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期間,陝西富平打造的阿宮腔紅色現代戲《紅梢林》作為參賽劇目於11月5日、6日在千陽大劇院上演,該劇由富平縣委宣傳部、富平縣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富平縣阿宮劇團演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齊愛雲、張濤加盟富平縣阿宮劇團,李曼、王旭東、卞綱要等優秀青年演員傾情演出。
阿宮腔由秦時宮廷樂舞衍變而來,因阿房宮而得其名,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陝西省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之一。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藝術特點,亦稱遏公腔,其唱腔委婉曲折,頗有南戲之韻,流行於富平、鹹陽、涇陽等地。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已經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六百餘本。2006年5月20日,阿宮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宮腔《紅梢林》是一部以革命為題材的現代戲,以照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背景,描寫了懸壺濟世的中醫方雲霞與丈夫趙成金以祖傳的萬和藥鋪為地下聯絡站,積極投身革命,為了掩護、救助被困山野梢林的革命隊伍,他們一家人前赴後繼、英勇獻身,以鮮血染紅梢林,也點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表現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千千萬萬革命群眾的傾力支持和無私奉獻。無數的人民群眾抱著「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不惜灑頭顱、拋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該劇以真實的歷史故事為基礎,融入照金、薛家寨、紅梢林、富平「四景」、瓊鍋糖等耳熟能詳的元素符號,彰顯出這一紅色革命題材現代劇鮮明的地域特色。戲劇場景結合現代聲光電舞美技術,讓觀眾仿佛在身臨其境之中,而且在藝術享受的同時,讓紅色文化大放異彩。
據了解,該劇經過不斷打磨提升,劇情更加緊促、簡潔,突出人物個性、母子情、將紅色文化、紅色革命基因傳承更好地向大眾展現。(王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