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世上最無私的愛,肯定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了。自打一個孩子生下來,不管家裡是富裕還是貧窮,父母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培養孩子,只不過能力不同,方式不同。
小項就是一位愛孩子的父親,家境不是太富裕但努力爭取給孩子最好的條件。女兒出生後,小項舉家搬到了城裡生活,為的是儘快能改變當下貧困的家境,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
為了女兒上學做準備,小項一家住在幾十平米的破舊出租屋,夫妻倆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因為文化程度不高,送外賣成了小項夫妻倆最好的選擇,資本在一點點積累,但一家三口在城裡的生活遠不如老家自在。
小項和妻子堅定地認為,之所以造成現在的窘境,都是因為吃了沒文化的苦。而唯一讓他們堅持在城裡生活下去的,就是女兒的教育問題。雖然村裡還流行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但小項不信這一套,希望城裡大好的教育資源能讓女兒將來不用吃自己吃過的苦。
如願以償,女兒在城裡接受了教育。不過在四年級的時候,女兒的一番話差點擊碎了小項的心。6、7月份,正是雨水最多的時節。這天突然下起暴雨,小項趕緊送完手上的兩個訂單並點擊停止接單,起著電瓶車去給女兒送傘。
等啊等,終於在遠處看到了女兒的身影。擔心女兒找不到自己,小項大聲呼喊女兒的名字。誰知女兒磨磨蹭蹭走到跟前,卻說「爸,以後不管下不下雨都別騎這個電瓶車來接我了,同學都說咱們一家都是送外賣的,你們能不能換個職業?」。
聽到這番話,小項回頭看了一眼自己電瓶車上送快遞的箱子,又生氣又慚愧,同業也感覺到了女兒深深的自卑,甚至還產生了懷疑:難道女兒還是要走自己的老路嗎?
其實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貧窮、價值觀、金錢觀。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像下面這樣做。
1、解釋職業的存在意義
每個職業都有它的重要性和存在意義,我們需要讓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千萬不要因為職位就看不起別人,越是辛苦的崗位就越值得我們尊重,他們是我們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人。
你可能是快遞員、外賣員,可以跟孩子說:不要因為我開車接送你就高興,也不要因為我的車不是豪車而自卑,更不能因為我太匆忙騎快遞三輪車、電瓶車去接你而覺得丟臉,工作不同也許在某些人眼裡地位不同,但請你先學會尊重父母的工作,體貼父母的辛苦,我們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在給你最好的生活。
2、父母本身要自信
父母的引導,才是影響孩子性格發育的關鍵因素。如果你本身就看不起自己的職業,那麼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產生自卑。
父母可以跟孩子陳述具體的家庭情況,但千萬不要總是用「咱們家沒錢,跟別人比不了」之類的話拒絕孩子的請求。這樣的話如同一把刀子,把自卑深深刻在孩子的骨子裡,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聽不得別人討論自己的家境。
3、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現在,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掙錢並不比辦公室的白領掙得少,只要踏踏實實的工作,就一定會有回報。如果孩子不喜歡父母的工作崗位,那麼就告訴他:你不能選擇爸爸媽媽的職業,但你可以努力拼搏選擇自己將來的職業,這也是唯一能改變當下生活的機會。
各位父母,你認為影響孩子性格的關鍵是什麼?父母的引導、環境還是家境?歡迎大家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