃碼回復【CPA】免費領▼

市值跌掉50億

楊紫也救不了它!

11月6日, 證監會給歡瑞世紀開出三份罰單:

除歡瑞影視外,歡瑞影視重組前的原股東歡瑞文化和王賢民、歡瑞影視實際控制人陳援與鍾君豔夫婦等均在被罰之列,綜合計算,歡瑞世紀及相關責任人、公司等合計被罰452萬元

當年,電視劇《古劍奇譚》、網劇《盜墓筆記》,不僅讓李易峰一炮而紅,同時也讓歡瑞世紀在業內站住了腳跟。隨後,歡瑞世紀30億借殼星美聯合成功上市,正式登陸A股。

在上市前夕,楊冪離開歡瑞世紀加入嘉行傳媒,並將手裡的股份以原價回售給歡瑞世紀。而李易峰、何晟銘等明星則靠著歡瑞世紀的上市大賺了一筆。

雖然成功上市讓一眾明星股東大賺一筆。但歡瑞世紀也做了相應的業績承諾。公告顯示,公司將於2015年度~2018年度合併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共不低於10.69億元,扣非淨利潤共不低於9.88億元。但從此次處罰書中不難看出,為了完成業績承諾,歡瑞世紀通過虛增營收、虛構收回應收款項等手段給利潤注水。

上市後的歡瑞世紀並沒有順風順水,先是副總裁賈士凱帶走楊洋離開,李易峰也在合約到期後選擇不在續約,目前歡瑞世紀手裡的核心藝人只剩下楊紫,其餘藝人有任嘉倫、秦俊傑、茅子俊、穎兒、王勁松等40多位籤約藝人。然而,楊紫自己也成立了工作室,和家人成立影視公司,合約到期後楊紫和歡瑞世紀續約的可能性也不大。

今年7月28日,歡瑞世紀收到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被曝出自2016年借殼上市以來出現了提前確認收入、偽造回款、少計提壞帳準備造假行為以及大股東資金佔用等違規事實。

 

公告一經發布,歡瑞世紀股價隨即連續下挫。截至11月6日收盤,歡瑞世紀報收5.16元/股,最新市值50.62億元,股價較2015年的高點跌去近八成,市值從234億跌到了50億。

除了行政上的處罰,受到虛假陳述影響的投資者,如果投資受到損失,可以向公司和責任人提起賠償訴訟;同時,借殼標的公司通過業績造假導致估值虛高,借殼方股東應該向上市公司進行相應補償。

所以,歡瑞世紀的麻煩可能會更多。

如果再失去了楊紫,歡瑞世紀的命運如何,目前還真不好說。


財務造假有多嚴重?

財務人員一定要學會自保!

歡瑞世紀的命運我們暫時還無法預測,但是我知道歡瑞世紀的會計的命運肯定不會好,造假金額如此之大,其中的財務負責人肯定難辭其咎。

在現實工作中,注會菌知道大家肯定會遇上這樣的兩難局面,一面老闆要求你一定要作假,一方面你自己知道造假是肯定不對的。看看我們普通財務人都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

在工作中,會計人員應該怎麼做呢?

1、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會計法》無疑是會計人員的保護神,作為會計人員一定要熟記在心。新修訂的會計法將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合法性的第一責任人定為單位負責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會計人無責任了,會計人在對外報出的報表及相關的原始憑證中,一定要單位負責人籤字,這點很重要,平時決不能大意。這是自我保護的前提。

2、做事有原則有底線

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個要自己權衡,明顯違法、犯法的事情絕對不做,這是原則也是底線。

不要出事了,就推委說是老闆要這麼做的,這樣的辯白不覺得很蒼白無力嗎?你是一個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有判斷能力。

3、把住交接關

針對接手原來帳務的新任會計而言的,一定要把住交接關,對「爛攤子」不能輕易接手。

有些企業的前任會計由於某種原因不辭而別,新任會計此時更應當謹慎從事,要把「醜話說在前頭」,必要時應當建議老闆聘請中介機構進行審計,然後監交。在面對稅務等部門查帳時,也可以證明自己與之前的事情無關。

會計在工作中有很多條線,有些新手會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就會觸及到紅線。今天我也給大家整理出21種假帳手法,會計們在工作中千萬別用!否則可能有大麻煩。


今日重磅福利

CPA教材免費領↓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免費領取

▎本文為註冊會計師(ID:gaoduncpa)獨家整理,編輯Tony。部分素材來源於中國基金報,每日經濟新聞等。若需引用或轉載,需申請授權。

相關焦點

  • 歡瑞世紀連續4年財務造假被頂格處罰!楊冪李易峰等捲入其中
    日前,歡瑞世紀高達30億的借殼上市調查案落地,牽涉出其連續4年業績造假的驚人事實,並遭到證監會的頂格處罰,連已經「出走」的楊冪、李易峰,也被捲入其中。然而有趣的是,利空當頭, 7月29日歡瑞世紀股價竟然飆紅漲停,被業內調侃為「迴光返照」。看著歡瑞世紀曾高樓建起到如今「風雨飄搖」,無論是股民還是業內外,都感到唏噓不已。
  • 這家上市公司連續4年財務造假,證監會頂格處罰
    曾頂著楊冪、李易峰、楊紫、賈乃亮等多個明星光環的歡瑞世紀,為了順利完成借殼上市,從2013年開始連續四年
  • 楊紫所屬公司連續4年財務造假坐實,證監會開出重磅罰單
    曾頂著楊冪、李易峰、楊紫、賈乃亮等多個明星光環的歡瑞世紀(000892.SZ),為了順利完成借殼上市,從2013年開始連續四年,通過虛增營收、虛構收回應收款項等手段給利潤數據大肆注水,如今收到的是證監會的懲罰。
  • 2021年第一雷:豫金剛石重大財務造假,連續三年虛增利潤好幾億,實控...
    中國基金報 泰勒  在2020年到2021年交際之時,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曝出財務造假,被證監會點名,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
  • 財務造假,請認真一點!
    最近瑞華連續爆雷,但不僅僅是這一個會計機構存在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人都以利益為中心,都抓住了這個市場最混亂的核心點發財,中金、中信偷偷刪改招股書等文件,正中珠江因康美藥業被調查,還有許多重大資產財務造假涉及許多中介,整個市場誠信比較混亂無序,應該說很多中介是敬畏金錢,而不是敬畏法律。
  • 歡瑞世紀財務造假被罰452萬 李易峰等藝人紛紛出走
    原標題:楊紫獨撐的歡瑞影視業績虧損、曝財務造假醜聞 楊冪、楊洋、李易峰等藝人紛紛出走手握國內一眾明星資源的影視公司歡瑞世紀(維權)上市三年,從最開始的星光璀璨,到流量藝人紛紛出走風波不斷,同時又因連續四年財務造假備受爭議。醜聞之下,是歡瑞世紀不斷虧損的業績和岌岌可危的藝人經紀業務。
  • 證監會重磅通報: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連續3年,虛增利潤數...
    2020年最後一天,證監會通報稱,經查,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20年12月31日晚,據證監會發布,財務造假嚴重破壞市場運行基礎,嚴重侵害投資者利益,始終是證監會監管執法的重點。經查,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長期系統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證監會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 連續4年「粉飾」業績,楊冪李易峰也被捲入,「老東家」歡瑞世紀財務造假被罰
    根據公告,歡瑞世紀影視「財務造假」包括四項,分別為: 歡瑞影視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業收入、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帳準備、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歡瑞影視資金。從公告來看,歡瑞影視的財務造假情況主要常出現在該公司「借殼上市」前4年。 回到2016年11月,歡瑞影視剛完成30億借殼上市,就在2017年1月12日達134.5億元市值峰值。誰能想到這背後竟是實控人鍾君豔、陳援夫妻煞費苦心的「粉飾業績」。 此後,歡瑞世紀股價一路下滑。
  • 「深度」激辯退市指標:殭屍、空殼、財務造假,這次能否徹底出清?
    交易類指標方面,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低於3億人民幣」市值指標;重大違法類指標明確財務造假退市的量化標準:連續3年虛增的利潤總額、淨利潤年均超過相應數據的100%,且總額超過10億,或連續3年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虛假記載合計數額每年均超淨資產金的50%,且總額超10億。
  • 重大財務造假坐實,「巧遇」退市新規的ST金剛將何去何從
    2020年的最後一天,「妖股」豫金剛石(ST金剛、300064.SZ)財務造假案迎來監管宣判。  證監會通報的豫金剛石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調查情況顯示,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
  • 《流浪地球》也救不了北京文化,前副董事長舉報財務造假
    一部《流浪地球》、46.86億元票房,仍拯救不了北京文化(000802,股吧)。  29日晚間,公司前副董事長婁曉曦突然微博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讓北京文化的前景瞬間變得一片灰暗。  資產減值致巨虧  屢屢投出《戰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電影,北京文化(000802.SZ)仍始終難以獲得投資者的充分信任。
  • 財務造假強制退市疑似過於寬鬆引...
    「這個規則制定得很奇怪,強調『連續三年』,那假如作為上市公司連續造假兩年,最後一年不造假行不行呢?」北京地區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如此表達他的不解。該投行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出現單獨一年造假比例超過淨利潤的一倍等情形,就應該直接觸發退市。另外,對於新規中「且」的表述,市場存在爭議。
  • 開年暴跌32% 被質疑「財務造假」?南極電商回應了
    被質疑「財務造假」?剛剛,「吊牌之王」回應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文景因被質疑財務造假,開年來,300億電商巨頭股價已遭遇多個跌停,累計跌幅超32%。截至1月12日收盤,南極電商股價再度跌停,報收9.23元/股。1月12日晚間,南極電商就對「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作出澄清。
  • 曾推《宮鎖心玉》等爆款影視劇,如今深陷財務造假泥潭惹上大官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雖然電影院終於是在這個月解禁了,但是在疫情大半年的影響之下,影視行業算是遭受到了最大的打擊。今天要說的歡瑞世紀,就是典型。結果沒過多久,歡瑞世紀就被曝出了財務造假一事。在19年11月,歡瑞世紀披露了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這份決定書揭發了歡瑞世紀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借殼上市,從13年開始連續4年存在財務造造假行為,包括提前確認收入、虛增收入、推遲應收帳款壞帳準備和違規資金佔用等情況。於是歡瑞世紀的口碑就一落千丈。而歡瑞世紀面臨的問題還不止這些。
  • 被質疑財務造假的誠邁科技 接下來會怎樣
    來源:新浪博客鄭重/文新《證券法》對財務造假可是零容忍,這可不是小事。不過,公眾都明白,至今還沒有發現哪家公司會主動坦白自己財務造假的,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A股不缺妖,而近一年的「妖王」,非誠邁科技莫屬。
  • 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本報記者 帥可聰 陳鋒 北京報導丹邦科技(002618.SZ)董事長劉萍學歷造假已被有關單位查實。頭頂著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層次、高科技光環,劉萍和他的公司近期因公開舉報陷入泥淖。相關舉報直指劉萍學歷造假,並稱丹邦科技涉嫌財務造假、虛構高科技項目騙取國家補貼款上億元等。如今,劉萍學歷造假一事被有關單位查實。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劉萍於2010年12月被中南大學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 財務造假22億,瑞幸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或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
    證監會發聲稱高度關注專家:擔心引發外資對中概股的整體不信任「財務造假」和「欺詐發行」後,瑞幸咖啡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是否會走向破產?這恐怕是廣大投資者和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劉海豐認為,根據以往造假事件的處罰結果來看,瑞幸咖啡被摘牌退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不被摘牌退市,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瑞幸也將可能面臨著最高達2500萬美元的巨額罰金。但他同時表示,美國律所將要進行的集體訴訟,一般是民事案件,主要是為了幫投資者爭取經濟上的賠償。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27.11.2020導讀: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前董事長被處罰,肯德基搞了個高科技,無人餐車撲面而來,銀鷺增長發乏力,原創始人再度接盤,餐飲業的每周都熱鬧非凡,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
  • 2014年以來的「扇貝去哪兒了」終於真相大白,獐子島財務造假去年被...
    在黑榜評選過程中,獐子島自投票開始後一直穩居榜首,其上榜理由為「造假多年被實錘」。 2014年以來的「扇貝去哪兒了」終於真相大白,獐子島財務造假去年被坐實。2020年6月23日,獐子島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 財務造假、狀告證監會,這個「第一會計事務所」還有什麼不敢幹?
    康德新、獐子島、輔仁藥業,這些在近半年一度轟動A股市場的「大案」幾乎都和一家審計機構有關,他就是瑞華會計事務所,涉嫌財務造假被處罰的康得新,「跑路」的獐子島以及手握18億現金卻發不出分紅的輔仁藥業只是瑞華近年來「戰績」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