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歌劇或童話新編業已落伍,超級英雄才是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幻想題材。或許為了佐證這一點,M·奈特·沙馬蘭的新片《玻璃先生》攜《分裂》餘威,以低達兩千萬美元的成本,慘絕人寰的37%爛番茄新鮮度,仍然成功大賣,在全球市場共獲得近2億5千萬美元票房。不管是作為《分裂》續集,還是《不死劫》(Unbreakable)三部曲的完結篇來看,都是一個絕對優秀的成績。
《玻璃先生》(2019)
這是一種命運的紅線仿佛被神之一手輕輕撥動的奇妙緣分。《不死劫》誕生於新舊世紀之交的2000年,八年後,《鋼鐵俠》和《蝙蝠俠:黑暗騎士》才姍姍來遲,攜手為超英電影開拓出一個天翻地覆的全新世界。
而對《不死劫》本身而言,真正意義非凡的超英電影是同年上映的《X戰警》,只有中等投資,特效平平,故事格局也稱不上宏大,卻已隱隱現出超級英雄們即將君臨天下的風雷之勢。
《不死劫》(2000)
和《X戰警》幾乎持平的7500萬美元成本,搭配現在也十分罕見的原創超級英雄題材。考慮到迪士尼今時今日的保守作風,幾乎可以肯定,試金石影業(Touchstone Pictures)的信心全來自於《第六感》的大爆。
《第六感》(1999)
比起迷茫、猶豫、成長,再到最終戰勝邪惡的傳統起源故事,《不死劫》更像一部解構生存焦慮和自我認同的心理驚悚片。此後,沙馬蘭被稱作「坑遍六大」的十六年間,這部試圖顛覆類型電影模式的作品將會被一小撮美漫粉絲視作他最具野心的挑戰。
《不死劫》節奏緩慢,故事不甚精彩,觀眾對結局的看法尤其兩極分化。但在那個絕大部分超級英雄還未揚帆啟程的年代裡,它認真思索了這些本來應該只存在於漫畫中的角色,進入現實社會時可能遇到的生存問題和倫理困境。
《不死劫》(2000)
如果沒有《分裂》的成功,重返《不死劫》的世界可能只是沙馬蘭閒暇時的空想,但是,從任何角度來看,直到臨近結局前,《分裂》都與超英電影扯不上任何關係。
《分裂》(2016)
彩蛋就只是彩蛋,好比同屬育碧的《看門狗》和《刺客信條》無數次地互cue,官方也沒有承認兩部作品共享同一個世界觀。用《玻璃先生》串聯起前兩作的劇情,建立所謂的「沙馬蘭宇宙」,打造又一套「泛濫成災」的超英三部曲,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三是一個適合組團的數字,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聖子聖父聖靈三位一體。三位主要角色在《玻璃先生》中依次出場,分別代表超級英雄、超級反派和超級……
《玻璃先生》(2019)
《不死劫》裡的少年伊利亞收到紫色包裝的禮品盒,裡面放著一本倒置的漫畫,封面上仿DC旗下的《動作漫畫》(Action Comics,也就是在1938年創造了超人的那本)字體,寫著Active Comics的字樣:著綠色制服的英雄和黃色的反派正在激戰,而背景的街道和建築都是紫色,對應著三位主角的代表色。
《不死劫》(2000)
一段可能被多數人忽略的前作劇情裡,才揭曉了紫色的玻璃先生象徵著什麼的答案,他是導火索、是引導者,是為證明自身存在,設下最終決戰舞臺的策劃者。這樣的電影,除了對每一個細節都如數家珍的沙馬蘭粉絲(最好也同時深愛著美漫),普通觀眾當然會看得一頭霧水。
如何將超級英雄的定義和本質從描述特定角色的漫畫中剝離出來,始終是沙馬蘭念茲在茲的問題。漫畫店的店員對美漫發展史如數家珍,煞有介事地把1938年超人漫畫的誕生稱作「神化」,這種「神化」並非「神格化」,而是羅蘭·巴特描述過的「神話化」,一種語言的掠奪,把意義轉化為形式。
《不死劫》(2000)
《不死劫》的片頭字幕記錄下漫畫粉的痴迷和激情,一本漫畫可以炒出14萬美金的高價,每年賣出超過6278萬本漫畫。玻璃先生首先是個死忠漫迷,他坐在大衛父子的面前,無比誠懇地說道:「我相信漫畫與傳承歷史的古老方法有所聯繫,全世界仍以繪畫的形式傳承知識。漫畫是歷史的一種形式,描繪某人的所見所感,然後,理所當然地,那些經驗和歷史被商業機器吞噬,過度包裝,刺激感官,被拍成卡通四處銷售。」
《不死劫》(2000)
《玻璃先生》設置了與超能力者對立的組織,自稱心理醫生的斯泰普博士與三位主角和他們的親近之人反覆交談,用腦損傷和巧合來解釋所有異常現象,必要時甚至施以腦前葉切除手術。博士背後存在一萬多年的神秘組織,與其說是要抹殺所有超能力者的痕跡,維持秩序,保持平衡,毋寧說是要打破所有紮根於漫畫故事的想像。
《玻璃先生》(2019)
在這個好萊塢聯手大眾媒介,利用超級英雄的故事,將所有「現代神話」商品化的時代裡,這樣的努力既徒勞又毫無意義。反正連超能力者的反抗也要藉助攝像頭拍攝的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公之於眾。
《玻璃先生》的劇情中,沒有一般意義上的反派,因為超級英雄的形象已經如此深入人心,再也不需要「野獸」和英雄來打碎那層隔斷不同世界的「玻璃」。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今年最牛逼的華語電視劇來了!豆瓣9.4分一年能有幾部?
一個外國人,怎麼拍出了和《教父》媲美的美國黑幫片?
看了這節目就知道,明星的女兒談情說愛,和普通人沒啥區別
2019迷影手帳
五種顏色 致敬新浪潮
幫你把電影節種在手帳上