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問女孩可以不自信到什麼程度?
一個人在下面回答:看鄭爽就知道了。
論熱搜體質鄭爽如果認第二,可能沒人敢認第一。天鵝頸、直角肩、蝴蝶背、螞蟻腰、漫畫腿,這都是女明星夢寐以求的好身材,也是上鏡的完美組合。而這看似遙不可及的身材,鄭爽卻全部佔有,還因為美背上了熱搜。
在《女兒們的戀愛》節目播出以來,&34;&34;&34;&34;&34;等等消息,一直霸佔著熱搜榜。
但看過節目的人都知道,鄭爽在張恆面前一直都是小心翼翼,處處遷就。到頭來,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種甜甜的戀愛。
其實歸根到底,鄭爽就是太自卑了,總是去討好,事事去遷就。可那並不是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於是一邊付出,一邊又覺得滿腹委屈,渴望對方的回饋。
鄭爽在第一段感情裡自卑到極致:
當時鄭爽正值事業高峰期的時候,她卻在2013年《古劍奇譚》的群訪環節中大方承認了自己與張翰相戀。
而後,她與張翰在一起5年,外人看來兩個人男才女貌,十分般配。
可鄭爽自己不覺得,她在男友面前非常自卑,為張翰推掉工作,甘願在其身邊洗衣做飯,甚至為了獲取自信而去整容。
甚至有媒體爆料說,鄭爽&34;,但然而最後倆人還是遺憾的分手了。
2014年11月,鄭爽胡彥斌的戀情被爆出,並且在交往一年後,鄭爽還帶胡彥斌回家吃飯見家長。然而在這段戀情中,鄭爽又犯了自卑的心態,據說鄭爽又去整容倆人發生了矛盾,最後不最後不僅以分手告終,倆人連朋友都做不成。
後來鄭爽把她和胡彥斌的愛情寫進了她書中的&34;,裡面無不流露著鄭爽對感情的無條件妥協:
&34;
&34;
&34;
2018年8月,張恆公開承認與鄭爽的戀情,但是這一次戀情在《女兒們的戀愛》節目中,鄭爽再一次自卑,一再遷就張恆,反而張恆一直沒考慮過鄭爽的感受。
在節目裡鄭爽和男友張恆的互動讓很多網友看了心疼:
鄭爽有一次和張恆發生矛盾,鄭爽先是主動示好,拉手試圖哄男友開心,見張恆還是冷臉,她小心翼翼地問:&34;男友則淡淡表示&34;,隨後兩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幾分鐘之後,鄭爽再次試圖緩和氣氛,開啟認錯模式:&34;張恆仍然沒有回應。
鄭爽又說:&34;
還有一次,鄭爽有一件外套她穿了很多年都捨不得換。可是張恆不喜歡,公開說:&34;鄭爽嘴上不同意,但還是在自己覺得冷的情況下,把外套脫了下來,小心翼翼藏好,怕張恆看了不高興。
鄭爽在感情裡一直都是愛的近乎卑微,與她的原生家庭是離不開的。家庭的因素,對一個人自卑心理的養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鄭爽家庭條件不錯,可是她的媽媽對她一直很嚴格,用軍事化的管理方式來對待她。甚至有一次考試她考了91分,回家也被打了手心。
12歲被爸爸媽媽送到成都學藝,那個時候的她心智尚未成熟,初到陌生的環境自然沒有安全感。
再加上被同學欺負,鄭爽變得尤為內向,就連長得瘦也要被女同學嘲笑與孤立,為了能讓同學們接受她,鄭爽逼著自己大口吃米飯來增肥。但即使是這樣也沒用,鄭爽還是不被同學接受,甚至嘲諷她是鄉巴佬。
年紀輕輕背井離鄉學藝,父母不在身邊,在學校還被同學孤立,這份難過只有鄭爽一個人消化,久而久之她變得自卑與內向,不願表達自己更不會表達自己,更怕別人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尤其女孩子在自尊心建立時期,被同學的惡言惡語傷害,最需要家人陪伴時,家人卻不在身邊,如果問兒時的經歷對鄭爽的影響有多大,看她曾在《旋風孝子》中痛哭流涕的樣子就能知道。
二十多歲的女明星,提起曾求學時的往事,在鏡頭面前哭得像個孩子,滿心的委屈不知向誰訴說,直到爸爸看了她的日記,她才忍不住淚水直流。
像心事憋了多年,一直不敢向家人訴說,最終被最親愛的爸爸知道一樣,那種多年的委屈也一時間全部傾瀉出來,可見她內心的傷有多深,兒時的經歷導致她的性格發生改變。
心理學中是這樣定義自卑感的,自卑感是認為自己價值更少的劣等感,是關於自我價值判斷的詞語。
有一個詞叫&34;,這樣的人在別人看來他們是優秀的,可是他們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種自卑,經常自我否定。
他們總是費勁心思,希望達到別人的一切要求。因為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總會向外尋求安全感。
比如被稱作360度美得無死角的佟麗婭,別人眼中的絕對美女、仙女。
竟然也曾為自己的外貌耿耿於懷,在節目中自嘲是黃臉婆。
在愛情中,姿態同樣很低,覺得陳思誠又帥又有才,和他在一起是自己高攀了。
在面對陳思誠一次又一次出軌,佟麗婭每次都是選擇原諒,&34;
就像張愛玲所說的,&34;佟麗婭永遠都跟在陳思誠的後面,像個怯生生的小女孩。她眼神熾熱,充滿崇拜,對陳思誠說的一切,有一種近乎熱切的深信不疑。
這也跟佟麗婭的原生家庭脫不了干係,更何況還有個古板的老父親曾在節目婚禮中當眾教導她:到了老陳家,多幹活多做飯,伺候好老公。
佟麗婭的童年軌跡:爸爸曾是音樂老師,小提琴手、擅作曲。 媽媽是聲樂系副教授。因為父母工作忙,她從小遠離父母,跟隨在農村裡的奶奶長大。
從小跟父母分離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寵愛與陪伴,也會衍生出很多心理問題。
要知道,從孩子出生到六歲,這是一個關鍵階段,孩子會以父母作為自己的鏡像。
她和你的喜怒哀樂、心理狀態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你忽視了她的情感需要,她沒有得到足夠的愛的滋養,那麼終其一生,她都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補足這種對愛的渴求。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馬伊琍曾在《朗讀者》中,對董卿說過這樣一番話:對女孩子來說,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
她談起自己與父親之間的一個小故事:
高一的時候,爸爸到老師的辦公室領學生手冊,看到思想品德一欄填寫著一個大大的&34;,便問老師怎麼回事。
老師說,&34;
可爸爸卻不慌不忙地對老師說,&34;
老師寫了一個,爸爸問,&34;
老師很生氣,爸爸卻說,&34;
自從離婚後,越活越自在越漂亮的馬伊琍,就是當年父親的寵愛給了足夠的底氣,活得獨立自在,不會被愛情困住,也不會被婚姻拖累。有能力、自信大氣的馬伊琍,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無畏無懼。
天生有缺陷的李嫣曾連續兩次在巴黎的秀場上大顯光輝,不少人說李嫣雖然長著李亞鵬的臉,可是卻走出了天后王菲的影子。
尤其前段時間李嫣作為封面人物登上了雜誌封面,明媚的微笑、落落大方、陽光自信,我被這個女孩深深驚豔了。
在她的眼神裡我看不到一絲陰霾,甚至我覺得心中的一點小烏雲也被這個女孩兒的笑容驅散了。
不過,人們不免忍不住關注她的缺陷,我也下意識的仔細端詳了她那微抿的薄唇,可以看到她的唇邊還有手術痕跡依稀可見。可李嫣顯然不在意這些,神態裡無處不透著對自己的肯定。
其實,李嫣她的自信和篤定,都離不開的原生家庭的影響。
李嫣雖然先天兔唇,但父母給了她足夠多的肯定和認可,而且專門為她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
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女兒: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人,而你,可以把這傷痕轉化為生命的禮物。
李亞鵬知道女兒李嫣從小就要學會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所以他從小就告訴女兒,當遇見別人詫異的目光時,不用躲避,可以對別人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他告訴李嫣:
&34;
父母的態度無形中影響了孩子,李嫣並沒有因自身的缺陷而自卑,相反,她鬼馬精靈、自信十足,舉手投足間頗有天后母親的強大氣場:一歲半可爬山,三歲背熟《金剛經》,認識甲骨文,五歲可獨走十五公裡,六歲辦畫展,9歲已踏遍大半個地球……
作為父母,王菲和李亞鵬給了女兒最大的安全感,這份安全感的來源就是原生家庭的愛和認同,所以才成就了有強大內心而又自信爆棚的李嫣。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詢問牧師,女兒膽小自卑,該怎麼培養她的自信?
牧師說:&39;公主日&34;
被父親如此慎重對待過的女孩,內心自然強大篤定,面對世界、社會、家庭和男人,自然手到擒來。
如果爸爸能夠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做到足夠的尊重和陪伴,那她的人生一定會格外順遂,因為:
&34;
-end-
我是 期待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和善而堅定的育兒理念,培養優秀的孩子。
擴展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